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贸易秩序与

国际贸易秩序与

时间:2022-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的基本国策是重农抑商,因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新中国是在商品经济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商品经济缺乏生存空间,缺乏有利于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外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市场是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建立起来的。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在各国经济日益互相渗透的今天,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必须承认自己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并把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即实行对外开放。面对中国已加入WTO的新的世界形势,改革中的中国应该以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提高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实现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对接,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国际竞争,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市场经济必然走向国际化的轨道。世界各国在利用本国市场的基础上,可以更多地利用世界市场这一外部环境,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各类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推动本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即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和运行的外部条件。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可分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两类。

市场经济的国内环境,指一个国家市场经济所处的各方面条件的总和,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口等。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及运行状况,是上述诸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国家政局的稳定,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稳定延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机构,整个社会发展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完善,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则健全、运转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建立,经济关系的市场化和秩序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比例,各种有悖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的革除,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教育的发展及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等,都是市场经济建立与发展所必需的外部条件。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的基本国策是重农抑商,因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新中国是在商品经济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商品经济缺乏生存空间,缺乏有利于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外部条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市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的改革已进入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新阶段。但是严格来说,市场经济建立并健康运行的外部环境仍不尽完善。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市场经济的国际环境,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一国经济的运行与发展所处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它包括国际政治局势、国际市场状况、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等。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各国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国际政治环境的状况又影响着各国发展战略的选择。例如,苏联由于经济实力的变化最终导致两极格局的解体,而由经济实力变化的启示性作用所导致国际范围的竞争已转向科学技术、世界经济份额,以及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方面。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对抗不如对话,全球性的政治和军事对抗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逐渐削弱,各国纷纷将战略发展的重点放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上。各国政策重点的转移,特别是一些大国的政策重点转向经济领域,表明世界历史已进入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新时期。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必然对一国经济形式的选择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为,在世界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而求得发展。从经济形式的选择来说,一国经济形式的选择不仅是本国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受国际经济发展及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制约。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势所趋。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对一国经济发展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传递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国际经济环境较好时,一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会比较轻松,从而使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调整的余地比较大;当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时,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调整的余地就比较小。国际经济联系越紧密,这种影响作用就越大。因此,一国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必须清醒地认识所处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在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诸多因素中,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具有重要地位。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环境。

1.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是指各国国内进行商品交换的统一场所或流通领域。国内市场的发展同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和交换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也随之不断扩展。这是因为,一方面,生产规模和能力不断扩大,要求日益扩展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另一方面,越来越大的需求,又要求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市场的发展。市场就是这样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着。国内市场最初只是区域性的、彼此分割的。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交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国内各地区的经济消除了彼此孤立、互相隔绝的状态时,国内统一市场最终形成。国内市场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场所的扩大和统一上,而且表现在功能结构的完善上。国内市场最初只是消除了地区的分割与无序的商品交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逐渐形成结构完善、体系健全、竞争有序的有机整体。这时,它已不是单纯的商品交换场所,而是实现着更高功能的市场关系,即它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经济形式。达到这种成熟状态的国内市场才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础。

国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特点是分不开的。由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商品生产成为社会化大生产。以使用机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其发展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地把科学应用于生产的过程,又是一个使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不断扩大的过程。日新月异的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生产力突破了某些自然条件和个人生理条件的限制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生产的专业化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分工日益社会化,商品经济也得到普遍发展。当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扩展日益减少地域限制,社会化大生产的廉价质优产品最终征服国内所有市场的时候,以国内统一市场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则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市场是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建立起来的。其特殊性在于:第一,现时社会主义首先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些国家逾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因而其国内市场不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历史发展而建立的。第二,现时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的,加之长期否定或排斥商品经济,严格限制市场的作用和范围,因而其国内市场在结构、机制、功能等方面也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的国内市场。第三,现时社会主义的国内市场是建立在“消灭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它一直试图使自己独立于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国际市场之外。可见,现时社会主义还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还存在着严重的体制性与功能性缺陷与不足,并且需要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因此,现时社会主义的国内市场呈现一种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的状况。

然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不可抗拒的力量促使现时社会主义破除不现实的传统观念,接受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存于一个世界的现实,承认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据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决地进行着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并在改革中实行对外开放和与世界经济接轨。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过程中,积极培养以商品市场为基础,以资金、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为重点的完善的市场体系,既是市场经济所必须具备的市场基础,也是这一新体制形成的标志。市场应是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则健全、运转有序的,这不仅为市场经济所必需,而且为我国走向世界所必需。

2.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或地区之间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更广的意义上讲,国际市场泛指国际间进行的一切商务活动,不仅包括商品交换,而且包括技术交流、资金融通、生产协作、劳务合作等各个领域。在国际市场的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国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

国际市场的存在与发展以国际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国际市场实际上是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超越国界和地区限制的结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日益从一国一地向世界范围扩展。这是因为,生产规模和能力的不断扩大,要求日益扩大的市场,而越来越大的需求又要求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因此,当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扩展为一国所无法容纳时,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必然要突破国家的界限,形成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和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市场不仅发展更为迅猛,而且产生了一些新特点,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①国际市场不仅容量迅速增加,即国际贸易额迅速增加,而且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制成品贸易迅速发展,新产品大量涌现,技术与劳务贸易等日趋重要。②国际市场的国家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由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等不同经济类型的对外贸易所构成的国际市场。③国际市场的统一性增强,各国的对外依存度普遍强化。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商品,只要进入国际市场,都要按照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按照国际上对商品质量、数量、性能、用途、包装装潢的要求,通过国际货币进行交换。国际市场的统一性还表现在它使世界经济日益融为一体,各国经济都不能例外地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④国际市场的垄断性进一步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组织不仅没有消除竞争,反而加剧了发达国家之间、垄断组织之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在竞争中,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了国家对对外贸易领域的干预。国家通过贸易立法,制定各种政策和措施来维护和支持本国垄断组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甚至由国家出面组织区域性经济集团来垄断区域市场。⑤国际市场的竞争不仅更加激烈,而且更加复杂了。主要表现在:一是竞争的对象扩大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市场除了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外,还出现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等。二是竞争的内容多样化。除商品市场竞争外,还在金融、科技、劳务、服务市场等方面进行竞争。三是竞争的方式复杂化。除价格竞争外,非价格竞争日益成为主要手段,如改善品质、性能、售后服务和放宽支付条件等。四是竞争更多地表现在技术、人才、经济实力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上。⑥国际市场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向开放型发展,从而推动了各国经济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

随着国际市场的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它大大提高了各国经济的互相联系和相互依存程度,因而各国国内市场越来越以国际市场为转移。这是因为,国际市场最初只是国内市场的延伸,这时的国际市场只是国内商品交换场所的扩展,其交换的内容、规模更多地为国内市场所左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已由原来的以商品交换为主的单一市场发展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投资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无所不包的市场体系。国际市场的发展促使各国在商品、技术、管理、劳务、金融、投资、跨国经营等各个领域的经济关系全面发展,从而大大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一国的生产日益依赖于国际分工,很多国家的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生产部门甚至主要依靠国际市场。各国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运行越来越呈现出以国际市场需求为转移的趋势。其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关系的变化还表现在当代国际市场对不同经济制度国家的国内市场的融合作用上。一方面,国际分工日趋推进;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也越来越走向一体化。国际市场最初只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作为各国国内市场总和的国际交换场所。但随着商品经济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当代国际市场已不是各国国内市场的简单总和,而是由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有机体系。这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国际市场体系,它在不断的发展运行过程中使任何国家,不论其内部社会制度如何,都无一例外地被纳入并融合于这一统一体系之中,使得各国经济生活越来越开放和国际化。从本质上讲,这种开放和国际化趋向,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因为,社会化生产必然要导致分工、交换、市场超越国界的发展,并最终导致民族经济向一体经济转变。因此,实行经济对外开放,积极步入国际化轨道乃大势所趋。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性的,开放对于市场经济极为重要。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分工,需求的满足只能依赖于市场交换,生产的目的就是交换。而要实现商品生产的目的,商品生产者就必须到处开辟并占领市场,而开辟和占领市场的前提是打破封闭、实行开放。在商品经济开放性的冲击下,过去那种地方性的自给自足和封闭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商品经济因而获得迅速的扩展。可见,商品经济的开放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也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追求利润和扩大商品市场的动机,驱使商品生产者到处奔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纽带的联系。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社会分工的空间扩张意味着生产的扩张,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其生存空间的扩展。实现上述扩展的途径就是开放,没有开放,商品经济就不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发展。为了生存和发展,商品生产者必须冲破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地域限制,破除封闭的桎梏,到处拓展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实行开放要求打破社会分工及交换的地域限制和市场的地域分割,要求国内所有市场开放。在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即现代市场经济阶段,它不仅要求国内市场的开放,而且要求对外开放,即打破社会分工的国家界限和市场的国家限制,使社会分工和市场国际化。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来说,只有打破生产和交换的国家限制,实行开放,才能促使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性流动,从而实现其最优化配置,以获得最佳效益;只有实行开放,参与国际性竞争,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经济从简单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循着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开放的。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开放史。开放是商品经济的生命线,开放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

商品经济越发达,其开放性就越强。开放性的不断强化,一方面表现为它导致了民族与地区经济向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向一体化的转化。这是因为,在商品经济开放性的推动下,社会分工获得国际性扩展并不断深化,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超越国界,国际贸易在更广的范围得到发展,国际金融活动得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而使各国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呈现整体性趋向。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因为它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了它对各国经济发展统一性的要求,即要求各国经济有更高程度的对外开放。因为,世界经济关系实质上就是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在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各国经济关系是相互依赖的,任何国家都不能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而发展,都必须相互开放。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所决定的,是大势所趋。

民族与地区经济向世界经济转化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各国经济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开放的世界里,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然经历这样一个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的过程。一方面,开放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必须按照这一客观规律办事;另一方面,从一国经济运行系统来说,开放性的运行将使其经济运行系统在同世界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传递中不断得到优化,从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证明,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是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源。落后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在开放中加速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本国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水平迅速提高,从而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要发展的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这是公有制为主导的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作为商品经济开放性的逻辑发展,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更高程度的开放。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已造就了一个高度开放的世界,一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的情况下,现代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更加细致的国际分工与协作,要求市场、资金、科技开发及应用、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国际化。因此,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开放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在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紧密联系中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那种认为世界上存在“两个平行市场”——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完全对立,不能发展经济联系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不仅如此,我国的对外开放还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特殊国情所决定。

第一,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必须对外开放。社会化大生产是市场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社会化既是开放的形式,又蕴涵着不断开放的客观要求,它不仅要求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开放,而且要求国际间的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诞生于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经过60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化大生产已达到相当程度,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相应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客观上也产生了更高的对外开放的要求。这种开放的客观要求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

第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的生产方式,既有在与其他社会生产方式的联系过程中吸纳、同化其他社会生产方式,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先进科技、管理经验的机能,又有不断将自身文化文明化的功能。也就是说,既有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又有极强的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因而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第三,社会主义要最终超越资本主义,必须对外开放。资本主义使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同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开放性联系向更广的范围发展。特别是当资产阶级开拓了国际市场以后,使一切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历史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由于其不断地扩大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冲破各种地域性限制,把地方市场扩展为国际市场,把地域性生产扩展为国际化生产,从而使自己获得了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要获得这种存在,就必须在开放中从地域性的存在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即彻底否定把社会主义当做一种地域性存在和自我封闭的错误观念,实行全方位的开放,使社会主义在同世界的广泛联系中大胆吸取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并获得发展,从而使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转变为历史现实。

第四,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现代化是我国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然而,我国还是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比较落后的大农业国,要完全靠自身的积累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缩短这一过程,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就必须实现开放,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历史与经验证明,落后不是社会主义,封闭不是社会主义。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来说,封闭必将导致落后和衰亡,开放才有生机和活力,开放是历史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关系日益紧密、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我们必须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身于国际竞争的舞台,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得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赢得效率与活力,才有可能如期或者提前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市场经济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途径是发展对外贸易和推进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方面。国际贸易及其通行规则与惯例对于市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国际贸易或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与劳务等的交换活动。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与劳务交换活动,从一国看是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看,就是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一般功能是:①转换使用价值。由于受自然资源、生产技术及其他各种条件的限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全部产品。因此,任何国家都需要通过对外贸易利用本国产品到国际市场换取本国需要的资源或产品,通过使用价值的转换,使社会再生产在实物形态上保持平衡,得以继续下去。②实现价值增值。根据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世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而其国内价值由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当一国生产的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于世界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在国际交换中就能实现较多的国际价值,从而增加本国产品的价值总量。因此,各国生产各自最有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交换实现价值增值,获得比较利益,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又一功能与动因。③促使产业结构升级。这是现代国际贸易的高层功能。一方面,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能获得出口的比较利益。这将使国内生产要素流向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效益较高的产业部门,从而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另一方面,进口先进技术与生产资料,对推动产业结构的转移与升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④带动国民经济增长。通过出口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通过扩大出口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更多盈利。

国际贸易对于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①国际贸易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用贸易方式为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拓展了保存空间。因为,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的保存才有更大的空间保障。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科技交流,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国际贸易作为国家之间经济技术联系的主要形式,已成为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③国际贸易有利于充分发挥分工的经济效益。因为,作为商品交换的国际贸易,可以在发挥分工之利的情况下,使参加贸易的各国,能用同样的劳动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④国际贸易可以从经济利益上促使各贸易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价值是按国际价值计算的,因此只有使出口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才能获利,而要使出口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任何国家想要通过国际贸易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本国商品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国际贸易体现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经济利益的相关性日益增强。因此,国际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乃各国经济利益之所系。然而,在主权国家各自独立的国际社会中,各国为了本国的利益都将独立自主地制定并实行一系列政策以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任何国家都不愿意牺牲本国利益去增进国际社会的平等。对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突出表现在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上。例如,当工业革命蓬勃发展,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等国工业生产急剧增长,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之时,为了适应工业品输出和原材料输入,以及向外扩张的需要,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放松或解除对国际贸易的管制,促使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即使在这个自由贸易盛行时期,国际贸易也没有达到完全自由的境地,关税仍然存在,各国政府一直不同程度地干预商品、劳务和资本的国际间流动。特别是在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时期,保护贸易政策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活动中达到顶峰。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削弱外国商品的竞争能力,纷纷高筑关税壁垒。自由贸易突然成为管制贸易或保护贸易。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了国际市场的割裂格局,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国高筑关税壁垒的政策又使各国政策的结果相互抵消,最终使国际贸易额下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生产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也迅速扩大,贸易自由化政策成为发展趋势。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利用一定的协议或组织形式,对参加国单独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行为加以限制和约束,以推进国际贸易和整个国际社会福利的发展已成为必要。GATT(关贸总协定)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关贸总协定”,全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政府间为了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而缔结的有关关税政策的多边国际协议。“关贸总协定”倡导贸易自由和自由竞争。其宗旨是:通过实施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彼此减让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和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实现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大量而稳定的增长,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促进经济发展。

“关贸总协定”成立于1947年,最初只是一项调整和规范缔约国之间关税水平和贸易关系的临时性多边协议,当时有28个国家在协议上签字。经过近50年的发展,“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贸易额已占世界贸易额的95%以上,适用的国别范围已十分广泛,已由最初的“富国俱乐部”转变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经济制度国家在世界贸易领域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和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并寻求扩大贸易机会的重要场所。“关贸总协定”的规范领域也不断扩大,由关税到非关税措施,由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投资领域,并扩大到环境保护领域等,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国际贸易共同准则。

1995年1月1日,GATT(关贸总协定)转变为WTO(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于1986年提出申请,恢复我国在GATT中的原始缔约国地位。经过15年“复关入世”的风雨历程,2001年11月11日我国加入WTO。

WTO延续了GATT的主要规则:

第一,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原则。参加国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各国政府不得强行限制。

第二,互惠原则(或称对等原则)。贸易减让要互惠互利。发达国家之间总体减让对等(不是某一项产品的进出对等)。对发展中国家实施互惠,发达国家在作出贸易减让时,不应期待发展中国家给予对等的回报。

第三,非歧视原则。它包括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指国内外同类产品享受同等待遇)。国民待遇是指缔约国给予另一缔约国的贸易优惠和特权必须自动给予所有缔约国。无条件是指不得对给予最惠国待遇附加条件。

第四,关税唯一原则。缔约国对国内产业只能用关税进行保护,不得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方法。

第五,贸易壁垒递减原则。贸易主要采取关税减让的办法,缔约国之间相互约束部分或全部产品的关税税率,一般不许提升,如要提升须同当初进行对等减让谈判的国家协商取得同意,并用其他产品的相当水平的减税来补偿提升关税所造成的损失。非关税壁垒要逐步减少直至取消。

第六,公平贸易原则。这主要指反对倾销和反对出口补贴。当企业以低于国内价格或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国外出口商品时,进口国可征收反倾销税来抵消倾销所造成的损害。当政府对出口实行补贴时,进口国可根据补贴幅度的高低征收反补贴税以抵消补贴造成的损害。

第七,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对进出口商品都不得实行数量限制,在某些例外情况下允许数量限制,但必须遵循非歧视原则。

第八,贸易法规统一、透明原则。原则上所有政策法规都应提前公布,使缔约国有一定时间熟悉,然后实施。但不要求公开那些会妨碍法令的贯彻执行,违反公共利益,损害某一公、私企业正当商业利益的机密资料。各种贸易政策与法规必须全国统一。

除上述原则外,还有一些例外条款:

第一,国际收支平衡例外。当缔约国遇到国际收支困难时,可以实行进口限制。发展中国家可以保持足够的外汇储备以满足发展需要。但根据国际收支平衡理由实行限制必须经WTO工作组认可并定期进行审查;国际收支改善后,应取消限制。工作组审查一个国家国际收支情况时,要听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该国国际收支情况的报告。

第二,幼稚工业保护例外。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或为了保护刚刚建立、尚不具备竞争能力的工业部门,可以实行进口限制。但不能笼统地将整个工业列为幼稚工业。幼稚工业由国家申请,WTO审议批准并予以确认。对已有的幼稚工业可以采取提高关税,实行许可证,临时征收附加税等办法进行保护。

第三,危机产业保障例外。某一具体产业由于受到突然大量增加的进口产品的冲击而造成严重亏损时,可以实行临时性进口限制。但该行业有义务进行结构调整。紧急保障措施时间一般为一两年,长则可达四五年。

第四,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例外。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成员之间互相给予的贸易优惠不必同时给予非成员国。

第五,安全例外。可以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德的纯正,禁止火药、武器、毒品、淫秽出版物等的进口。

第六,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例外。允许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有更大的弹性,发展中国家不必对发达国家给予对等的关税减让。允许发展中国家在一定限制内进行出口补贴。允许发展中国家互相进行关税减让而不必同时对发达国家减让。发展中国家可以享受普遍优惠对等。

综上所述,WTO保障各缔约方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使每个成员国都能受益,它的规则中既规定了共同遵守的义务,也允许有各种例外以保障缔约相关方不因遵守共同规则而受损害。

我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原始缔约国之一。1947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曾在“关贸总协定”上签字。1950年3月,中国台湾当局宣布退出“关贸总协定”,后于1965年又以观察员身份列席“关贸总协定”会议。联合国于1971年10月恢复我国合法席位后,“关贸总协定”于1971年11月撤销了中国台湾当局的观察员资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同“关贸总协定”的接触开始增多。自1982年以来,我国先后派代表列席了第38~41届“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大会。1984年1月18日我国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下属的“国际纺织品贸易协议”的成员。1984年11月16日“关贸总协定”理事会决定同意我国列席代表理事会及下属机构的会议。1986年7月,我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1987年2月,我国向“关贸总协定”正式递交我国外贸制度备忘录,同年3月,“关贸总协定”理事会决定成立“中国问题工作组”,并随后确定工作组职责范围和主席人选。至此,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正式开始。自1992年2月,从中国工作组第10次会议起,我国已进入实质性的议定书谈判阶段。

重返GATT及后来的加入WTO是我国改革开放与构建及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第一,中国的改革开放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就要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组织的事务,“复关入世”是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互相影响和渗透已日趋成为发展潮流,而GATT或WTO在其中扮演着“经济联合国”的角色。加入WTO,中国就在当今支撑国际经济秩序的三大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中占有了应有的位置。这对中国的开外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加入WTO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衔接。“入世”后我国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的充分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稳定的市场经济秩序,从而提高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为我国经济的更大开放创造条件。

第三,“入世”有利于我国打破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壁垒,为我国进入国际市场开辟更广阔的道路。因为,只有置身于WTO体制内,才能享受与WTO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稳定性较强的多边最惠国待遇,有权向有关缔约方就我国有重大出口利益的产品提出关税减让的要求,开拓更大的出口市场。可见,“入世”等于持有了国际市场的入场券。

第四,“入世”还有利于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比较稳定、正常的商品价格体系和竞争机制,迫使企业按国际标准体系、市场需求和经销惯例来组织经营生产活动,推动技术进步,从而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第五,“入世”后我国将可以获得发展中国家享有的幼稚工业保护、出口补贴、关税减让和保护、国际收支平衡、解决贸易争端等方面优惠的差别待遇,从而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六,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排斥并挖掉小生产的根基,逐步用国际化分工替代各国经济的民族性,走向经济一体化。现代市场经济的这一趋势是不以任何个人、团体和政党的意志为转移的。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总之,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以崭新的姿态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身份进入了国际市场,意味着我国经济开放的深化与拓展。可以说,“入世”是我国经济真正进入国际经济循环和国际分工的契机,同时获得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广阔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