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秩序及其演变

国际秩序及其演变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际秩序及其演变1.国际秩序的含义和特征所谓秩序,是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与无序、混乱相对立。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2.国际秩序的历史演变近代以前,世界各主要地区彼此之间还处于隔离状态,即使有联系或交往也是暂时的、间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近30年是国际秩序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

一、国际秩序及其演变

1.国际秩序的含义和特征

所谓秩序,是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与无序、混乱相对立。国际秩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围绕一定的目标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国际秩序就其性质而言,有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之分。判断一种国际秩序的性质,主要是看这种国际秩序赖以形成的利益基础是什么,与这一利益相应的行为准则及保障机制是否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凡是建立在国际社会中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基础之上,能够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国际秩序就是公正、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国际政治秩序与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秩序就其基本内容来说,可以分为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其中,国际经济秩序是基础,它决定着国际政治秩序;但是,后者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前者,而是对前者有巨大的反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国际政治秩序加速或延缓国际经济秩序的确立;二是国际政治秩序保护或破坏国际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在一个国际系统里,两者实际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般说来,国际秩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它通常是国际社会中各种力量斗争的产物。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国际秩序都是由少数大国、强国通过武力或武力威胁的手段强行建立的,它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反映了少数几个大国对广大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奴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国政治的局面虽未发生根本改变,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入到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行列里,大大改变了少数国家为所欲为的状况。

(2)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都是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较量的结果,两者有内在的因果联系,格局讲的是国际社会中各种基本力量的结构状态,国际秩序则指一定时期内国际社会按照某种行为准则、规范所形成的一种运行机制和状态;格局主要反映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对比的客观状况,国际秩序则是指那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行为主体按照一定准则或规范所建立的一套国际行为机制,而世界上多数国家不得不遵循,从而形成一种有序的状态。由于游戏规则制定者的意志在国际秩序中体现得更加充分,因而主观因素在国际秩序中起着较大的作用。一般来讲,只要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秩序迟早也会改变,因为秩序的维护者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已经有所不同,新的国际行为准则及其保护机制将逐渐取代旧的一套。但是,两者变化的速度、节奏却不一定是同步的。

(3)国际秩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方面,国际秩序一旦形成就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使国际社会在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社会毕竟缺乏国家那样的权威性,本质上还处于无政府状态,因此,不排除局部的不稳定。各种力量经常会向既定的国际秩序发动挑战,这就使得国际秩序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而且处在变动中。

2.国际秩序的历史演变

近代以前,世界各主要地区彼此之间还处于隔离状态,即使有联系或交往也是暂时的、间断的。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开始殖民扩张并形成了殖民体系以后,才出现近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秩序,具体演变如下:

(1)欧洲秩序确立和殖民扩张开始的时期。从1646年30年战争结束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为止,其标志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和《乌得勒支和约》(1713年)的缔结。前一条约在实践上肯定了“国际法之父”——格劳秀斯所提出的领土完整、国家独立等原则;而后一条约则把维持均势作为一条经验写在条约的序言中。到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在卢梭平等观念的影响下,首次提出了不干涉原则。但是,资产阶级提出的这些国际关系准则从一开始就有局限性,实际上只适用于欧洲列强之间,而把所谓“非基督教文明国家”排除在外。维持均势也只是以谋求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之名行争夺战略优势之实。正是从这时起,欧洲列强挟坚船利炮之威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掠夺,以满足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以及拿破仑王朝的崩溃,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秩序都发生了转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殖民秩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殖民体系的建立和帝国主义国家的争夺时期。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重新确立了欧洲的政治均势,形成了维也纳体系。奥地利、俄国、英国、法国和普鲁士五强并立,共同镇压欧洲的革命浪潮和波兰、意大利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欧洲协调”宣告破产,欧洲再次陷入革命与王朝战争的混乱局势之中。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之后,德意志帝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主持签订了德法之间的《法兰克福和约》,再次以削弱法国的战争机器为基础,恢复了欧洲的均势局面。俾斯麦还拼凑了德、奥、俄“三皇同盟”作为遏制法国和维护欧洲均势的工具。

欧洲列强在激烈争夺欧洲霸权的同时,加紧了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使得以欧洲资本主义体系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在世界范围内被确立起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这一时期国际秩序的主要特征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强权即是公理”。另外,国际法又有了新的发展,例如,1864年的《日内瓦公约》和1899年、1907年的《海牙公约》,对有关战争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问题作了一些规定。总体来看,当时国际秩序还没有多少成文的国际法可以遵循,而且国际秩序的保障机制也没能超出欧洲传统的均势框架,所以,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进入空前的战争和混乱时期。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近30年是国际秩序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1918年,英、法、美、日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瓜分了战败国的殖民地,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连同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决定建立一个世界性组织——国际联盟,目的在于巩固对战败国的胜利局面,并且标榜要“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际上,国际联盟从一开始就为英、法等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所操纵,成为它们之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场所,而且这一组织缺乏对参与国的约束力,效率低下,很快就失去作用。在凡尔赛体系下,世界并未得到和平。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不久就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秩序一片混乱;另一方面,英、法等国处心积虑地要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企图“祸水东引”,姑息甚至纵容法西斯势力,终于养虎为患,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4)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解体。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的近半个世纪里,国际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体系的形成,国际秩序制度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各种运作机制、保障机制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建立起来。无论国际法还是国际规范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宗旨和原则,包括主权平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不干涉别国内政等。国际条约的作用和约束力不断加强,从而形成了系统化的国际规范和准则。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主导国际秩序的局面尚未发生质的改变。大国在事实上仍然主宰着国际秩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上激烈争霸,《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宗旨和原则仍然遭到公开践踏。

发展中国家最早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

1974年4月,第六届特别联大会议通过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两个重要文件,其总目标是破除历史延续至今的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旧秩序,建立一种公正、合理、平等的新秩序。一切国家都享有平等地参加解决世界经济、金融、货币事务的权利,每个国家都有权对其自然资源和经济命脉行使永久主权,有权实行适合自己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战略,并提出成立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联合组织,建立商品综合方案等。同年11月,第29届联大会议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力和义务宪章》,为改变现存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确定了原则和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局势发生明显变化,发展中国家又率先提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问题。

广大发展中国家迫切地要求改变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近半个世纪里,国际力量对比方面最大的变化是社会主义力量从小到大,第三世界从无到有。在这两支力量的倡导和推动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和实践逐渐孕育萌发。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问题持冷漠态度。1990年海湾战争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新旧格局转换的背景下,打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旗帜,并且提出了各种主张,这就在国际社会里形成了与发展中国家截然不同的另一种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