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与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维度

实践与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维度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典范,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进入新世纪,党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与时俱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实践与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维度

李旭华[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重大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问题,形成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式方面就是使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为中国形式的马克思主义,赋予它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特点[2]

从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先提出这个任务至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从实践和文化两个维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今后更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维度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在于实践性,实践以及由实践而引发的问题终归是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维度。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立足点

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社会实践,推进社会进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实践紧密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形成能够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社会实践,就必须以实践为根本立足点,实事求是,准确把握实践主题,以实践主题决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面临着不同的实践主题。实践主题不会自发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它总是隐藏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背后。党成立以来对实践主题的准确把握,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准确预测的结果。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革命和战争这个实践主题。认为,旧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缺乏西方那样的议会斗争的条件;外部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们不希望中国强大。因此,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的武装,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伟大论断。他们以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为立足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的实践问题,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典范,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中国遇到了挫折,原因是党对实践主题认识失误,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最终演变为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立足于国家建设这个实践主题,果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党开始认真思考“四大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经过曲折的实践和探索,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一系论断,逐步形成邓小平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新时期,我们党始终立足于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社会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跨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在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不同的时代主题,进行着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符合这个阶段实践活动的特定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满足不同时代主题条件下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需求。党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这些不同历史境况下的实践主题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进行创新,赋予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的实质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要摆脱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残暴统治,必须推翻“三座大山”。战争与革命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实践主题,取得革命胜利和赢得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成为社会的主要实践活动。紧张的革命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证明,能指导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但实践也证明,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能使革命招致失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紧密结合,以中国的具体实际问题为中心,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际、国内情况有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指导。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进入新世纪,党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与时俱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三)实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

理论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实践中来,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总结又形成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社会实践经验不断马克思主义化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社会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初始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就是在总结中国革命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经验是这一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他说:“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是为着提高理论,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4]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刘少奇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与社会观——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即在坚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这个民族的特点,依靠近代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斗争的极端丰富的经验,经过科学的缜密的分析而建设起来的。它是站在无产阶级利益因而又正是站在全体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概括中国历史、社会及全部革命斗争经验而创造出来,用以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理论与政策”[5]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也是在总结中国建设、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农村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通过不断总结改革、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论点,并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总结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功实现了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二、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维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和灵魂,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和积淀下来的,这种文化基因已经融入到每位中国人的血液中,世世代代影响每一个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是人,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理论创新总是和自己的文化传统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理论创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能不能接受科学理论,除了该理论是否真正科学外,主要取决于该理论是否尊重了他们的文化习惯。因此,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维度。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资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百多年来之所以一直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根据不同时代主题、不同民族国家的根本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以创新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包容性和开放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不是经典作家天才设想出来的,它的创立是建立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除此之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养分也被经典作家广泛汲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例如,马克思主义在创立过程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借鉴的其他西方思想家的思想理念很多就来自中华文化。不仅如此,经典作家还直接大量引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观”对西方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还得出结论:“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的社会主义像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学一样具有共同之点”[6]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在吃过教条主义的大亏后,终于探索出一条理论创新的路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这个方面,毛泽东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例如,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要进攻解放区,毛泽东在延安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他在讲话中拟定了三条基本方针:一是不开第一枪,这是老子讲的不为天下先;二是可以先让一让,避开敌人的锋芒,这是《左传》讲的退避三舍;三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礼记》讲的礼尚往来。他没有直接讲马克思怎么说、恩格斯怎么说、列宁怎么说,而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既通俗易懂,又达到了目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汲取中华文化的丰富养分,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次创新。

(二)具有中国气派的表现形式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群众根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就是使人民群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7]理论要抓住人这个根本,理论本身必须是科学的,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一个科学的理论必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完备的,在内容上完美地融入了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在表现形式上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风格,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

人民群众是掌握、运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真正为群众掌握,就必须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是培养深厚群众基础的根基。中国有句古话叫“入乡随俗,客随主便”,就是说人到他乡就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虽然具有普遍真理性,但要真正为中国人所接受,并在中国生根、发展、壮大,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使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尊重人民群众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进而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与文化维度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在实践和文化维度上展开,坚持两个维度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维度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主线和主渠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是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践和文化这两个维度实质上是统一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维度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维度的实现路径主要通过两步来实现:一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社会实践,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问题。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进行加工提炼,使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来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国化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社会实践主题,中国的社会实践环境极其特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实践主题迥异。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正处于被列强瓜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求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成为社会实践主题。革命取得胜利后,国家建设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处于各项事业的改革转轨时期,改革成为社会实践的主题。但不管什么社会实践主题,都须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不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特殊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具有中国实践特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实践经验。这些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提升,使之上升为新的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断总结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并让理论掌握广大群众,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一条成功路径。”[8]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维度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维度的实现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相结合,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素材。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相结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然要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然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宝库。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的思想、民贵君轻的思想、大同思想、为政以德的思想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等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都被中国共产党继承并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相结合,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典型的民族形式。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虽然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但表达方式却是迥异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相结合,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形式,成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和文化维度的展开实质上是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和文化维度的展开实质上是统一的。也就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指导社会实践,离开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没有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这个具体实践本身就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从实践主体来看,这个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深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更是中华民族利益和先进文化的代表者,由他们主导的中国化必然融入中华文化内容和形式。从社会实践主体来看,广大人民的群众的社会实践行为方式自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经验也必然具有中国文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把社会实践经验加工提炼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然带有中国的特性,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从实践客体来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主题都是具有中国文化传统背景的,与其他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实践有差异。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过程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具有这一文化背景特点。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和转换来看,实践和文化维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统一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我们党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以实践为核心和目的改造和转换。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改造、提升和引导,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优秀因子改造提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成分。如把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尚同”社会理想提升为基于科学的、逻辑的、历史必然性的共产主义价值理想和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改造和转换不是在书斋里完成,而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完成的,并且经过改造后的思想也是用于指导社会实践的。

【注释】

[1]李旭华,男,现为2011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纪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9。

[4]《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5]《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8]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升华理论与理论掌握群众》[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