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时间:2022-09-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基础上,采用大样本调查和SPSS统计方法,评估了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指出了五大现实困境,并从强化政府公益保障职能、构建高校公益素养培育体系、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和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公益素养的提升策略。

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基于浙江省13所高校的实证分析

许兴苗

[作者简介]许兴苗,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副教授。

[摘 要]大学生公益素养在其整体素养中处于重要地位,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公益素养,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内涵和维度结构,指出了培育大学生公益素养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采用大样本调查和SPSS统计方法,评估了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指出了五大现实困境,并从强化政府公益保障职能、构建高校公益素养培育体系、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和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公益素养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公益素养 现实困境 提升策略 实证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日益分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群体和社会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这一过程成长起来的一代,其印象更深的是利益如何获取的问题,有的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我国社会公益素养缺失的问题。如何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公益素养,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实现自身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对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作一探讨。

对于大学生公益素养,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大学生公益素养是指大学生通过研习而不断地拓展公益见识并拥有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在公益领域里行动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和实践能力。包括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为准绳的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态度和精神,以及与之相应的从事公益活动、开展公益行为所具备的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公益素养包含以下两个维度:一是显见的公益能力和行为,包括公益宣传行为、公益准备行为和公益实践行为;二是内隐的公益心理素质,包括社会问题感知、公益参与情感、动机和价值观念、感知个体效力、公益意志、认知等。公益心理素质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公益行为的实践与否,公益行为反过来又影响着公益心理素质。

一、培育大学生公益素养的重大意义

(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利己”“自私”的一面;作为“社会人”,要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每个人又必须具备“利他”“利社会”的优良品行。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服务社会。而培育大学生的公益素养,能有效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因为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诸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发展,包括公益心理水平的提高,个体公益价值的实现,文化精神的培育,专业知识的运用,专业技能的实践以及大学生身心健康、道德伦理、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另外,相对其他实践活动(如企业的专业实习、兼职等),公益服务带有更为鲜明的利他性,因而,它更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有利于他们建立自我认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将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受教育体制和评价机制的影响,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专业教育狭窄、文化气息淡薄、学生素质单一、社会适应能力过弱的现象[1],校园缺乏文化精神,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公益素养的培育同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和大学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相去甚远。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不仅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在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凝聚校园精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公益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育大学生公益素养,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肩负起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在公益活动中践行社会服务。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度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公民公益素养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意识,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大学生公益素养在整个公民素养中处于比较关键的地位,它一方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深刻影响着公民的思想和行为,对他们公益活动的选择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公益素养,不仅能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且对重塑社会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实困境:基于浙江省13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状和特点,笔者对浙江省13所本专科院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问卷共包含15个封闭式题项和8个人口统计信息相关的题项,旨在了解大学生公益实践能力和实践频度、社会问题感知程度、公益价值观取向、公益参与情感度、感知个体效力等。部分问卷题项借鉴了李妙芝等人设计的调查问卷[2]。共发放问卷3980份,回收有效问卷3789份,问卷回收率为95.2%。对获得的数据,笔者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列联表分析(Crosstabs),并就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深层次探究与分析。综观大学生公益素养行为和心理现状,发现主要有以下五大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实际的公益活动参与程度远远低于其公益意识水平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和感知度较高。大学生普遍认为社会诸多领域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其伸出援助之手(占97.3%)(指有效百分比,下同)。95.9%的学生也表达了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即愿意克服困难且喜欢参加公益活动。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公益情景置之不理,缺少对弱势群体的同情,缺少博爱的精神,表示不愿意参加公益活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女生、有干部经历学生、党员学生以及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学生更愿意参加公益活动。然而,从公益行为上看,参与过公益活动的学生比例较低,且参与频度不高,持续时间较短。30.7%的受试者表示“没参与过”公益活动,参与1~2次的占42.4%,3~5次的占18.3%,而6次以上的则为8.5%。就持续参与单项公益活动的最长时长看,不到1天的占了42.9%,1天~1周的占41%,1周~1个月的占7.9%,1~6个月的占7%,6个月以上的仅占1.2%。另外,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女生、有干部经历学生和党员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频度更高,单次参与时长也更长,其显著性水平均达到0.000。另外,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主动性有待提高。仅有35.7%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有”或“大体有”做公益活动的主动性,而有49.4%的学生表示其主动性一般。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有干部经历学生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主动性更强。可见,总体上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但实际的公益行为程度远远低于心理水平。

(二)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调查显示,大学生接触了解公益活动信息的途径并不缺乏。其中,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获得信息的占75.7%,“校园海报、横幅等”有67.3%,“老师、同学、朋友介绍”有40.2%,“加入公益活动社团”和“其他”的占比相对较小,分别是27.1%和16.9%。但是,与之相对的现实是,很多大学生虽然有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但最终并没有付诸实践行动。为了解制约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我们对其进行了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归因调查。统计发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主要因素:受地域、资金、时间限制的,分别占了52.2%、55.4%、60.7%;受公益服务对象接受能力、活动类型和方式创新限制的占25.6%。主观意识也是重要制约因素:23.3%的学生认为参与公益活动意义不大,这部分学生缺少公益价值观,对公益活动持消极态度;27.7%的学生对公益活动的真实性或实效性存在质疑,这部分学生可能是受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或者因缺乏公益相关知识、缺乏辨别公益信息的主动性所致;35.7%的学生认为自己力量太小,这部分学生的感知个体效力不足;63.7%的学生认为缺乏对公益行为主体的法律、保险等基本保障,这亟须政府制定、完善公益相关配套制度。

(三)部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心理动机表现出一定的偏差

部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动机不纯,他们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利益的获取和个人的发展。31.5%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为今后就业升学积累资本”,后面依次是为了“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协作能力”(30.6%),“扩大专业知识的实践和应用”(15.9%),“结交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6.9%),“得到服务对象的肯定和微笑”(6.9%),“其他”(1.3%)。列联表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性质、学生干部经历、政治面貌对公益行为目的存在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均低于0.01。具体来看,人文社科类学生和学生党员更多地考虑为今后就业积累资本,也更倾向扩大专业的实践和应用;理工农医类学生、无干部经历的学生更倾向于提升沟通协作能力;人文社科类学生、无干部经历学生、非党员学生更希望以此在经济上补贴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人文社科类学生、党员学生更希望得到服务对象的肯定。总的来说,部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出于“私利”而不是“公心”,心理动机表现出一定的偏差。公益动机的偏差甚至影响到部分真正想投身公益服务的大学生不屑于参与此类活动。

(四)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层次相对较低,组织策划公益活动较少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领域众多,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现象。66.3%的学生参与了“环保宣传活动”,接着依次是“帮助有需要的老人或小孩”(占65.9%)、“助教与助学活动”(49.1%)、“助残活动”(34.8%)、“赈灾时做志愿活动”(23.1%)、“医疗卫生活动”(11.9%)。在所处团队中以普通受支配者的角色为主(主要以“热情报名作为志愿者参加”),作为组织策划者参与公益活动的较少。调查显示,作为公益活动“发起人或负责人”的仅占9.5%,“虽不是发起人,也积极为活动出谋划策”的占29.9%。列联表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政治面貌对“参与公益活动的角色”都存在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男生、来自城市的学生、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党员学生更多地作为活动的发起人或负责人,能积极为公益活动出谋划策。可见,大学生公益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要求较低的领域,对“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公益活动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尤其缺乏高层次公益活动组织、策划、管理等方面的经历。

(五)大学生公益意志相对薄弱,且缺乏应对公益活动所遇困难的能力

在公益活动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益意志薄弱,遭遇困难时,缺乏自信和应对能力。当被问及付出更多时间、精力、金钱参与公益活动的感想时,只有10.9%的学生表示会“全身心投入”,有17%的学生“愿意想办法”。当被问及时间和精力超出预期时,有35.2%的学生选择“放弃该项公益活动”,有25.5%的学生“不知道到底怎么办”。此外,有些大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在活动中遭遇困难。在对自身“独立策划公益活动项目”“领导、组织团队开展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项目团队时与队员的协调合作”和“为开展公益活动而筹集资金”的评价上,均有半成左右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能力一般,尤其对自身策划和集资的能力表示不自信(选择“较差、很差”的分别为17.2%、21.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生干部经历、家庭经济状况、政治面貌对公益行为能力存在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达到或几乎达到0.000,男生、有干部经历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党员学生的公益行为能力相对较高。

三、大学生公益素养的提升策略

客观分析上述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造成大学生公益素养现实困境的原因,不仅有政府政策制度层面的因素,也有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及学生自身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学校教育和舆论宣传的作用,三者各尽其职,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公益素养,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一)强化政府公益保障职能

培育和提升公民公益素养,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不然,这项工作就难以持久甚至走入歧途。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在培育和提升公民公益素养方面的投入还是不够的。从投入的力度看,政府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和宣传的层面,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提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度,缺乏总体规划,缺乏实施载体的设计,缺少相应的保障制度等;从实施的广度看,政府更多地只将重点放在了高校和街道社区,并且,真正参与公益活动的只占了少数,有些参与者还带有私利性;从实施的深度看,大部分公益活动存在走过场的问题,没有深入、持久、有效地实施。

为此,笔者认为,政府必须继续加大公益投入力度,在其诸多工作职责当中,更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1.大力弘扬公益精神。在社会生活领域里,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公益精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优化社会环境,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2.构建并不断完善公益保障管理体系。政府的决策和制度是推动社会各阶层自觉开展公益宣传和公益实践活动的基本保障,要建立并完善各项公益保障制度,发挥政策导向功能,用科学的管理体系对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加以引导和监管。3.积极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从政策、资金和舆论等方面给予扶持,在社会管理上发挥它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公益素养培育体系

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公益素养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体系,在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的基础上,加强课程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拓展实践平台。

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需要有理论的指导。高校除了开设道德修养和相关的基础学科课程外,还应结合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和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公益素养教育特色课程,并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列入必选公共课序列,给予相应学分。在公益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教学团队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全面规划,有序推进。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公益素养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教学,引发学生对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公益实践指导,使学生运用专业相关知识,做好充分的公益准备工作,激发他们参与公益宣传、公益实践的热情。

公益实践是提升公益素养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机制,创新载体,更广泛地建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为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搭建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培育和提升自己的公益精神和公益素养。同时,还应积极举办或组织学生参与有影响力的社会公益比赛和活动,如由谷歌(Google)发起的“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中国公益创业网主办的各类公益创业活动等,让更多的学生关注公益,参与公益,提升自我。

考核激励机制是提升公益素养的重要手段。[3]一方面,校方、相关部门(机构)或受助方要通过通报表彰、颁发证书、表达谢意等方式,对公益实施者的公益行为表示认可。另一方面,高校要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学生德育考评范畴,对公益实施者在评奖推优、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条件允许时,可将学生参与一定时数的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素质教育学分,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应通过听课和实践途径获取若干个素质教育学分,不达标者延期毕业,从而起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作用。

(三)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

正面的舆论宣传对于优化社会环境、有效激发大学生公益行为、提升其公益素养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应加大媒体对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4],通过公益广告、新闻报道、短评等形式,普及公益服务理念,报道公益活动现场,及时反馈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取得的效果与其成长情况,营造有利于公益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要在客观把握新时期大学生个体特点及其共性的基础上,定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公益素养宣传,使公益宣传的途径、方式、时段等尽可能符合大学生接受信息的特点,提高宣传的效用。根据对大学生接触公益信息的途径调查结果,公益宣传途径可以更多地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的优势;宣传方式可更多地利用公众人物的公益行为示范、影视节目中增加植入式的公益广告等;宣传时段应符合大学生的作息特点。

当前,媒体频频报道的各种社会问题和恶性事件,包括公民参与公益行动却因此陷入法律纠纷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社会公益素养的缺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这也对大学生实施公益行为的积极性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在报道事实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地挖掘报道公益事件和典型,发挥新闻正面导向功能,引导和激励大学生积极实施公益行为,成为摆在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从大学生自身素养来看,无论是公益行为能力还是公益心理素质,其素养水平都是不尽如人意的。高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育引导,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不同学生群体共有的特性,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首先,高校应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积极培养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思想意识、意志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其感知效力。对女生、无学生干部经历和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一般的学生,重点培养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提升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工作能力;对男生、非党员学生则要重点培养他们参与公益行为的耐心与恒心,引导他们坚持公益行为。其次,高校应客观分析部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动机不纯、部分大学生不屑于参与“走过场式公益”活动的主客观因素,主动承担起学校教育的责任。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客观认识社会,辩证分析事物,树立崇高的责任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克服极端观点和偏执行为。再次,高校应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他们参与公益活动并提升服务层次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注重大学生公益活动的规划与设计,突出层次性、专业性、实用性和持久性原则,依托专业,发挥特长,深入开展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社区(包括学生社区)的公益活动,提升服务层次。要注重发挥专业教师指导和团队协作的作用,锻炼大学生的组织、策划、管理能力,增强公益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松,刘颖,于情.谈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2]李妙芝,刘树忠,徐丽平.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学园,2011(11).

[3]蒋乐琪.工学结合条件下大学生公益服务长效工作机制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张欣阳.社区公共服务与大学生公益课堂的调查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