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社会公益现状

大学生社会公益现状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林思佳中国自古就有“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说法,长春市的葛长江老人用几十年的拾荒助学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微捐”一词近年来在社会生活中颇为常见。由此可见,微公益可以带动大公益。(本文载于《东北师大校报》1213期,获得2012年度吉林省校报好新闻言论类二等奖。

林思佳

中国自古就有“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说法,长春市的葛长江老人用几十年的拾荒助学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89岁的葛大爷去世后,留下了一个拾荒的袋子、一间家具陈旧的小屋、一个记录帮助贫困学子情况的笔记本,留给了人们对一位“微捐”老人无尽的怀念。

“微捐”一词近年来在社会生活中颇为常见。葛大爷被称为“微捐先驱”,他靠一张张废纸壳、一个个空瓶子卖来的1分1角,先后资助过10余名贫困学生。微捐虽小,但它是人们从内心自然生发出来的助人为乐的朴素愿望,其爱心价值远远超过经济上的数量。捐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微捐作为一种公益行为,是一种爱的表达、一种善良的生活方式。一次次小的善举被无限放大,“1分1角”也能温暖整个社会。

与许多大型公益活动的效果立竿见影、影响巨大不同,作为民间个体行为的微捐,具有一种积少成多的凝聚力,具有一种细水长流的持久力。微捐,不会因为个体力量的微小而放弃参与,也不会因为一两次效果不明显而失去热情,因而它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加入其中,直至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公益的一种常态行为。长春市有一对“捐款夫妻”,14年来捐助的文具用品及现金达60万元左右;一名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微博接力”,用价值200元的戒指,经过多次交换,在一名网友30万元的捐助下,为贵州农村新建了一所小学;郭明义连续20年累计献血6万毫升,是他身体血液的10倍多,被誉为“当代雷锋”……由此可见,微公益可以带动大公益。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随时都能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微公益的本质就是全民公益,微公益的精髓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一个健康而文明的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公民基本的行为准则,乐于助人、从点滴做起是被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微公益更是具有特殊意义,对于大学生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服务社会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学生理应成为微公益的“主力军”。帮助“地瓜爷爷”,几元几角的捐助温暖了东北师大,也温暖了整个长春的冬天;创办厚普公益学校,课堂上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人间的温情与希望;走进社区,帮扶弱势群体,奉献的不只是爱心,更是在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微公益行为不仅仅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道德追求。一个民族的青年能做到在细节中体现文明、在微小中彰显大善,这个民族就一定是充满希望的。

(本文载于《东北师大校报》1213期,获得2012年度吉林省校报好新闻言论类二等奖。作者为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本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