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策略

管理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策略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也影响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为此,各个高校需要采取积极措施,结合管理类的专业实际和特点,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4]因此,管理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要注重学习力建设。

一、管理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策略[1]

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市场和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在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管理类专业亦成为高校招生的热门专业。当前我国多数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农林院校等纷纷设置了管理类专业,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使在校生人数大幅上升。但是,由于管理类专业开设较晚、教育资源不足,导致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下滑、培养目标特色不明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同时,在理论界,一直有专家和学者对在本科教育阶段设置管理类专业,招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中生进大学学管理提出质疑。他们从管理学学科的特性角度认为,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管理类专业和课程是不合适的。此外,由于大学的管理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相对脱节,高校管理类大学生普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困惑,他们不知道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类人才,他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开展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何谓“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发表在1990年的5月到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初是针对企业而言的,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它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看来,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要想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同样要面对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具体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大学生各种竞争力中的核心,它不是某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各种能力的动态组合,是其他各种能力素质中最适合自己、最具有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相对他人的比较优势能力。它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提升,形成独有的、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大学生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2]它指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知识和技能,由天赋力、学习力、创新力和自制力构成。不同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个人以其拥有的管理能力为基础,以执行力为前提,以学习力为保障,以创新力为灵魂,以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在不断学习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整合各项可供利用的资源,从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的具有管理特色的综合能力。

(二)管理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与提升的障碍分析

管理类专业既注重理论性又注重实践性。因此,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与提升相应地体现在学生是否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实践能力上。但是,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设置、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与提升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设置来看,管理类涵盖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和图书档案学等在内的五类一级学科,涉及18个门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许多高校又增加了文化产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新专业。对于各个高校来讲,它们的专业设置情况不尽相同,学科的开设情况多种多样,教学和科研重点也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它们纷纷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管理类人才。但是,仔细体察便可以发现,这些专业之间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的相似度非常高,培养目标模糊,还出现了“趋同”现象。学科设置盲目性而脱离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学生经过大学的教育和培养,“千人一面”,不能确定所学专业的特色和亮点,也就不能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其次,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来看,管理科学的内容是来自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都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管理知识的体验和操作来源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受个人情感和思想的影响较大。因此,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强调技巧性和灵活性,突出权变思想的运用。因此,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所具有的特点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获得新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知识转化的能力。实际上,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状,学生的转化能力较弱,这也不利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

再次,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措施来看,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前瞻性有待提高。培养大学生的职场胜任力和核心竞争力,都是面向未来学生发展的。目前高校的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大多是在学生入校前制订完成的。在学生毕业时,其外界已经不同于大学入学时的状况了。其二是人才培养的稳定性有待加强。从管理类专业的开设历史分析,大多处于调整期。许多高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三是人才培养的根基有待进一步夯实。目前,管理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对距离社会的需求还有提升的空间。此外,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方法过于传统、教学内容陈旧、前沿性知识传授需要进一步扩充,等等。总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也影响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管理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与提升的路径分析

为了应对市场和社会提出的挑战,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的培养和教育后,都应该形成自己所独有、别人不能模仿,最能发挥自己优势同时也是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能力。为此,各个高校需要采取积极措施,结合管理类的专业实际和特点,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1.完善学生培养计划,夯实学习能力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柯比在《学习力:哈佛大学对学习能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一书中指出:“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将来的生活状况如何,都取决于学习。”[3]他认为,学习力就是竞争力。[4]因此,管理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要注重学习力建设。首先,科学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指导性学习方案,它把学生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但并不是一成不变。对于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来说,受外界影响较大,因此,在制定时要适当增加计划执行的“弹性空间”。其次,优化课程教学结构。管理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管理能力的需要各个方面的学科知识作为基础。管理类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作为支撑。为此,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合理规划专业选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要增加选修课比重,特别是增加自然科学思维科学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有意识地让管理类的学生学习一些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从而达到厚基础、宽口径、文理交融的目的;要增设管理专业前沿知识的课程,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为学生将来走上管理工作岗位提供良好的知识素养。再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中不可遏制的力量和激情。在制定培养计划和优化课程结构时,要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把学生学习的动力发动起来,使之形成一种持续的能力和习惯。

2.灵活课堂教学形式,提升思维能力

管理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创设新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要营造一个启发学生思考的课堂氛围,采用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真正实现“互动式”、“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要加强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要注意融合管理学科前沿知识和其他科学知识,增大课堂信息量,锻炼学生的信息筛选和辨别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管理”的精神、“管理”的精髓和“管理”的实质,在教学氛围与教学环境中学会“管理”。此外,要积极尝试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时间自主化,或采用非考评学,通过撰写专题报告、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评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不仅要看教师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看其能否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积极探索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并付诸实践。通过实施这一改革,把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教师管理知识的传授效果有机统一起来。

3.提高科学研究素养,培养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为此,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实施科研导师制,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与教师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其次,实行学生科技立项制度。管理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尝试从政策和经费上鼓励学生加强对身边发生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并以科研项目的方式加以体现,培养学生的管理科学素养人文精神。最后,实施大学生课外科技奖励制度。要积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专业学习情况积极开展创新性活动(包括校内外各类活动竞赛、评比,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不仅按照相关规定可认定其学分,而且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4.发挥“情景”实训作用,塑造实践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和提升管理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需要把学生各方面能力运用到真实的“情景”中才能体现出来。为了真正使学生得到锻炼,各个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要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环节的教学的作用,聘请一批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作为指导兼职教师,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和管理,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充分适应工作岗位和职场的要求。其次,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平台。在试验教学中,高校应该利用综合实验实训平台、实验室师资的力量,探索和完善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方法及其在课堂教学、实验技能竞赛、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应用。要加大课程中实验课程和设计性课程的比例,改革和完善实验课程成绩的科学评价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管理方面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竞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发挥“工作场景”实训作用,可以让学生初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塑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把以突出“管理”专业能力为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挖掘出来。

5.做好职业生涯指导,形成发展能力

管理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最终会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得到体现和展示。为了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和地位,需要在就学期间给予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提升发展能力。管理类专业不同于其他理工专业和人文社科特色明显的专业,它介于两者之间同时又兼具两者的特点。因此,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要契合它们的实际特点。不同的职业路径需要不同的类型的人员去匹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指导学生选择最能体现自己价值和实力的职业发展路径。学生只有选择了恰当的职业发展空间,才能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而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发展能力,才能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中站稳脚跟,也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6.培育“管理”校园文化,凝练特色能力

核心竞争力在文化层面的体现,主要是大学生在长期学习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独有的一套精神建构与价值体系,包括理想信念、学术思想、社会责任、团队精神、心理品质、人际关系等文化修养。[5]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定的群体文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个人思想和行动起决定的作用”[6]。管理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离不开具有管理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引入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信息和活动,比如张贴管理类的著名报刊文章,开展管理类名著阅读,组织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到学校举行励志讲座,引导学生们开办自己的管理论坛,举行管理职场模拟大赛和管理案例分析评比大赛以及征文比赛和辩论比赛。同时,要打造“管理”类的精品校园文化和特色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的“软实力”作用和可持续的功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在课余参加社会举办的一些活动等。此外,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此类大学生管理知识丰富的优点,在一些校方举办的活动和日常管理中给予他们大量参与的机会,还可以鼓励他们在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中竞争一些适合于自己的岗位。总之,在管理类大学生之中要形成一种关注社会、关注市场、关注经济发展的氛围,使他们在大学中就要对日后的工作环境有所适应,并在解决各类问题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形成管理特色,具有“管理”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