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提升育人价值的理念与对策

高中地理教学提升育人价值的理念与对策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高中地理课程的实施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对于地理学科备课组而言,更是需要一个健全的团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高中地理教学提升育人价值的理念与对策_学“地”明理树人

上海市高境第一中学 周 黎

一位好教师绝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努力帮助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长大成才。要让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关键在于教师的觉悟,深刻领会育人价值在地理学科中的内涵。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代世界潮流、拥有全球意识的优秀人才。

一、地理学科提升育人价值的意义

1.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含义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指出: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地理思维,了解研究(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手段;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积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进取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

2.地理教学中提升育人价值的功能和作用

地理教学中提升育人价值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了解区域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了解自然和社会环境诸要素及其联系,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②学习分析自然系统、人文系统错综复杂、动态变化的过程及其联系;③具备地理调查、分析和表达地理现象的技能,获取和处理各种地理信息的能力;④具备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批判能力;⑤树立全球观念,培养爱国情感;⑥具备一定的地理审美能力,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内容构成

1.育人的前提——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地理学科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范畴,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地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和系统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涉及宇宙环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人口、城市、产业、文化和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地理技能包括地理学习技能、地理实践技能和生存技能。地理学习技能是学生不断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钥匙”,并且只有当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地理了,他们才会把地理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与终身发展的需要。地理实践技能、生存技能的培养,则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的延续。具备相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是育人价值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利于促进相邻学科的学习,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

2.育人的关键——构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同时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判断和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方位、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及结构、评价和预测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能力,对一个人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构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在提升学生空间素养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如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对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认知,可通过观察各大洲轮廓,识记主要的国家、山脉、河流、岛屿、海域等名称及其分布,识记重要的地理坐标信息等内容实现。比如上海的地理坐标是(31°N,121°E),那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的空间信息就可以大致建立起来。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建立空间概念是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提。教学中首先展示模型,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纬线的分布和特征,以及黄赤交角的空间概念等;其次,通过模拟演示理解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最后,绘图示意,将知识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

3.育人的途径——加强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很多地理知识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获取。学习地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强烈的应用意识是提高实践能力的驱动力,若没有应用地理知识的意识,地理学习就成了纸上谈兵。所以,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这样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对月相变化成因的教学,本人在开学第一天布置了任务——“我和月亮有个约会”,通过连续几天观察月球亮面的形状变化,初步了解月相的圆缺变化和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此为导入,进行问题的探讨,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了身边的地理知识。

4.育人的精神——培养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人地关系意识。但这些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忽略或者泛泛而谈。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而非一朝一夕成就的。本人曾在讲授水循环的意义时,引用了余秋雨在《都江堰》中的话:“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看似没有造型,却能作为滋润万物的救星而被殷殷期盼……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一切成功的治水方案都是因为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出现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便是道。”学生在欣赏该篇文章后,感悟到“上善若水”“人地和谐”的深刻内涵,理解了水循环的深远意义。

三、提升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主要对策

1.提高地理教师对育人价值的认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高中地理课程的实施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教师应当具备全局观念,不断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对于地理学科备课组而言,更是需要一个健全的团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唯有如此,才能适应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真正落实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2.开发地理学科育人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地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地理课程目标达成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与传统地理教科书相比,地理课程资源内容更加丰富,具备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它给予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在“岩石”一课的教学中,本人设计了一个课外活动:以3~4人为一小组,课前寻找校园内的各种岩石,观察它们的颜色、纹理、硬度等特征,结合课本知识,判断属于哪一类岩石,课堂中进行小组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更加有效。

附:活动记录单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若一个教师不善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新知识和教学资源,无疑是落后的。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时效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获取并集成地理信息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让网络资源成为教学资源的必要补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呈现更多地理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时,本人运用Google Earth软件,可以看到世界上你想看的任何一个地区的卫星影像,而且很清晰,分辨率很高。教师可以利用其中的卫星影像制作课件,学生也能够获得家乡的卫星影像,在上面找学校及周围的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学生自然明白和掌握了地理知识:一个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分区。这堂课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学生在倍感新奇、震撼,感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能激发投身祖国科学事业以及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崇高精神。

4.加强地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访谈、实验、设计、制作、评估等)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形成理念的过程性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地理知识,比如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学会看地图,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利用地理知识来解答,如:“为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为什么会有潮涨潮落?”“一年中昼夜长短是怎么变化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上海出现郊区化的原因是什么?”等。又如,在“商业区位”的教学中,本人设计了这样的活动:以3~4人为一个小组,走访调查崇明现有的商业模式与规模,并做相关记录。现假设你是一名投资商,在崇明经济开发的背景下,你会选择投资哪一类商业?选址在哪里?为什么?对此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纷纷给出了他们的建议,虽然有欠妥的地方,但也不乏精彩之处。在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了商业布局需要考虑的诸多条件,“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也许已经在某些学生身上体现了。

5.重视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反思”与“再造”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或教学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对“洋流”一课的教学反思,本人是这样写的: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洋流,我用三个小故事将本课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这三个故事分别是“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罪魁祸首”“诡秘的德国潜艇”以及“郑和选择冬季下西洋”,将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的成因以及季风洋流的知识融入到故事中,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洋流成因与类型。由此想到,当学生感觉地理知识枯燥、晦涩难懂的时候,或许改变一下教学策略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收获还不仅仅如此,在讲季风洋流的时候,我并不是用PPT的形式呈现,而是直接以板画形式呈现,虽说画得并不是很准确,但我还是隐隐约约听到学生说“真像”,这让我很受鼓舞,坚定了加强板书板画教学的决心。

除了“反思”,还需要“再造”。在“反思”中找不足,虚心请教同行并加以改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落实,如此反复,必是能提升育人价值的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