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开放年基础教育观念变革的回顾与前瞻

改革开放年基础教育观念变革的回顾与前瞻

时间:2022-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基础教育改革正是以观念的更新与变革为先导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有着深层的社会动因。然而,当改革开放大潮到来之际,由于许多教育思想观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形成的,传统教育中某些过时的封闭式的观念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制约着教育的改革,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20年基础教育观念变革的回顾与前瞻(141)

伴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新中国基础教育50年来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着重就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逐步确立的基本观念作简要回顾与反思,并力图把握基础教育观念变革的未来趋势。

一、观念变革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

基础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变革,是由正确的教育观念取代错误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观念取代旧的教育观念的过程。“要革新,先革心”。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每次变革,都是以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改革无不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教育改革每前进一步,无不有赖于教育观念上的变革与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教育观念不断变革的历史。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基础教育改革正是以观念的更新与变革为先导的。如果没有新的知识观、人才观的转变,不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观念,打破“知识越多越反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错误观念,就不会带来招生制度、考试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就难以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如果没有对基础教育本质观、功能观、价值观、质量观的探讨与确立,就难以带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丰硕的“普九”成果。

教育观念的变革有着深层的社会动因。教育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变革必然反映着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特点与需要。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新时代。这场变革的覆盖面和触及度是极为广泛而深刻的,不只是纯粹的经济行为,也不仅是体制与措施上的改革,还涉及人们的精神世界、思想观念,而且首要的是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更新。反映客观实际和发展趋势的新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对实践具有导向性。然而,当改革开放大潮到来之际,由于许多教育思想观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形成的,传统教育中某些过时的封闭式的观念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制约着教育的改革,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在此情况下,更新教育观念,便成为教育各个领域改革的首要问题。基础教育的改革也不例外,迫切需要确立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观念,尤其应真正确立基础教育功能观、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

必须指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对观念转变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导向作用的认识是不够自觉的,往往更多地强调体制改革的关键作用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而正是某些陈旧、错误的教育观念影响着教育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深化,制约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效益。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地触及教育思想观念问题。人们在基础教育改革思路问题上逐步确认:教育观念变革是先导,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质量与效益提高是根本的目标追求。人们较为普遍地认识到,没有正确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教育观念的导向,就不会有自觉和有效的教育实践;没有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就难以真正地建立起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基础教育体制,就不会有教学改革的突破,也不会有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应将教育观念的转变贯穿于基础教育的每个方面,并贯穿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

二、基础教育领域种种新观念的初步认同

基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需要转变的不仅是那些本来就是错误的并曾带来消极影响的观念,而且是那些虽然在一定时期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又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变得过时的观念。下面所谈的基础教育几种新观念,都是初步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并对基础教育产生过或正在产生重大影响的观念。

(一)服务于现代化的教育功能观

长期受“左”的思潮影响,在教育的社会功能观上,一度片面强调教育的阶级属性、政治功能以及文化传递功能,而对教育的经济功能认识不足;后来尽管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但又往往忽视其对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教育社会功能观的上述偏差,随着我国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建设,引起了教育界的积极探索,并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1977年,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142)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所作“三个面向”的题词,其核心是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体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在随后的几年中,人们结合“三个面向”重新对教育功能作了有效探讨,从而带来了教育的社会功能观的重大变革。

教育的社会功能观的转变,其核心一环是教育经济功能观的确立。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有识之士就率先提出“教育是生产力”的卓见,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观。80年代中期,邓小平就教育的经济功能作了如下论述:“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143)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需要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们更加明晰地认识到基础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看到加强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基础教育尽管不像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那样直接培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专门人才,但人们逐步确信,基础教育绝不是单纯的消费事业;它通过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有利于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普及,可将科学文化知识物化到教育对象身上,成为促进科学发展、振兴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奠基工程,对现代化建设有着持久的影响。

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这无疑是对过去片面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的矫枉。必须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虽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绝不局限于物质文明建设,而理应包含精神文明建设。中小学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基础教育不仅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为形成国民的政治思想道德及文化素质奠定基础,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从而有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若将教育面向现代化片面理解为面向经济建设,则是不足取的。

(二)着眼于未来的教育先行观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早已表明,教育投资是一种具有长效性的生产性投资。某一时期的劳动力,主要不是同一时期教育的结果,而是在此之前的教育的结果。正因如此,教育应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自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率先提出“教育先行”的概念。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当时,许多国家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都不惜牺牲经济发展速度而选择了教育先行之路,大力增加教育投入,相继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鼓励优秀人才从事基础教育事业,以期通过开发人才资源来增强综合国力。

国际社会所倡导的教育先行观,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影响我国。但在当时,国人未来意识薄弱,“先经济后教育”的传统观念大有市场,期望经济发展后再好好办教育,至于见效滞后的基础教育,似乎更没有必要加大投入。鉴于此,80年代初,有识之士率先疾呼:经济要发展,教育必先行,而且必须先从基础教育抓起。1985年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144)他还要求各级领导千方百计,不惜牺牲一点速度,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得到了全党的认可。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逐步明确地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颁布《教育法》则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教育先行观逐步深入人心,不断冲击着“先经济后教育”的传统观念。教育投资的一再增加,基础教育“重中之重”地位的确立,正是这一观念变革的直接回报。

(三)重视个体发展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且必须首先满足个体身心发展需要。培养人,发展人,是教育自身价值的本质规定。由于长期受“社会本位”思潮的影响,我国教育往往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社会化,将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认为社会价值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绝对依赖并无条件地从属于社会;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与对个体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故无须特别强调个体发展的价值问题。由此而导致对个体发展价值的忽视,使所培养的人缺乏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的活力。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对已有的教育价值观念作了深刻反思,越来越深切感到确立个体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之必要。有识之士无不呼吁:必须在教育的价值观中为个体发展留下一席之地;在教育活动中,为个体发展留下必要的空间。实际上,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之间并非完全一致,甚至会出现冲突。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并不等于不重视教育的个体发展的价值,更不应排斥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价值。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使个体的潜能在可能的范围内得到发展。这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核心。

经过教育界的探讨,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价值主要在如下几方面初步达成了共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形成良好的人格,为人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石;满足个体求知成才的愿望,使学生“会学”“乐学”,为学生继续学习打下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使其终生受益;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事这是学生个体走向未来生活的“通行证”;培养个体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的心理,实现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过上完满生活所必需的。

(四)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质量观

只有植根于普及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土壤上,才能有整个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然而,在片面的公平观的支配下,人们在极力追求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忽视其质量与效益的提高,致使基础教育长期在较低水平的轨道上运行。鉴于此,教育界有识之士迫切要求基础教育摆正需要与可能、公平与效益、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并将质量与效益的提高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追求。80年代中期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90年代初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这些都为基础教育质量观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集中体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质量观,迫切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的同时,在中小学恢复了正常的考试制度,为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出现了偏离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种种不良现象,往往将升学率视为衡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偏重于应试教学和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忽视培养全体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与智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正因如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近几年来,教育界围绕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持久的探讨,越来越多的人确信: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必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是学习者的整体素质,绝不局限于其某一方面指标的高低。

(五)学生主体性发展观

改革开放之初,教育理论界针对教育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鲜明提出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这一命题。于是,在教学论领域围绕师生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同时,人们还在教育哲学层次上思考学生主体性问题。此后,学生主体性逐步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从而带来了师生观尤其是学生观的反思。有些学者还与教育实际工作者具体构建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开展了实验研究。这些都促使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步确立学生主体性发展观。

显而易见,学生主体性发展观集中反映了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独立的人格与尊严,有独特的需要与愿望。正是由于这种独特性,才有可能使学生群体变得多彩多姿。学生具有发展和完善自身的能动性,他们既不是雕塑家手中的材料,也不是画家笔下的纸张,又不是装知识的口袋,更不是任意灌注的容器。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一种外部影响力,这种外部影响力必须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为基础,否则只能是枉费心机。学生还是充满活力而有着发展潜能的人,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其不断迈向新的境地。学生更应是完整的人,其身心各要素需要得到完善与发展,教师不应人为地割裂其身心发展去孤立地培养,而应将他们塑造和培养成身心健全的人。

(六)整体协调的人才观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特别需要科学技术人才,并高度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日益重视科技人才的价值,认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技人才的竞争。然而,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成了什么专家、学者,或有了特殊贡献,才是人才。这种思想观念显然是片面的,它对基础教育直接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将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只限定在少数“尖子”身上。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有不同的类别与层次。拥有各级各类人才,才会有丰畜多彩的社会生活;依靠各级各类人才的合力,才能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衡量人才的标准,应着重看其对社会的实际贡献,而不在于从事何种职业或学历的高低。基础教育既是培养普通人才的场所,也是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不普及或质量低,各类人才的培养就缺乏广泛的来源和基础。

三、基础教育观念变革的未来趋势

基础教育正在改革中走向21世纪。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台,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制了崭新的施工蓝图。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与振兴,急切地呼唤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仍然需要以更新观念为前导。未来基础教育的思想观念,必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及多元文化的融合而引起不断变革。

(一)由狭隘的质量观转向整体素质观

1.狭隘的质量观——学生成才的羁绊。我国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只有植根于普及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土壤上,才可能有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高质量。而基础教育的质量观,集中体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上。然而,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将升学率视为衡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师们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偏重于应试学科的教学和学生应试能力的机械训练,忽视培养全体学生多方面能力与智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影响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更有甚者,偏重将时间、精力与爱心放在少数“尖子”或高考有望的学生身上,忽视其他学生,甚至极不公道地歧视后进生。而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中恰恰普遍存在,其结果必然使多数学生得不到适当教育,难以具备合格公民所应具有的素质。基础教育应把阳光雨露洒向每个儿童少年身上,决不应有轻重厚薄之分,更不允许有教育的“弃儿”。应确信:“任何一个孩子,只要受到训练,都能取得成功”。这也要求教师充分看到学生发展的潜力,由静态的人才观转变为动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2.整体素质观——事关学生的命运与未来。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今后必须长期实施的两大基本战略。这两大战略的实施,无不有赖于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需要基础教育为其奠定人才和知识基础。知识经济时代,则是社会全面知识化的时代。中国要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最大的障碍依然是国民的整体素质问题。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不良社会风气的抵制与消除,都有赖于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承担着重大使命,必须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将对人才整体素质提出更加全面、更高规格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各生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将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越来越注重人才素质本身。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素质片面而低下的人员将望而却步。从人才交流趋势看,没有那个单位愿意选择品德修养水平低、个人名利至上、责任心差而胸无大志者;那些只会背书本知识、智力平庸、实际能力低下者,势必难以谋生;体质弱、心理疾病患者,势必难以找到合意的出路;缺乏独立思考和是非判断能力者,在各种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碰撞的社会中,难免到处碰壁;蔑视劳动、靠投机发财者,终将被淘汰。而那些品德、智力、体质、审美和劳动技能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人才,将日益受到重视。这都要求我国今后的基础教育必须将增强人的整体素质观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教育体系本身而言,基础教育是实现基础教育后各阶段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基础教育所培养的人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各阶段学习者的发展。时下人们常常抱怨高校学生的素质犹不尽如人意,这与基础教育阶段未能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着直接关系。要实现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致力于基础教育阶段所培养的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也意味着基础教育必须切实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观。

(二)由接受教育观向自主教育观转变

1.接受教育观——多弊之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接受式教育观的支配,不少教师仍把学生看作听命于教师指挥的消极而被动的对象。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把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故以灌输为主,不惜讲得天衣无缝,教师的“教”成为对学生的“注入”,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至于注什么,注多少,如何注,全由教师任意摆布,致使学生很少拥有参与、思考、探究与钻研的余地;认为教师自身是知识权威,书本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故独占讲台,主宰一切,致使学生被动接受,唯师是听,唯书是从,养成了俯首帖耳的习性;认为课堂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唯一场所,忽视课外多形式的教育活动,致使学生的发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认为教师是管理的主体,学生只是被控制者,故管得过严过死,致使学生失去生动活泼发展的余地。不可否认,接受式教育由于以课堂传授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完整而系统的书本知识,并强调课内课外反复练习,使不少学生能比较系统而牢固地掌握知识,也使我国中小学生某些学科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我国选手成绩突出,与这种接受式教育不无关系。然而,也不可否认,这种接受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视野与思路的开阔,甚至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我国自己培养出的一批批学生,在国际社会高科技竞争面前,没有多少立足之地,这不能不在相当程度上归咎于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上种种与飞速变革的时代格格不入的观念与陈旧的模式。自主式教育不失为可靠的选择。

2.自主教育观——未来教师的主导观念。建立在对儿童尊重、信任基础上的自主式教育观应成为未来教师所应确立的主导观念。自主教育观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施教的前提,认为人的成长,取决于个体的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取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能力。首先要求把学生真正当作有主体性的个体,尊重其人格,平等相待,赋予其应有的权利;其次要淡化强制与约束,更多地给予启发、诱导与鼓励;再次,尽可能为学生的自由探索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去更多地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学习或做事,并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潜能,不断增强智慧与社会责任感。诚然,由接受教育观向自主教育观的转变,尤其是自主教育的实施,并非轻而易举,但只要教师勇于实践并善加引导,学生一旦拥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并掌握了自主发展的主动权,就会取得显著成效,并终身受益。

(三)由划一性教育观向个性发展教育观转变

1.“划一性”教育观——个性贫乏之源。以共性至上的“划一性”教育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人的个性。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明确要求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145)。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有识之士针对拘于“一格”、墨守“成法”、追求“划一”来培养和选拔人才的状况,不断呼唤个性解放,但个性发展的观念一直未能普遍确立起来,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的状况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不少教师仍以统一的标准培养学生,强调教育的统一要求,其教育方式是削足适履式的,其检测的手段是考试,衡量的标准是分数,其根本局限性在于消磨学生的个性特点、独立品格及锋芒与锐气,是一种典型的非个性化教育。尽管相同年龄的学生有着某些方面共同的心理特点,但其心理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原有的基础不尽相同,兴趣爱好与特长各有不同,而教育者往往忽视其个性差异,以统一的目标,用统一的教材,采用同样的方法,单一的教学模式,按统一的进度,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输入”状态,感受不到亲自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产生情绪淡漠,依赖性强,进取心差,听任摆布等个性弱点。学生成为顺从的“小绵羊”和带有奴性而无自主性的“僮仆”,其人格是依附性的,分裂的,也就谈不上丰富多彩的个性。强调教育的统一要求,还会使迟钝的学生跟不上,聪明的学生不满足,天才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个性的压抑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考试与分数的重压下,一方面,使大批分数线以下的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扭曲,丧失了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另一方面,也使分数线以上的学生常常是缺乏个性,唯书唯上,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意识与活力。有些学校随意砍掉了与升学和就业无直接关系的音、体、美等课程,挤掉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剧了学生个性的贫乏。直到如今,不少人仍将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只讲“全面发展”而忽视个性发展,即使倡导“全面发展”,实际上大量推行的是理想化的“平均发展”。许多教育活动往往盲目强调服从与统一,很少考虑个体差异,也很少留有各自灵活选择与发挥的余地,使千差万别的个体因难以得到自主发展而失去了活力,所造就的是“千人一面”的群体。

2.个性发展教育观——未来教师的核心观念。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性是一个民族的财富,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使个体的潜能在可能的范围内得到发展。世界发达国家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普遍形成了个性自由发展的观念,要求教育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坚持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灵活性与个别化,反对教育的划一与僵化,以维护个体的尊严,实现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教育观念变革的这一趋势,对我国今后基础教育观念的变革,无疑有着借鉴意义。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社会发展的活力是每个人的活力的体现,社会对个性的约束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必然因个性的窒息而导致社会生命力的衰竭。教育的真正动力恰恰在于:基于个体差异,开发其潜能,实现其价值,满足社会发展之需。教育者不可能根据一个目标或按一种模式把学生塑造成完全符合自己意愿的“标准产品”,否则,只能给儿童少年的个性与主体精神带来极大的残害。走向未来的教师,必须确立个性发展观,并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可以预期,未来教师的教育观念,必然引向对个性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重大问题的反思与确立。破除划一性,促进个性化,使人的个性自由而和谐地发展,将成为教育目标的核心追求。

(四)由“复制型”人才观向“创新型”人才观转变

1.教育的灵魂——教人创新而不是复制。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的史诗。若只有记忆和模仿,就不可能有人类的文明。教育历来承担着创造未来的使命。自80年代初,因应国际潮流与社会发展之需,我国创造教育悄然兴起。但直到如今,我们所注重培养的只是“复制型”人才,压抑创造精神的教育现象依然存在,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相当薄弱。不少国外学者在评价中国学生时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刻苦,基本知识掌握得好,但动手能力较差,创新精神不足。学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接受、同化、记忆和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即使理解和消化,也不过是为了牢固地记忆知识,若变换角度或换个场合,则不知所措。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本质上只是知识的复制品。学生被期望成为温顺的小绵羊,只能循规蹈矩,按照老师讲授的回答问题,很少给予发挥的余地。长此下去,学生的创造冲动逐渐消失,甚至像初进大观园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老师往往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面面俱到,注重答题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忽视答题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不少教师看来,创造仅限于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专业教育的事而与中小学教育无关。实际上,每当学生对某个作文命题作出独特的构思,或用独到的方式解决了一道数学题,或以独特的想象力绘制了一幅图画,其中便蕴涵着创造的成分,这也许会构成未来取得重大发现发明的基础。我们必须消除现行教育中的种种弊端,致力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2.创新型人才有赖于创新型教师的培育。基础教育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关键在于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要将这种潜能发掘出来,变成现实的创造力,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劳动。培养创新型的人才,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是创造性的模范,其自身应具备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其本人应非常乐于从事创造性活动,能够随机应变地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富有创意。教师应了解和把握学科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善于不断地进行学术探讨,不仅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提供给学生,而且能鼓励和引导学生努力钻研,勇于探索。教师本身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用什么样的标准评价学生,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疑问如何处理,营造怎样的课堂气氛,布置什么性质的家庭作业,拟定什么形式的测验题,组织什么样的课外活动等,都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履行创新教育的职责,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新。在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中,在那种鼓励听话、鼓励无怀疑无批判地接受的气氛中,很难形成创造的精神性格,创造能力的发展更无从谈起,所培养的至多是只会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的“复制型”的人。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人人是创造之人”(146)。我们无法预料你的课堂里是否坐着将来蜚声中外的天才,你的学生也未必创造出惊世骇俗的成就,但作为教师,理应善待每位学生,重视发自学生身上哪怕是十分微弱的思想火花。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空间,做到“开而弗达”;(147)极少给学生留下发挥的余地。“满堂灌”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严重弊端,也是学生所深恶痛绝的事。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应改变“记诵的学风”。记诵的学风只会使儿童的心智像一个“蓄水池”,将知识用管子机械地引进去,考试时用另一个管子把它排出来。这样的教学,必然会使儿童产生厌倦心理,使课业变成一堆“死物”,就谈不上学生的积极发展,更不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148)本来是古人为学之序的重要环节。但在当今中国,提问之风仍未盛行,更少有与老师争辩,课堂往往变得鸦雀无声,安静沉默、唯师是从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似乎经老师讲的都是真理,经老师一讲,似乎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一旦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有些教师要么说些牵强附会的话搪塞过去,要么找理由回避。

(五)由一次性、阶段性学习观向终身学习观转变

1.学习没有固定的年限——“学习期”与“工作期”渐趋消失。任何年龄学习都是有益的而且是可能的,而且,一切人都有能力学习,只要一个人活着,学习就不应停止,除非因为他不运用学习的能力以致学习能力衰退;学习必须贯穿于人的一生,必须被看做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和人的发展每个阶段的持续过程。但在传统时代,人的一生被分成两个时期:一个是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时期,即作为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另一个是由此而延续到生命结束的实践活动时期。人们往往期望将所有学习课题都集中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来进行,总是期望在早年获得足够的知识,从而顺利地走向社会生活,并安全地走到生命的尽头。如今,随着社会的变革,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人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都有各自学习与发展的课题,一个全新的教育出现在摇篮与坟墓之间。这就促使人们必须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在任何一个生命的时期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变得过时了,并且会或多或少地丧失其价值。人们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接受的教育,甚至在青年期接受过高等教育,也很难使其确保过一种称心如意的生活。当今任何一个希望跟上时代发展的人,都有不断学习的需要,都被迫不断地“补课”,终身不断地学习,而不是将教育集中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来完成。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消失。

2.素质的提高——伴随人的终生。人的多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且是无止境的。素质教育不是基础教育的专利,应伴随人的整个生命旅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基础教育所能达到的素质培养的目标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随着基础教育阶段的结束而彻底达到。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无论多么重要和必须,却仅仅是一种准备,期望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完备的素质,是不切实际的。由于教育进行中的复杂性,更由于进行中的任何行动的结果只能在遥远的将来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要想完全保证教育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人也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真正的成熟不是在人生道路的开始,而是在经历了许多不同阶段后的终点。就知识的获得而言,学生不可能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劳永逸地获得知识”,至于多方面素质的提高与完善,更需要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努力。人人期望有意义的人生。在一生中,不仅能给自己带来生活的满足,能为自己提供沿着诗一般的小路不断前进的机会,而且需要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机会,去创造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和整个人类都更加美好的世界。为此,就必须终身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当个体从一个年龄阶段向另一个年龄阶段过渡时,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不断进步,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往往伴随着危机,甚至会呈现出剧烈的波动。如果一个人不愿意看到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若要避免或减轻危机和波动,使自身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人的实力也不是由单一品质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由各种品质因素构成的素质结构。这样的素质结构需要终身不断地完善。

3.中小学教师的职责——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石。终身学习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真正关注人的终身发展的长远利益,把重点放在人的发展上,要求以连续性、整体性的眼光对待和规划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素质教育,使这个时期的教育真正成为终身学习的基础。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获得终身受益的“钥匙”。人的一生中每个阶段的学习,都会遇到如何学习的问题。面对浩若烟海的知识,面对纷至沓来的无数信息,若不会学习,就难胜任未来的学习,就无法满足终身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的需要。有效的学习方法,犹如一把多功能的钥匙,易于打开知识宝库和科学的大门。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会使其终生受益无穷。

自基础教育阶段起,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与乐趣以及不久以后接受终身教育的愿望。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培养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与乐趣,将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成功与幸福的体验,这应成为教师的基本信条。我们不能容忍我们的教育给学生造成任何失败。正如人们不会接受这样的事实:一个工程师应该建造桥梁而又允许所建造的几座桥中的一座一旦车辆通过其上就将倒塌。当务之急,应限制学业失败现象的发生,防止大量的青少年有被排斥和无前途的感觉。我们认同这样的观点:愈使一个儿童过上完满与和谐的童年生活,就愈能更好地为他将来的成人生活作准备;否则,他将总是以悔恨和怀旧心理追忆其毁掉的童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