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解答

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解答

时间:2022-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在焦作市隆丰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总书记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把储备粮食管好。然而,广东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第一题、第四题。所有考生都必须作答。第二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第三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3.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去年,胡锦涛总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同年5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肯定了该集团产品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所取得的成绩,并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创名牌,让郑煤机的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

摘记

 

中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今年9月8日至10号,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粮食生产,在玉米丰产示范田,询问乡亲们对国家惠农政策有什么要求。一位村民答,希望粮食价格提一点,政府补助多一点,农资价格稳一点。总书记表示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他指出,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在温县农科所,总书记勉励科技人员为粮食高产稳产进一步发挥作用。在焦作市隆丰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总书记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把储备粮食管好。

提出农村改革,实施惠农政策,允许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

今年9月30号,胡锦涛同志前往安徽考察。在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他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提出城乡统筹改革

2.今年10月,记者就广东产业转型问题进行专访,决策专家C先生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它所取得的成绩是激动人心的。去年,广东的GDP达人民币30673亿元,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台湾地区。这是广东继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中国香港之后,又一次超越“亚洲四小龙”,预计2010年到2012年间将超过韩国。这种变化是非常惊人的。一句话,广东的成功也是中国的成功。然而,广东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广东的产业结构有硬伤。这种结构模式支持了过去二三十年广东以及东部沿海经济的快速增长,现在则遇到严峻挑战。在加工制造产业的发展中,过去的30年主要是模仿外国早期的某种经济发展模式,“两头在外,中间加工”。比如广东的东莞,一段时间生产了全世界70%的电脑电源线,怎么生产的呢?无非就是大量购买原材料,经过一道至数道工序制成零部件,组装成半成品,最后总装为成品卖到海外市场。在严格意义上说,东莞只是一个制造“车间”,而不是“工厂”。因为“工厂”对定价有决定的会计和设计部门全在国外。结果,同一件衬衣在美国卖近百美元,而我们的出品价仅七八美元。

广东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低端加工业效益差,产业结构不合理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代重工业的启动将成为广东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特色,珠三角地区改革将利用湛江、汕头等地缘优势,向南拓展东盟合作,向东搭上台海经济合作快车。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湛江钢铁厂一期建设规模为钢产能1000万吨,广州南沙开发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300万吨造船基地也已开工生产。此前广州地区船厂只能制造6万吨的船舶。广东省以轻工业起家,在改革开放初期,重工业增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重工业投资持续增长。2002年全省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了轻工业。

广东大力发展现代重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点

在广东省近期公布的新十大工程规划中,规模庞大的高速轨道交通项目引人注目。湛江、汕头、韶关等相对边远地区与珠三角核心区之间的运输时间,将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2010年前后,湛钢到广州市铁路交通用时仅为1个半小时。这些,将珠三角传统的产业链条大大扩大,同时也将减少石油消耗及汽车的排放。

广东发展轨道交通

3.东莞某鞋厂的林老板,2003年来东莞办厂前,在台湾地区打拼了20多年。他说现在很糟,最近赔了几十万。他已经不再接美国鞋子大卖场和贸易商的订单了,觉得风险太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7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等影响,合计增加的成本超过20%。

广东一些加工业成本上升,有的甚至赔本,内迁工厂运输成本高,企业生存困难

“广州山区对我来说太陌生,我没有太大的兴趣内迁,到一个地方又得从头再来,需要很多时间。补给线拉的很长,对我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林老板这样回答记者提出的是否借这次广东产业转移的机会,内迁到粤西北山区投资的问题。

有朋友劝他将工厂迁移到越南,但林老板看得很清楚:“越南劳动力缺乏,税收各方面跟这里差不多。我的一些朋友搬到那里,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做几年我估计他们也会走。”

当记者问林老板,有没有考虑走出低端化生存,增加企业的研发能力,推出高端产品,林老板有点无奈地笑着说:“还没有这个能力。”

4.“13年了,回想起来,当时的决定很正确。”作为香港某电子集团董事、总经理,徐老板一脸庆幸。他一再跟记者提起依然在东莞等地办厂的朋友们利润越来越小的尴尬境遇,庆幸自己提前13年向广东山区罗定市的迁移。

该电子集团1971年成立于香港,是电源供应器制造商。1988年,出于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两方面考虑,集团进入深圳宝安区开设工厂。但到1995年,徐老板发现深圳本地可供调配的资源越来越多,生产成本已经很高,于是决定将工厂迁入罗定。

香港电子集团内迁而得生存,规模扩大,选择正确

1995年深圳已提出着重培育和引入高科技企业,加工生产型企业受到重视的程度越来越低。而罗定地区的综合生产成本要比珠三角企业和其他内陆城市低很多。集团迁到罗定后,劳动力成本减少了30%,运输成本只增加了5%,节约了25%的生产成本。另外,集团的产品过去主要是出口,但今年以来内销的部分有所增长。因此,将工厂迁到罗定,实际为这部分内销产品节省了不少物流成本。集团在罗定13年,从1亿元的规模发展到现在的20亿元,以后还要扩大到40亿元的规模。徐老板到东南亚地区做过详细考察,他认为,不管人力还是其他各方面的资源支持,中国依然是最佳选择。

目前让徐老板最为头疼的是高级技工的缺乏。他建议市政府想办法把珠三角务工的技术成熟的工人吸引回家乡就业,特别是吸引那些走出去的大学毕业生们回来建设家乡。

珠三角企业高级技工缺乏

5.东莞在解放初期,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当时,在成本上升的不断挤压下,香港繁荣了几十年的出口加工业迫切需要转移,一线之隔的广东成为首选。改革开放的初期,广东采取简政放权措施,吸引外资的审查权下放给各个地级市,东莞则进一步把招商引资权下放到乡镇。凭借地缘优势,全国各地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外资提供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莞迅速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农业县发展成为闻名国际的世界工厂。有个说法令东莞人自得不已,“不管在世界上什么地方下订单,都在东莞制造”。2007年,东莞的GDP达到了创纪录的3151亿元。东莞的经济奇迹,是中国近30年经济奇迹的典型代表。

东莞加工业曾创造奇迹

其实2004年以后,东莞已面临巨大危机。先是“民工荒”,接着是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增加加工成本。由于村自为战,东莞土地的利用效率越来越低,却无法整合,电和水的资源也很紧张,电厂污染也很厉害。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2007年东莞出现了让人担忧的企业迁厂或倒闭现象。有关部门统计,倒闭、迁移或不辞而别的企业大概占总数的10%到20%。

04年后,东莞加工业面临成本上升、污染严重、资源紧缺等困难,一些企业生存困难,东莞模式必须改变

种种迹象表明,“东莞模式”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但如何实现转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路径。低水平的劳动力、旧产业离开东莞,高层次的劳动力、新产业从何而来?

有人认为,外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高,他们会成为东莞转型的推动者,但也有人尖锐指出,外资企业是逐利而动的,哪里有利可图就到哪里去,不大可能费心费力地参与自主创新。只是培养一批扎根本土的当地企业,才更有可能和本地经济同甘共苦。港资企业没有转型的历史,只会搬迁或倒闭;台资企业的设计、研发都在台湾地区,大陆只是制造部门而已。

某专家认为,东莞为了企业转型不断探索而仍不得其门而入,全国其他地方的“东莞化”却如火如荼地进行。长三角地区被人津津乐道的“昆山模式”,其实和“东莞模式”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引进的制造业相对环保、高端而已。其他地方,包括武汉、成都、重庆、天津这些城市的新特区,也不乏类似“东莞化”的克隆者。内地省区提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之类口号,实非明智的选择。

专家观点:广东与长三角加工业模式相同,内地提出沿海企业内迁并不明智

6.在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中,稻盛和夫是一位靠加工制造创业的著名企业家。他1932年出生于鹿儿岛一个贫寒之家,1959年与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凭借自己研发的新型精密陶瓷原材料技术,在十几年间,便把一个小规模的工厂发展成一个大型跨国集团公司。

稻盛和夫说,早期,日本制造的产品在欧美市场的评价是:虽然便宜,却质量不好。他认为,没有技术开发上的革新就一定要碰壁。不断学习、创新,掌握世界最好的技术,这是日本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到现在的关键所在。

日本经验,创新技术是可持续发展之关键

1973年和1978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两次石油危机日元急剧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过去曾以经济实惠、驰名世界市场的日本产品,一下子变成了商品世界中贵族。日本企业如何面对高成本的挑战呢?稻盛和夫说,当时订单少了一半,公司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他的办法就是和员工一起共同克服这个难关。为了削减成本,员工们充分发挥智慧和才智,提出了很多改善的建议。当时日本政府曾经有一些支援,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重要的问题是,企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路径实现超越。困难,往往能成为产业升级的一个最好的推进器。

日本企业经验:实施产业升级是最好的选择

7.生产加工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汽车、仪表、电器、电子、服装、鞋帽以及医药、食品、粮油等,几乎涵盖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

有关人士指出,随着外资的进入,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粮食加工企业,粮油流通领域的竞争会愈演愈烈。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能促进粮食加工企业的体制改革,但迫切需要我们加强管理,尽快出台应对措施。在这个问题上,食用油加工业的情况引人深思。

外资进入粮食加工业

同粮食市场不一样,我国食用油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许多油品和主要原材料从国外进口。Y集团是国外某大公司在华投资的以粮食加工为主的企业集团,也是国内最大的粮食加工集团。20世纪80年代在深圳蛇口设厂,为中国引进了小包装食用油的概念,此后十几年间,Y集团先后在深圳、青岛、天津、广州、上海、武汉、西安、成都等主要城市投资设厂和开设贸易公司,成为国际知名的粮油加工贸易商,成功塑造出一批著名品牌,为推动中国粮油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外资Y集团投资发展粮油加工取得巨大成功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以后,小包装食用油逐渐取代散装食用油成为市场主角,也成为整个食用油市场附加值最高、最赚钱的行业,有数据显示,Y集团国内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

令人关注的是,Y集团先后在中国累计投资40余家粮油食品以及相关的生产加工企业,经销商超过2000家,遍布全国400个大中城市,构成了中国庞大的经销网络。有关人士认为,Y集团的利益扩张,使中国的粮油企业失去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换来一个无比强大的竞争对手。

Y集团抢占市场,连锁经营取得成功

8.当前粮食问题举世瞩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近说,全世界新增加了1亿缺粮人口;粮农组织说,37个国家因粮价飙升而导致骚乱;今年4月,世界银行发表报告称,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181%,食品价格上涨83%。4月19日,全世界最不发达的49个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解决粮食危机。

世界市场粮价上涨

阿根廷的潘帕斯地区素称世界级粮仓之一,人们一直坚信,那里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食物都是上帝赐给阿根廷的礼物。但在现实的冲击面前,阿根廷政府不得不考虑再次提高大豆、玉米、小麦的出口关税。

莫尼克是埃及的一名清洁工,每月工资80美元。“带5美元去市场,只能买到3千克大米,剩不下几个钱,根本买不了其他的东西。”莫尼克说,因为有好几个孩子要养活,她家里现在每天只吃一顿饭。

国际粮食市场的这一巨变,让很多大米进口国处境艰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400家国营粮店门口,每天一早就排起等候的长队。由于粮食工作不力,H国总理在一片指责声中黯然下台。

9.下面是记者就我国粮食问题对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的采访摘录。

记者:您能不能介绍一下目前国家粮食库存的情况?

Z先生:这几年粮食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因为连续几年大丰收,所以到年末库存相对稳定。国有粮食的销售,不算2008年的收购,也可销售1年多。

中国粮食供求平衡

记者:现在有一种声音认为我们的粮库库存有假,您怎么看待这种声音?

Z先生:我们这几年的抽查,包括我们当前掌握的情况,都表明我们的粮食库存量是真实可靠的。

记者: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您对此怎么看?

Z先生:耕地是在减少,但党和国家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不能破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保证。18亿亩耕地,意味着我们能够保证粮食量至少在1万亿斤以上,从现在的消费水平看,这能够让我们的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耕地减少问题

记者:2008年大家对粮价问题都非常关心,您觉得粮价什么时候会见底,大概会是一个什么的价格水平?

Z先生:2008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稻谷、玉米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粮价很难涨得很高,如果说出粮价涨得很高的情况,国家也一样有能力采取措施来平抑。我们有足够的库存,使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也请大家放心。但是对于有关部门来说,要解决好粮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一方面在提高农民种田的补贴,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如果这两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粮食问题或许根本算不上是一个问题。

出台粮食生产政策,实施种粮补贴,调控农资价格

10.据悉,今年我国粮食总产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但某专家认为,我们绝不可高枕无忧。他说,从长期来看,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农产品作为发达国家重要的金融工具,将一直被作为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使用。伴随着生物源大面积铺开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就是明显的例子。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几十年前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转基因产品,是美国控制粮食的手段之一。比如玉米,原产墨西哥,是当地人的主食,美国利用高科技手段研制出的转基因玉米大量进入墨西哥,结果是墨西哥农民必须向美国购买转基因玉米种子,而美国则把自己的转基因技术当成保护的专利。这是要挟以此为生的其他国家农民的专利。

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引起各国重视

他认为,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随着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耕地荒废,我国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政府补贴赶不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上涨的速度,今年,化肥与农药的价格等均处于上涨期,即便在政府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的前提下,部分双季稻主产区仍有双季稻改种单季稻的趋势。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成本提高,耕地荒芜现象

11.今年9月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网上有作者发表了一篇谈粮价的文章,其中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要鼓励粮食生产,基本的政策取向是提高粮价和补贴,降低农资成本。但种粮补贴受制于财政状况,不可能无限扩大。所以,粮价才是粮食政策的关键。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言,粮价上涨比增加补贴要实惠有效。按2007年粮食产量,中央财政1028亿元的种粮补贴摊到每公斤上为0.2元。也就是说,粮价每公斤再上涨两毛钱,农民兄弟就能把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种粮补贴挣回来。这两毛钱的涨幅,按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92公斤粮食来算,人均支出仅增加15.2元。如果每公斤涨五毛呢,那么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570亿元,而这换成财政补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实现。因此,只要粮价上去了,农资价格涨一点没关系,补贴低一点也没关系。

有观点认为:提高粮价,实施低收入补贴是可行的,认为提高粮价是城市反哺农村的好政策

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敢大幅提高粮价,是担忧粮价上涨影响低收入人群,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农民基本上不需要买粮,完全可以种粮来满足自己吃的需要。因此,真正受粮价上涨影响的是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低收入者。但这种影响完全可以通过补贴来避免,而且这种补贴,要远比种粮补贴少。我们可以测算一下,2006年城镇居民低收入户的人均粮食消费为78公斤,按占城镇人口比例20%计,为11541万人。假设粮食价格每公斤上涨0.2元,那么低收人群每人增加粮食消费为15.6元,如果这部分钱全部由财政来补贴,仅需18亿元,远远低于1028亿元的种粮补贴,即使财政给所有国人都补贴,上涨0.2元,也仅需支出200亿元,还是要比种粮补贴节约。

粮食上涨的受损者,一是政府。因补贴低收入人群而支付财政资金,但前面算过,规模不大,政府完全可以承受;另外的受损者则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人群。但这部分支出对他们的消费总支出来讲并不大,相信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农民支持城市那么多年了,现在确实该城市反哺农村了,提高粮价其实是效应最直接的一个反哺政策。

因此,在当前的政策框架中,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点睛之笔。

三、申论要求

(一)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二)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字。

(三)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此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2.某学术团体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我国粮食问题召开研讨会。在关于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了“四点对策”。

其一、建议加大农业投入,以使粮食产量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粮食生产有很大潜力,只要持续加大农业投资,我国的粮食产量就不仅完全可以在中长期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可以保证出口。

其二、建议科学地分配全球有限的粮食。近几年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显,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国家把粮食加工成生物燃料。当欧美一部分人填满他们油箱的时候,很多人正为如何填饱他们的胃而苦苦挣扎。要优先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科学地解决全球有限粮食合理分配问题。

其三、建议大力倡导粮食节约。据某市调查显示,该市饮食行业及单位食堂的就餐者,平均每人每天浪费大米14克,每天浪费大米多达7000公斤。如果在全国调查,粮食浪费一定是个惊人的数字,要厉行节约,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保证。

其四、建议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国际组织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政策指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向受到粮价攀升冲击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近期紧急粮食援助,并对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在中长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给予切实帮助。这“四点对策”,内容上、表达上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20分)

要求:

(1)明确指出存在的哪些问题;

(2)写出相关的修改意见(包括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2)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3)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可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4)1000~1200字。

老师示范作答

该资料主要反映三个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问题,二是农业生产中的粮食问题,三是企业技术创新问题。

作答第一题: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的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1.看清题意,该题要求考生回答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这是一道概括题,先理出大问题,再延伸至小问题,注意要求字数为不超过300字。考生作答时可适当延伸,多找比少找要好。阅卷老师以点给分,尽可能多答,以点取胜。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问题;(2)如何加强企业技术创新问题;(3)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开发新品名品问题,(4)如何做大企业规模和发展市场问题;(5)加强环境治理问题;(6)如何降低生产成本问题;(7)如何发展重工业等规模经济问题;(8)如何提升工人素质问题;(9)如何加强农业生产问题;(10)怎样完善农业政策;(11)如何保证耕地面积,减少农田抛荒问题;(12)如何加强粮食流通与粮食加工业管理问题;(13)如何实施惠民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0字左右)

作答第二题: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寻“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0分)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1.看清题意:(1)林老板心态分析;(2)心态反映哪些实质问题。

2.字数200字的掌控。

3.先分析心态,后指出其实质。

“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是:(1)缺乏自信心,不敢闯,不敢冒险;(2)等待心态,能力有限,不想创新;(3)林老板的这些心态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目前的低端加工业面临淘汰危机,企业必须转型升级,企业主必须坚定信心,只有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档次才能赢得市场,走出困境,政府必须在政策、服务等方面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作答第三题:“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1.题意理解,这是一道两难观点题,即对提高粮价利弊的看法。

2.两难观点题,考生是否赞同或反对都可以,没有对错之分,考题考察的是考生要讲出道理,因此,必须理性作答,辩证评解。

3.考生一般先选择一个比较符合自己表述的观点,同时要考虑到现实的可操作性。此题倾向于赞同提高粮价,但要有一些前提条件,这样才显理性。

比较(或基本)赞同提高粮价之策。理由有:(1)物价适度上涨是世界性趋势,适度提高粮价符合经济规律;(2)适度提高粮价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3)对低收入群体实施生活补贴是发达国家通常做法,也符合我国国情,是可操作的;(4)城乡差别有扩大趋势,农民增产不增收,何谈享受改革成果,实施城市对农村反哺政策不但需要而且必须;(5)提高粮价的关键在于必须重视宏观调控,不能一放就乱,出现粮价暴涨失控等市场无序现象,政府要加强调研监管;(6)重点抓好对困难群体的粮价补贴,要做实做到位,使其不降低生活水平,而且还适当提高其生活水平,以体现政府的善政。

作答第四题:“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比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1.这是一道观点评析题。考生所持观点无所谓对错,主要是陈述理由,把观点讲圆就行。

2.评述须辩证、理性,多用一些照应语、前置语,才显客观理性。

“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持基本赞同的观点,其理由是:(1)沿海地区的加工业向内地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我国国情;(2)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劳力大量多余,劳力成本相对较低,符合加工业发展的条件,发展内地加工业有利于促进就业,提升当地经济实力,促进民生;(3)转移的劣势,即运输成本问题,相信通过国家加大交通投资,会使运输更加便捷,运输价格逐步得到降低;(4)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方向正确,所要注意的是加强转移项目的环保控制,不能简单地把污染严重的项目推至内地;(5)据此,实施沿海加工业科学有序向内地转移是可行的,同时也有利于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

作答第五题:某学术团体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我国粮食问题召开研讨会。在关于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了“四点对策”。

其一、建议加大农业投入,以使粮食产量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粮食生产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持续加大农业投资,我国的粮食产量就不仅完全可以在中长期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可以保证出口。

其二、建议科学地分配全球有限的粮食。近年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显,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国家把粮食加工成生物燃料。当欧美一部分人填满他们油箱的时候,很多人正为填饱他们的胃苦苦挣扎。要优先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科学地解决全球有限粮食合理分配的问题。

其三、建议大力倡导粮食节约。据某市抽查显示,该市饮食行业及单位食堂的就餐看,平均每人每天浪费大米14克,每天浪费大米多达7000公斤。如果在全国调查,浪费粮食一定是个惊人的数字。要厉行节约,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保证。

其四、建议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国际组织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指导。世界银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受到粮价攀升冲击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近期紧急援助,并对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在中长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给予切实帮助。

这“四点对策”,内容上,表达上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20分)

要求:

(1)明确指出存在哪些问题;

(2)写出相关修改意见,(包括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这是一道观点评析题,对与错主要从可行性、针对性、合理性三方面辨析。

0479020030 答题

上述四点对策,均存在问题,主要有:

其一、单纯依靠加大农业投入,不能完全解决粮食问题,其对策存有片面性,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对策。

其二、科学分配全球粮食,脱离现实,具有不可操作性,是一种空想的对策,因为各国的粮食生产都要首先满足本国需求。

其三、此对策虽然有道理,但存在片面性,将节约上升到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重要保证是言过其实。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是提高生产力,是“开源”。

其四、解决粮食问题不能光靠国际合作或者国际援助,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

修改意见为:解决粮食问题要采取综合措施,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增加扶农补贴,降低农资价格,提高粮价,加大农田保护,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深化农业改革,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力开展节约活动。

作答第六题: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2)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3)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可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4)1000~1200字

1.弄清题意。综合管理类考生为“大写”,即写一篇综合性评论文章;而行政执法类考生则“小写”,可对某一问题进行论述。

2.弄清“给定资料”内容实质,胡锦涛考察河南、安徽两省,所关注的都是农业问题,具体即农业政策问题、粮食生产问题、土地承包问题、农村改革问题、发展规模经济问题等。

3.“大写”之基本思路。考生可在思考基础上确定“大写”的方向,如选择“农村改革”为论点,以惠农政策改革、科技改革、土地二次改革为论点写篇综合性的文章。在写作手法上考虑是正写、侧写,还是反写,这类文章正写往往太平淡,反写不太符合题意,最好是侧写。确定方向后,构思出个好标题和新颖的论据、论证手法。

4.“小写”之基本思路。考生可从一个点上去写深写透,在点的选择上,考生从“惠农政策”、“发展规模经营”、“科技兴农”等中选择一个自己相对符合表达能力的论点去写好文章。如选择“科技兴农”这个点,那么考生就要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政策、人才、体制等方面考虑论证,也可选择侧写,指出一些现实问题,大胆指出自己有见地的观点对策。

夯实农业基础的支点究竟在哪儿

如何解决农业基础薄弱问题和农民增产增收问题,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农业生产上不去,农民增产不增收,没有农业基础,何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何谈缩小城乡差别。因此,在现阶段必须通过农业改革和政策调整,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这是摆在各级政府和领导面前的头等大事。

那么夯实农业基础的支点到底在哪儿,对农业的扶持的着力点在哪儿,不言而喻,应该放在实实在在地出台惠农政策上、真切地帮助农村推进科技兴农上、全力以赴地解决农民增加收入上。

当前,在促进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上,我们的口号喊得很多,文件下得很多,但真正给农村农民的实惠却很少;在政策惠农上,农资价格的不断攀升,象征性的种粮补贴,对粮食价格政策限得过死,对农民增收的虚化性统计数字,都是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多数农民仍然享受不到改革成果,甚至处于极度贫困之根源。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几个硬性的政策措施支点。

首先,惠农政策支点。惠农政策说到底是个“钱”字,政府财政投入要真实地向农村农业倾斜,多向农村农业投资点钱,解决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农田设施建设问题,提高农民种粮补贴,切实加强对农资价格的调控,多让农民得到实惠。

其次,科技政策支点。科技兴农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根本。政府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要与农村、农民建立联系,加强协作,在发展种植、养殖、水稻品种优育、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多给农民以帮助。政府要划拨一定的农业科技帮扶资金,用于科技兴农,有关院校要为培养农技人才作出努力。

再次,深化改革支点。只要有利于促进“三农”,就要大胆地改革现有体制机制,当前要把改革着力点放到土地流转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医疗改革以及农村市场改革、农村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农村的规模化经营,发展农村多元经济、循环经济、特色经济,实现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农业兴则国家兴,相信通过一系列中央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必定会取得实效。

农业扶持 政府应有更大作为

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首要问题,农业兴则国家兴,农业衰则国家衰,农民穷则国家穷。当前,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在实施创业富民工程中,必须把夯实农业基础,搞好农村建设,帮扶农民富起来作为重中之重。对此,政府应有更大作为。

综观农村农业的现状,农村发展之所以较之城市缓慢,之所以城乡差别在不断扩大,之所以大多数农民还十分贫穷,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在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上还不够大,资金投入的倾斜上还太少,在对农村农业的促进举措上下的工夫还不深,所有这些我们都应从意识上去增强,从行动上去努力。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要倾斜于自己的“屁股”,真正为农村所思所想,倾斜于对农村农民的感情,倾斜于自己对三农的作为。

一是政府要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农业政策对于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在惠农政策上,要实实在在地出台一些硬政策,比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政策,粮价贴补政策,社保财政投入政策,农村特困救助政策以及农村促进就业政策,小企业扶助政策等。要以政策为支点,抓落实,惠民生,促发展。

二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工作领导力度。农村好不好,关键看政府。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各级政府和领导,尤其是农村工作干部,要立足农村实际,大胆创新农村发展的思路,看准了的,只要对农民有利的事,就要大胆地干,勇敢地闯。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大对农村小企业的培育,农村区域特色经济的培育,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干部深到农村基层,想到农民心上,干到惠农实处。只有这样,农民才能看到希望,政府才能赢得喝彩。

三是政府要给农村插上科技翅膀。科技兴农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标志。农业要上去,科技为先导,因此,政府要多做一些牵线搭桥之事,多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多做农村农民与科技专家的联姻之事,多给农村一些科技补贴……在新品种的培育、新技术的运用、新市场的建设等方面给予农民实实在在的帮助。

四是政府要给农村创造一个好环境。要通过政府的努力,切实改变目前存在的城市漂亮、农村污染的反差现象。要科学规划,少把一些污染企业迁到农村,扎实推进城乡统筹与一体化建设,加大对农村治污的资金投入,优先解决好农村的水电供应,抓好农村的住房改造、厕所改造、道路改造、垃圾集中处理等,优化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实现新农村建设愿景。

执法为民、服务农民是当前政府行政改革的最佳落脚点,相信只要政府作出示范,就一定能凝聚起广大农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们的农村农业工作一定会走出一条新路、一条好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