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会计基础理论概述

会计基础理论概述

时间:2022-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一 会计基础理论概述学习目标1.了解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的目标;2.明确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3.理解会计的特征和含义;4.掌握会计六大要素的内容以及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5.学会分析不同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因此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解决对谁进行核算的问题,即解决会计核算的空间归属。

项目一 会计基础理论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的目标;

2.明确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3.理解会计的特征和含义;

4.掌握会计六大要素的内容以及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5.学会分析不同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任务分析

知识任务一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为经济服务的,随着经济业务的产生而产生,它具有一套专门的方法,体现的是价值管理,并为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的会计信息。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因此,会计是指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套专门的核算方法,对有关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等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种价值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特征

(一)有一套专门的处理方法

会计是围绕经济业务进行的。要对经济业务进行准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就需要有一套专门的方法。会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的方法,这套方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二)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经济业务发生后,可采用的计量单位很多,例如吨、辆、台等都可以作为计量单位,而会计需要的是一种价值信息。因此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三)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会计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连续不断地加以记录,使其会计信息条理化、系统化,以便综合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会计是经济活动不可分割的部分,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一定有会计。企业开办时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然后要在有关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并进行相关的税务登记,领取发票,到银行申请开立账户等等。随着这些经济活动的出现,业务自然就产生了。制造企业一旦进入正常的经营过程,就需要购买相关的设备、机器、材料、办公用品,需要员工进行生产,并为员工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设备、机器在生产过程中会发生磨损;产品生产完成后要进行验收入库;然后进行销售,就需要支付广告费,并向国家缴纳有关的税费,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这些业务的发生需要采用专门的方法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以便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等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为其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会计需要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就是核算的过程。要进行核算,首先需要确认核算的对象,即对谁进行核算,是甲企业还是乙企业?其次需确认核算的时间有多长;再次需划分会计期间;最后需确认核算的计量单位。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解决对谁进行核算的问题,即解决会计核算的空间归属。明确了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必定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解决会计主体核算的时间问题。它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涵盖了企业从成立到清算整个期间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企业如果不能持续经营时就应当停止使用这个假设,否则就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从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三)会计分期

为了给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就必须将持续经营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这就是会计分期。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可以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及时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一般包括月度、季度和半年度。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的计量单位。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其他计量单位,如长度、重量、件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因此,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四、会计的目标

会计不只是进行简单的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还要为有关部门提供会计信息,以便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社会公众等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也便于投资者进行正确决策。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部门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因此,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无关,没有使用价值,那么财务报告就失去了编制的意义。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现代企业强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企业的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管理层所经营管理的各项资产基本上均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留存收益作为再投资)或者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形成的,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资产。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便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五、会计工作组织

会计工作是企业运营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一项工作,会计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组织形式。

(一)会计机构

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各企业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由国务院规定。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二)会计人员

1.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

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应该遵守以下职业道德:

(1)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2)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3)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4)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5)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应当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企业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企业领导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企业的会计信息。

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由所在企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

3.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1)会计人员的职责。会计人员的职责,是考核会计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的规定,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进行会计核算;②实行会计监督;③拟定本企业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方法;④参与拟定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参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⑤办理其他会计事项,不断强化会计的管理作用。

(2)会计人员的权限。①有权要求本企业有关部门、人员认真执行国家批准的计划、预算,遵守国家财政纪律和财务会计制度;②有权参与本企业编制计划,制定定额、签订经济合同,参加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会议;③有权监督、检查本企业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务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情况。

(三)会计工作组织形式

1.集中核算

集中核算,是指整个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核算的组织形式。在该组织形式下,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和下属企业只对其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送交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2.非集中核算

非集中核算,是指将会计工作分散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和所属企业进行核算的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各部门整理有关本部门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明细核算,上报有关会计报表;企业会计部门进行总分类核算,编制企业会计报表。

六、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一)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指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它是我国会计法律规范的最高层次,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会计工作法律,是制定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该法于1985年1月2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经1999年10 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指导会计工作,制定相应会计法规、规章的基本依据。

(二)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关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它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是对会计法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具体细化。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和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都属于会计行政法规范畴。

(三)会计规章制度

会计规章制度是由财政部依据《会计法》和会计行政法规制定的,就会计工作中的某些方面进行规范的文件。其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监督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1.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主要是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而制定的。

2.会计监督办法

会计监督办法主要是为了规范财政部门会计监督工作,保障财政部门有效实施会计监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

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主要是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而制定的。

4.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规范会计人员行为而制定的。

5.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统一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而制定的。

知识任务二 会计要素

企业在拥有了资金、厂房、设备、机器、材料、员工后就可以进行经营了,随之就产生了经济业务,经济业务的发生需要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就是会计核算的过程,而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所以,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业务所产生的是一系列的资金运动,会计核算的对象就是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引起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的结果最终是通过会计要素体现出来的。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的会计核算内容所进行的基本分类。会计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

1.资产的定义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离不开厂房、设备、机器、原材料等经济资源,然而不是所有的经济资源都属于企业资产。作为会计要素中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所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应该是为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资产应由企业拥有是指企业享有某项经济资源的所有权;由企业控制是指企业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并给企业带来相关的经济利益。

企业拥有某项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可以通过该项资产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一般情况下,在判断资产是否属于企业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有些情况下,资产的所有权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企业控制了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这些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就应该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例如,某企业以融资租入方式租入一项设备,尽管企业并不拥有所有权,但是如果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限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则表明该企业控制了该资产的使用权及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应当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企业的原材料、设备、机器,用来制造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对外出售后收回相应货款,货款就是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能来源于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能来源于非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例如企业长期不能收回的款项,由于不符合资产定义,就不能列为企业的资产。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作为企业的资产是针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言的,只有交易或者事项发生了,才会形成企业的资产;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会形成资产。例如,企业有购买设备的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会形成企业的资产。

2.资产的确认

对一项经济资源,在符合了资产定义以后,如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确认为资产: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资产的定义看,能否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因此,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流入的可能性时(即收回款项的可能性大于50%),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则不能确认为资产。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资产最终是要列示在财务报表中的,如果有关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无法计量的话,财务报表中就无法列示。一般来讲,企业在购置有关设备、机器、原材料或生产产品时,都发生了购买成本或生产成本,只要这些购置成本或者生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就视为符合了资产确认的可计量条件。

3.资产的内容

资产按其流动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性是指资产转变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或者损耗的难易程度。变现能力强或者容易损耗的属于流动性强的资产;反之,则属于流动性弱的资产。

(1)流动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在一年以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变现或者被耗用的资产。其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和存货等。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保管的资金。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应收及预付款,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收回的各种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销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等。

(2)非流动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超过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变现能力差的资产。其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其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其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和土地使用权。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企业的负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承担的需要偿还的债务。负债必须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这是负债的基本特征。例如企业取得的银行借款、企业购买设备应付的款项等。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负债是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用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或提供有关劳务来偿还的债务,最终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如果不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负债。

(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才能作为负债,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企业的负债。例如:企业计划三个月以后向银行借款50 000元,但是借款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负债的定义,不会形成企业的债务。

2.负债的确认

对一项现时义务,在符合了负债定义以后,如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确认为负债: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反之,如果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但是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就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不应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如果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无法可靠计量,就不能确认为负债。

3.负债的内容

负债按其偿还期的长短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预收账款、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2)非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例如:企业接受投资人投入的资产,在符合企业资产确认条件时,也相应地符合了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按照企业章程或者协议、合同的约定,实际投入到企业的资金。所有者可以用现金投资,也可以用实物进行投资,还可以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用无形资产进行投资。

(2)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超过其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

(3)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盈利以后剩余的公共积累,是按照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公司制企业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公司制企业应当按照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非公司制企业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可超过净利润的10%。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公司制企业根据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非公司制企业经类似权力机构批准,也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利润在扣除交纳的所得税、提取盈余公积和分配投资利润后的余额,它是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的利润。一般可用于以后年度的分配,也可用于弥补以后年度的亏损。

(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具备以下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日常活动是确认收入的重要判断标准,凡是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确认为收入;反之,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例如:处置设备属于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就不应当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的实现往往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例如:企业向外发行债券,虽然导致了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该利益的流入并不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使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因而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如果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投资者投入资本引起,就不应该确认为收入,应当将其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2.收入的确认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即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因此,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收入的内容

收入包括广义收入和狭义收入。广义收入是指能够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来源于所有经营和非经营活动的所得,既包括营业收入,也包括投资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等;狭义收入则仅仅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会计上所指的收入通常是指狭义收入。

(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其具备以下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因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的产生常常伴随着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应确认为费用。

(3)费用导致的经济利益总流出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而该经济利益的流出属于投资者投资回报的分配,是所有者权益的直接抵减项目,不应确认为费用。

2.费用的确认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即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因此,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3.费用的内容

费用通常包括计入成本的费用和期间费用。计入成本的费用包括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和分配计入成本的费用。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包括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其他直接费用,分配计入成本的费用包括车间为组织管理生产发生的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利润的确认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3.利润的内容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反应企业非日常活动取得的成果。

二、会计计量

会计要素确认后,最终要以一定的金额反映在企业的凭证、账簿以及财务报表中,这样就必须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

计量属性,是指对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所进行的计量。例如,楼房的高度、沙子的重量、椅子的高度等。会计计量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进行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进行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进行计量。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进行计量。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会计计量属性尽管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但是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选择相应的计量属性。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例如,企业建造厂房、购置存货、购置无形资产等,应当以所购入资产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计量金额。

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进行确认、计量后,最终通过一系列的会计资料显示出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为企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就成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了解企业、单位有关情况的主要来源。因此,作为企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满足有关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一)真实可靠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决策相关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这样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尽可能作出准确的评价或预测。

(三)清晰明了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相互可比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1)横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2)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稳健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八)及时性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知识任务三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形成

如前所述,企业在经营以前首先要筹集资金,资金的来源渠道一开始主要是投资人投入。投资人投入到企业的可能是现金,也可能是设备,还有可能是银行存款,这些资源统统属于企业资产。这些投资人为企业投资以后是需要回报的。也就是说,投资人是要享有一定权益的,这种权益称为所有者权益。因此,企业在正式进入生产经营以前,有多少数额的资产,就会相应有多少数额所有者权益,没有资产就无所谓所有者权益;反之,没有所有者权益也就无所谓资产。即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这个关系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

资产=所有者权益

企业进入正常的经营以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形成需要偿还的债务。债务是债权人在企业享有的一种权益,这种权益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一种要求权,称为债权人权益。

由此可见,企业的全部资产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投资人投入形成的,投资人投入的资产形成的是所有者权益;一部分是由债权人提供的,债权人为企业提供的资产形成的是债权人权益。这二者统称为权益。企业有多少资产,就会有多少权益;反之,企业有多少权益,就必定产生多少资产。它们之间会形成等额的数量关系,这个关系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只反映企业在某一天的资产有多少,负债有多少,所有者权益有多少,只能说明某一天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把这个等式称为静态等式。

一个企业最终的经营目的是为了盈利。企业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还会实现相关的收入。一定时期以后,如果收入大于相关的费用,企业就会实现盈利;反之,企业就会发生亏损。因此,收入和费用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这个关系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个等式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所以把这个等式称为动态等式。

如前所述,企业在实现收入的同时,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同样道理,费用的发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一段时间后,静态会计等式就会演变为下列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综合反映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企业进行利润分配前这个等式只是暂时存在的一个会计等式,它综合反映了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一个关系。然而,企业在实现盈利以后,不可能把所有利润都留给企业,必须按照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向投资人分配利润。此时,利润中的一部分就转化为所有者权益,一部分则转化为负债。这样,会计的综合等式就会转化为下列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由此可见,会计六大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的关系经过不断转化,最终回到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称为会计恒等式。这个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被称为会计恒等式,在金额上总是相等的。企业无论发生任何经济业务,这个会计等式都是不变的。企业的经济业务种类很多,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四种:

(1)资产内部一个增加一个减少,金额相等。

(2)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金额相等。

(3)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金额相等。

(4)权益内部一个增加一个减少,金额相等。

【例1-1】 泰艺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月1日的资产总额为250 000元,所有人投资总额为200 000元,短期借款金额为50 000元。具体内容见表1-1。

表1-1 泰艺公司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2011年1月1日

该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资产内部一个增加一个减少,金额相等

2011年1月5日,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5 000元备用。这个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企业资产中的库存现金增加了5 000元,一方面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了5 000元。资产内部一个增加一个减少,资产总额不会变化,只是资产内部形态的一个转换。因此,会计等式依然成立。

小思考: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生产用的材料一批,价值30 000元,材料已经入库。该笔业务属于什么类型?对会计等式如何影响?

2.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金额相等

2011年1月10日,企业收到投资人投入全新设备一台,价值80 000元。这个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企业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增加了80 000元,一方面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了80 000元。会计等式由最初的资产总额250 000元变成了330 000元,同时所有者权益变成了280 000元,负债50 000元。会计等式依然成立。

小思考:企业因为生产经营需要向银行借入期限为半年的款项200 000元,款项已划转到企业的开户银行。该笔业务属于什么类型?对会计等式如何影响?

3.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金额相等

2011年1月20日,企业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30 000元。这个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企业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了30 000元,一方面企业负债中的短期借款减少了30 000元。会计等式由最初的资产总额330 000元变成了300 000元,同时负债变成了20 000元,所有者权益依然是280 000元。会计等式依然成立。

小思考:企业以库存现金15 000元归还前欠的货款。该笔业务属于什么类型?对会计等式如何影响?

4.权益内部一个增加一个减少,金额相等

2011年1月25日,企业用盈余公积3 000元转增资本。这个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盈余公积减少了3 000元,一方面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了3 000元。会计等式的资产总额300 000元没变,同时负债总额依然是20 000元,所有者权益还是280 000元。会计等式依然成立。

小思考:(1)企业向银行借入半年期的款项260 000元直接用来归还以前欠的货款。该笔业务属于什么类型?对会计等式如何影响?

(2)企业投资人撤回投资50 000元,款项尚未支付。该笔业务属于什么类型?对会计等式如何影响?

(3)接国家有关部门的通知,将一笔长期借款100 000元转作国家追加投资。该笔业务属于什么类型?对会计等式如何影响?

项目小结

本项目主要阐述了会计核算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的概念、特征,会计核算的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和会计等式等问题。会计是围绕经济业务进行的,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进行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假设,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综合核算,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满足投资人的决策需要。

会计六大要素是整个会计核算的基础。六大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留存收益;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费用包括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会计计量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为了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能够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的信息需要,包括真实可靠、决策相关、清晰明了、相互可比、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稳健、及时性八个方面。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企业发生任何经济业务都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

知识拓展

◆利得和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区别

所有者权益不需要偿还,而债权人权益则是企业应该偿还的债务;所有者有权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债权人无权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企业进行清算时,债权人的求偿权优先于所有者。

◆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是指企业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过程中,企业的资金随着经营活动的不断变化而转化。具体表现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其中经历了三个经营过程,即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为: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体现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会计?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2.会计的六大要素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

4.为什么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恒等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