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知识概述

基础知识概述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基础知识概述第一节 基本概念格律诗——它萌芽于南北朝时期,定型并辉煌于唐代;它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又称之为:今体诗或近体诗。即,通常在一联中,出句的某一位置为平声,则对句的相应位置为仄声;出句的某一位置为仄声,则对句的相应位置为平声。粘发生在联与联之间。换句话说,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之间必须存在“粘”的关系。

第一章 基础知识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格律诗——它萌芽于南北朝时期,定型并辉煌于唐代;它相对于古体诗( 或称“古诗”、“古风”)而言,又称之为:今体诗或近体诗。格律诗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三种,有着特定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对偶的要求。古体诗与格律诗的区别在于:古体诗没有一定的格式,也没有字数和句数的限制,每篇篇幅可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押韵也比较自由,平声、仄声均可入韵,两句一押韵,或句句通押韵,甚至中途换韵都可以。

平仄——通常诗词的声律由平仄来反映,“平声”,悠长而昂亮;“仄声”,短促而低回。讲究平仄的错落有致是格律诗的基本要求,是不可或缺的构件,因其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出现,有如鼓锣敲击的节奏美,一旦与人的情感、心境相融合,便生发出节奏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在古代汉语中,声调大致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即“平、上、去、入”四类。格律诗的“平声”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包括上平声和下平声;而“仄声”则包括上、去、入的声调。相对今天的普通话而言,大致可把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即一声、二声归并于“平声”里,把上声、去声,即三声、四声汇聚于“仄声”之中。简言之,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如是,人们把这样的格律诗称之为新声格律诗。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古汉语原有的入声字被分解到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声调中,因此古代汉语的平仄与现代汉语的平仄是有一定差异的。如果用现代语音去读古人的诗词,有时会觉得平仄很不协调。当我们了解到古今声调的演变过程后,我们就不会怀疑古人把诗词的平仄给弄错了。这里有一个学诗者到底是用旧声还是用新声的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用旧声,还是用新声,在一首诗中应一以贯之,不能既用旧声,又用新声。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入声字表》(附后)对古代汉语的入声字有清楚的了解。这不仅对我们学习格律诗有帮助,而且对于赏析古人的诗词也是大有裨益的。

绝句——它是格律诗的一种,每首四句,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但二、四句必须押韵,即偶数句押韵。每句五字或七字,五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绝句用不用对仗是自由的,如果用对仗,一般用在首联,即一、二句。

律诗——它是格律诗的又一种,每首八句,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但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即偶数句押韵。每句五字或七字,五字的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字的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无论绝句,还是律诗,奇数句称为“出句”,偶数句称为“对句”,一个出句和一个对句构成一联,绝句为二联,律诗为四联。在律诗中,第一联叫“首联”,亦称“破题”;第二联叫“颔联”,亦称“束题”;第三联叫“颈联”,亦称“诗腹”;第四联叫“尾联”,亦称“断句”。律诗必须有对仗句,一般以颔联和颈联,即中间两联对仗,但也允许一联对仗或三联对仗。一联对仗大多用于颈联,三联对仗一般是用于首联、颔联和颈联。尾联一般不用对仗。大于四联的格律诗叫“排律”,亦称“长律”。长律除首联和尾联无须对仗外,其间的各联可用对仗。长律一般多是五言诗,七言长律比较少见。

第二节 格律诗规则

规则一:“对”是格律诗的基本要素,表现为:平对仄,仄对平。即,通常在一联中,出句的某一位置为平声,则对句的相应位置为仄声;出句的某一位置为仄声,则对句的相应位置为平声。如: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规则二:“粘”是格律诗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平粘平,仄粘仄。粘发生在联与联之间。换句话说,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之间必须存在“粘”的关系。即,上一联对句的第2个字是“平声”,则下一联出句的第2个字必须粘“平声”;反之,是“仄声”则必须粘“仄声”。如:

img6

规则三:格律诗均押平声韵。即,在一首格律诗中,凡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按照规则一,除首句最后一个字可仄可平外,凡奇数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

规则四:通常,在一联中,平声字数=仄声字数。若平仄失衡,便失去声调的和谐,从而影响格律诗的音乐美。

规则五:每一句格律诗不得犯“孤平”。即,在格律诗的句子中,除韵脚的平声字外,句中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平声字叫犯“孤平”。如,在“平平仄仄平”的五言句中,除去最后的平声字后,若再将第一个字的“平声”换成“仄声”,形成“仄平仄仄”,就是犯了“孤平”。又如,在“仄仄平平仄仄平”的七言句中,除去最后的平声字后,若再将第三个字的“平声”换成“仄声”,形成“仄仄仄平仄仄”,就是犯了“孤平”。这里,我们应特别注意正确理解“孤”的含意,“孤”指的是“单独存在”的意思,当一个“平声”字与韵脚的“平声”字相依时,如“仄仄仄平平”的五言基本句,就不能算犯“孤平”。“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严禁犯孤平是平仄配调中的原则规定,当格律诗在唐代定型后,唐人所作的格律诗,无一犯孤平的句子。

规则六:每一句格律诗不允许在句尾连续出现3个平声字。否则,就叫犯“三平脚”或“三平调”。同时,也应尽量避免在句尾连续出现3个仄声字的情况(特别在后续律诗若干格式的推理中,必须避免)。这虽然在诗律活用规则中是容许的,但是对声律而言,还是有美中不足的感觉。

规则七:格律诗的节奏鲜明,犹如音乐中的音节,多数为两字一拍,由平平、仄仄交替出现。五言为三拍,其中有一个字占一拍;七言为四拍,其中有一个字占一拍。

先以七言绝句为例: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不难发现,七言诗的每句都是四个音节,前六字为三个音节,最末一个字单独为一个音节。然而,因为有的七言诗的三字尾(每句的末三个字)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七言诗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只分为三个音节,即前四个字分作两个音节,后三个作为一个音节。

再看一首五言绝句: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通常情况下,五言诗的每句都是三个音节,前四个字为两个音节,最末一个字单独为一个音节。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机械、教条地去划分音节,有时必须考虑到词义。如: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国|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如按常规来划分音节,虽然前四个字没问题,但末三个字的节奏就有点别扭,如果按下面的划分,是不是读起来要朗朗上口一些?

故国|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就是说,在划分音节时,不能割裂词义而教条地划分音节。否则,就会以形害意,得不偿失。在后一种划分中,每一句四个音节的规则并没有改变,只不过适当调整了末三个字划分音节的位置罢了。这样,既悦耳动听,又便于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