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地域格局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地域格局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地域格局,正在经历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双重发展。另一方面,对文化的关注,正使不同地域的文化观念逐渐成为影响城市地域格局的重要因素。城市群发育受各地区经济水平、工业化水平影响,也出现明显的地区差异性。③中心城市极核作用增强。在中国地域经济系统中,以中心城市为节点的城市网络正在形成。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看,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是中国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部门。

5.4.2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地域格局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地域格局,正在经历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双重发展。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影响城市地域集聚的因素不仅有经济的区域协作、生态环境的制导,还应包括地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使地域生活与空间生产受到“不在场”事物的影响,逐步脱离了与地域时空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对文化的关注,正使不同地域的文化观念逐渐成为影响城市地域格局的重要因素。

1)经济格局与区域城市发展

当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化水平差异大,城市在地域空间的集聚呈不规则型。城市群发育受各地区经济水平、工业化水平影响,也出现明显的地区差异性。这些都与各地区的经济水平、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因此,我国各地区的城市群规模、结构与经济实力也不一致,出现了超大型城市群、一般性的城市群以及不完善、不成熟的城市群地区(32)

根据当前我国城市区域发展的具体趋势,以经济发展的“带、轴、区”来认识我国城市发展的经济区划,可分为:三大经济发展带、三条经济开发轴、九大城市经济区(图5.16)。

img110

图5.16 中国城市经济区区划示意图
资料来源:顾朝林,柴彦威,蔡建明,等.中国城市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60

(1)三大经济发展带

三大经济发展带的划分以现状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分为东部、中部、西部等三个经济带,其分布与发展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梯度发展特征明显。长期以来,中国地域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客观上存在三大经济带,最突出的是东、西地区的差异(图5.17)。总的说来,东部地区发展水平高,西部地区发展水平低,并且由东向西逐步递减。东部的经济、技术水平高具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和辐射能力,地方经济的自我完善能力也较强;而西部经济、技术水平低,地方经济效益差,地方经济的自我完善能力也较低;中部无论是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还是经济效益、财政收支状况,均介于东、西两大地带之间。

img111

图5.17 中国三大经济带区划示意图

在中国地域经济开发中,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硬件和软件也呈东密西疏,由东而西依次递减(33)。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在中国占国土面积71%的中西部地区,只拥有分别占全国37.3%和39.7%的铁路和公路,东部沿海地带的平均铁路网密度和公路网密度分别是中、西部地带的4.7倍和4.6倍(表5.2)。中、西部每万人平均拥有科技人员的数量明显少于东部地区。如果与国土面积为参照,拥有科技人员的差距则更加悬殊。如按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统计,西部地区平均约每4平方公里有1人,而东部沿海地带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人,其间相差12倍之多。再从劳动者平均文化程度看,在西部人口中不仅大学毕业文化程度者比例小,而且受过中等教育的人员比例也显著低下(34)

表5.2 城市在东、中、西部的分布以及城市密度的变化

img112

续表5.2

img113

注:城市密度的单位是每1万平方公里的城市数量。
资料来源: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75-76

②沿海和内地差距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区域开发资金由原来的依赖政府拨款为主转变为政府拨款、地方自筹、外国直接投资和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措,东部沿海地带投资环境优越,回报率和经济效益好,重新成为中国区域开发的重点地区。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资本投向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这样,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开始起飞,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再加上原有的差距,沿海和内地空间不平衡进一步扩大(表5.3)。

表5.3 东西部人均GDP比较      (单位:元/人)

img114

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6

③中心城市极核作用增强。在中国地域经济系统中,以中心城市为节点的城市网络正在形成。从中心城市的辐射强度看,中心城市腹地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与交通运输距离成比例递减,但城市间递减率明显小于所依托省区间的梯度差,表现为中心城市极核作用明显的特征。

(2)三条经济发展轴

中国现状生产力布局基础,已经形成了纵贯南北的沿海经济轴和横贯东西的沿江经济轴的“T”字形空间结构(图5.18)。这也是21世纪乃至更长时期内中国地域开发的两条最主要的经济发展轴线。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看,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是中国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部门。作为下游油气资源、中游煤炭资源、上游水力资源十分丰富的“能源之河”——黄河及陇海铁路沿线地区,无疑也将成为中国地域经济的第三条潜在开发轴。

img115

图5.1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轴带示意图——经济连动带动了地域聚居的轴向发展

①沿海经济发展轴。沿海经济带是中国现状工业基础最雄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交通通讯线网密集,与国内外具有广泛联系的地区。我国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京津唐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均位于沿海发展轴上。不难看出,沿海经济轴的发展,将对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差距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②沿江经济发展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水系纵横所及18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几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5。长江流域积累和聚集了巨大的生产力,人口占全国1/3强,工农业产值则占2/5。将来长江经济带势必成为中国以至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密集带,其开发潜力极大,发展前景无比广阔。沿江经济发展轴的地域经济开发目标,将以长江为枢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流域经济,逐步建成内外相连、各具特色、综合发展、开放式的大流域经济轴,成为中国生产力布局从东向西推进的重要通道(图5.19)。

img116

图5.19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与中国商业中心
资料来源:郭迎霞.考试地图.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3:57(改绘)

③黄河—陇海铁路沿线经济发展轴。黄河—陇海铁路沿线是中国石油、煤炭、水力等能源资源富集的地带。在这一地带,陇海铁路和黄河横贯东西,从东海之滨到河西走廊,途经苏北、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陕西和甘肃、宁夏、青海东部地区,东西长达数千公里。黄河,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又堪称“能源之河”;陇海铁路与兰新铁路相接,已成为中国唯一的一条可能东西双向开放的陆上大交通线,有横跨欧亚两大洲、沟通三大洋的“大陆桥”之美称。目前,源远流长的黄河和贯通东西的陇海铁路,已将沿线的淮海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黄河上游经济区连为一体,形成了中国仅次于长江流域经济轴带的第二条东西向“经济轴带”,将成为中国潜在的仅次于沿海、沿江的第三条经济发展轴线。

2)生态格局与区域城市发展

城市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域分异,主要是城市与区域间密切联系的结果。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对城市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内容丰富,包含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及其综合影响,生态环境无疑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中国城市的发展也必然受到地域性生态环境的制导。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地理单元,历史上它同外部世界处于一种相对隔离或半隔离的状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城市的发展也走着独立发展的道路,自成一局。更为重要的是,在广阔的幅员中,其内部并非均质划一。中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多样性是造成城市发展千姿百态、谱系繁杂的一个重要原因(图5.20)。这首先表现在东西气候干湿差异上。因降水量的变化,中国自东南沿海至西北内陆,依次出现了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如今,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一线,可将我国明显地划分为两大区域:东南半壁以平原、丘陵、低山为主,水分条件好,不足40%的国土承载了90%以上的人口,城市也较为密集;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气候干燥,地广人稀,城市较少,规模也较小(图5.21)。

img117

图5.20 中国气候类型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我国气候类型资料整理绘制

img118

图5.21 中国整体人居格局与气候、地形的关系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我国气候类型资料及城市分布整理绘制

在这种大形式下,特别是东部地区,因南北跨度较大,冷热差异明显,自南而北以此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等不同温度带,长城、秦岭—淮河、南岭都是十分明显的区域界线。在特定的社会经济与历史影响下,每个区域都呈现出特有的面貌,其间的城市文明也大相径庭。岭南以南地区,气候温湿,江河遍布,丘陵丛生,适于人类居住,城市多背山面水,布局自由,明朗轻快(图5.22)。秦岭—淮河以北至长城以南,则是坦荡的华北大平原,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积淀了灿烂的城市文明。受农业耕作方式影响,城市布局规整,因水不丰足,城市道路受水限制少,显得十分平直。而两者之间的江淮地区,其长江以北,与华北类似,但用水条件好,城市沿河流广布,特别是古都大多位于此,其形态上也因水所限,趋于不规则。相比之下,长江以南,则一派水乡泽国风光,城市多湿润秀媚,格调清新(图5.23)。至于长城以北,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山环水绕,半农半牧,受外来影响明显,内蒙古西部及新疆则以游牧为主,其城市发育亦有特色,不一而足(35)

img119

图5.22 岭南地域人居环境山水形态(福州)

img120

图5.23 江南地域人居环境山水形态(杭州)

很明显,仅以时间为序,缺少了区域性空间分析,我们就难以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发展丰富多彩的一面,所谓的“一脉相承”也显得单薄。如今在城市史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城市发展具有地域性这一客观规律,并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在已有的基础上开展地域实证研究,从而把中国城市史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文化格局

(1)文化区及其划分标准

像对文化概念的认识难以取得一致一样,对作为文化的地域类型概念的文化区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一般的,文化区可分为形态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两种类型。形态文化区以一种盛行文化的特征或几种文化的综合特征加以规定,其范围随着所采用的指标而变化,如聚落文化区、语言文化区等。功能文化区系指某个组织起来并有政治、经济或社会等方面的机能作用的地区,它在文化上不完全一致,其界线一般只能模糊划分(36)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物,因此文化区也是历史的产物,并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而不难理解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区(37)。文化区以地域文化的核心特质区为核心向外围地带逐渐减弱,但与其他文化区之间并无明显分界。为了研究方便而将文化作空间上的区分,这种区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成分,但更多的情况下,必须依据一定的指标。由于人们在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即使对同一文化景观也会有不同感受,因此所谓文化区不仅受到客观文化特质的影响,同时也受人们主观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作用。人们将聚落、道路、耕地系统,以及其他一切具体事物作为文化景观来对待,并据此对文化进行分区。但文化同时也存在许多非具象形式和抽象性的特征。虽然文化区可从物理特性上界定,但有时又不得不从文化的模糊性出发,对文化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才是人们理解文化及其区域的真正基础。本书将文化区看做是一个具有连续空间范围、相对一致的自然环境特征、相同或近似的历史过程、具有某种亲缘关系的民族传统和人口作用过程并且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景观构成的地理区域。

(2)中国文化区的形成

中国地域广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变化极大,对文化区的形成、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地理条件中,尤以气候和地貌条件最为重要,而人文地理条件则以经济结构最为重要。

①生态环境基础。对发育了灿烂农业文明的古代中国来说,生态环境特征对聚居分布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并进而对中国文化的区域差异产生重大影响。现代科学主要根据生态环境的气候条件将中国自然地理情况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景观(38)。考察历史上三个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农业部门分工、经济生活特点、人口密集程度、城市发展进程、人文传统等诸文化现象,皆有显著特征。

实际上,从文化的形成来讲,中国自然生态环境远不止上述三种区域差异。根据1958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分全国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内蒙古、西北、青藏等八个自然地理区(39)。东北地区是温带冷湿性森林、森林草原景观。华北地区是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夏绿林、森林草原景观。华中地区是湿热的亚热带常绿林景观。西南地区虽亦属亚热带常绿林,但地形垂直特征明显,有些地区干旱、日照时间偏短、气温较低,引起景观的不同。华南地区是南亚热带,与热带景观有较大相似性。内蒙古地区主要是温带干草原景观,西部为荒漠草原,牧业为主。西北地区为温带、暖温带干荒漠景观。青藏高原则以独特的高寒景观著称。它们各自具有一定水热状况而形成区域特征,并对以农业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景观发生深刻影响(图5.24)。认识这些特征和它们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对我们分析中华文化的发展、发展是不无补益的。

人类经济活动是其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文化区的形成和变化与地域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在近代化之前,中国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中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只有少量城市商业和手工业。因此农业的区域特征,基本决定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空间分异与走向。但在近代化以后,中国经济活动已完全改变了历史面貌,除农业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外,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也在城市地区及其附近兴起,并逐步在当地经济活动中占有显著地位。这些经济活动一方面受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也在孕育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的区域分化,同样也对文化区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img121

图5.24 青藏高寒区城市(拉萨)与东部季风区城市(宁波)地域聚居生态环境差异比较示意图
资料来源:http://bbs.sh.163.com/forum/index.jsp

②历史发展。社会发展历程在文化发生、演化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影响力。历史空间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会导致文化区域的变异。由中原中央王朝统治的历史长短,决定了中国各地在文化沉积厚度上的差异,这种以受中央王朝统治或影响的历史为参照的文化沉积被称为文化区域的“史化度”(40)。史化度影响到人们对文化的感受与评价,自西周以来,黄河中下游一带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各主要王朝,一直是中央统治区,而西藏、新疆、台湾、东北等地,被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累积时间就不同程度地短于中原地区。中国历史朝代中央政权的主要领域的变化显示出:我国文化的史化度在地域上的层次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北和北方孕育了滞重、奔放、豪迈的北方文化,向南方推演,层次更为明显。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带状地域内,发育了江淮文化。长江以南为南方文化,主要有: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或江南文化)和岭南文化等。

③区位条件。生态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互相作用,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生态区位的不同意义。如在原始农业时期,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更适合于更作业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农业技术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江南的自然条件日益显示出优势,优良区位发生南移。唐代的运河、长江交汇之处,处于长江入海口和中国东部海岸之交的上海更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

把中国诸地区的文化发展所处的空间位置,划分为核心区和边缘区两大基本类型。文化核心区并不意味着几何上的中心位置。核心区靠近王朝中央政府,中央政令效能较高、经济水平发达、文化要素密集。而边缘区距核心区距离远,经济相对落后,文化要素密度低,来自于核心区的文化能量和信息因距离衰减而在效能上减低。中央政府对边缘区的控制弱于核心区,使其易于产生自己的文化因素,文化特征有一定程度的变异(41)

(3)中国文化区的一般性划分

对中国文化区的划分,目前还没有较为统一的认定,但是其中比较受到学界认同的是沿“胡焕庸线”(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一线)将全国分成东西两部分,即东南部的农业文化区和西北部的牧业文化区。中国东、西之间的农业和牧业两种不同性质的产业文明的分异,代表了汉族集聚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区的分域。农、牧区分界显示出中国文化地理区中农业、牧业之间的极大差异(图5.25)。

img122

图5.25 中国文化区分布示意图
资料来源:郭迎霞.考试地图.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3:63(改绘)

“胡焕庸线”西侧为牧区文化区,分布着大面积干旱草原和荒漠、戈壁及永久性冻土区。在这些地区生活着几十个从事游牧业和小部分种植业的中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同样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构成中国文化景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根据各区自然地理特点和主要民族分布特征,一般将其划为内蒙古文化区、新疆文化区和青藏文化区等三个相对独立的游牧文化区。

东部农业文化区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从文化形态上主要包括:中原文化、关东文化、扬子文化、西南文化和东南文化。

①中原文化基本上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范围,另外,西面包括甘肃省大部分地区,东北面包括辽宁南部。主要包括: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河陇文化副区、中原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等。其南边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是中国南方和北方自然和文化分异的极为重要的一条界线。历来所谓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的文化分界,即以此线为准。该线也是北方方言和江淮方言、西南方言的大致分界。从自然地理分异来说,该线还是1月平均气温零度线所经,此线对于越冬作物的生长具有决定性意义。北部基本上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文化区相交。

②关东文化主要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山海关以北的东北三省为主体的文化形态,包括除辽南部分地区以外的整个辽、吉、黑三省,主要指关东文化副区。根据农、牧产业结构的差异,将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也划入该区。汉族文化对本区的影响,直到清末以后,才随着山东、河北人口的迁入而大面积深入。

③扬子文化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诸种文化。相当于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大部,江西、湖南、湖北大部,以及广西的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构成,东西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异,这一差异从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与荆楚文化的发育期即已开始出现。吴越文化以长江三角洲及附近地区为地理舞台,而荆楚文化则以长江中游地区为背景。

④西南文化包括四川大部、重庆与贵州全部、云南大部、广西大部。此外,还包括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根据汉族农业文明与南方少数民族农业文化交融的程度,又可将西南文化区划分为两个亚区,即四川盆地及其周围的巴蜀文化亚区和滇黔桂三省区为主的云贵高原文化亚区。其中前者以汉族文化为主,后者以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相互错杂的混合文化为主。

⑤东南文化相当于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四省全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以及浙江东南部。由于本区远离中原地区,历次人口南下逐渐向此推进,形成中原文化的扩散波。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的古越文化相交融,一方面保留了古越族的某些文化特点,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较多的古代中原文化的特点。在东南文化区内部,以闽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核心,分别形成了闽文化亚区和岭南文化亚区(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