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格局的发展演变

城市格局的发展演变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东吴对南京的贡献,主要是奠定了一座全国性城市的雏形,以及四通八达的水道系统。南京成为我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建设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朱元璋还对城市道路按棋盘式格局进行大规模修建,这一格局至今还在左右着南京的建设。
城市格局的发展演变_科学发展观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三、城市格局的发展演变[5]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此筑“越城”,距今已有2 480年的建城史。公元229年孙权迁都建业(南京),其后又有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10个朝代或政权在这里建都立国,前后共有1 700多年跨度的建都史。

春秋战国时代,南京地区是吴、越、楚三国的交界地带。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在今南京中华门外长干里一带筑“越城”,作为攻打楚国的前沿基地,由此开始了南京2 480年的建城史。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取得江东的吴国故地设置了金陵邑,并修筑城池,南京古名“金陵”即由此得来。东汉末年,孙权将东吴的政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至秣陵,改秣陵县为建业县,在楚金陵邑城的基础上筑石头城。

img20

图3-19 东晋建康城

img21

图3-20 东吴建业城

公元229年,东吴自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还都建业,在秦淮河北鸡笼山(北极阁)、覆舟山(九华山)下筑建新城,这是南京作为封建王朝首都之始。东吴对南京的贡献,主要是奠定了一座全国性城市的雏形,以及四通八达的水道系统。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时,建业都城并未遭受大的破坏,仅改建业县为建邺县。至西晋末,又改建邺县为建康县。公元317年建立的东晋王朝,再次以建康为首都,都城的范围与东吴大体相同,只是在布局上依照魏晋洛阳城的规制略有变动。公元420~589年相继建都于建康的南朝宋、齐、梁、陈四代都沿用了东晋的都城、宫殿、外围城堡和各种规制设施。东晋时仅宫城(台城)用砖砌筑,南齐时则用砖加固了都城的城门。到梁武帝时,建康都城的范围发展到东西南北各40里,人口达到28万户,成为当时全国的第一大城。

img22

图3-21 南朝建康城

img23

图3-22 隋蒋州图

隋唐时期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低潮时期。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又下令荡平建康城邑及宫殿,六朝三百余年的建设毁于一旦。唐代前、中期更将金陵降为一般县治,称江宁县或上元县,唐后期才恢复为州治。

img24

图3-23 南唐江宁府

img25

图3-24 宋建康府

公元937年,南唐王朝建立,定都金陵,改称“江宁府”。南京成为我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建设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南唐都城和南朝建康城相比向南作了迁移,把秦淮河下游两岸的商业区和居民区都包围于城内,其范围约在今北门桥、中华门、大中桥、水西门之间。城内开辟有御街,是整个江宁府的中轴线,御街即相当于今天的中华路一带。南唐金陵城为宋元时期所沿用,金陵仍为当时的东南重镇。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定都南京,这是南京首次以全国统一王朝的首都地位出现在历史上。明代初期的54年称南京或京师。南京城是当时全国以至全世界最大的一座城池,由外郭城、京城(应天府城)、皇城和宫城四道城垣围成。明宫城位于今明故宫遗址公园、午朝门公园一带,皇城环绕在宫城之外,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2.5公里。京城按山川、江湖地理形势因地制宜而建,设有13座城门,总共长35.26公里,为世界之最。朱元璋还对城市道路按棋盘式格局进行大规模修建,这一格局至今还在左右着南京的建设。

img26

图3-25 明朝都城示意图

img27

图3-26 清代江宁府图

img28

图3-27 南京历代都城变迁图

清灭明后,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在南京设置两江总督,南京成为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清代前期,南京城内布局变化不大。至清末,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称天京,由于连年战火,南京城变得一片萧条,城内建筑大部分被毁,三分之二的地域成为空旷之地。1899年,南京辟为对外商埠,部分市区道路得以修建改建,城内居民大部集中在城南一带,城东城北荒地不少,主城道路以洪武路、中华路、升州路、建康路为骨架,城门由原来的13座增至15座。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成为临时首都。由此直至20世纪20年代,南京的城市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仍保持着清末格局,城北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道路。城南繁华地带的道路也是路幅狭小,路向迂回不定,商店林立的街巷陋旧不堪,繁华地段主要集中在花牌楼(今太平南路中段)、府东街(今中华路北段)、三山街、北门桥、夫子庙、东牌楼一带。

1927~1949年,南京为中华民国首都。期间,1927~1937年曾制定并实施了《首都计划》,对南京老城区进行了改建。《首都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欧美科学之原则”、“吾国美术之优点”作为规划的指导方针,宏观上采纳欧美规划模式,微观上采用中国传统形式。《首都计划》促使南京老城结构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迁,这种转型不仅表现为城市功能的转化,而且其空间格局也由传统的因势自由布局转化为以中山路为城市骨架、以鼓楼为城市中心的“中西合璧”的轴线布局形式,体现出深刻的“西体中用”的规划思想。其中,“西体”思想主要反映在南京城的道路网规划上。自1929年按《首都计划》建成中山大道后,西方路网的形式在山西路、鼓楼、新街口、大行宫等处相继出现,大大改变了城内原有的路网布局。1930年的《首都干道定名图》中规划的城北道路网基本参照了美国棋盘式道路网的模式,以中山大道、中央路、中正路(今中山南路)、汉中路作为城市干路基线,进行平行式垂直布置。而近代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也在城市的空间布局中有所体现,城内开辟了一些广场和市民公园,如1928年修建的新街口广场,1931年修建的鼓楼广场等。此外,近代理性城市功能分区的思想在《首都计划》中也有所体现,如把紫金山南麓作为政治区来建设,主干道两侧、明故宫、新街口为商业区,鼓楼一带为文教区,山西路一带为居住区等。“中用”的规划思想则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的选择上。《首都计划》中第一次将建筑形式纳入规划控制的范畴,其中“建筑形式之选择”一项认为首都的建筑,尤其是行政公署及图书馆、博物馆、演讲堂等公共建筑宜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对规划政治区内的建筑乃至新兴的商业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规定。这种中西方规划思想共同作用产生的城市基本格局为近代南京所特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是极为杰出的代表。至抗战前,南京先后新建和拓宽了珠江路、广州路、上海路和莫愁路等数十条道路,形成了以新街口为中心,以中山路、中正路(中山南路)、中山东路、汉中路为南北东西轴线的道路系统,突破了明清以来的城市格局,城市布局和城市风貌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不过,占城区三分之二的城南地区变化并不大,除少数几条干道外,多数道路仍是清朝遗留下来的。其后,由于受战争影响,南京的城市建设陷于停滞。

img29

图3-28 1932年新测南京城详图

img30

图3-29 国都界线图(《首都计划》)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在明城墙以内缓慢进行内向填充到向老城外急剧外溢的过程。1949年南京解放时,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老城内,城北城东尚有大量的空置地未利用。1949~1957年,南京利用新中国成立前留下的薄弱基础就近扩大工业生产,市区土地扩大28.6%,并在老城外布置了一些工厂和大专院校。1958~1965年历经“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大办化工等,在老城墙外围占用了不少土地,市区面积扩大51.9%。1966~1978年,不少中央、省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涌入南京,由于定点脱离实际,不讲配套,打乱了布局,到1978年底市区建成区面积到达116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发展进入了急剧扩展阶段,尤其在1990年后表现得更为明显,至2004年城市建设区面积达484平方公里。这一时期发展的特征主要是老城内部功能向四周外溢,居住、工业和大型的批发市场较为均匀地分布在老城的四周,但是外围各个片区都缺乏独立的综合服务功能,外溢的部分主要还是依赖老城内的设施,这种发展状况不仅没有减弱老城压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更激化了老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概括来讲,自1840年以来近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时期[6]

(1)“飞地”形成期。鸦片战争后南京根据不平等条约辟下关为通商口岸,同时津浦和沪宁铁路通车,城北下关沿江一带形成新市区,集中各种洋行、银行、轮船公司、码头、仓库、火车站等,也在附近的一些空地上密集地发展了棚户区,成为南京市的“飞地”区。

(2)指状生成期。自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在城内分散地建造行政办公机关,在山西路一带开辟上层阶级的住宅区,在城东中山陵及灵谷寺一带建造道路、绿化、运动场及纪念性的建筑,并集中开辟了中山(北、中、东)路,将建成区与下关码头区紧密连接起来,成为城市向北、向东发展的两条增长轴。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但市区范围不大,城墙以内的城东和城北还有大片菜园空地。

(3)指状生长期。1949~1957年间,南京城市的扩展主要集中在城墙内,在城东发展轴集中建设了后宰门居住区、瑞金北村生活区和南京航空学院、海军学院等,在城北发展轴的中山北路两侧相应形成狭长的生活居住区。

(4)内向填充期。1958年“大跃进”后,南京城市主要向北郊扩展,进入填充期。在城东发展轴南侧陆续建设南京农业大学、华东工学院等,北侧建成东郊风景区,与玄武湖公园相接;在城北发展轴东侧陆续建成了中国药科大学、铁道医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建工学院、南京邮电学院和粮食经济学院等一批高校,以及南京汽车制造厂和长江机器制造厂等及相应配套的生活居住区。

(5)外向蔓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东北两条发展轴之间已基本填满,南京城市的扩展进入蔓延期,积极向老城外围寻找发展空间。在北郊建成迈皋桥工业区,东北郊建成锁金村生活居住区,东南郊建成光华门工业区,南郊建成土城、雨花工业区,西郊建设南湖新村生活居住区等。

(6)指状再生期。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郊区卫星城、快速通道(公路、铁路)建设,南京又形成沿铁路向外延伸的三条综合发展走廊:沪宁铁路综合发展走廊、宁芜铁路综合发展走廊、津浦铁路综合发展走廊。

(7)组团生成期。2002年至今,河西新城和东山、仙林、江北三个新市区的建设,促进南京城市向组团式布局演讲,并初具成效。

从南京城市空间扩展过程看,它首先在“资源点”形成城市“飞地”,然后建成“飞地”与母城间的联系通道,再沿通道两侧发展形成指状增长。当指状体增长到一定程度时,指状体之间横向联系加强,其间的三角形或梯形空间逐渐被填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