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

关于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步伐,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结合五华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保洁队伍、环卫设施、经费保障和工作制度。合理设置村内公共厕所,推进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力争示范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以上。改造升级现有供水设施和管网,建立完善的农村饮用水设施管护、水质定期检测制度。

(2014年3月11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步伐,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结合五华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先行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首善之区、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方向,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契机,以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和村庄品质,努力建设一批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统筹发展的具有五华生态人文特色的美丽乡村,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村村优美、户户整洁、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目标。

二、总体目标

按照“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的城乡发展新格局要求,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重点,建设规划科学形态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宜居宜业宜游的“三清四美三宜”美丽乡村。因地制宜开展梯度培育,建立市级示范村、区级示范村和提升改造村梯次培育体系,量力而行开展创建,确保取得实效。市级示范村要建设成为全市美丽乡村的样板村,为五华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实现“四化同步”探索经验、做出贡献;区级示范村要突出环境综合整治、风貌改造和人居环境优化,通过建设基本达到市级示范村的要求;提升改造村要以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主,重点对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2014年建设1个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3个美丽乡村区级示范村,2个提升改造村;2018年全区50%以上的中心村、特色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100%的村庄环境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三、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事项由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建设的内容、程序、方法、资金依法依规向群众公开,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基层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依靠农民,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坚持城乡统筹。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村庄规划要依托现有山水田园底色的独特风光,突出彰显村庄建设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因地制宜。立足五华经济基础、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实际,依据发展条件,尊重发展规律,一村一策,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把城乡发展规划保留、生态环境优良、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农户居住集中的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全面整治、集中打造。

——坚持合力推进。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机制,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并调动其积极性,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合力。在工作推进中坚持区级统筹推进,办事处加强督促指导,村组为主开展施工建设,形成项目带动、资源整合、联动协作、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四、工作任务

(一)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工程

1.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全面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抛乱扔、乱贴乱画“四乱”现象。加快推进“四清四改四化”(“四清”即清理柴草堆、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土石堆;“四改”即改厕、改厩、改灶、改圈;“四化”即居室美化、庭园绿化、房前屋后净化、生活方式科学化)建设。有序推进农房改造工程,改造工作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指导村民按房屋选定的样式、体量、色彩、高度建房,做到一村一景,建成风貌统一、色彩一致、宜居宜业的农村居所。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保洁队伍、环卫设施、经费保障和工作制度。村组负责保洁日常管理,并建立日常保洁制度,农户负责门前三包,对垃圾分拣定点放置,保洁员负责公共场所清扫、垃圾清运和回收,力争示范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合理设置村内公共厕所,推进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力争示范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以上。

2.推广农村节能节材技术

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步伐,推广运用清洁能源。促进农村路灯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综合利用进村入户。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节能、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支持农户使用新型墙体建材和环保装修材料,积极推进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农村建设。

3.突出治理水体环境

铺设污水收集管网,按照“雨污分流、拼户、并片、连村”的处理格局,配套建设污水沉淀池,通过氧化塘、污水农灌等生态处理技术达到生活污水100%处理。改造升级现有供水设施和管网,建立完善的农村饮用水设施管护、水质定期检测制度。加大村庄河道、沟渠、坝塘疏浚整治力度,提高河岸塘埂的固化水平,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

4.加强村庄绿化美化

按照“乔灌搭配、高低错落、针阔混交、见缝插绿、露土栽花”的原则,以增加绿量为重点,积极种植乡土树种,开展村庄住宅、庭院、水塘、河流、沟渠、道路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推进村庄周边荒山坡地绿化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示范村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努力建成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瓜果飘香、冬天花红树绿的美丽乡村。

(二)实施产业发展富民工程

1.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大力推进农副产品、精品果蔬、生物科技等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发展规模种植、特色养殖、林下经济、观光农业,促进特色农业更特、优势农产品更优。鼓励工商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培育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附加值高的农业项目。

2.打造现代都市农庄

按照昆明市都市农庄建设要求,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特色”的原则,坚持有主体、有劳力、有产业、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的“六有”标准,在示范村周边科学合理选点,建设一批休闲度假型、自然生态体验型、文化旅游型、产业发展型、综合开发型农庄,通过都市农庄建设更好地推进示范村周边休闲旅游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提升道路建设水平

在巩固现有通村道路建设成效的基础上,重点改善村庄内部交通及出行条件。结合村庄规模形态、地形地貌、河流走向和交通布局,合理确定村庄内部道路密度、等级和宽度。村内道路铺装形式根据道路功能确定,主要道路实现硬化,并合理配套照明设施;次要道路及宅间路可采用砖石、沙石等乡土生态材料进行铺装;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村庄道路宜采用传统建筑材料。

2.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广泛吸引社会各类资本和投资主体,参与配套设施建设,以沙桃连接线、西翥引调水工程、西翥自来水厂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教育、卫生、文化、商业服务等社会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切实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抓好“五小水利”“爱心水窖”和人饮安全等工程建设,示范村农村安全饮水率达100%。继续实施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林)地改造、农村土地整治等项目,提高土地质量和耕作水平,保护好基本农田。

(四)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1.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结合村庄实际,集中规划建设村级综合活动室、服务室、卫生室、文化室、警务室、调解室、生活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居家养老中心和村民文体活动中心等“六室两市两中心”的公共活动阵地,强化便民服务窗口作用,加强服务窗口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四提四议两公开两监督”等基层民主制度。探索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提高农村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一套符合法律法规、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五)实施特色文化培育工程

1.培育特色文化村

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同乡村旅游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办好传统的节日活动,充分展示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2.培育现代和谐乡风

围绕“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创业致富、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主题,积极开展“美丽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每年评选授牌一批类型各异的农村美丽幸福家庭。加快培育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开辟生态文明橱窗等生态文化阵地,运用村级文化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培训活动,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使乡村文化成为美丽乡村的亮点。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和宽带网络覆盖,建设“村村通”数据光网、“村村响”应急广播、“村村看”平安视频和“村村用”平安家园四大系统的数字网络系统服务平台,为农村农民提供最便利的信息化服务。

(六)实施综合改革深化工程

1.抓好“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工作

稳步推进以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改革,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加快构建归属明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体系;规范农村产权流转市场,鼓励和支持示范村依法开展农村土地交易流转、农房等抵押融资工作,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资源。

2.加快林权制度改革

积极引入林业专业合作社,实行林地托管制,整合林地资源,集中林地流转,实现林农真正增收。在政策、条件许可下,整合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建立与集体林权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管护制度,促进森林资源健康成长,达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加快形成高效、科学的服务体系,实现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森林资源、农民收入双增长。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机制,每个示范村至少有一名区级领导挂帅、一个部门挂钩、一个企业帮规帮扶、一名指导员驻村、一定专项资金投入。区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科学编制村庄规划

城乡规划全覆盖和村庄规划技术成果基础上,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避免大拆大建,保持乡土景观,按照有利农民生产生活、有利于保持乡村田园风光、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充分考虑村庄自然禀赋、风俗习惯和区位优势,编制村庄规划,制定村庄建设方案。合理划分居住区、耕种区、养殖区、公共活动区、农家乐体验区、生态保护区,合理配置基础设施、文体活动广场、绿地。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规划需要建设或撤并腾退的区域,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村庄建设规划项目设计方案要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规划设计要达到“三图、一案、一书”(现状图、规划图、施工图、实施方案、说明书)要求,并在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由西翥街道办事处审批,并报区全域办备案。建立由区、街道和村(组)组成的规划实施监督小组,通过监督,确保村庄建设按照规划有序实施。

(三)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交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异地搬迁、安居工程、民居抗震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土地整治、农村文化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鼓励企业帮规帮建美丽乡村,对企业牵头发展农工、农商结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农庄、基地,区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适当补助。

(四)健全长效管理制度

按照“有制度、有经费、有人员”的要求,加强村庄环境卫生及公共设施的日常管理。健全落实村内公共设施管理、绿化美化等长效管理制度,将其纳入村规民约、“一事一议”等民主管理制度,实现村内事务的民主管理、自我管理。建立健全村庄环境管理和维护制度,加强日常的管理和经常性维护,在示范村探索试行社会化、公司化经营模式,培育专业化的管护队伍,西翥街道办事处要配置1名以上规划建设管理员、环保员、河道管理员,示范村适当配置村级规划建设协管员。逐步建立“以县乡财政补助为主、村集体补贴和群众适量付费为辅”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争取用3~5年时间将所有行政村村庄环境卫生及公共设施管护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

(五)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让群众知晓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规划、新理念,使美丽乡村建设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进学校、进家庭,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基层干部培训内容,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

(六)严格督促考核

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与区级相关部门的年终考核挂钩,列入区委、区政府目督办重要督察事项,开展督促检查。强化督促检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各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做到工作程序无缝对接、工作责任有效衔接、工作成果应用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