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始终绕不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资金两大难题,吉安市用足用活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镇村用地、资金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近年来,吉安市经济发展迅速,新增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缺口也较大,乡镇建设用地矛盾尤为突出。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_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工作研究

江西省吉安市国土资源局 孙玉民 李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 28号)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提出的一项土地利用政策,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2015年,随着国家六部委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江西的生态文明建设从此开启宏伟篇章。广大的农村无疑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努力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始终绕不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资金两大难题,吉安市用足用活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镇村用地、资金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近年来,吉安市经济发展迅速,新增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缺口也较大,乡镇建设用地矛盾尤为突出。以上级下达计划数最多的2014年为例,吉安市2014年分解下达给13个县(市、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12160亩,每个县(市、区)平均不足1000亩,各县(市、区)政府除用于保障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用地以外,给每个乡镇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已不足100亩,大部分乡镇实际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不足50亩,既要满足农民建房需要,又要满足乡镇建设,可谓捉襟见肘。但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乡镇建设用地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自2010年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以来,吉安市已完成验收项目23个,拆旧区复垦1.05万亩,报批建新区用地8773.05亩,其中用于镇村联动建设2114.18亩;还有48个项目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评审,目前正在实施,其中建新区面积28311.65亩,即使20%用于镇村联动建设也可达5662亩,将极大缓解乡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用地压力,同时为镇村长远发展留下了充足的用地空间。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本质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而不是单纯为了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各县(市、区)政府明确了拆旧区各类不同对象拆迁补偿标准,拆旧成本有的地方高达每亩3万多元,全市已竣工验收项目发放给农民的补偿款达6749.9万元。另一方面乡镇政府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所得土地收益,作为镇村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拥有较多的财力用于加大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如新干县溧江镇投资160万元聘请上海一家规划设计院编制圩镇总体规划、修建性详规和规划新区建筑设计等规划,确保了圩镇建设的科学性、连续性。随着集镇人居环境的改善,集聚的人口逐年增长,土地价值逐年提升,当地政府从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中获得的土地收益也水涨船高,形成良性循环。2012年,泰和县苏溪镇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争取到40多亩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出让38亩,拍得土地出让金2734万元,极大地缓解了镇村联动建设的资金压力。

2013年,吉安市在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时,同步修改了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注重与城市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规划的衔接统一,科学确定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及用地规模。各乡镇政府在实施增减挂钩项目时,按照规划拆除废弃砖瓦窑、迁村腾地、拆除无人居住的危旧房、牛栏、厕所、残垣断壁,整理复垦成耕地。并在对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时,坚持吉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尊重自然,回归传统,因地制宜,避免破坏生态,不搞村庄的大拆大建,留住自然风貌、生态系统、古宅老祠和民居,让世世代代的吉安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享受农村的大生态和独特的文化审美。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农村新居,改变了村庄布局散乱、基础设施落后和脏、乱、差等面貌,使农村居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更加便利,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