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实施村庄美化工程,实现村村美丽
1.着重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加大乡村绿化力度,推进村庄绿化,彻底改变乡村绿化总体滞后状况。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创建,广泛开展荒山荒地绿化、“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河旁)植树、庭院绿化和村庄公共绿地建设,实现房前院内有树木、村内道路有行道树、村庄周围有绿化林带,创造“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环境。要采取示范引导的办法,每年选择部分班子得力、规划合理、道路基本硬化、群众积极性高的乡村,作为示范村,通过资金集中投入,加大绿化力度,以点带面,批次推进。同时,要以保护路基、美化环境为目的,建设立体复层、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把绿色通道建成绿化美化线、旅游风景线和群众致富线。要注重在前路出入口以及高速公路两侧等重点路段,建设一批精品绿化工程,打造亮点。乡村道路绿化要继续按照“路修到哪里,树栽到哪里,实现有路必有树,有树则成荫”的要求,对已建成的道路及时实施高标准绿化。
2.着力推进村庄整治提升。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加快村庄整治建设步伐,使全县的村容村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工作重点上,以整治村庄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等“八乱”为重点,因地制宜、整线连片,突出抓好高速公路、省道沿线和风景旅游区、城镇周边的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再由沿线向纵深推进,努力实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服务强化等“八化”标准,其中道路硬化可有水泥硬化和生态化硬化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完善村庄布局科学规划,大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因地制宜地缩减自然村,合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建设中心村;制订完善农村建房技术标准,大力推广农村住宅建设通用图纸,努力营造村庄的统一风格和形象。
3.着手推进精品示范村建设。加速提质扩面,巩固提升村庄环境的建设成果,统筹安排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抓好“三沿”地区集镇改造和生态村建设,提升建设品位,抓精品、推示范,彰显个性特色,体现一村一景,推出一批各具魅力的精品示范村。持续开展生态乡镇、村创建,加大国家级生态村、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村、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特色精品示范乡镇、村的创建力度,扩大村庄环境建设的效果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