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美丽村庄建设开创城乡一体化新局面

以美丽村庄建设开创城乡一体化新局面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倪一飞太仓市按照苏州市美丽村庄建设工作要求,把美丽村庄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创新思路、凝聚合力、落实举措、着力推进,全市美丽村庄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太仓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正处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同时,将美丽村庄建设工作列入《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考核》,明确各区镇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年终进行验收考核。市财政设立美丽村庄建设专项资金8550万元。
以美丽村庄建设开创城乡一体化新局面_大转型:中国特色农庄创新与发展

倪一飞

太仓市按照苏州市美丽村庄建设工作要求,把美丽村庄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创新思路、凝聚合力、落实举措、着力推进,全市美丽村庄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按照《太仓市美丽城乡建设行动纲要》和《太仓市美丽村庄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太仓市美丽村庄建设范围包括:10个苏州市美丽村庄示范点和36个农民自拆自建集中居住区,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美丽村庄创建工作。

一、注重“三个结合”

实施美丽村庄建设行动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是注重与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相结合。当前,太仓市正处于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加速阶段。只有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村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城乡一体化水平加速提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才能落到实处。注重把美丽村庄建设与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相结合,加快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公建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打造“田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田园城市形态

二是注重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相结合。当前,太仓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正处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要巩固城乡统筹发展成果,必须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个集中”,加快规划保留村庄(农村新型社区、保留自然村庄)建设,落实全市农业“四个十万亩”产业布局规划。注重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相结合,以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发展现代农业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村庄与产业融合发展来拓展农村服务功能,提升村庄建设品质。

三是注重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当前,太仓市正处于人民幸福指数提升阶段。富民、强村、农村生态环境等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注重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主动顺应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新期盼,以更高的标准、下更大的功夫,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太仓市委农办副主任

二、落实四项措施

一是建立工作班子。健全组织网络遥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美丽城乡建设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个综合办公室、三个专项工作办公室和四个工作组。美丽村庄建设行动专项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工办,具体负责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各项工作;各区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一指挥美丽村庄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各行政村(社区)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同时,建立完善美丽村庄建设工作督查挂钩联系制度,充分发挥挂钩联系单位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职能优势,帮助各区镇谋思路、办实事、解难题,合力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工作。

二是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年初,根据《农民自拆自建安置点环境整治提升方案》和《太仓市美丽村庄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农民自拆自建安置点环境提升“六项指标”(太政发[2013]41号文件)和美丽村庄建设“六个一”(太委发[2013]33号文件)的标准,下达工作目标任务,明确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将美丽村庄建设工作列入《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考核》,明确各区镇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年终进行验收考核。

三是深入宣传发动袁营造浓烈氛围。围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城乡建设行动的各项要求,市、区镇、村(社区)各级层层召开动员会,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市组织各区镇、各成员单位以及美丽村庄建设点有关领导赴浙江、上海、苏州等地学习考察,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借鉴经验;宣传部门坚持舆论先行,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对美丽村庄建设进行广泛宣传。《太仓日报》和电视台多次采访报道了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和农民自拆自建安置点环境提升的动态和成效。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点现场办公,督查指导组发挥指导协调督促作用,成员单位到点现场落实工作,美丽村庄建设专项行动办公室定期向美丽城乡建设综合办公室以及苏州市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四是制定奖补政策。强化资金保障遥美丽村庄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市、区镇、行政村(社区)都认真做好了资金筹集工作,为美丽村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市财政设立美丽村庄建设专项资金855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根据各个点的实际投资额、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实效进行统筹安排。各部门积极有效整合资源,对部门所涉及的项目资金,有重点地向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倾斜,各挂钩单位已落实项目帮扶资金482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苏州市等上级财政政策支持。

三、抓好五个重点

一是优化规划布局。聘请了有一定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对农民自拆自建安置点和苏州市美丽村庄示范点进行规划编制或修编。要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衔接一致的基础上,结合全市“三个集中”和“四个十万亩”发展规划,遵循“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的原则,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民生改善等因素,科学合理的调整村庄空间规划布局,做好美丽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完善配套设施。推进美丽村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交通、通讯、网络、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村庄内部形态,合理设置村庄标识、路灯、绿化、垃圾箱、公厕、活动场地、停车场、监控技防等设施;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和配套用房建设,不断完善党团服务、行政办事、社保救助、文体教育、卫生保健、警务治安、环境综治、便民服务等“八位一体”服务功能;推进村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改善生态环境。对村庄道路通达、路灯亮化、饮用水安全、垃圾分类处理、污染物排放、违章建筑、乱堆乱放、农村“三线”等实施全面整治;对村庄河道沟塘进行疏浚整治,对河坡进行生态修复,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对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旁”和村口、庭院、公共活动场所等区域进行绿化美化,通过植被、水系、建筑的组合搭配,形成四季有绿、季节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小农水建设、“三集中”等项目,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提升村庄内部和外部生态环境,充分展现优美乡村风貌和美丽田园风光。

四是发展农村经济。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发挥农业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形成一批以自然资源、农耕文化、田园风光为主,寓观光旅游、采摘体验、科普教育、餐饮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基地,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浮桥镇协心农庄、三家市古村落紧邻现代农业园区,着重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璜泾镇雅鹿村通过“企村共建”,大力发展村级物业经济,全村累计建成标准厂房、商业门面、社区用房等物业建筑面积6 万多平方米,年可获得物业租赁收入600多万元。城厢镇东林村重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旅游创意农业,引进“猪、羊—肥—稻、果”循环配套项目,从生态养殖入手,建设万头猪、羊养殖基地,将经过处理的动物粪便、沼渣等制成有机肥料还田,将发酵后的沼液通过管道灌溉稻田、果园、林地,形成“稻养畜、畜肥田”的生态循环模式,发展生态环保、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高效农业。在此基础上,结合农场生态资源,加快推进百亩果园、游客集散中心、生态米厂、生态牧场等项目建设,开发休闲、观光、采摘、餐饮等旅游项目,东林农场实现亩均效益一万元的目标。同时,依托全市“四个十万亩”发展规划上图落地行动,各美丽村庄示范点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一方面,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和田园环境整治;另一方面,村集体发起组建合作农场,实行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为增加集体经济收益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塑造村庄特色。根据村庄不同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和个性特点,充分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传承历史文化,提升村庄内涵,因地制宜打造自然风貌型、生态宜居型、田园风光型、古村保护型、特色文化型、休闲旅游型等不同特色的美丽村庄。浮桥镇协心农庄依托双沟河两侧较好生态条件,倾力打造出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农居风貌,村庄内建成十大景点,江南水乡风情浓郁,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三家市古村落保留的街区长百余米,拥有清末民初建筑近十处,通过美丽村庄建设,既保护开发了古街、古民居、古树、古桥、古祠堂宗庙,又挖掘开发了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三家市古村落已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貌。浏河镇新塘村着重凸现乡村艺术特色,沙溪镇印北村着重凸现社区文化特色,沙溪镇中荷村、浏河镇闸北村、双凤镇风中村等着重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民新型社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