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血清酶测定

血清酶测定

时间:2022-0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谷丙转氨酶是常用的转氨酶之一,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含量顺序为肝、肾、心脏、骨骼肌等。目前临床上GPT测定常用的是速率法。上述负反应能消耗NADH,在340nm处吸光度明显下降,使测定结果偏高。称取KH 2 PO4 13.6g,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 ml,4℃保存。血清在4℃冰箱保存1周,GPT活性无显著改变,但不能冰冻保存。当肝受损时,此酶释放入血,导致血中该酶活性增加。
血清酶测定_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肝细胞损伤时,肝合成的血清特异酶(如胆碱酯酶、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等)活性降低;而细胞损伤引起胞内酶的释放,使血清非特异酶(如GPT、GOT、ALP、GGT、MAO等)活性升高。

(一)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谷丙转氨酶(GPT)是常用的转氨酶之一,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含量顺序为肝、肾、心脏、骨骼肌等。在肝中GPT绝大多数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内。GPT是反映肝损伤的常用指标。其测定方法有速率法、赖氏比色法等。

目前临床上GPT测定常用的是速率法。采用酶偶联反应,即L-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GPT作用下,生成L-谷氨酸丙酮酸。后者在LDH作用下生成L-乳酸,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在340nm处连续监测NADH的消耗量,从而计算出GPT活性。

在GPT双试剂测定中,首先使血清与缺少α-酮戊二酸的底物液混合,37℃保温5min,使标本中所含的α-酮酸(如丙酮酸)消耗完,再加入α-酮戊二酸启动GPT催化的反应,在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下降速率,根据吸光度下降的速率,计算GPT的活性。由于GPT和LDH催化的反应特异性很强,因此,该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

速率法测定存在两个负反应:①血清中存在的α-酮酸(如丙酮酸)能消耗NADH。②血清谷氨酸脱氢酶(LDH)增高,并在氨存在的条件下,亦能消耗NADH。上述负反应能消耗NADH,在340nm处吸光度明显下降,使测定结果偏高。双试剂法,因温育时间长,能有效消除干扰反应,测定结果准确性高,是GPT测定的首选方法。NH 4+也干扰此反应,但一般血清中NH 4+的含量甚微,故干扰不大。

赖氏比色法是一种比较易于推广使用的GPT测定法,现介绍如下。

【原理】 D-L-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在谷丙转氨酶(GPT)催化下,生成L-谷氨酸和丙酮酸,后者的生成量与样品中GPT活性有关。产物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条件下呈红棕色,其颜色的深浅与酶的活性呈正相关。

【器材与试剂】

1.器材 试管、试管架、加样器、37℃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铅笔、坐标纸。

2.试剂

(1)0.1mol/L磷酸缓冲液(p H7.4):①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Na2 HPO 4 14.22g或Na2 HPO 4·2 H 2 O 17.8g,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ml,4℃保存。②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称取KH 2 PO4 13.6g,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 ml,4℃保存。③取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420ml和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80ml混匀,即为p 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加氯仿数滴,4℃冰箱保存。

(2)基质缓冲液:精确称取D-L-丙氨酸1.79g,α-酮戊二酸29.2mg,先溶于50ml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中,用1 mol/L NaOH溶液(约0.5ml)调p H至7.4,再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混匀,加氯仿数滴,4~6℃保存,可稳定2周。

(3)1.0mmol/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精确称取2,4-二硝基苯肼(AR)19.8mg,用1.0mol/L盐酸100ml溶解后,加蒸馏水至100ml,置棕色玻璃瓶内,室温保存。有结晶析出,应重新配制。

(4)0.4mol/L NaOH溶液:称取NaOH 1.6g溶于蒸馏水中,并加蒸馏水至100ml,置塑料试剂瓶中保存。

(5)2mmol/L丙酮酸标准液:准确称取丙酮酸钠(AR)22.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0.05mol/L硫酸至刻度。丙酮酸不稳定,开封后易变质(聚合)成为多聚丙酮酸,应干燥后使用。建议使用质量可靠、有批准文号的市售丙酮酸标准溶液

【操作】

1.GPT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表9-4向各管加入相应试剂。

表9-4 GPT标准曲线的绘制

混匀,放置5min,在505nm处,以蒸馏水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2~5管吸光度减去“1”号管吸光度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各管对应的酶活性单位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标本的测定 按表9-5进行操作。

表9-5 赖氏法测定血清GPT

室温放置5min,在505nm处,以蒸馏水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单位定义】 卡门单位定义:血清1ml,反应液总体积3ml,25℃,波长340nm,比色杯光径1.0cm,每分钟吸光度下降0.001为1个单位。

【计算】 测定管吸光度减去对照管吸光度的差值为标本的吸光度,用该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得ALT的卡门单位。

【参考区间】 血清GPT:5~25卡门U/ml血清(37℃)。

【质量保证】

1.基质液中的α-酮戊二酸和显色剂2,4-二硝基苯肼称量必须准确。每批试剂的空白管吸光度值波动不应>0.015,如超出此范围,应检查试剂及仪器等方面问题。

2.由于受底物α-酮戊二酸和2,4-二硝基苯肼浓度不足,以及产物丙酮酸的抑制作用等因素影响,赖氏法的标准曲线不能延长到200卡门U。当酶活性>150卡门U时,样本应用生理盐水做5~10倍稀释,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3.血清中GPT活性在室温可维持2d,在4℃冰箱可维持1周。一般血清标本中内源性酮酸含量很少,血清对照管吸光度值接近试剂空白管(以蒸馏水代替血清,其他步骤同对照管)。所以,测定成批标本一般不需要每份标本都用自身血清作对照管,以试剂空白代替即可,但对酶活性超过参考区间上限的标本应进行复检。

4.加入2,4-二硝基苯肼溶液后,应充分混匀,使反应完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速度要一致,减少吸光度的管间差异。

5.标本溶血不宜检测此酶,因为红细胞内此酶的活性是血清中的7倍。血清在4℃冰箱保存1周,GPT活性无显著改变,但不能冰冻保存。

【临床意义】 GPT在肝细胞中含量最丰富,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可溶性部分。当肝受损时,此酶释放入血,导致血中该酶活性增加。

1.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 肝炎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只要有1/1000的肝细胞中的GPT进入血液,就足以使血中GPT升高1倍,故此酶是诊断肝损伤的一个灵敏指标。急性病毒性肝炎GPT阳性率为80%~100%,肝炎恢复期,GPT随之降低;重症肝炎或亚急性重型肝炎,再度上升的GPT在症状恶化的同时,酶活性反而降低,预后不佳。因此,监测GPT可以观察病情的发展和判断预后。

2.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 GPT轻度增高(100~200U)或正常,且GOT>GPT。肝硬化肝癌时,GPT轻度或中度增高,提示可能并发肝细胞坏死,预后不良。

3.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 如心功能不全、肝淤血导致肝小叶中央带细胞萎缩或坏死,使GPT、GOT明显升高;一些药物和毒物,如氯丙嗪、异烟肼、利福平、铅、汞、四氯化碳、砷剂等可不同程度地损害肝细胞,引起GPT升高。

4.其他疾病或因素也引起GPT不同程度的增高 如骨骼肌损伤、肌营养不良等。

5.ALT降低 见于磷酸吡哆醛缺乏症。

【应用评价】

1.赖氏法是比色法中比较合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比色法固有的缺点,使测定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酶的真实活性。操作简便,实验条件要求低,便于基层医院开展。但不是GPT测定的理想方法,有条件者应采用速率法测定。

2.赖氏法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线性范围窄,影响因素多,且不易控制,系统误差大。

(二)谷草转氨酶测定

谷草转氨酶(GOT)是另一种重要的转氨酶,心肌细胞内含量较高,血清中的GOT也可来源于肝细胞。肝细胞内大部分(70%)GOT存在于线粒体。GOT的测定方法与GPT相似,常用的有赖氏法和速率法。

赖氏法的原理:GOT催化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草酰乙酸和L-谷氨酸。草酰乙酸自动脱羧转变成丙酮酸,60min后,加入2,4-二硝基苯肼终止反应,并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红棕色)。本法是终点法,难以保证酶促反应在30~60min产物生成量与时间成正比,也存在底物和2,4-二硝基苯肼用量不足的可能性。当标本GOT高时,草酰乙酸对GOT有反馈抑制,使测定结果偏低。

临床常用的GOT检测方法是速率法。

【原理】 采用酶偶联反应测定血清GOT活力。L-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GOT作用下,生成草酰乙酸和L-谷氨酸。草酰乙酸在苹果酸脱氢酶(MDH)作用下生成L-苹果酸,同时NADH转化为NAD+,在340nm处监测NADH的氧化速率,计算GOT的活性。采用双试剂法的原理是:血清与缺少α-酮戊二酸的底物液混合,37℃保温5min,使样品中所含的α-酮酸引起的负反应进行完毕。再加入α-酮戊二酸启动GOT的催化反应,在波长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的下降速率,根据吸光度下降的速率(-ΔA/min),计算GOT活性。

【器材与试剂】

1.器材 试管、试管架、加样器、生化分析仪。

2.试剂

(1)试剂Ⅰ:Tris缓冲液80mmol/L,L-天冬氨酸240mmol/L,NADH 0.18mmol/L,苹果酸脱氢酶(MDH)420U/L,LD 600U/L,p H 7.8。

(2)试剂Ⅱ:α-酮戊二酸12mmol/L。

【操作】

1.手工操作 取血清0.1ml,加试剂Ⅰ1.0ml,混匀,37℃孵育5min后,加入试剂Ⅱ0.1ml,混匀,启动GOT催化反应。在波长340nm,比色杯光径1.0cm,延滞期30s,连续监测吸光度下降率约60s,求出线性反应期吸光度下降速率(-ΔA/min)。

2.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 以半自动分析仪为例,主要参数为:系数1929;孵育时间30s;连续监测时间60s;比色杯光径1.0cm;波长340nm;吸样量500μl;温度37℃。

【计算】

【参考区间】 血清GOT:8~40U/L(37℃)。

【质量保证】

1.红细胞中GOT活性是血清的15倍,因此标本应避免溶血。

2.血清不宜反复冻存,以免影响酶活性。

3.国外推荐的试剂盒中含磷酸吡哆醛,我国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方法中不加磷酸吡哆醛,其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临床意义】 GO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心肌梗死(AMI)发病时,血清中GOT活性增高。但国外不少学者认为诊断AMI并不具有优势。原因是GOT在发病后6~12h显著增高,在16~48h达到高峰,在3~5d恢复正常。其升高迟于CK,而恢复却早于LD。另一方面,血清中GOT也可来源于肝细胞,各种肝病也可引起血清GOT活性升高。胰腺炎、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等也可引起血清GOT活性轻度增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等可中度升高;中毒性肝炎常出现重度升高。

【应用评价】 速率法测定GOT的误差可来自内源性和(或)外源性,内源性干扰主要来自血清中高浓度的丙酮酸和GLDH。内源性丙酮酸的干扰通过加入高活性LDH在温育期间将其迅速转变为乳酸而消除。血清中的GLDH能催化α-酮戊二酸和NH 3生成谷氨酸,使NADH氧化为NAD+,使测定结果假性增高。外源性干扰来自试剂中污染的GLDH和GOT。消除外源性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高质量的试剂,工具酶中夹杂的GLDH和GOT应小于MDH或LDH催化活性的0.005%,且试剂中不能含铵。该方法条件要求高,成本高,但准确性、精确性较好,且操作简单。

链接Deritis比值是指什么?

临床通常将GOT与GPT同时检测,并计算GOT/GPT,即文献上常提到的Deritis比值。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更有临床价值。正常人约为1.15;急性肝炎第1、2、3和4周分别为0.7、0.5、0.3和0.2;慢性肝炎时可升高至1.0以上;肝硬化时可达2.0。

(三)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的测定

根据所用底物和缓冲液的不同,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国内曾多用重氮试剂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现不常用。

重氮反应比色法以γ-谷氨酰-α-萘胺为底物,在GGT催化下,释放出游离的α-萘胺,后者与重氮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酶活性成正比。此法在不同种类的缓冲液中,酶反应的最适pH不同。底物缓冲液中,游离的α-萘胺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加热溶解底物可促使L-谷氨酰-α-萘胺水解。亚硝酸钠溶液不稳定,应每周重配1次。要求用无溶血的血清标本测定,也可用EDTA-Na2(1mg/ml)抗凝血浆。肝素抗凝血浆可引起反应液浑浊,柠檬酸盐、草酸盐和氟化物抗凝剂可抑制酶活性10%~15%。重氮比色法活性单位:100ml血清在37℃反应1h,生成0.5μmol/L的α-萘胺为1GGT活性单位。

目前采用速率法测定GGT。

【原理】 以L-γ-谷氨酰-3-羧基-对硝基苯胺为底物,双甘肽为γ-谷氨酰基的受体,在GGT的催化下,谷氨酰基转移到双甘肽分子上,同时释放出黄色的2-硝基-5-氨基苯甲酸,在405~ 410nm处吸光度增高的速率(ΔA/min)与GGT活性成正比。

【器材与试剂】

1.器材 试管、试管架、加样器、恒温水浴箱、生化分析仪。

2.试剂 试剂成分和在反应液中的终末浓度如下。

pH(37℃) 7.7

甘氨酰甘氨酸缓冲液 150mmol/L

L-γ谷氨酰-3-羧基-对硝基苯胺 6mmol/L

样品体积分数 0.0909(1∶11)

(1)甘氨酰甘氨酸缓冲液(206.3mmol/L):2.73g甘氨酰甘氨酸(双甘肽,glycylglycine, MW132.1)溶于80ml蒸馏水中,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7.7(37℃),移入100ml容量瓶中,待温度平衡至22℃后,再加水至100ml刻度。置2~8℃保存,可稳定2周。

(2)启动试剂(33mmol/LL-γ-谷氨酰-3-羧基-对硝基苯胺):L-γ-谷氨酰-3-羧基-对硝基苯胺(单氨盐,含1分子水,相对分子量为346.3)0.299g,溶于15ml蒸馏水中,转移入20ml容量瓶中,待温度平衡至20℃,再加水至20ml刻度。置2~8℃冰箱,可稳定1周。

【操作】

1.主要参数 系数1159,波长410nm,带宽孵育时间180s,延滞时间30s,监测时间180s,读数点≥6,比色杯光径1.0cm,温度37℃。

2.操作步骤

(1)2.0ml底物溶液,温浴至37℃。

(2)加0.250ml血清,混匀,孵育180s,使反应杯中溶液的温度达到37℃。

式中:9490为2-硝基-5-氨基苯甲酸在405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

【参考区间】 男性:11~50U/L;女性:7~32U/L。

【质量保证】

1.甘氨酸对GGT反应有抑制作用,所以双甘肽制剂中甘氨酸含量应少于0.1%。

2.血红蛋白在500mg/L以上可使GGT活性降低,黄疸及脂血不干扰本法测定结果。

【应用评价】 连续监测法测定GGT的底物有两种,即L-γ-谷氨酰-3-羧基-对硝基苯胺和L-γ-谷氨酰-4-硝基苯胺。前者溶解度高,可采用6mmol/L,相当于Km(0.65mmol/L)的9.23倍,使测定的准确度达到95%。而后者受溶解度的限制,使用浓度只能达到4mmol/L,相当于Km(0.98mmol/L)的4.1倍,测定的准确性低(<80%)。因此,国内外均推荐前者。本法线性范围的上限达460U/L。

【临床意义】

1.人体各器官中GGT含量不同,以肾含量最高,其次是前列腺、胰、肝等。但肾疾病时,血液中该酶活性升高不明显,可能是肾病变时,GGT经尿排出。

2.GGT主要用于诊断肝胆疾病。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和乏特壶腹癌时,血清GGT活性显著升高,特别是诊断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GGT作为肝癌标志物的特异性较差,GGT同工酶Ⅱ与AFP联合检测可使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明显提高。胆汁淤积可诱导GGT的合成,如阻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管炎、胰腺炎、胰头癌等,血中GGT活性明显升高。

3.长期饮酒或接受某些药物,如安替比林、苯巴比妥、苯妥英钠、避孕药等,血清GGT活性常升高。

(四)碱性磷酸酶测定

碱性磷酸酶(ALP)主要分布于肝,是血清中ALP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他组织如肾、小肠、骨骼等也含有ALP。ALP的测定方法有两大类,即化学法与速率法。

常用的化学法是金氏法,其测定原理是:在碱性环境中,ALP作用于磷酸苯二钠,使之水解生成酚,后者与4-氨基安替比林结合,并被铁氰化钾氧化形成红色醌类化合物,然后进行比色测定。此法与连续监测法相比,准确度、灵敏度较低,操作较烦琐。

速率法是目前的发展方向,可以提高测定的速度和检测的灵敏度。

【原理】 以磷酸对硝基酚(4-NPP)为底物,2-氨基-2-甲基-1-丙醇(AMP)或二乙醇胺为磷酸酰基的受体。在碱性条件下,ALP催化4-NPP水解产生游离的对硝基苯酚(4-NP),后者在碱性溶液中转变成醌式结构,呈现较深的黄色。对硝基苯酚形成的速率与血清中ALP的活性成正比,测定405nm处吸光度的增加速率,计算血清中ALP的活性。

【器材与试剂】

1.器材 试管、试管架、加样器、恒温水浴箱、生化分析仪。

(3)加0.50ml启动试剂,混匀,延滞时间60s,然后监测吸光度(升高速率)180s。在此期间,吸光度读数点≥6。

【计算】

2.试剂

(1)1.8mol/L AMP缓冲液(p H10.3):称取160g AMP(相对分子量89.14),加1mol/L盐酸320ml,混合,加约500ml新煮沸(去CO2)并已冷却的蒸馏水,调至p H 10.3±0.02(30℃),再用上述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置紧塞瓶中,防止吸收CO2,2~6℃冰箱保存,可稳定2个月。

(2)10.5mmol/L氯化镁储存液:称取氯化镁(MgCl2·6H 2 O,相对分子量203.31)0.21g,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室温可稳定1个月。

(3)31.5mmol/L磷酸对硝基酚溶液:精确称取磷酸对硝基苯二钠盐(含6分子结晶水,相对分子量371.15)1169.1mg,溶于100ml蒸馏水中,置棕色瓶内,冰箱保存。

(4)底物缓冲液(0.84mol/L AMP,15mmol/L 4-NPP,0.5mmol/L MgCl2,p H 10.3):取1.8mmol/L AMP缓冲液10份,31.5mmol/L 4-NPP溶液10份和10.5mmol/L MgCl2储存液1份混合即可,临用时配制。

【操作】

1.血清0.02ml,加37℃预温的底物缓冲液1.0ml,混匀。立即吸入自动分析仪中进行测定(血清稀释倍数为51)。或放入具有恒温装置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波长为405nm,光径为1.0cm,37℃),孵育30s后,读取初始吸光度(A 0),同时开始计时,在精确1min、2 min、3 min后,分别读取吸光度A 1、A 2、A 3,确定每分钟平均吸光度变化值(ΔA/min)。

2.以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为例,主要参数为:系数2757,波长405nm,孵育时间30s,连续监测时间60s,比色杯光径1.0cm,吸样量500μl,温度37℃。

【计算】

式中:18 500为对硝基苯酚在0.84mol/L AMP缓冲液(p H 10.3)405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

【参考区间】 男性:1-12岁<500U/L;12-15岁<750U/L;25岁以上40~150U/L。女性:1-12岁<500U/L;15岁以上40~150U/L。

【质量保证】

1.血清标本应新鲜,25℃测定,ALP活性约增高1%,冷冻保存标本复融后ALP活性可升高30%。

2.血清与肝素抗凝血浆测定结果一致,但EDTA、草酸盐、枸橼酸盐等因能络合Mg2+而抑制ALP活性,故不能使用这类抗凝血浆进行ALP活性测定。

【应用评价】

1.ALP活性与血清在反应液中所占的体积有关,血清稀释度对ALP活性测定有影响。

2.线性范围可达500 U/L,批内CV为2.06%~2.36%,批间CV为2.74%。本法选用4-NPP为底物和AMP缓冲液作基质具有以下优点:①4-NPP易被ALP水解;②ALP催化产物4-NP在反应p H条件下几乎能达到最大显色;③4-NP具有较高的摩尔吸光度;④AMP缓冲液能充当磷酸受体,参与磷酸基反应,对酶促反应有促进作用。以上优点决定了该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测定标本用量小,温育时间短。

【临床意义】 正常人血清ALP活性主要来自肝和骨骼,其ALP活性可作为肝胆和骨骼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1.肝胆疾病 如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癌等血清ALP活性增高。同时测定ALP和氨基转移酶活性有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氨基转移酶明显增高而ALP正常或轻度升高说明是肝细胞性黄疸;ALP明显升高,胆红素不高多为肝内局部性胆道阻塞,常见于肝癌;溶血性黄疸ALP正常。

2.骨骼疾病 如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软化病、骨转移癌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由于骨骼肌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高浓度的ALP释放入血,使ALP活性升高。

3.血清ALP活性生理性增高 见于妊娠期与儿童生长发育期。

4.ALP减少 较少见,主要见于呆小症、成骨不全症、磷酸酶过少症、维生素C缺乏症等。(五)单胺氧化酶测定

单胺氧化酶(MAO)是一组催化多种单胺类化合物氧化脱氧的酶,底物特异性不高。用电泳法可分为3种亚型,其中血清MAO-Ⅰ活性升高常见于器官纤维化,特别是肝硬化和肢端肥大症;血清MAO-Ⅱ活性升高常见于大面积肝坏死。MAO催化单胺氧化脱氨,产生醛、NH 3和H 2 O2。MAO测定根据产物不同有谷氨酸脱氢酶偶联速率法、醛苯腙法、过氧化物酶偶联比色法(该法需配制H 2 O 2标准液,且要用锰计量滴定法标定H 2 O2浓度,确定色原氧化后的摩尔吸光度,故不易推广),还有荧光法和生物发光法等。

醛苯腙法:在氧参与下,MAO能催化单胺类氧化脱氨生成相应的苄醛、氨及过氧化氢。以苄氨偶氮-β-萘酚为底物,在O2参与下,MAO催化生成苄醛偶氮-β-萘酚、氨及过氧化氢,用环己烷抽提比色测定。苄醛化合物环己烷抽提液的最大吸收峰480nm,胆红素干扰较大。

谷氨酸脱氢酶偶联速率法测定MAO的反应如下

在340nm波长下监测NADH吸光度的下降速率(ΔA/min),计算MAO活性。

【参考区间】 成年人血清MAO<36 U/ml。

【临床意义】 肝硬化时,肝纤维化活跃,MAO活性明显升高,是诊断肝硬化的主要指标。急性肝病时由于肝细胞坏死少,纤维化不明显,MAO活性正常或轻度升高;急性重型肝炎,由于肝细胞的线粒体破坏,MAO进入血液,血清中MAO活性明显升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