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关血清酶

相关血清酶

时间:2022-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人血清中小儿主要来自骨、成人主要来自肝。γGT对肝脏疾病缺乏特异性,血清水平升高,不仅提示肝胆疾病,也见于肝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胰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糖尿病。血清转氨酶、ALP和γGT在病毒性肝炎及其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和淤胆性肝病时有不同表现,可利用这些差异作出鉴别诊断。血清水平明显增高只限于肝脏疾病。

ALP和γGT在肝细胞损害时可有相应改变,但主要是淤胆试验。淤胆时主要是胆红素代谢的障碍,也常有肝功能的异常。

(一)碱性磷酸

碱性磷酸酶(ALP)是在碱性pH中催化有机磷酸酯释放无机磷酸的一组同工酶,包括肝、胆管、肠壁、骨骼、肾脏胎盘和白细胞等许多组织中存在此类相同功能、而结构有异的血清酶。血清ALP活性主要反映3个来源的同工酶:肝/骨骼型、胎盘型和肠型。

正常妊娠3个月后,由于胎盘长大,血清ALP水平可升高2~4倍,至产后3周才恢复正常。

在正常生命的头20年和老年,ALP活性较高,显然与骨骼的改变有关,ALP除与成骨细胞活性明显相关外,其他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ALP由肝细胞合成分泌,自胆道排泄,存在于骨骼、小肠、肾、胎盘、血细胞和血清中。正常人血清中小儿主要来自骨、成人主要来自肝。餐后2h(尤以高脂餐)小肠分泌ALP进入血中,可升高1.5~2倍,持续6h。

肝病时ALP升高程度:胆汁淤积>肝癌>肝细胞损伤。胆管内压增高可使肝脏合成增多,胆道排泄障碍,故血中ALP显著增高。ALP的增高可先于黄疸出现。血清ALP与胆红素增加一般多呈平行关系,但两者发生解离时,如胆红素/ALP比值增大,表示肝脏损害严重且不断发展;其比值减少应考虑局限性肝病(肝癌、肉芽肿、脓肿等引起肝内胆管闭塞)、胆管炎、不完全胆道梗阻等。ALP显著增加,胆红素和ALT不高,应疑及肝癌。

1.ALP与肝胆系统疾病 肝细胞参与合成ALP,肝胆疾病时增高的ALP来自肝细胞。血清的肝源性ALP可以同工酶组分的不同来鉴定,但这不是常规的检验方法。同时有rGT升高的ALP可能来自肝胆系统。

2.ALP与肝胆外原因 血清ALP最大缺点是缺乏器官特异性。许多与肝胆疾病无关的情况,可使ALP升高,包括骨病、妊娠、小儿生长,见表5-10。

表5-10 ALP增高的可能原因

(二)γ谷氨酰转肽酶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GGT)存在于许多组织,在肝、胰和肾脏有很高浓度。在肝脏,75%的γGT活性在肝细胞微粒体中,其余在光面内质网和肝细胞的胆膜面,有很高的分泌活性。γGT催化γ谷氨酰转肽酶转移至其他氨基酸,影响细胞外谷胱甘肽的活性,有利于细胞的氨基酸代谢。

新生儿的γGT活性为成人的5倍,男性高于女性,成人随年龄而升高。中心性肥胖也使γGT升高。

γGT对肝脏疾病缺乏特异性,血清水平升高,不仅提示肝胆疾病,也见于肝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胰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糖尿病。还有其他因素影响γGT的血清水平,如酗酒、巴比妥、苯妥英钠和男性用药也可能有γGT改变,见表5-11。

表5-11 γGT增高的疾病、机制、与其他肝酶的相关性

γGT与肝胆疾病:γGT对肝胆病有高灵敏性,而在生长、妊娠和骨病时γGT又不升高,故检测γGT的意义之一是鉴别ALP升高是否与肝胆疾病相关。

γGT活性增高程度:肝外胆道梗阻>原发性肝癌>肝内胆汁淤积>急性肝炎>肝硬化>慢肝中、重度>正常对照。血清转氨酶、ALP和γGT在病毒性肝炎及其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和淤胆性肝病时有不同表现,可利用这些差异作出鉴别诊断。

急性肝炎时γGT升高,在病变恢复期γGT下降至正常较转氨酶为晚,当其他肝功能均已恢复正常,而γGT尚未恢复正常,提示肝内残存病变,肝炎尚未痊愈。如反复波动或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则应考虑肝炎有慢性趋势。

慢性肝炎轻度、肝硬化代偿期γGT多正常,慢性肝炎中、重度常可高出正常1~2倍,如长期持续升高,表示病情继续进展。但慢性肝病尤其肝硬化时,γGT持续低值,提示预后不良。

由于癌细胞的逆分化有如胚胎期(胚胎期肝内含量为成年期30倍左右)使γGT产生增多。同时癌组织本身或周围炎症刺激使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故使血γGT升高,与肝癌大小及范围也有关,肿瘤切除后可下降,复发时又升高。若γGT升高,胆红素及转氨酶不高应考虑肝癌。肝外癌肿病例,动态测定γGT有助于发现肝转移,如γGT持续正常几乎可以除外肝转移。

TBiL/γGT比值:此值可作为肝硬化预后指标。其比值>1.0时存活率仅为12%,<1.0时存活率可达66%。

γGT/ALT比值:正常人为1.53,各型肝炎均<1,阻塞性黄疸时可升至10以上,有利于黄疸的鉴别;原发性肝癌时平均12.98(3.48~38.6),特别在无明显黄疸的病例,其比值越大,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也越大;酒精性肝病其比值常>5。

(三)5′核酸酶

5′核酸酶存在于许多组织。在小儿很低,成年期在正常范围内逐渐增加,50岁后形成平台。有些妊娠末期妇女可轻度增高。血清水平明显增高只限于肝脏疾病。肝细胞质膜上很丰富,故肝胆疾病增高而骨病则否。5′核酸酶并不能区别阻塞性或肝细胞性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