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教育: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和谐教育: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应提倡和谐教育,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各个方面都和谐发展的人才。和谐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使他们在品德、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和谐、自由地发展。和谐教育是对全面发展的继承与扬弃,更注重受教育者个人人格的完美及心理健康、能力方面的充分发展,属于教育目的范畴。5.个人自身的和谐:这应是和谐教育的核心,它与以上几个方面有交叉关系,主要包括身心和谐和人格和谐。

和谐教育: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近年来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已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初中作文教学开始到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的讨论;从培养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到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素质教育正式纳入教育目的范畴。国家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的关注,使我们对学校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必须有新的思考,以便使教育更好地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和育人功能。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应提倡和谐教育,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各个方面都和谐发展的人才。

和谐教育的实践及理论早在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的学校教育中出现,通过文法、音乐、体操、舞蹈等内容,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亚里士多德从中受到启发,最早提出了和谐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与人的心理活动相适应,尤其是主张通过音乐教育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以造就中庸、适度、公正、节制等方面的素质。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维多里诺等人强调人的多方面的教育,使和谐发展具有承前启后作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认为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身体、智慧、德行与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并从这一要求出发,强调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原则(宇宙中的自然法则),适应人的自然本性及年龄特征。其后,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认为,大自然要求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要求到大自然的淳朴环境中对儿童进行教育,以远离那坑害人类的深渊—— 充满罪恶的城市。遵循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教育,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由发展,坚决反对压制儿童天性来束缚儿童自由。教育就是要培养不依赖他人为生,不攫取别人劳动果实的自由的人,顺应儿童自然发展的特点来进行教育,反对成人按自己的意志强迫儿童接受教育。他指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但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1]

在其后的裴斯太洛齐也同样主张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他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的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各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2]并提出了体育、劳动教育、德育、智育的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要使人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就要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对儿童来说,就是要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身体等各方面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的基础之上,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而定的。但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思想的主要出发点是针对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下造成工人身心畸形、片面发展的状况而提出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1.指生产力的不发展或不充分发展。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以及固定、狭小的活动范围和交往的局限性,造成人的片面发展、能力的局部发展,人成为一定的机构或机器的肢体和附属物。

2.指在私有社会的分工条件下,人类创造的整个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条件与人的现实状况相脱节、相矛盾。表现为人与物的对立,“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与审美情趣的多方面的发展。

第二,人的发展指人的自由发展,不屈从于任何强加给他的活动与条件,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

第三,把人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结合在一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不难看出,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论述中,蕴含了个体和谐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也包括个体以上诸方面自由、活泼的发展。

到底什么是和谐教育呢?和谐教育是指通过教育(社会、学校、家庭)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使他们在品德、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和谐、自由地发展。和谐教育是对全面发展的继承与扬弃,更注重受教育者个人人格的完美及心理健康、能力方面的充分发展,属于教育目的范畴。它有内外两大系统,外部系统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与社会、自然、文化、道德方面的和谐,内部系统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在身心、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和谐。当今社会观念、生活节奏、社会体制都发生较大变化,信息日益丰富,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个体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在身心素质方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学校必须培养学生身心各方面的素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指受教育者必须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并能承受压力,能正确对待挫折,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生存能力。

2.个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统一,要保护自然,节约能源,维护生态平衡。

3.个人与文化的和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渠道的便捷、畅通,文化的多元性,网络的大众化,许多中小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他们更注意于网络式的快餐文化,对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很感兴趣,对外来观念、影视作品盲目崇拜,而对祖国优秀文化则知之甚少。

4.人际和谐:学会共处是20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明确提出的观念。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现在的中、小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乏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使部分学生自私、霸道,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能很好处理同桌、同学或同事间的关系,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在教育中要培养他们相互尊重、包容、体谅、帮助别人的品格,融洽处理人际关系。

5.个人自身的和谐:这应是和谐教育的核心,它与以上几个方面有交叉关系,主要包括身心和谐和人格和谐。

(1)身心和谐。作为受教育的个体,保持身心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使人们尤其是学校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体质、卫生的训练,忽视了运动技能的养成。许多中小学至今把音、体、美课程称为“小三门”,可见其在思想方面的轻视。这种现象已引起了家长、社会、学校几方面的重视。如果说对学生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的忽视是有目共睹的话,那么,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忽略恐怕还未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家长、老师过多地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其心理健康、心理需求、兴趣则很少关注。性教育几乎是空白,使许多青少年面对自己在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变化手足无措。有些学生因此出现厌学、自卑、任性、自私、孤独、无聊等心理疾病,甚至出现自杀或杀人的行为。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分数究竟意味着什么?能说明什么问题,在分数之外还应该有什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格外重要而又迫切。

积极、健康的情感与顽强的意志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动力与保证,保持良好的心境是幸福生活、身心健康、减少疾病,保持人际和谐的必要条件,而意志品质中的独立性、自制性、坚持性、自信心更是个人获得学习、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这应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人格和谐。个体的人格指其精神面貌的总和,包括动机系统、心理特征系统与自我意识系统三个方面。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呼吁培养健康人格,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有人对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作出了反思,认为近代以来,人们过分注意科技以至于人被科技所异化,主要表现为人被抽象化、符号化、非个性化、工具化,呼吁教育要重建人的价值世界,重视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由关心学习到关注人格,如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三兴趣原则值得借鉴:“学生在校学习,如果没有形成下列三方面的兴趣,即便他们每门功课都为优,那也令人担忧。它们是:至少有一门感兴趣的课程,使他可以超出大纲的要求去学习;至少有一种特别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至少有一种特别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学生性格的形成固然受家庭教养方式、遗传、社会环境(交往)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正是他们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中性格中的态度特征如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及情绪、意志特征是其进入大学学习,参加社会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之一。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性格的健康发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同性格的发展有类似的特点,都受遗传、家教、气质、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大约在初中阶段人的自我意识基本具备雏形,其中对自己的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及由此产生的内心体验如自尊、自信或自卑等,对个体的待人接物、潜力的发展、能力的表现有很大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过程中因势利导,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二十个年头了,但并未从理论体系和实践层面上解决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应试教育仍然盛行。最近党中央又提出关注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恰恰说明了素质教育的无力。在教育的起点与归宿问题的教育目的方面,我们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个体在身心、人格、人际、文化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既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活方式,既要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到幸福,也要使其获得一种生活得幸福的能力,真正的教育是个人获得幸福的有效手段与工具。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要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身心健康的基础、做人的基础、发展的基础、成才的基础。这一任务光荣而艰巨,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懈努力。

要实施和谐教育,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树立和谐发展观

要实施和谐教育,首先,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和谐发展观,把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统一起来,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自尊心,张扬个性而不放任自流,温和而不失威信。其次,各级各类学校要创造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充分认识到和谐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对校外的不良影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尽可能减少这些不良影响的负面作用。

2.在学校教育的各方面落实和谐教育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要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去落实。

(1)在教学方面,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把传道、授业与解惑紧密结合起来。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学真正达到科学化、艺术化,达到真、善、美的统一,避免注入式的教学。

(2)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培养多方面兴趣与才能。要避免空洞说教,避免课外活动或者形式化,或者变成课堂教学的延伸进行补课。

(3)学校职能部门要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保证和谐教育的顺利进行。

3.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间的有机联系

和谐教育是纵贯个体一生的教育,绝非某一级、某一类学校所能独自胜任,必须加强各级各类学校间的有机联系,承前启后,相互照应。如小学教育阶段建立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同时又要为初中的和谐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4.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和谐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合作。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的言行、职业、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许多家长教子心切,望子成龙,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忽略了孩子的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以至于削弱了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学校要与家长长期保持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高度统一,共同为培养和谐、自由发展的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