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分析

“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分析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统一性。“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思想上的

“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

一、“和谐教育”是什么

所谓“和谐教育”是指:教育要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身心素质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为出发点,调控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我们认为“和谐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是构建“和谐教育”模式的前提。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互动效应如何,决定了学生发展的方向和程度,而这种互动效应,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应是由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融洽程度所决定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学校恐惧症、厌学症、忧虑症,这是否与教师居高临下对待学生的态度,顽固僵化的师道尊严思想和陈腐的教学观念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有关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第二,以教学关系为主的学校诸教育活动与学生发展的和谐,这是“和谐教育”的核心。教育活动与学生发展是因与果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教育活动是“因”,学生的发展是“果”,教育活动是手段,学生的发展是目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即通过教育这种手段来造就出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来。但是一个人才的造就,单靠知识是不够的;知识的获得,单靠书本是不够的;书本的了解,单靠数量的灌注是不够的;数量收入脑海中的程度,单靠考试是不够的。“应试教育”企图通过考试去检验教学水平的高低,从而甄别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好坏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认为教育活动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其核心思想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即学校开展的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对学生的发展是积极有效的;二是学生发展的适应性,适者生存,通过教育教学活动造就出的学生应该是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人。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显然已不具有这种功能。

第三,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主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和谐的发展,这是“和谐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也罢,全面发展教育也罢,有一个无可争议的公理:即让学生思想、品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既不是等量发展,也不是均衡发展,是尽可能地发展。学生先天的生理结构是不同的,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潜能也是有差异的,那么学生后天发展方向与水平也应有“个性”,才合乎情理与科学,可是中国大一统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培养出的也是大一统的知识加绵羊式温顺的学生。在西方早已倡导的个性教育、特长教育,在中国却行不通。因为在中国人的理念中,合格的学生就是有知识的学生,至于什么智力、能力、特长等等都被中国的传统教育忽视了。不同素质潜能的人要向同一方向发展,这还叫和谐么?

第四,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关系的和谐,这是“和谐教育”的基础。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发展才能是健康的、积极的。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尽管起主导作用,但家庭与社会的协调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中有些学生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坏”孩子,在学校听教师的话,在社会疑惑教师的话。“和谐教育”就是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统一,增强教育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好的基础。

“和谐教育”认为,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及发展水平的不适应,由此引发出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滋生与蔓延,教育质量不高,办学效益不佳等问题,所以为了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就要着力调整教学过程诸要素关系,优化要素结构,追求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的和谐程度的提高,使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力量最大限度地适应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个体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状态,以最大限度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二、“创新教育”是什么

“创新教育”就是创造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至于“创新教育”科学的定义是什么,目前理论界见仁见智,说法不一。我们认为“创新教育”的全部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教育”首先应体现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所谓创造能力,心理学将其界定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创新教育”的要旨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人是知识创新的生命之源,诚如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郎格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当然人的创造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创造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第二,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人的创造能力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既取决于人的智慧,也受人的个性、禀赋和各种心理条件的制约,教育过程中要想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就应该首先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的天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借以激发其创造潜能。第三,“创新教育”重在启发诱导和培养,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人的创造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长期启发诱导和培养的结果。创新的关键是新颖,教师教给的东西不能算新的,新的东西只有靠长期的启发和培养,靠学生自己去创造。第四,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因素。人的创造才能虽然受制于人的智力因素,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是关键性的。当我们观察那些具有创造性的典范人物时,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人格因素,如爱迪生的痴迷忘情,居里夫人的坚忍不拔,诺贝尔的舍生忘死,陈景润的锲而不舍等,正是这些非智力因素作用才使他们创造出惊人的成就。第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意识支配人的行为,传统教育使学生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重获得、轻创造的思想意识,试想对创造想也不敢想的人能创造出人间奇迹吗?

三、对接“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

就“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而论,我们认为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统一的。

1.“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统一性。“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思想上的统一。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和谐教育”的提出者们,在思想上都把自己所构建的教育模式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即通过各自教育模式的实施,实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这一总体目标。也可以说“创新教育”和“和谐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载体

其二,目的上的统一。考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不外乎有以下三个方面:① 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② 发展学生的个性;③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性培养,“和谐教育”也罢,“创新教育”也罢,如果偏离了这一目标,那都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和谐教育”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身心素质发展需要的统一,也就是说教育通过造就人的身心素质的发展来能动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提高其自身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以能动地适应和改造未来社会。显然,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这两种教育模式虽提法不一,却目的相同,即通过人的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三,教育手段与方法的统一。即突出一个“导”字,“和谐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创设良好和谐的教学场所为保证,以教师对学生的诱导、引导、辅导为主要手段,使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目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教师诱导学生产生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辅导学生探究归纳。还有研究者把整个教学过程归纳为“五导”,即导向、导情、导法、导思、导序。也就是说,整个教学过程以“导”为先,“导”是关键,以“导”来帮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消化,自己吸收,最后达到在和谐的教学场所中,通过学生自己的主体作用发挥来获得和谐的发展。“创新教育”也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以启发诱导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归宿。可见“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这正是因为没有思维的良好品质,就不会有创新与创造。

传统的传授 —— 接受教学模式恰恰正是忽视这一点,这种教育模式所培养学生的结果不要说创新和创造,就连学生起码的思维能力与习惯都给磨掉了,素质教育也正是相对于此而提出的。诚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单靠教是不够的,必须重在启发、诱导和培养。“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提出者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在教学上都意识到“导”是关键。

2.“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因与果的关系。

其一,二者不能孤立存在,是互为前提的,“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提出者如果把二者分割开来,试图建立彼此孤立存在的理想的教育模式显然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因为“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人为地将二者割离开来都不利于素质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我们认为,首先“和谐教育”应该作为“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看待,我们肯定“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才能,那么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下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才能的学生呢?只有靠“和谐教育”。过去我们千百年来的传统教育难以培养出具有突出创造才能的学生来,这是不容辩解的事实,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比较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得与失时沉重地说道:中国教育所培养出的学生较之美国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牢,但创造性远远不够。中国学生创造性差这是公认的事实。反思产生这种事实的原因是否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教育手段与目的不和谐、教育内容与发展要求的不和谐等有关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有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场所,才能造就出具有个性与创造性的人才来。所以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国教育需要正视现实,中国教育需要一场大革命,中国教育生产力需要一个大解放,这看来不无道理。

其二,创造教育应视为“和谐教育”的最终目标,即“和谐教育”是手段,创造性人才培养是目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教育改革,我们做了大量研究与探索,诸如教育思想的建设,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评价评估的完善以及课程的改革等等,说到底这些改革探索过程就是力求使各方面教育因素和谐的过程。但这些都不是最终目的,这些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造就出能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人才。而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首先要求人要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所以我们说通过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因素的和谐,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是手段,造就人的创造才能才是最终目的。再进一步说,造就和谐的教育场所是手段,是前因,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是目的,是最终结果。

因此,我们认为“和谐教育”的提出者们在构建“和谐教育”模式时不要忘了创造人才培养是目的,而“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也不能忽视,离开了“和谐教育”,其创造教育也没有了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