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教育的内涵的分析介绍

和谐教育的内涵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对人的生理和谐影响极大,但这方面仍然应当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予以强调。但一般认为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理与欲的和谐、智与体的和谐、德与体的和谐。身心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及其以后,重视人文知识而弱化宗教统治,重视实用科学而使教育逐步走向世俗化、功利化,重视音体美教育,打破宗教的禁欲、炼狱等摧残人的身体的做法。

和谐教育内涵

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风雨变迁,和谐教育作为教育目的之一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其总的趋势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明确。

1.生理和谐教育。人的生理和谐包括眼、耳、鼻、舌、身等身体各个器官的和谐,机体功能的协调一致,脑和体的协调整合,等等。虽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对人的生理和谐影响极大,但这方面仍然应当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予以强调。其教育内容可从体育的各个科目的设置中窥见一斑。

2.智力和谐教育。智力和谐包括智力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和谐以及德与智的和谐,如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注意力、想像力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和谐发展。其教育内容可从各科教学上反映出来。

3.身心和谐教育。不同历史阶段对人的身心和谐有不同的表述。但一般认为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理与欲的和谐、智与体的和谐、德与体的和谐。身心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及其以后,重视人文知识而弱化宗教统治,重视实用科学而使教育逐步走向世俗化、功利化,重视音体美教育,打破宗教的禁欲、炼狱等摧残人的身体的做法。可以说人们对身心和谐发展的追求,对人文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对后续的一系列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4.人与社会的和谐教育。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进步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必须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而社会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要求,最终达到和谐互动。公立教育和公民培养充分证明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5.学科知识之间的和谐教育。从教育发展史上看,各科知识以及不同类型的知识在成为教育内容时并不平等。例如宗教知识占统治地位时,其他知识都要向宗教知识附会,宗教解释一切,以至于经院哲学盛行;而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文科占优势地位,自然科学不被教育界承认;直到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实用知识才获得与古典文科知识的平等地位,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才获得均衡和谐。

6.知识和能力间的和谐教育。在封建社会,知识大都起到装饰作用。受教育者的实际能力的培养不被重视,因为受教育者绝大多数是宗教和上层人士的子弟,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都有人替他们做。所以教育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大脑袋”、“小身子”的人比比皆是。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对劳动力的培养取代了狭隘的培养目标,所以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7.知识与爱好的和谐教育。斯宾塞、乌申斯基等人都曾指出过和谐发展应当包括个人爱好的培养。知识和爱好共同发展才是一个和谐的人,学校课外活动的设置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8.学科内部的和谐。在一个学科中,有多方面类型的知识,受教育者应当对整个学科进行全面掌握,达到学科知识内部和谐均衡发展。如语文的听说读写、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及动手能力等等,都要兼顾,不可偏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