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人格及其建构的分析介绍

和谐人格及其建构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人格及其建构在当今时代,人格问题已显得日益突出和尖锐。人格危机可以说是当今面临的严峻现实,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理性过分膨胀,而感受力衰退,情感冷漠,精神生活贫乏。和谐人格指的是构成人格整体的各个内在要素之间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状态。具有和谐人格的人同样是由这几种基本要素构成的。总之,和谐人格的人是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熔激情与理智于一炉的完整的人。感性因此而在和谐人格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和谐人格及其建构

在当今时代,人格问题已显得日益突出和尖锐。人格危机可以说是当今面临的严峻现实,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理性过分膨胀,而感受力衰退,情感冷漠,精神生活贫乏。扭转人格的理性化倾向,使之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是当代人格建构的必然取向。教育在建构和谐人格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承担这一使命的教育本身也应当具有和谐的特征。

和谐人格指的是构成人格整体的各个内在要素之间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状态。和谐人格首先意味着在人格中存在着多种构成要素,如感性、理性、非理性等,而且其中每个要素之中又存在若干次一级的要素或者说亚要素。与此同时,和谐人格还意味着各人格要素处于有机统一状态,也即和谐人格具有完整和平衡的特性。

1.完整性

和谐人格的完整性,是指这种人格的各构成要素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与功能,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和谐人格的人也就是完整的人。精神科学创始人狄尔泰把完整的人称为“总体的人”。他认为总体的人是“有意志、有情感、有想像的存在物”,在这总体的人中,“知、情、意只是真实的生活过程的不同方面”。[11]罗杰斯也曾提出过所谓“完整的人”的概念。他认为,完整的人是指“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这种人“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12]从狄尔泰和罗杰斯关于完整的人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谓的完整的人包括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等多种因素。具有和谐人格的人同样是由这几种基本要素构成的。

具体来说,这种人格具有如下特点:(1)感觉敏锐。感性是指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形式的认识。它运用感官或借助延伸感官的认识工具去反映和感知客体。这种反映形式具有直接性、表层性、经验性等特性。与理性相比,感性往往更形象具体,更丰富多彩,也更有生活气息。敏锐的感性是和谐人格的基本特征。和谐人格由于感性敏锐,所以对外界事物具有特别的感受能力。(2)头脑睿智。理性也是人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主体对感性材料的思维运演和操作,从而获取对客体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理性反映具有自觉性、间接性、抽象性、逻辑性等特性。理性是人类的基本特性。正是凭借理性,人类才创造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没有理性,人类就摆脱不了愚昧和落后,不可能成为万物之灵;没有理性,人类社会将永远处于野蛮状态,不可能得到进化。正因为理性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所以它也成为和谐人格的基本内容,和谐人格因此具有深厚的理性底蕴。(3)情感丰富。除感性和理性之外,人类还有非理性因素及其活动。非理性因素包括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意志、信念、信仰、灵感、想像等等。非理性同样是主体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这种反映形式具有不自觉性、偶然性和非逻辑性等特性。对于和谐人格来说,非理性各要素当然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情感在其中占有更突出的地位。情感生活是整个生命活动的有机成分。和谐人格的人具有丰富的情感,热情而自信。这种人不仅感情丰富,而且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还能很好地识别他人的情绪情感。他们富有同情心,倾向于与他人相互理解、形成积极的情感依恋和归属感,并具有情感沟通和相互认同的需要与能力。

2.平衡性

和谐人格具有平衡性,即人格的各要素之间具有良好的系统关系,它们良性互促,相互呼应,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在这种人格中,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等方面不会相互分离,而是趋向合作,为了达到同一目的,它们会协同发挥作用。和谐人格不是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等要素的杂乱无章的简单累积与拼凑,更不会相互矛盾和冲突。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发展都会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不是阻碍或损害作用。具体来说,感性成为理性和非理性发展的基础与条件,而理性和非理性又反过来促进感性的丰富和提高。同时,非理性成为理性发展的动力,而理性又引导非理性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正因为如此,所以这种人的“种种生命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它们的总和构成了人的个体”。[13]生命是一个有机体,各种能力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就理性与情感的关系而言,在和谐人格中,理性既不同情感作斗争,也不企图压制它,而是和谐地与情感结合在一起,并且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补充它。

在和谐人格身上,理性的严峻性和道德的禁欲性明显地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感情的、激情的因素。

总之,和谐人格的人是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熔激情与理智于一炉的完整的人。在这种人身上,既有情感的冲动,又有理性的导引;既有富于诗意的蓬勃生命,又充满着智慧的光辉精神。

和谐的人格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教育的结构要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本节主要从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这两个角度探讨和谐教育问题。和谐教育既指教育的内容,也指教育的方式。因此,和谐教育的基本内涵是指多方面和多方式的教育。单个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哪种内容的教育)和单一方式的教育(不管是哪种方式的教育),只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因而这样的教育就不可能是和谐教育。

1.教育内容的和谐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看,和谐教育是感性教育、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协调和统一。这几个方面的教育都是构成和谐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各有其价值,又各有其局限性,不能抬高其中一种教育而贬低其他教育,否则就是片面的教育,就会造成人格发展的失衡。

(1)加强感性教育。鉴于感性教育长期受到忽视,所以提倡和谐教育首先应当考虑加强感性教育。感受力是主观世界通向外界的第一道关口,外界的一切刺激都要通过它达到我们的心灵。人的千差万别,首先就在感受力的强度、深度、广度上表现出来。在一定意义上,感受力甚至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生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感性因此而在和谐人格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的感知越细腻,他从自己周围看到和听到的就越多,从而他的内心世界也就越丰富。在感性教育中,观察力的培养处于核心位置。这是因为,观察是个体认识自然和社会、丰富和发展感性的基本途径。感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自然教育和艺术教育。要使人的感知丰富化,就必须接受大自然对人的感官的开导。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感官发展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价值,艺术作为一种感性存在物,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感知周围世界的独特方式。我们的教育应当磨砺和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它们灵敏起来,以便能更好地汲取和释放生命能量。

(2)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相结合。理性教育主要是指科学(技术)教育,而非理性教育则主要是指人文(艺术)教育。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也要以人文艺术的发展来平衡科学技术的进步。具体到教育中,则既要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授,也要加强人文艺术的陶冶。正如原苏联学者卡巴列夫斯基所指出的:“科学和艺术是人的精神文明的两大基础,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学校教育的途径,就在于达到两者的平衡。”[14]

理性教育的意义是不容否定的。保罗·库尔茨指出:“虽然我们并没有天真到相信理性和科学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说,理性和科学能够为人类知识作出大部分贡献,它们对人类有益。我们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者来培育人类理智。”[15]人文艺术教育则对于受教育者开阔胸襟,启迪心灵,提升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赫胥黎虽然强调自然科学应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他反对片面强调自然科学而忽视人文科学。他认为:“除了自然科学以外,还有其他的文化形式,如果忘记了这个事实,由于注意到科学而扼杀或削弱文学和审美教育的趋向,应感到遗憾。”[16]

当今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呼吁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不是两种教育的机械相加,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关系问题。它的实质是指两种教育的相互渗透和统一。我们应当将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统一起来,使之成为科学—— 人文教育或人文—— 科学教育。这种教育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自由为最高目的,从而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因此,这种新型的教育目的观是科学与人道的有机融合,它代表了人类教育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的教育,应当在不削弱科学技术教育的前提下,提高人文艺术教育的地位。

2.教育方式的和谐

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看,和谐教育是指教学、阅读、体验、交往、活动等多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认为:“学习某种东西,从而对知识的获得,是与对行动和经验的获得的可能性同步的。文化作为一种学习过程,是与作为认识、行动、体验和自我表现的存在物的完整的人联系在一起的。”[17]因此,教育方式应当有变化,应当追求多样化。当然,多样化并不是杂乱无章,也要防止混乱。为此,应当对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全面的规划。鉴于课堂教学在教育方式中已经占据着主要的地位,这里只分析阅读、体验、交往与活动等教育方式。

(1)阅读。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格发展的基本手段。没有阅读,就谈不上精神的充实和人性的丰富。每个人都需要这种扩展生活范围的方式,每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能够以此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完善自己的人格。对于学生来说,阅读的对象不能局限于教科书,教科书至多只是阅读内容的一个范例。除了教科书以外,还应当有更广阔的阅读范围,应当有充分的课外阅读。如果没有课外阅读,学生的精神世界将会变得狭窄和贫乏。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个人很可能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但是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是智力生活,完全没有体验过阅读和思考这种人类的巨大的喜悦。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培养起他对知识的稳定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还以充满辩证法的口吻说道:“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创造性的智力活动、锻炼身体、参加劳动、审美劳动)的兴趣。”[18]

(2)体验。体验是主体亲历对象并引起相应的心理变化的活动。我们应当使受教育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去体验,体验自然、体验社会与人生、体验艺术。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不可替代的体验对象。每当儿童身处大自然的美景中,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喜悦、发出由衷的赞叹,陶醉其中而流连忘返。社会与人生体验对于和谐人格的建构也很重要。从当前的教育现实来看,一项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打破书本知识一统天下的格局,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艺术体验是指人对艺术进行审美鉴赏时所产生的感动或陶醉的心理过程。通过艺术鉴赏,人们获得了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与精神的自由,人的生命意识因此而得到强化和优化。自然体验、社会与人生体验、艺术体验三者并不是完全隔绝的,而是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在对自然和艺术的体验中包含着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和感悟,对社会与人生的体验也要依赖对自然和艺术的观照和省察。

(3)交往。交往是指人们在社会人际关系中与他人所发生的联系、沟通和交流。交往对个体和谐人格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人同世界的关系始终是以他同其他人的关系为中介的……人同他周围世界的关系越丰富,他的内心世界就越丰富,他的生命表现就越复杂和越多样。”[19]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交往来相互沟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产生影响。教育不仅需要交往,而且要尽可能地扩大交往的范围。学生只有参与学校各领域、各层次的交往,同尽可能多的其他的个人或群体进行交往,才能摆脱自身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4)活动。活动是主体参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切身经验的过程。原苏联学者休金娜指出:“活动是处于多种发展水平上的人的精神力量和肉体力量的极其丰富的动力源泉。”并认为:“人的活动是……人的生命以及人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20]我们所说的活动是指除书本知识学习以外的活动形式。书本知识的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主要是指动手活动或全身活动。之所以强调动手为主的活动,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的教育过于重视脑力活动,而轻视乃至忽视动手的活动。只有将动脑和动手这两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

通过和谐教育建构和谐人格的目标是协调精神属性,即要使人格中的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等要素共同发展,并形成协调的和有机的联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多次肯定人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重要意义。他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21]又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 —— 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22]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全部感觉或全面本质既包括感性的器官,也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器官。由此看来,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是感性、理性和非理性协调发展的人。

1.感性与理性的协调

通过和谐教育协调精神属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人类文明的感性和理性是同时产生的,理性和感性的不同功能保证了人的全面性,并且是人类具有文明创造力的两种形式,是人类主体性创造性的两种存在形式。”[2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每一方都依靠另一方而获得自己的现实性。如果其中一方决定性地征服了另一方,那么它也就因此而立刻摧毁了自身。”[24]

感性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丰富人的感觉,使人生活在自然的、形象的而不是符号的、概念的世界中。在直接印象积累贫乏的情况下,形式主义地掌握大量知识必然造成人的感受萎缩。美国哈佛大学零点课题研究已经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在一定的年龄之前,逻辑思维的发展与非逻辑思维(如想像思维)的发展是否存在相互抑制的关系?因此,有的学者呼吁,我们的教育应当珍视、保留人生命早期敏锐的感受能力,不要急于将人的丰富的感知纳入逻辑训练的轨道,不能让人的直接感受牺牲在暴风骤雨式的“读、写、算”中。人不应该是理性奴隶或逻辑机器,而应当是活生生的感性存在物。解放人的感性,把人的感性从理性的压抑中释放出来,应当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教育中,应当提供机会发展学生的感性,使学生内在的生命得到伸展和张扬。当然,提倡在教育中发展学生的感性,并不意味着轻视或忽视理性,更不是要排斥和否定理性。一个人只有理性而没有感性,易于僵化和机械;但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只有感性而没有理性,则会陷入肤浅。因此,教育既要富于感性,又需要理性的内蕴。

2.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

在和谐人格的建构中,就像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一样,理性与非理性也需要协调发展。理性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发展科学理性同样应当成为和谐人格建构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人的精神属性中,除了理性因素以外,还有非理性因素。非理性是调节人类生活的重要手段,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在人类活动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恩斯特·卡西尔对“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经典定义评论道:“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并没有失去它的力量。理性能力确实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固有特性……但是很容易看出,这个定义并没有能包括全部领域。它仍是以偏概全;是以一个部分代替了全体……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理性是个很不充分的名称。”[25]由此可见,理性只是人格的内容之一,它远远不是人格的全部。在建构和谐人格时,非理性因素也应当受到重视,应当得到相应的发展。在非理性因素中,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整个人格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在建构和谐人格时,一方面不能简单地压抑人的情感和欲望,而应该让它得到适当的抒发,得到恰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地让它们放纵。抒发情感和欲望应当采取正当而合理的方式,应当接受理性的引导和制约,应当使情感得到升华。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会生存》一书指出:“今天的教育家面临着一件使人着迷的任务:发现如何在理性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26]

关于和谐人格建构的目标,可作如下概括:(1)这几个因素都是必要的。对它们搞重要性的排列,将它们排出一个次序,没有实际的意义。(2)这些因素之间互相依赖。它们各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既不能取消,也不能互相取代。无论是轻视或忽视其中的哪一个因素,最终都会使另外两个因素受到损害。(3)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事实上,并不存在单纯的感性,也不存在绝对的理性或非理性,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在人的统一而完整的精神属性中,感性是基础,理性是原则和方向,而非理性则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我们的教育要努力克服精神世界的分裂和冲突,将精神属性统一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和谐的整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