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及其构成分析介绍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及其构成分析介绍

时间:2022-09-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及其构成人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谓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指客观存在的、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力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素质,人的能力的发挥将决定地区的服务支撑环境与制度环境的好坏。

第一节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及其构成

人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谓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指客观存在的、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力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是人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总和,是人力资源发展的外因条件和首要前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一、外部生态环境

就外部环境而言,主要是指以人力资源为中心,环绕人力的生存和发展而具有渗透和影响作用的环境总和。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与技术环境、市场体制、劳动力与人口素质、物价指数及生活水准以及人口的多样性问题。

1.政治制度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如民主政治、君主政治、独裁政治等,其对待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原则就会大不相同,这些均会对人力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渗透力及影响力。在君主制条件下,合君意者则为人才,不合君意者则视为庸才。我国封建时期实行的科举制,本来是为挑选人才而设立的。随着朝代更替和科举制的不断演变,科举制成为官员受贿、有钱人买官的有效途径,而且八股文也限制了人才能力的发展和发挥,最终选出的人才不是庸才就是迂腐而不通世事的“冬烘”。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政府挑选人才必须经由公开竞争的考选,公务人员的任用不得有不公或歧视的现象存在,公务人员系为国家、民众服务,公务人员行为需由法律来规范,公务人员的职务需有适度保障等。

2.经济与技术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在以人们无法追赶的速度发展着。个人对技术的应用同样改变了信息的流动和使用方式。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及科学技术作为新的生产手段被广泛运用,将成为支撑知识经济大潮的关键。因此,现在的人力就是要走在信息的前面,不断学会借助信息手段来为经济服务。不仅如此,在经济全球化和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知识经济两股大潮的冲击下,新市场、新产品、新观念、新竞争力乃至新经营思维方式层出不穷。创建新的模式和流程来培养全球性的灵敏嗅觉、效率和竞争力,是时代对人力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作为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组织取胜的关键,人的能力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用好用活现有的人力资源,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到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招揽人才等,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3.市场体制的发展深化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解决一国经济问题只能靠本国的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种要素、服务与商品的跨国流动更加容易。加入WTO对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变得更为迫切。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惟一办法,是创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吸引和聚集全世界的人才、资金、信息等生存要素,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素质,人的能力的发挥将决定地区的服务支撑环境与制度环境的好坏。

4.劳动力的可用性

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呈减缓趋势,劳动力市场进入了卖方市场,传统的简单、低成本替代已有人员的过程(如解聘、辞职、退休、伤残、死亡后及新增岗位人员的补充过程),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人力的要求。由于具有能从事新岗位工作所需技能的员工供给不足,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公共部门,都出现了人力结构性短缺现象。传统产业人力供给过剩,而新兴产业的人才,包括为新兴产业提供服务的人员则供不应求,这使人力资源的管理在人员流动和人员培训上面临更大压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需要更高知识的人数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现有的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与现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构性差距在日益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部分权力向区域组织或国际组织让渡。国际组织的规则也日益成为各国制定法律与政策的依据。培养具有世界级眼光,提高应对国际竞争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5.教育水准

一个国家国民受教育水准的高低,肯定会对人力资源的发展产生渗透和影响。国民受教育的平均水准高,则会整体提高国民的素质,就整个国家而言,人力的整体能力水准提升,将直接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工作产量;国民受教育的平均水准低,则会降低国民的素质,对整个国家而言,人力的整体能力也会偏低,势必会影响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加大对人力的教育投资,才能使人力投资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转化为物质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和发展做出贡献。

6.人口多样性

人口的多样性也是人力资源的外生环境之一,并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产生直接影响。例如,随着劳动力平均年龄的持续增长,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人口多样性问题较为突出的一面。当许多具有较多工作经验和技能的老年员工退休时,各个企业或部门的人力资源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就是使他们的员工必须具有老年员工所拥有的能力和工作行为准则,组织唯有通过调整和培训,才对能够迅速填补老年员工退休后造成的岗位和技能空缺,保证组织的持续稳定运转。另外,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力的特点,注重人力队伍的合理搭配,也是目前人才资源管理健康发展的内容之一。

二、内部生态环境

内部生态环境主要是指围绕人力发展,人力个体的内在素质及其一切影响人力培养和管理的环境之总和。

1.人力个体内在素质

由于人力本身是人力之“人”、人力之“力”与人力之“心”的高度有机的整体,所以就人力主体的内生态而言,人力生态是人体生态、智能生态和伦理生态的有机统一体。人体生态主要用身体健康素质指标来衡量。身心健康是人力的一个必然要求。李卜克内西说:“没有非常的精力和工作能力便不可能成为天才。”而精力和能力都来自于健康的身体。21世纪是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普遍加快,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也难以胜任繁重的工作。除了健康的身体素质以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健康的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人际关系协调、兴趣广泛、意志坚定、热情自信、思维敏捷、工作效率高。具有勇敢迎接挑战和战胜挑战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得以有效发挥。

2.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1]

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是指就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而言,能使组织中群体保持优化、平衡、和谐的环境状态;能使人力群体发挥能力的各种环境的总和。这种环境具体可以表现为人力战略环境、人力政策法规环境、人力市场环境、人力管理环境等等。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现在所有的单位、部门、企业都强调以人为本,制定自己独特的人才政策。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留住出色的人才,单位和企业都会对自己拥有的人才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如新进人员,单位或企业就会对他们进行单位或企业文化的交流,使员工对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有思想上的认同;为了让人力资源紧跟时代步伐,还会不断给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同时还时时刻刻关心员工生活,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举办各种比赛等文体活动,加强大家的联系、增强大家的团队精神。只有加强对人力管理的重视,才能给人力最大的发展空间,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

3.宏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2]

宏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是相对于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而言的。宏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是指就一个地区、国家甚至全球而言,能够使人力群体保持优化、平衡、和谐的环境状态。宏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与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有着共同点,只不过,宏观的人力生态环境对人力的开发和管理的影响更广、更复杂。人力群体生态环境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力的流动。现代社会的人力流动频繁,大多是因为与经济相关的工作机会、报酬、生活条件等原因而“跳槽”。而且,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人才很容易被一些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作机会多、报酬和生活条件好的地区和国家所吸引。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由于以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不够重视,使得很多人才都纷纷外流,造成我国大量的人才流失。因此我国应制定相关政策,重视人才的发展和管理,留住人才,才会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三、内、外部人力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内、外部人力生态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内、外部生态环境的存在和它的作用都不是孤立的。人力的兴衰成败与流动聚散,无不是环境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及他们相互作用、形成合理的结果。整体相关性是人力生态环境系统的本质特征。一般来说,社会整体环境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归根结底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社会经济环境,其他的内、外环境最终要通过人的自身内在因素能动地对社会环境发生作用。

人力外部的生态环境决定和制约着人力开发和管理活动。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是优质人力最集中的地区;教育越发达的地区,高素质的人才的供应量也就越大;国家越民主,给人才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就越大;市场体制的不断深化促使人才更加公平合理地竞争等,这些都促进了人力的开发、竞争和管理。反过来,内部的人力生态环境对外部人力生态环境也具有反作用。一个企业重视人才管理,企业必将不断进步;一个地区人力规划体系越系统、人力政策越全面,这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生活水平就会越高。总之,外部环境为人力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物质保障、精神动力和信息支持;内部环境促进了人的自身的修养和能力的提高,从而能够不断推动外部环境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