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心理和谐教育机制的分析介绍

高校心理和谐教育机制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整体性原则,形成心理咨询中心、教学系统、环境系统、管理系统、自我教育相互支持,五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心理咨询中心在许多学校也被称为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兼职教育工作者是完成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

高校心理和谐教育机制

和谐是对整齐、对称、平衡、比例、虚实、变换、节奏等法则的概括,是事物在多样的变化中呈现出的内在统一,可给人以丰富而单纯、活泼而有秩序的美感。以“天人合一”及“和合论”为思想基础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和谐观,强调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关系时都必须保持协调,将此观念延伸到教育,就是教育要使人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个体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的均衡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始终不懈地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动态和谐。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的组成部分协调发展,使人的心理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以有利于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潜力。心理和谐教育则是以提高个体心理素质,追求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实现真善美的统一为目标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水平的升级,人们越来越认识和体会到心理和谐已成为制约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作为教育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优良的品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还需要有较强的心理协调能力。所以心理和谐教育理应成为高校的一项基本任务。

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整体性原则,形成心理咨询中心、教学系统、环境系统、管理系统、自我教育相互支持,五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一、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中心是高校心理和谐教育的主战区。若要使心理咨询中心在高校发挥其有效作用,不仅需要完善的硬件设施,还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心理咨询中心在许多学校也被称为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辅导或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引导和教育的过程。咨询方式分为面谈、书信、电话咨询等,咨询主题包括新生入学适应、情感问题、健康与保健问题、毕业生问题等内容。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配备的硬件设施除了规范的咨询室、科学的室内设置、热线电话、信报箱等,更需配备必要的测量统计工具,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测试是数量化表示心理特点的一种方法,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标准化测定的技术。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工具(量表)对人的智商、人格等进行快速、全面的测查,根据所测得的各项指标数据,较准确地描述人的各项心理素质状况。在我国,高校可使用的心理测验手段比较多,应选择使用操作性、科学性都很强且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测量工具。咨询中心进行心理测查之后,应及时统计分析,建立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不仅可以为评估学生心理发展的和谐性提供真实、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便于工作者快速、准确地把握学生心态,兼顾共性与个性,抓住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因材施教,早做工作,防患于未然,而且也利于开展心理和谐教育的科学研究。

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兼职教育工作者是完成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在欧美国家的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业工作者须具有哲学博士或教育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这实际上已包括了对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准的要求。在我国高校由于目前接受过心理学方面高层次教育的人员奇缺,所以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者基本上是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他们的从业条件应符合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共同制定的《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的要求。基本要求包括:从业人员应具有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至少对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用于咨询实践之中;至少应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试工具等。由于心理辅导行业的特殊性,对于从业者有特殊的要求。

这主要包括三点:第一,为来访者保密,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第二,咨询工作者应是一位快乐、热爱生活、有良好适应能力、乐于助人的人。第三,咨询工作者应是道德修养较高的人,不能利用来访者对他们的信任和期望,为自己谋取个人私利。

二、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是高校心理和谐教育的主渠道。教育方式包括:

1.开设大学生心理教育类课程

高校可以必修或选修方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类课程,还可开设团体素质训练课程即采用团体咨询的方式,将面临同一方面问题的同学组成班级,以实践、训练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或针对不同年级面临不同的主要问题,开设年级主题心理训练课程。团体咨询和团体素质训练这种方式更适宜大学教育的特点。

2.将心理和谐教育渗透到全面教学中

将心理学原理和对学生的心理和谐教育有机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将学科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体现教书育人的统一,从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学风。如通过“两课”渗透诚实、积极向上、自尊自强、坚毅勇敢、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教育,奠定“三观”教育的基础;通过艺术类课程如美学、音乐等教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感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使真、善、美与健康有机结合;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优良的体育道德风尚等。

在任课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心理的协调性会感染学生。心理和谐性好的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心理信息是乐观、积极、孜孜追求科学真理……而心理和谐性差的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心理信息可能是悲观、消沉或是社会阴暗面……所以,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应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实现育人目的。

衡量心理咨询中心及教学系统的成效需要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估体系。不仅要从量的角度衡量,如咨询中心辅导的学生人数、心理测查的普及面、建档资料的完整性、心理类课程开设的数量等等,还应从质的角度衡量,如从事心理教育教师的资历水平、辅导中心辅导结果的信息反馈、心理教育学科渗透的效果调查等。通过评估发现问题,弥补不足,提高水平。

三、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是高校心理和谐教育的调节器,调节方式包括:

1.认识、利用、改造社会大环境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的改革带动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认知的变化,在一系列积极成果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崇拜金钱、享乐,信仰迷失,道德虚无,人们心态紊乱,行为失落等负面现象。具有社会心理问题的群体人数在不断扩大,这些现象对社会化日益加强的高校大学生文化、心理、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正在加深。高校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时,应重点利用社会正面舆论和普及性教育渠道,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尤其对于青年人涉足较多的性问题、毒品问题等更应予以认识指导,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平等竞争、人际和谐、心理宽松的生活气氛,只有努力净化社会大环境才能保证小环境的纯洁性。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对促进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陶冶情操的好机会,使他们勇于面对挑战,勇于战胜失败和挫折。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利于学生间的相互沟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应不拘一格,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先进集体评比、宿舍文化建设、课余休闲活动、系列讲座、文体竞赛等等。

3.创造绿色心育环境

绿色象征着健康,洋溢着热情。创造绿色心育环境包括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和课堂教学工作环境。建筑物、运动场、教室设备等环境设施本来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但如果我们按照人的心理规律进行设计,按和谐的心理韵律精心构造,就能使学校的物质环境体现一种特定的心育情境。校园的课堂教学工作环境的优化主要是指教学工作中各种活动、各个环节的优化,如果说以上通过教学系统进行的心理和谐教育,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和学科的丰富性,那么,这里我们强调的重点则是教学的形式,通过挖掘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营造出参与、理解、关爱、积极、美好的心育氛围。

四、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高校心理和谐教育的催化剂,管理方式包括:

1.确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学校提倡人性化管理是时代的需要。管理者要改变过去总希望通过行政、奖惩、道德教育等手段达到解决学生问题目的的观念。事实上,许多问题并不是道德品质优劣导致的,而是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探究学生问题的心理根源,了解学生对自身心理失衡的认知度,引导学生对不良心理合理宣泄与调整,实现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平衡,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管理趋于人性化、个性化的发展潮流与心理和谐教育的主旨即尊重人的个性和发展潜能是相吻合的。所以高校管理者应将学生视为学校生存之本、发展之本,管理决策应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尊重学生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发展潜力。

2.服务为先,管教渗透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在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时,首先应增强服务意识,并且注重服务于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其次是为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在资源,还须提高管理工作者的科学理论水平,重视在学生管理中加强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最后,高校学生管理者为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奋斗的积极性,还应研究大学生的需要动机,在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最大可能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使学生积极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强烈的外在追求。在高校,管理是第二位的,它只有与居于第一位的教育任务密切结合,才能实现教育目标。

五、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高校心理和谐教育的内动力。自我教育实质上是大学生对自我心理的认识、调节、评价、提高的过程。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曾说:“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大学生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发现和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识的合理性需要以客观的尺度加以衡量,即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才能在评价自我时找到合适的社会尺度,对自我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评价才会客观;评价时不以偏概全,不以一时一事下结论,评价结果才会具有发展性,才会体现出评价的艺术性。

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目的是自我锻炼和提高。锻炼和提高的主要途径为:

(1)良好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从习惯入手,从改变习惯到改变心理定势、优化行为方式,是获得人生成功的重要途径。好的原则与固定的习惯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努力方式,不良习惯以及相应的心理定势会成为大学生发展的绊脚石。

(2)体育运动。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体魄是和谐心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培养大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3)健康娱乐。娱乐对心理健康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娱乐对人身心的调剂功能。人有五官四肢、七情六欲,在原始生活中的身心活动是均衡的,由于社会进化,人的活动时间、空间、职业分工等条件的限制,从而使身心产生了偏差、偏废、窄化等现象,造成身心功能失调。[31]大学生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对激烈的竞争,更要善于在娱乐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均衡发展。

(4)社会实践。大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基地,进行各种实习和实践活动,不仅能使他们通过实践认识理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进而培养其正确的学习观,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大学生通过参加勤工俭学和义务劳动,了解父母的辛苦,树立家庭责任感,认识劳动的重要和光荣;大学生通过参加假期学校组织或自行安排的社会调查、科技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能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在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五条渠道汇为一体,发挥整体优势,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高校心理和谐教育机制的运行应以心理咨询中心为基础,以自我教育为内动力,以教学系统为指导。环境系统作为机制运行的调节器,对咨询、教学、管理、自我教育有协调、熏陶、感染、共鸣等作用。管理系统是机制运行的催化剂,科学管理不仅能夯实教育基础,严谨教学态度,督导环境设计,还能提升自我教育的效果。心理和谐教育的研究应遵循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科学规律,从而实现心理和谐教育的良性循环与动态发展。

【注释】

[1] 李向前,向洪,贺然.中国人才批判.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206~208

[2]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49

[3]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6

[4]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5]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3

[6] 文松辉.大学生恶性事件频发 心理健康不容忽略.人民网.2003-03-19

[7] 杨玉峰.调查显示:大学生犯罪盗窃案占七成.北京晨报.2001-11-16

[8] 刘长明.发展的革命.济南大学学报,2002(1)

[9] 张立文.和合文化与21世纪展望.人民政协报.2001-01-16

[10] 龚乐进.爱因斯坦与教育.中国教工,1999(12)

[11] 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26~27

[12] 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述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3] 阿法纳耶夫.社会管理中的人.北京:知识出版社,1983.28

[14]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美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74

[15] 保罗·库尔茨.保卫世俗人道.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2

[16]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美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56

[17] 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59

[18]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49

[19]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材与人的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92

[20]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4

[2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7

[2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23] 赵汀阳.美学和未来美学:批评与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34

[24] 卡尔·雅士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38

[25] 因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4

[26] S.拉塞克,G.维迪努著.学会生存 ——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27]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0

[29] 燕国材.教育心理十题.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30] 戴国恒.心理教育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1] 钱焕琦.大学生心理卫生 —— 迈向21世纪的通行证.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