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的分析介绍

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索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可以有许多角度,比如说新闻敏感是一种明察秋毫的社会知觉,是思维的一种顿悟现象或者是新闻工作者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种特殊能力等等。杜德尔对这一特大新闻高度的新闻敏感是经过对一系列事实的分析、比较后产生的。他所具有的新闻敏感性是举世公认、无与伦比的。

第三节 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政治敏感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新闻敏感的强弱直接影响记者采写新闻的数量和质量,甚至决定记者的职业命运。

探讨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有助于记者自觉培养这种职业素质,也有利于适应时代需要的新闻名篇的问世。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探索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可以有许多角度,比如说新闻敏感是一种明察秋毫的社会知觉,是思维的一种顿悟现象或者是新闻工作者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种特殊能力等等。从心理学方面看,与新闻敏感联系最直接的心理现象就是社会认知。记者采访属于社会活动,在采访中出现的心理现象自然也就属于社会心理。而社会心理的内在过程是从社会认知开始的。社会认知的最初阶段是社会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记者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迅速、准确地选择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而判断、预见自己所选择的新闻事实的社会反响。记者这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既是他的认知过程,也是其新闻敏感产生的过程。

一、新闻敏感与社会认知

(一)新闻敏感与社会知觉

新闻敏感的第一步就是记者须从无数事实中优先准确、迅速地选择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来,这正是社会知觉选择性的一种表现。“记者们有着特殊的眼镜,他们运用这些眼镜看某些东西,但对某些东西却视而不见;同时又以某种方式,见他们所见的东西。他们进行某种选择,并对所选择的进行建构。”其中,“特殊的眼镜”是指记者们特有的感知方式,是指“解释组织感知,限定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东西的那些无形结构”。[18]因此,不同的记者把自己的新闻敏感点落在不同的事实上,或落在同一事实的不同角度上,造成这种差异主要在于记者的内因即心理背景。心理背景是由已有的知识经验、动机、需要等心理要素转化来的。这个心理背景决定了记者对哪些事实最敏感、最易被其社会知觉所选择。

2002年夏天,全球有16家媒体记者获准进入车臣采访。他们有的选择写贫穷,有的选择写战乱,而一名中国记者却选择了写战争对人性的异化。他写了一个年仅五岁的车臣女孩,打死了送给她巧克力吃的俄罗斯上尉。这篇报道体现出记者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对战争和恐怖行为的厌恶。

(二)新闻敏感与社会印象

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留在记忆中的认识客体的形象,即表象。

当记者通过社会知觉选择了某一事实作为报道对象时,这仅仅是新闻敏感的开端,记者还须将该事物与自己头脑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各种印象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证实所选择的事实的准确性,预测其新闻价值的大小。

担任美国《华盛顿邮报》驻莫斯科首席记者的杜德尔曾于1984年初不仅抢在他的同行之前,也先于美国白宫和中央情报局,只身在莫斯科捕捉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大新闻——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去世了。当他通过电传连夜向报馆发出这条新闻的第二天,苏联才宣布安德罗波夫的讣告。

杜德尔对这一特大新闻高度的新闻敏感是经过对一系列事实的分析、比较后产生的。

1984年2月10日那天,从黄昏到午夜杜德尔敏感地捕捉到一系列不寻常的迹象:

(1)在当晚的电视节目中,苏高级官员演讲中省了一句陈词老调,他没有向托木斯克人民转达安德罗波夫的问候。他还注意到当该电视讲话结束后,将原已安排好的流行音乐改换上了严肃的古典音乐;

(2)两年前,一位苏联朋友告诉他,安德罗波夫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

(3)苏国防大楼正常情况下只有四个窗户有灯光,而这晚有几百扇窗户亮着灯;

(4)在通往克里姆林宫的路上,增加了执行任务的保安人员。

这一系列不寻常的迹象与杜德尔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即社会印象)诸如:安德罗波夫的健康情况急转直下,在15个月前勃列日涅夫去世时苏电视台也将流行音乐改换为古典音乐,以及苏国防大楼灯光陡增等种种事实都在杜德尔头脑中形成了鲜明、清晰的对照。经过分析、比较,杜德尔初步确认安德罗波夫去世了。

(三)新闻敏感与社会判断

判断一位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是强还是弱,不仅仅看他选择了什么,分析比较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对所选择的事实加以分析比较后得出的社会判断是否正确。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社会判断是记者下决心将所选择的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前提。只有当新闻报道被受众承认并且产生较强烈的社会反响时,人们才会肯定该记者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

2005年11月下旬,哈尔滨市因松花江遭遇严重污染而全市停水,全国为之震惊。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今日早报》编委会快速认定这一事件的普遍价值,并果断决策,抢在省内、国内其他媒体之前,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赴哈尔滨。在11月24日至11月28日之间,该报共计推出12个整版刊出该事件的相关新闻,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也受到省内外同行的高度赞扬。

二、新闻敏感与记者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对于记者来讲它不仅直接影响新闻敏感程度的强弱,而且对记者所有的心理素质都有制约作用。

纵观中外记者,数以千万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新闻敏感,但往往只有名记者才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或者说具有高度新闻敏感的记者才有可能成为名记者。他们所选择的新闻事实,所写出的报道常常产生振聋发聩的社会效果。原因何在?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H.Kelley)认为:“每个人头脑中都构成了一定的心理组织结构,如同一个有色镜头,人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要经过这个‘有色镜头’的过滤。”名记者与一般记者的差异正是在于他们各自的“有色镜头”不同。组成这个“有色镜头”的因素非常复杂,它包括了个人的知识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情感意志、兴趣爱好、认识方式、个性特征等,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指出的,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

记者的人格制约着他反映客观现实的那个“有色镜头”,而该“镜头”又制约着他的新闻敏感的强弱。

被誉为“驰骋全球”的“新闻史上的哥伦布”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是一个人格高尚且集各种优秀心理品质于一身的杰出记者。他所具有的新闻敏感性是举世公认、无与伦比的。在黑暗的旧中国,当我们自己的同胞中还有不少人分不清“延安”、“西安”时,他居然能施展出“本世纪新闻记者……最了不起的绝技”,写出了使“中国沸腾”令“世界震撼”的爆炸新闻,他在被世人誉为“宏大、勇敢、辉煌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这部书的结尾预言“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最终会获得胜利”。面对这个事实谁也不会否认斯诺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但谁也不会将他的辉煌成果仅仅归结到新闻敏感上,而是将其归结到他那崇高的人格上。斯诺具有“无畏的探索精神,当机立断的勇气,追求真理的坚韧意志”,敢作敢为的性格和极强的好奇心、探索欲,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斯诺在“时代的急流中……毅然将自己置身于中国人民之中接受中华民族魂的启迪。他对中国有一种热爱之情……”[19]可见,斯诺超乎寻常的新闻敏感正是他崇高人格的一个侧面,一种体现。

在中国新闻史上,各领一时风骚的名记者像梁启超、章太炎、瞿秋白、蔡和森、邹韬奋等也都是人格高尚的人,他们以其高度的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写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报道。

如今改革的时代又造就了一批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具有新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他们的新闻敏感具有新的高度、时代的特色。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的主持人向菲由于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4次成功劝说4名负有命案的犯罪嫌疑人向警方自首而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很多人认为向菲运气好,她能发现负有命案的犯罪嫌疑人纯属偶然,实际上,这正是主持人人格的体现。“从数百条短信中发现可能隐藏着秘密的一条,需要敏锐的眼光;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可能是杀人嫌疑犯的听友,需要过人的勇气;长达十几天的电话打扰,即使在假期也毫无抱怨,需要的是爱心和真诚;设身处地分析利弊,反复地规劝,既需要语言的技巧也需要平等的心态;帮助嫌犯咨询法律顾问,联系投案事宜,需要的是服务精神和责任心。”[20]

总之,记者的人格制约其新闻敏感水平的高低,记者的新闻敏感的强弱也正是记者人格的一种反映。

三、怎样增强新闻敏感

(一)培养高尚人格品质,优化记者的职业敏感

对于记者来讲,新闻敏感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把提高自己的职业敏感仅仅放在这一点上,而应在培养自己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上下功夫。因为人格的作用“就像一个指南针,调节和控制着个体,使他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时代要求记者首先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命感是产生新闻敏感的内驱力,使命感越强,完成使命的驱力越大,毅力越坚强,情感越生动,知觉越灵敏……而当使命和人生目标、人生价值的实现融为一体时,人的兴趣、爱好、情感都会倾注于使命,产生职业钟情,使命钟情,就会形成实现使命的巨大动力、不屈不挠的毅力和高度的职业敏感”。[21]例如,新华社记者马丽、歧晓峰正是因为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驱使下,冒着巨大的风险,克服层层干扰和重重困难,深入到河南上蔡县文楼村等地艾滋病高发区进行采访,由于是与艾滋病患者面对面地交谈,拍到了大量真实反映艾滋病患者艰难生存状态的镜头。正是因为这些报道,引起了中央领导对艾滋病群体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艾滋病人群的关注与援助。[22]

最后,记者要不断更新价值尺度、价值取向,敏锐发现、反映改革中的新事物、新人物;坚持为改革呐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怕牺牲、顽强拼搏。只有具备了以上素质,记者才能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

(二)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

“谁知道的最多,谁就看到的最多。”谁的知识越丰富,谁的社会知觉阈就越低(社会知觉阈是指引起刺激反应所需要的最少限度的社会刺激量),社会知觉阈越低意味着其社会知觉反应越敏感。艾丰同志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曾写道:“老的记者往往对可能有新闻价值的新的事实的‘生长点’和‘临产状态’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里所说的新的事实的“生长点”和“临产状态”正是心理学所讲的社会知觉阈。新事实的“生长点”和“临产状态”是在与旧事实相对比中表现出来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人,对新、旧事实的判断也就越迅速,其新闻敏感性也就越强。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处于时代前沿的记者一定要善于学习,否则很容易落伍,甚至由于知识陈旧而丧失辨别真假新闻的能力,更不要说增强新闻敏感了。记者要有“海绵”精神,不断地学习吸收新观点,接受新信息,甚至是生活中和网络中的流行语言,也都是记者学习的对象。与此同时,记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尤其要多读一些能开阔思路、增强思辨能力、帮助找到解决问题途径的诸如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书。善于从同行身上取经,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比如,经常思考报道同样的题材,其他媒体的记者在采访手段和选题角度上是否比自己更好,比较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三)扎到生活的海洋中,贴近生活的脉搏

社会生活是新闻报道内容的源泉,也是产生新闻敏感的根源。培养高度新闻敏感仅靠一般地了解生活是不够的,需要记者扎到生活的海洋中,贴近生活的脉搏,用新闻眼、新闻鼻、新闻耳全神贯注地对新事物进行搜索、追踪并不断地对新、旧事物做精细的比较、分析,从而提高对新事物的感受力,迅速地觉察到别人觉察不到的情况和细节,体察到别人体察不到的广度和深度。

“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有点像电光石火。电子枪点燃煤气灶一打就着。如果缺乏新闻敏感,就好像用火镰打受潮的柴火,火星四溅,就是打不着火。生活里面这种火星是非常多的,如何让这些火星点燃自己心中的火苗,是一门大学问。”[23]《辽沈晚报》的记者葛红霞经常到居民家走走,从海阔天空的闲聊中,敏锐地抓到有价值的信息,通过串门聊天收获一篮子的独家新闻。有些记者抱怨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获取独家资源、独家素材越来越不容易。记者只有“卧”生活的底,“城里走,乡里走,山里走”,才能将湮没在浩繁的生活中的新闻素材识别出来。记者的主战场在基层,范长江不跑偏远的红色根据地,就不会写出轰动一时的反映红色根据地人民生产生活的众多作品。《中国青年报》几位记者不深入大兴安岭林区火灾现场,就不会写出“红色的警示,绿色的召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