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和本质的分析介绍

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和本质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和本质一、什么是新闻受众心理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即因新闻媒介本身及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和由之而引发的其他刺激直接或间接地在新闻受众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受众心理恰恰符合以上这四点。

第一节 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和本质

一、什么是新闻受众心理

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即因新闻媒介本身及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和由之而引发的其他刺激直接或间接地在新闻受众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对这一定义做如下解释:

第一,新闻受众指专门接收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受众。新闻受众既包括群体,又包括个体。

第二,由新闻信息而引发的其他刺激主要指围绕着接收新闻信息而出现的受众之间的人际互动。这种人际互动对受众心理的影响是直接的、广泛的、深刻的,但往往不易为认识主体所察觉。例如,一家人边看关于“9·11”事件的电视新闻边议论。有人说:“恐怖主义真是让人深恶痛绝!”也有人则反驳道:“美国那么可恶,应该刹刹它的气焰!”但也有人静听别人的讨论并思考。这种家庭成员围绕着某一新闻的讨论就是一种人际互动。这种人际互动也是产生受众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所谓“主观反映”,是指由于受众群体或个体因各种差异(像文化背景、教育水平、年龄、性别、职业、个性价值观、需要、兴趣等方面)而造成的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心理反映。例如对“黑人被枪杀”的新闻事件,黑人和白人群体会持不同的观点,又如上边所说的一家人对“9·11”事件的不同看法。

二、新闻受众心理的本质

(一)新闻受众心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

所谓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若肯定受众心理属于社会心理,则需要判定受众心理是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

2.是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的产物;

3.带有自发性;

4.是认识主体的反应。

受众心理恰恰符合以上这四点。首先,受众心理是在新闻活动中产生的。而新闻活动是“沟通信息交流情况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相互传达的基本方式”[1]。“社会生活即人们的社会活动”[2]。其次,在新闻活动中,既有传者通过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又有受众之间因新闻信息而引起的人际互动。无论是“以大众传播为主体的信息形成的环境”还是“由人际交往形成的精神环境,都对社会心理起决定作用”。[3]第三,受众心理带有很大的自发性、随意性和可变性,是一种比较难以控制、掌握的社会心理。最后,受众心理是受众(即认识新闻信息的主体)对新闻信息以及在新闻活动中他人影响的反映。

(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受众心理实质上是社会心理的观点还可以从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鲁汉关于“媒介是人体的延伸”[4]这一论断中得到进一步的阐释。

我们知道社会心理包括群体中共同的心理现象和个人受群体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现象。无论哪种涵义的社会心理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受众心理则是由媒介信息引起的。从表面看,这是一种“物——人”即“媒介——受众”之间的关系。麦克鲁汉关于“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则把这种“物——人”的关系透视为“人——人”即“传者——受众”的关系。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既可以从传者又可以从受众的角度去理解。首先,“人们创造出传播信息的媒介,用来传递人的思想经验,借助媒介,人创造的精神文化传播得更加广泛,更加深远”。同样,人们创造出新闻媒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传播新闻信息。

新闻传播者通过采访、写作、编辑(制作)、播出等环节,把远离受众的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转化为符号(文字、声音、画面),通过新闻媒介展示给受众。当然,受众所接受的新闻信息并不是纯粹客观的,而是经过了传者头脑的过滤和加工。传播者制作新闻是为了凭借新闻媒介的力量延伸自己的认识(最明显的是新闻评论),所以说媒介是传者人体的延伸。同样,媒介也是受众人体的延伸。受众由于自身器官的限制,不能了解超出人际关系活动范围之外的所有人和事,于是便需要大量地、经常地借助于媒介获取新闻,去认识大千世界。“一种媒介就是一个独特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从其他窗口看不到的景色;一种媒介就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以一种不同于在其他环境中的方式来经验、思考和行动。”如此看来,媒介可大大地延长人的某些器官。

媒介把传者和受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又把受众与传者所报道的那个世界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通过受众的反馈、参与,媒介信息的传递由单向(传者→受众)变为双向(传者⇆受众)。无数次的双向联系所形成的环状循环,便沟通了传者与受众之间在社会心理上的联系。媒介没有割断传者与受众,相反,媒介成为二者人体的延伸。大众沟通中隐匿着的人际沟通得以实现,传者与受者的心理互动得以实现。所以我们说,受众心理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心理。

明确受众心理的社会心理性质,通过受众调查了解社会心态有助于执政党制定正确的合乎民情的方针政策;明确受众心理的社会心理性质,自觉地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去研究受众心理,将会拓宽受众心理的研究领域,深化新闻改革。在这方面有许多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比如把握新闻报道的时机与受众的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关系;新闻报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新闻报道对受众的暗示作用;新闻宣传与受众态度的转变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