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理念的构成内容的分析介绍

新闻理念的构成内容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新闻文本所体现出的新闻理念构成内容主要表现在新闻传播倾向上,具体包含以下两大方面的内容。在中国新闻界,新闻传者的思想倾向是旗帜鲜明的。新闻理念中的受众情感倾向,是由新闻传播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新闻理念的构成内容

新闻理念是传者的思想观念在新闻文本中的体现,但它又不仅仅限于文本本身,从发现新闻事实到创作文本,从传者传播到受者接受,新闻理念始终贯穿其中。所以,新闻文本所体现出的新闻理念构成内容主要表现在新闻传播倾向上,具体包含以下两大方面的内容。

1.传者的思想倾向

我们前面说过,西方新闻界一直追求并标榜新闻的客观性,但事实上在新闻文本中,不可避免地代表着一定国家、民族的政治、宗教或企业集团等利益的新闻传者的主观思想倾向。

在中国新闻界,新闻传者的思想倾向是旗帜鲜明的。马里逊1815年在马六甲所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就是以宣传教义为主旨的;到晚清的《强学报》、《时务报》等,无不以启蒙维新为其思想倾向;至于后来国民党的党报政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创办的各种报纸,其政治思想倾向就更不用说了。

今天的中国,新闻的思想倾向性仍是新闻传播的首要事务。熊高先生在其著作中谈到记者的修养时,摆在最前面的就是记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为政治服务,要求记者要有相应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和政治远见,并且做到自觉地服从政治和服务政治。”在谈到记者的意识时第一就是“中南海”意识: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意识是一种思想觉悟,是一种指导思想,是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新闻记者审视新闻、报道事实的重要依据,是一种大局意识。[4]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闻媒体都必须接受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一事实。

当然,新闻“喉舌”概念不再是过去的含义,不是简单的党和政府的宣传代言。一个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正逐步健全和完善的国家,新闻传者的思想倾向在国家宪法规则下具有比传统的政治观念更丰富的内涵,公众意识、民生观点越来越成为新闻传者思想倾向的主流。无论如何,新闻传者的思想倾向现在不是被淡化,而是更加强了。如深度报道的出现,新闻的主观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同时也修正和补充、丰富了新闻客观性的内涵,使新闻报道更全面和深刻,更有效地实现了新闻的价值。

2.受众的情感倾向

在新闻文本中,传者要体现主体意识,就需要借助于情感。这种情感是传者融入新闻事实的情感,但更是以受众的情感倾向为归宿的情感,实际上是为众寄情。新闻理念中的受众情感倾向,是由新闻传播的特点所决定的。一方面,在新闻传播中,受众作为社会的主角,接受新闻的主体,因时间、对象而异,会对不同的新闻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从而使新闻价值在他们那里形成不同程度的现实性。新闻价值的大小也就和新闻的情感因素直接联系起来,而新闻的情感又直接与受众联系着,合乎受众情感倾向。只有这样,新闻才能借助于情感使受众更快地形成态度,从而实现新闻传播的一系列社会功能。另一方面,从文本表现看,情感是最基本的外在形态,嬉笑怒骂、喜怒哀乐,可以形于色,也可以溢于言。因而新闻文本中的受众情感倾向,易于同受众建立情感的纽带,从而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传播目的。

我相信任何一个有情有义的受众在读这则消息文本时,都会为之感动,为之流泪:

向劳模鞠一躬

本报讯(刘英贵、周志平) 文化宫大厅里一片寂静,坐在前排的劳模们胸戴红花,肩披红色绸带,聚精会神地倾听分局局长王冉作的总结报告。

11月12日下午3时,齐齐哈尔铁路分局正在召开安全生产3000天祝捷大会。分局长的讲话,句句叩击着人们的心扉。他说:“有个火车司机叫董振东,他的父母一瘫一傻。不幸的是,5年前,他的妻子得了脑溢血,瘫痪在床,董振东一个人担负着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担子。出乘前,要一次做好两三天的饭,送到老人和妻子的床前。更不幸的是,去年春的一天,妻子病情突然恶化,董振东本想请假照料妻子,但当时车间人手紧,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当他驾驶机车刚走完单程,单位领导和亲友就赶来了。到医院后,他看到的是妻子的遗容。他曾向妻子许诺:‘再有两年,我就实现安全行车25年,那时,我就退休,好好伺候你,等我两年吧!’他猛地扑到妻子冰冷的身上,放声大哭:‘亚芳,我对不住你!’”

讲到这里,王冉同志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夺眶而出。他泣不成声了。坐在主席台上的铁道部部长韩杼滨、黑龙江省省长邵奇惠也跟着落起泪来。顿时,会场里一片抽泣声。

许久,人们才渐渐恢复了情绪。王冉用手绢擦了擦脸上的泪珠,嗓门提高了些:“在我们分局,正是有了董振东这样的职工,才有安全生产的今天。我作为分局长,向你们深深地鞠一躬,谢谢你们啦!”

王冉离开讲台,站好立正的姿势,向劳模们恭恭敬敬地弯下了腰……[5]

传者运用场景、细节、人物语言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表现自身感受,写出了真情实感。用这种情感把受众的情绪和情感调动起来,从而在传者和受众之间产生了心灵的交感。情感流露得自然得体,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被心中的情感意识,潜移默化地被感染。

一篇优秀的新闻文本,正是通过受众的情感倾向和充沛的情绪作用,达到了与受众进行思想的交流。《唐山大地震》一文的作者钱钢,在回忆30年前的采访经历时说:“当时被激发起来的,是人的同情心,是爱。我珍惜30年前的那段经历,它如同《圣经》中的篇章,如圣洁的灯,一直在观照内心。”[6]这就是新闻的情感——传者和受众的共同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