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的特性包括的内容及分析介绍

新闻的特性包括的内容及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姓“新”,这是对事实的硬性规定。现代新闻更是通过大众传播的工具和形式来广为传播的,向全社会公开发送,不分内外。新闻报道的是人们普遍关心、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聚焦于公共事务领域,集中在多数人感兴趣的事实。这是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三节 新闻的特性

一、写真性

新闻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中发生过或存在着的事实,是完全的真人真事。新闻说件什么事,现实中一定有这么一件事;新闻说个什么人,现实生活中一定有这样一个人。新闻是完全的真话实说。徐宝璜在其所著《新闻学》中指出:新闻第一须确实。“新闻须为事实,此理极明,无待解释。故凡凭空杜撰闭门捏造之消息,均非新闻。”[9]穆青在《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文学可以而且必须虚构,而人物通讯却不能有任何虚构,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新闻的真实和文学的真实,是两种意义上的真实。文学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它的人物是根据生活中的真人加以概括、集中而塑造出来的,它所写的人物是没有通讯地址的……人物通讯就不然了,它所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他们是有通讯地址的。”[10]讲得十分精辟,也很形象。人物通讯是如此,其他新闻也是如此。新闻只反映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生活中确有其人其事,才可以说,没有其人其事,就不能说。所有新闻,其建筑材料,都必须是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千真万确的事实。在这里,没有凭空想象的天地,没有任意虚构的自由,也没有“艺术真实”这一说。并且,新闻只能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实是什么样子就反映成什么样子,不能做任何改动、变更。把没有的说成有,把有的说成没有,颠倒黑白,以讹传讹,都不是新闻。新闻只能写真,真写。造假和假造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也为人所不耻。美国《华盛顿邮报》女记者简妮·库克的特稿《吉米的世界》在1980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写作奖,后来被证实为捏造,该奖被收回。此次事件成为《华盛顿邮报》历史上极不光彩的一页,被当作新闻史上经典性的反面教材。

写真而不蹈虚,绝对不能虚构,是新闻与文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二、新鲜性

新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谓“新”是指内容新,“近”是指时间近。总起来看,“新近”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指新闻事实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新闻报道事实的时间离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间距越近,新近性就越强。其具体尺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今的解说,所谓“新近”,是指新闻事实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现代新闻不是一般地讲新近,而是以日计,以小时计,重要的新闻还以分计,以秒计。1963年11月22日下午1点左右,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美国西部的达拉斯遇刺身亡,合众国际社老牌记者史密斯在事后十几秒钟,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条新闻:“三颗子弹射向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闹市区的汽车队。”2003年3月20日上午10点33分(伊拉克当地时间20日凌晨5时33分),新华社发出快讯“巴格达上空传来空袭警报”,以10秒的优势领先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成为全球第一家播发伊拉克战争消息的新闻机构。徐宝璜认为,新闻“第二须新鲜。明日黄花之消息,亦不能认为新闻。盖新闻有如鲜鱼,鱼过时稍久,则失其味。新闻逾时愈久,其价值不失亦损矣”[11]此为至确之论。

新闻的新鲜性与报道的时间关系极大,然而,它却是以事实本身的新鲜为前提的,事实新鲜才有新闻的新鲜。新闻姓“新”,这是对事实的硬性规定。“新”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异”,既异于旧,也异于众,更异乎寻常,带有首次性和唯一性。如果事实是陈旧的,即使快写快发,仍然不是新闻而是旧闻。这是显而易见的。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新鲜与否是对“闻”的人而言的,新鲜是说对闻的人有耳目一新的意义。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如果照这种说法,那就无事不新闻。因为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实,对于不能耳闻目击者,却可能是前所未闻的。而任何事实,世界上总是有人先闻,有人后闻,还有人不闻,信息闭塞的人对多少事都不闻不问!所以,用闻者的“闻”来定去就,新鲜也就失去了基本义和客观标准。事事皆新闻,等于取消了新闻。实际上,新闻事实一旦时过境迁,就永远不成为新闻了,除非它有新的变动。所以,新闻的新鲜性必论时间,但决不能唯时间是论。“新近”两个字作为一个词是相辅相成的,但位置不能颠倒。“新近”用在新闻这里,尤其是一个内容实质上的概念。

应当新鲜,只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规定了新闻不可以也不会混同于历史。

三、公开性

新闻是通过新闻传播工具与形式向社会和人们公开告知的消息。它告诉人们,在他们周围发生了什么,世界发生了什么,使人们得以了解他周围的世界,了解社会和时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比如中央开了一个什么会,国家出台了一项什么政策,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个地方出了一桩什么事情,哪个方面发现了什么问题,等等。新闻就是把这些东西报告出来,传播开来,让人们知道。简单而通俗地讲,新闻就是公开地向世人“通风报信”的。不具备公开通风报信特征和作用,即没有公开性的,便不是真正的新闻。

公开性即公众性。新闻意味着告诉大众,新闻不是悄悄话,不是一对一地传播,古代即然。那些在我们今天看来可以称之为新闻的古代图形、符号、文字,都是公之于众的产物。现代新闻更是通过大众传播的工具和形式来广为传播的,向全社会公开发送,不分内外。

公开性意谓公共性。用范长江的话说,新闻告知“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比如国内外时事,关系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的事。新闻报道的是人们普遍关心、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聚焦于公共事务领域,集中在多数人感兴趣的事实。个人的私人事物,只有少数几个人欲知的东西,新闻应不去管。在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也有“永恒主题”。比如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常见的商品价格、公共交通、大众卫生、自然环境,等等,天天有新闻有报道。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一类事实为广大群众所切实关心,具有公开告知的意义。总之,没有偏私,凡应当报告给人们的,都对大众有意义、有作用,都公开相告。这是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

新闻什么时候都是公开向大众告知信息的,决定了新闻完全不同于情报。

四、纪实性

所谓纪实性,亦即事实性。新闻反映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事实,而不是别的什么,事实乃是新闻的唯一内容。如《中国军团:刘翔创造奇迹,中国田径上演完美风暴》:

新华社雅典(2004年)8月27日电:就像闪电一样,刘翔挟着狂风与怒吼冲过终点。他以明显的优势获得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他平了世界纪录,他改写了奥运会纪录,他像惊雷一样将欧美人百年来坚不可摧的“黑色碉堡”炸得土崩瓦解。刘翔,树起中国田径的又一座里程碑。

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战27日打响,刘翔在第四跑道,身旁的一群黑人选手如狼似虎。从来没想到刘翔能这么快,他从起跑就抢占先机,然后以惊人的速度让所有大名鼎鼎的高手越落越远。当他像红色的狂飙一样冲过终点后,电子屏幕上12秒91的成绩让所有人震撼: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男子田径项目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是中国田径的历史性突破,也是所有亚洲黄皮肤人的骄傲。而在刘翔之后,邢慧娜再次制造巨大的惊喜,让中国田径在雅典上演完美风暴。

邢慧娜在女子10000米赛的半程之后进入第一集团领跑,并在最后一个弯道突然加速冲刺,甩开了所有对手,以30分24秒36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冠军。她的队友孙英杰获得第六名。这样,中国田径队历史性地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两枚金牌。

在落后的田径项目连夺两枚金牌,中国军团笑得合不拢嘴。27日的比赛结束之后,中国军团以27金17银12铜的成绩排在金牌榜第二位。

事实上,中国田径在男子50公里竞走赛中还差点获得一枚铜牌。虞朝鸿一直顽强地坚持在第一集团走了30公里,尽管后来体力下降,但仍以较大优势领先第四名。然而,在马上就要走进体育场的最后关头,体力急剧下降的虞朝鸿被他后面的俄罗斯选手超过,以9秒之差无缘铜牌。另一名中国选手阿拉坦嘎达苏获得第十名,而韩玉成最终未能完成比赛。

……

这篇消息报道了一个震动世界的新闻:中国田径在奥运会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也是亚洲人在世界田径运动史上的空前突破。它全部是事实:刘翔、邢慧娜等运动员的参赛项目和出色成绩,极简明也很清楚。新闻都是这样的:专门捕捉客观世界中各种各样的“事实”,把它们记录下来,再现出来,从而写照社会,界定环境,反映时代,摄录历史。

事实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内涵宽泛的概念。它有时指事物的存在状态,有时指事物的内部规律或发展过程,有时指事物显示或蕴含的一种道理。新闻学中的事实,指事物的运动及其过程,是事物运动的轨迹和结果。它具备实有性、具体性,是可以单独存在、单独提取、单独表述的物质性实体。在任何情况下,新闻事实都具备主体、时间和空间三个基本要素。成为新闻的事实,往往是事件、准事件: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有一个过程,有具体的原因和结果,有开头和结尾,有一定的矛盾性或冲突性。[12]如2004年年末,印度洋海啸引发世纪灾难、2005年的一号文件是什么。新闻的反映对象的这些特点,使新闻从来就是事实的再现,生来就具备纪实性。一条新闻即一个事实的记录,一条条新闻链接组合起来,就成为现实的记录、国家的日记、历史的长卷。

新闻的纪实性还从它的报道形式上体现出来。新闻反映事实的基本方式是记录、模写、复制,把事实描述出来。它要把事实的基本要素写清楚,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件事。有时还要把事实的现场再现出来,把事实的背景交代清楚,使人有如亲临其境,亲历其事。因此,新闻以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结合使用描写;叙述方式中,顺叙又用得最多最为普遍;而在通常情况下,排斥议论和抒情。新闻的结构服从记录事实的需要,多为时空顺序式。新闻的语言也是这样,陈述句多,实体动词多。总之,从形式上看,新闻属于地道的记叙文,属于完全的记叙文形式。这是事实对新闻作出的硬性规定,也是“报道”对新闻作出的硬性规定。

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等新闻样式所载具有纪实性,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新闻评论也具有纪实性吗?回答是肯定的。新闻评论是摆事实讲道理的,不像消息那样记录事实、叙述事实。然而,新闻评论缘事而发,其所缘之事皆新闻事实,其所言之理皆有现实依据,所谓言之凿凿。因而说到底,新闻评论实为一种摆事实讲道理的报道形式,也具有纪实性。这只要翻看某传媒某个时期的新闻评论便可发现。某张报纸一个时期的新闻评论,正折射出这个地方这个时期的客观现实,与新闻报道相辅而行的新闻评论是这样,直接披露新闻事实而加以分析的新闻评论更是这样。新闻评论也是纪实的。

新闻的纪实性特征,使新闻得以与哲学讲章和政治教义等等明显地区别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