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伦理的起源与内容的分析介绍

新闻伦理的起源与内容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先哲把“诚”、“信”、“实”、“公”作为治学为人的最高境界,提出了一个广泛适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的普遍道德原则,至今仍是新闻伦理思想的坚实基础。指明可能对新闻道德产生破坏作用的报道与传播行为。

一、新闻伦理的起源与内容

先秦诸子在讲学中提出“诚”、“信”、“实”、“公”的理论,是新闻伦理的源头。所谓“诚”,就是传播知识和理念要诚实。“信”、“实”、“公”概括了传播思想的三原则,即著书立说要以“信”为本,讲究诚信;注重事实,不说空话和假话,讲究以实求是;公正地评价事实和人物,体现客观秉直。中国先哲把“诚”、“信”、“实”、“公”作为治学为人的最高境界,提出了一个广泛适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的普遍道德原则,至今仍是新闻伦理思想的坚实基础。

1911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博士为学生拟订《记者守则》,大致描画出现代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1)新闻事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2)报纸应为大众所信赖; (3)思想清晰、说理明白、正确而公允,是优秀新闻事业的基础; (4)新闻记者应当写出心目中认为真实的事物;(5)新闻压制均属错误,除非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幸福;(6)避免受本身偏见或他人偏见所左右,不能因威逼利诱而逃避本身之责任;(7)广告、新闻与社论均应为读者的最大利益服务;(8)新闻事业应该独立不挠,傲慢、权势均不能使其动摇[2]。这八条守则涉及到新闻事业的追求目标、新闻从业者的报道态度及职业作风,体现了西方新闻职业最基本的伦理精神。

1919年,徐宝璜先生在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从新闻与社会、记者与报纸的关系深刻阐述了新闻道德的重要性,并对记者应具备的道德品质进行了论述:“伟大之记者,应有大无畏之精神,见义勇为,宁牺牲一身以为民请命,不愿屈于威武而噤若寒蝉。”[3]在《新闻学》中,他专门列出了“访员应守之金科玉律”一节,提出16条要求;在“访员之资格”一节也涉及到新闻人的道德问题,是我国新闻道德规范的雏形。

美国最完整的《记者守则》,即1923年由美国报纸主编人协会所制定的“报业法规”,把新闻伦理的范围和记者自律的标准系统化,并进行了确切的表述,本书把它简要概括如下:(1)责任———报纸有权利吸引及把握读者,除考虑公共福利外,不受其他的限制。一个报人为了自私或其他不值得的目的而利用他的权利,就是不忠于读者对他的高度信任。(2)权利———凡为法律所不明白禁止的,包括任何限制性法令的知识在内毫无疑问都有讨论的权利。(3)独立———除忠于公共利益外,不受一切约束的自由是非常重要的。富于党派色彩的社论,有意离开真理,就是破坏了美国报纸的最佳精神;在新闻栏中,就是破坏了新闻职业的基本原则。(4)品行———对读者的真诚、忠实、正确,是一切报纸名副其实的基础。报纸一定要忠实于事实和读者。(5)公平———报纸不应当发表那些影响名誉或道德品质的非官方的控告,而又不给被控告者以知道的机会。报纸对自己严重的事实错误或意见错误,不管来源如何,应作迅速而完全的改正。这是它的特权,也是它的责任。(6)作风———报纸如果一方面标榜高尚的道德目的,一方面又供给确实对大众有害的刺激性的犯罪的东西,就不能逃避不真诚的责备。凡故意导人于恶的作风,将遭到社会的有力的反对,或者将受到报业的严重谴责。

这一伦理规则一共有七条,我们删掉了第二条———“新闻自由,为人类基本之权利,应受保障”———因为这一条不属于伦理范围,其他六条也作了压缩,因为有些内容也超出了新闻职业道德的范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国家新闻业的逐渐发展,为了维护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各国新闻从业者逐步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新闻道德规范,新闻伦理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1)分析新闻道德与政治、社会公德的关系,以及新闻机构同社会道德的关系。(2)阐明媒介遵守新闻道德的重要性,重视新闻道德的调节作用。(3)指明可能对新闻道德产生破坏作用的报道与传播行为。(4)论述新闻道德的表现及如何防止道德失范。(5)探讨新闻道德的评价原则、方法及其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新闻道德批判的方式和意义。(6)探索实现新闻道德的途径,论述记者遵循新闻道德的动机以及达到至善的手段,把握新闻活动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善恶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