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心理和谐为目标建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体系

以心理和谐为目标建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体系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服务于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心理健康的课程教育正是这种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现。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以“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基”为导向,把开发潜能助人成才成人作为一项终极目标,因此具有导向性。

以心理和谐为目标 建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体系

郝丽萍 吕 澜 陈 洁 朱华燕

构建和谐社会,大学有着培养和谐人才的重大责任。和谐人才的标准应该是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心理和谐是和谐人才的基础。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任务目标,这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

一、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关系

心理和谐反映的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把心理和谐放在社会和谐的角度看,更突出了人文关怀和人本意义,也更突出了人的个体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心理和谐是指人内心的平衡自然、乐观愉悦、协调统一和对外界事物的平静适度、默契融洽、充满善爱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社会和谐强调了社会对人的心理和谐的人文关怀和建设目标,把社会对人的责任和关注提到了新的高度,因此对我们理解和把握心理和谐有了新的境界。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有着本质的一致性,心理健康离不开心理和谐,心理和谐又依托与社会和谐,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是心理和谐的条件。

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服务于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度,要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要围绕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从课程体系、内容、手段、评估等各个环节展开。

二、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基本地位

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其中开设选修课程,无疑成为一种最普遍的选择。毋庸置疑,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应该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形式和途径,它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1.这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所决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内心和谐和健康成长,因此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面覆盖到每个学生,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局限在问题矫正或特殊群体教育,那么就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意义。课程教育的普及性特点就是向广大学生传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树立健康意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这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复合结构,它由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构成,而心理素质既是素质的成分又是其他素质发展的中介和基础。因此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的课程教育正是这种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现。

3.这是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所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发展为宗旨,更强调对正常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护和提高。课程教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这是由现实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势所决定的。学生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且带有普遍性。即使是一些心理障碍的问题,也有必要进行甄别和借鉴。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指导学生自己调适和解决一般的心理困扰,既能预防心理问题的障碍化发展,也能使心理障碍得到有效的矫治。

因此,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三、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基本特点

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为目标,它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的需要,按照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术设计组织的知识传授与活动体验相结合的课程。课程教育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受到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重视,这说明课程教育的确具有重要价值。它的价值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表现:

1.系统性。心理学知识或心理健康知识都是自成体系的,因此通过课程教育,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这是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所无法达到的。人类个别的知识与经验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有时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系统性知识才会在问题解决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这个原则还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制订课程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要考虑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安排,体现学科特点。

2.主动性。高校学生人数众多,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也有相当比例,但是由于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误区,所以许多同学还不能主动求助,大量心理压力的存在,增添了心理的不稳定因素。而课程教育的开展,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学会了正确的认知,通过课堂的主动达到自我调节的主动,学习适应社会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3.导向性。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以“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基”为导向,把开发潜能助人成才成人作为一项终极目标,因此具有导向性。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起到心理保健的作用,更注重人格重塑,帮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和能力,培养优良的品格和完善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现代教育的第一意义。因此要能够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要关注学生人格整体的完整。

4.实践性。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强调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性,重视认识与行为改变。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具体化为可以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具体化为内部的心智操作活动和内化的过程,提升心理品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亲身体验,获得成长与发展。

四、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根据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为指导,通过深入地分析研究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因此,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确定为:面向全体学生,遵循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和心理卫生习惯;调节心理机能,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开发心理潜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调节水平和心理活动的状态水平;进而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围绕上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可以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心理学基本理论;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成长中的问题;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本方法。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领域:

1.健康人格教育。了解健康人格的理论和特征,了解个体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个性特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克服自卑心理,避免心理变态和人格异常。

2.环境适应教育。无论是谁,面对环境的改变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要了解环境有哪些变化,有什么样的新要求,如何进行及时的调整,学会正视现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敢于迎接挑战。

3.人际关系和谐教育。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与他人交往,优化人际关系,学会共同生活。

4.智力发展教育。了解智力发展的规律、特点和自身智力发展水平与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掌握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

5.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指动机、兴趣、情绪、意志等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锻炼意志品质,学会情绪调节,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境。

6.健康恋爱观教育。了解性生理和心理的基本知识,正确处理恋爱中的心理问题,建立健康恋爱观,上好人生必修课,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健康成长。

7.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预防。了解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时克服不良心理,学会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五、心理健康课程框架体系

现代课程发展表明:课程设计必须兼顾学科建设、教学对象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要求。

以学科的建设为出发点,强调了学科知识和学科结构,强调合乎逻辑地组织教材和有条理地学习。从教学对象出发,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抓住学生的重点问题,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社会适应出发,使我们的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符合教育方针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经济体制、文化观念、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学生的心理层面而言,也有着他们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共同面临的任务。应该说,大学生进入大学,经历着一系列重要的人生转折:从未成年人转变为成年人,从依附于父母转变为独立面对新的人际环境,面临着对自我的重新确定;对自己的事业、情感、人生价值有所选择等,大学生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于自我的成长、心理素质的发展,潜能的开发都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因此,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要立足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立足于大学生的自身定位与发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架构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框架设置:

1.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原理课程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期忙于求学,除了开设一些心理活动课,并没有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的知识极其欠缺,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要从基础做起,补上这一课。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概论》、《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心理测量》、《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都属于这一系列。这一系列课程侧重于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介绍,但考虑到课时的限制和学生课业负担,可将这些课程整合为一门基础的心理学课程:《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

2.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健康教育课程

应该说,心理学被大众接受和了解,主要还是来源于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青年心理健康》都属于这一类。细分后,我们会发现,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但由于目前我们的课程教学大多处于选修课的地位,很多老师往往喜欢从学科的角度开设课程,而心理卫生学作为一个分支,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有待扩充的学科和领域,因此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往往是被放在心理学普及课程里去讲授,或者是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一部分,没有完全地剥离出来,所以学科之间讲授内容的界线不明晰。对这一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需要进行重新归整,可以整合成一门:《大学生心理卫生》或《大学生心理健康》,并建设为一年级的必修课程。

3.立足于适应与发展的课程:选修类课程

如果说,心理健康教育最初的关注点是那些生活中受到普遍困扰的学生,那么随着学生学业、生存压力的加大,心理问题人群的增多,我们更应该把教育重点转向提高心理素质和积极适应。很多高校目前开设的很多课程如《人际关系学》、《成功心理训练》、《大学生就业力促进》、《艾滋病与性健康》、《心理影视片赏析》等都属于这类课程。同时很多高校也积极开展团体训练,比如素质拓展训练、自信心的训练、面试技巧及言语技巧、挫折应对与压力管理等,都可以整合成选修课程,这样既可以保证活动的连贯性和科学性,也可以使学生的参与和锻炼得到规范的认同。以心理活动课的形式按专题进行课程设置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种好形式。当这些内容都能以课程的形式加以体现,那么我们的课程就不会仅仅在于老师的一言堂,而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探索发现的心理课。

(本文第一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兼行政副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