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建和谐健康心理环境创建绿色校园

营建和谐健康心理环境创建绿色校园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营建和谐健康心理环境 创建绿色校园学校校园是师生集中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是学生成长、走向社会的重要通道。隐性课程,一般认为就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教育经验,即通过校园文化景观,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的人类共同经验。

营建和谐健康心理环境 创建绿色校园

学校校园是师生集中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是学生成长、走向社会的重要通道。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环境,校园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动机、行为乃至学习成绩等,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创设一个整洁、和谐、优美、舒适和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良好的、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达此目的,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健康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校园心理环境通常由校园精神、人际环境和集体舆论等因素构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具有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能帮助师生树立以社会主义理想、道德为核心内容,以科学态度和高尚品格为目标的校园精神,形成团结、和谐、热情、融洽、民主、友好、合作的人际环境。

早在20世纪初,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就以“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作为他的办学宗旨,他竭力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灵感,培养他们的灵性,提倡和鼓励学生自动、自觉、自治、自立、自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和才干的充分发展。周恩来同志当时正是由于主持了“敬业乐群社”而最初形成领袖的胸襟、气质和才能;戏剧大师曹禺也是在闻名海内的南开新剧团的演出活动中,奠定了戏剧工作者所必备的素质基础。

第二,树立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是学校师生共创和认同的文化价值的表现,通过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环境等方面体现出来。标举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氛围,让学校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是校园精神建设的主旨所在。

校园精神建设的关键在于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环境。社会主义学校应提倡具有革命理想、科学态度、创造能力和高尚品格的校园精神,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的人际心理氛围。在融洽和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以及对学校生活浓厚的兴趣,更好地调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三,开发“隐性课程”,将学校的办学精神、理念融进学生的心理品质。隐性课程,一般认为就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教育经验,即通过校园文化景观,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的人类共同经验。它是通过学生与景观的交流与对话来实现的。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一所学校特有的文化教育环境,由于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它对学生的影响,既具有排异性和隐蔽性,也具有持久性和积累性,能够在学生不知不觉中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心灵深处,积淀为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隐性课程作为学生品德和个性发展的影响源,是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第四,进行课程改革,走进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也相应地改变。要与时俱进,首先必须进行课程改革,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必须打破传统,构建起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充分利用校园和地方的文化资源,积极开发能满足学生素质发展要求的校本课程,尤其是国家课程计划中规定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其课程开设的真正意义是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下,引导学生从完全接受性的学习转向学会主动学习,同时让他们回归社会实践、亲身体验生活,并探索知识发展的过程。这既让他们感到新鲜和新奇,也使他们获得了以前课堂上从没有的感受。如上海近年特地在青浦区西南开发5000亩土地,其中拥有2000亩的水面,专为青少年提供一个非常广阔的校外活动营地。这里既有展示大自然拥有的气势磅礴的瀑布墙,也有由古希腊及中国春秋时期的先哲和先贤们的雕塑群组成的“知识大道”;既有标志历史文明的“牛顿广场”,也有寓意社会发展的“未来广场”;既有“野战风云”的精彩表演,也有“断粮断水”的生存训练等等。努力让青少年去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并能学会生存,学会共生,因而这方洁土被人们誉为“东方绿舟”,并成为“青少年成长加油站”。

第五,启动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未来的人才仅有智力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如,乐观、开朗、积极进取、不怕挫折等。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激剧变化时期,身心发育未成熟,社会阅历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但又不得不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心理压力,特别是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精神负担很重,于是出现各种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患。中学生出现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有的教师会认为这是品质问题、道德问题、世界观问题等等。这使得学生很反感,师生关系因此搞得紧张。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由此可见,如何建立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是目前学校的当务之急。

心理健康教育指以学生现有的心理素质实际为出发点,挖掘其心理潜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的教育活动。这是一种有别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但又与它们密切联系,有其自身规律、特点及内容。世界上不少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十分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学列入学校课程,并开设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在我国也有不少专家提出了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主张,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认识自己,研究自己、把握自己、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提高自己,从而学会生活、享受生活,学会学习,享受学习。

第六,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相处良好的师生集体会产生一种灵光效应:在一个和谐平等、相互尊重、具有很高的信誉和值得学生敬爱与向往的集体里,学生因为自己是这个和谐集体的一员而感到十分自豪。于是,由于这一集体里的优良环境的感染、浓厚氛围的熏陶、合理规范的约束,学生时时处处受到一种暗示,这种暗示有时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当学生接受了暗示,并把暗示内容变成自己的信念、道德观和价值观,从而不断地锻炼着自己的性格,培养自己的意志,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又形成有利于集体的整体的习惯。这种本来可能不会有良好效果的事物竟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的现象被称为“集体的灵光效应”。

现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在教育教学中,健康向上的教育教学气氛与和谐默契的人际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和谐默契的人际关系能启迪智慧、鼓励创造,从而使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健康和谐的教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客观存在对愉快教学将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它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的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挖掘。

热爱学生是师生关系和谐的灵魂。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学生的个性不仅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反而会受到挫伤。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养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

理解学生是实现师生心理兼容的基础。教师要理解学生,就必须研究学生,从学生的角度体验和思考。即使学生的行为是明显失当的,也要看到其行为后面的可能的合理因素。诸如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可能是因为身体欠佳或难度太大;学生破坏纪律,可能是希望以此引起别人的注意;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可能一是由于老师本身的某些弱点,如急躁、挖苦学生、过于严厉等引起的。

尊重学生是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支柱。尊重是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一切正常学习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信赖、平等的氛围,尊重学生人格,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焦虑,真正和学生一起平等相处,互谅合作,使学生的情绪与认知活动平衡,智能和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目前,我国中小学班级规模一般超过50人,在班级中通常比较容易引起关注的是少数表现优异及表现较差的学生。作为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往往因为不需要教师特别“操心”而有意无意地被教师所忽视。虽然从知识的学习上,这种忽视似乎无关大局(这些学生大多数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但从心理健康的要求考虑,这种忽视是不能允许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