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建绿色健康的主观环境

创建绿色健康的主观环境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来根据年龄,她可以不用参加国培学习,但是,她却主动报名要求参加。抓住契机,适时地将之转化为研修成长的内驱力,其推动作用将不可小视。如果失去了这种自我要求、积极上进的内驱力,工作和研修自然都将缺乏激情和驱动,恐怕也就难以持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理想就是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欢乐”。

教师的研修成长虽有外部的驱动作用,但更应是一种自我内心需要。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文素质只有内化到个人化的情感领域或个人化的经验领域中,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专业素质。对于学生,我们都知道“要我学”和“我要学”之间的巨大差异;对于教师,我们也应该知道“要我成长”和“我要成长”之间的天壤之别。专家描述教师“自我成长”的几种状态为:“自燃”型、“易燃”型、“可燃”型和“不可燃”型。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就是要激励教师自主研修,变“不燃”为“可燃”,转“可燃”为“易燃”,最终达成理想化的全员“自燃”。那么,如何保持教师研修主观环境的绿色健康状态呢?

(一)转化外力为内驱

时代是一个大环境,它要求教师必须学习成长,而且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终身学习。每一个教师,都会受到时代的推动,自觉或不自觉地,或者更加自觉地开始自己的研修成长之旅。

为帮助和促进教师成长,管理者和培训者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多种渠道交流、及时通报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省、市、县各级教育发展动态,以及本校和邻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进展情况。一方面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也能够形成一种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增强其紧迫感,使其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从而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也应明白,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更多的教学技能。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量和知识量迅猛增长,如果教师不对新知识进行探究,不随时更新自我,就不会有科学、人文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大量积累,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点拨。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立足终身学习,不断研修提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而不被淘汰,才能以新的知识、能力、方法、成就,向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我们来看看老师们在时代召唤下的一些心声吧。

例2-2 当研修成为一种必要

胡在英是古蔺镇人,以前在城郊一村小代课,2002年通过招聘考试转为公办教师,并分配到远离家乡的中乐小学任教。五十来岁的她,对电脑一窍不通。本来根据年龄,她可以不用参加国培学习,但是,她却主动报名要求参加。她说:“我以前代课的时候,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也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再用那些老办法上课,咋个行嘛!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国培这个平台,我也要认真学一学,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好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

李常勇是大村镇兴无村小的一名普通老师。兴无村小距离大村场镇有近15公里,一条乡村公路一遇雨天就无法通行。他学习国培就必须走几十里的山路去上网。有位家里有电脑的老师好心地对他说:“让我给你登录算了,你这样走起好累啊。”但是他谢绝了这位老师的好意,并且严肃地说:“现在要是不熟悉电脑,就简直要被淘汰了。国培要实实在在地学习了才有收获!”(古蔺县中乐小学 陈宗凯)

置身时代的浪潮,教师本能地有一种适应需要和改变自身、获取进步的迫切愿望。抓住契机,适时地将之转化为研修成长的内驱力,其推动作用将不可小视。

(二)重拾理想和信念

如果教师仅仅把职业当成谋生手段,停留在低层次的重复劳动上,缺乏价值追求、理想与信念,没有热爱,没有激情,自然也就会大大降低内在需求和动力,成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极大局限。有了苏霍姆林斯基“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的坚定的教育理想,才有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的全心付出:备课时的一丝不苟,上课时的饱满热情,与学生谈心时的循循善诱,辅导时的耐心细致,批改作业时的认真负责……理想和信念,正如风帆与旗帜,引领和鼓舞我们在教育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无怨无悔。正是有了理想与信念的坚守,才有了老师们脸上的坚毅顽强、淡定从容,才有了面向清晨第一缕阳光时发自内心的宁静而幸福的微笑。泸州市教育局注重师德培养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泸州教育》杂志、泸州电视台教育频道等媒体进行宣传,开展各种师德标兵活动,就国培、师德修养等方面形成焦点和舆论话题,以市内外远近的优秀榜样和典范,引导和鼓舞教师们重拾理想和信念,走名师、专家之路,为教师圆梦打造舞台就是很好的例子。

各级管理者、培训组织者要在教师的品德修养和理想信念上多下功夫,多做文章,从思想上去塑造人、武装人、改变人。

教师也应调整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把职业看成事业,把研修和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信念去追求,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真正实现对教育事业、教师身份、研修成长的热爱。人人熟知“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作为教师,就要怀揣教育理想和信念,就要有做“名师”和“骨干”的愿望。“名师”或“骨干”,绝不应仅停留于所谓的荣誉称号,而应是教师应有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为勤学苦练、努力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如果失去了这种自我要求、积极上进的内驱力,工作和研修自然都将缺乏激情和驱动,恐怕也就难以持久。

“名师”其实也是相对的,你可以是学校的“名师”,也可以是市、县级的“名师”,还可以是全省、全国的“名师”。无论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还是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都应该有更高的目标,人人争做“名师”,个个努力成为学校的“骄傲”。

例2-3 理想和信念不是陈旧的话题

雨果曾说,“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理想”。作为教育的参与者、实践者、研究者的教师,则更不能没有理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理想就是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欢乐”。

坚守乃职业幸福之源。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幸福生活本身。虽然现实的教育令人纠结、迷茫,让我们成了带着枷锁的舞者,但我们也要怀揣教育理想,坚定教育信念,走向教育那幸福的殿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对教育理想的承诺,对教育事业一生执着的追求。(合江中学 秦琴)

生命的美好,心灵的丰盈,离不开用脚步丈量高峰的日日行走,更离不开心中恒久高扬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我们相信:坚守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在心灵的净土上播种幸福的希望。这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

(三)强化敬业和责任

事业成功的秘诀乃敬业,没有责任感的人更谈不上敬业。敬业心和责任感是教师专业精神的直接体现。要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履职。教师的认真履职又离不开师德师风的培养。以师德为先,弘扬敬业精神、强化责任感,激发教师忠于职守的使命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自觉性,是教师研修成长的必由之路。

敬业心和责任感乃为人师的根本,此专业精神得到弘扬,则研修必成、教育必兴。教师要主动树立和培养这种意识,学校和培训管理者则应在这方面作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例2-4 师德起航,扬敬业和责任之帆

“五育并重,德育为首,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师德是德育工作的决定因素。”泸州市教育局局长刘涛如是说。多年来,泸州市教育局坚持开展“师德报告团巡回演讲”活动,让教师在身边找到榜样,从感动和敬佩中学会感恩和奉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从传统的“教书匠”变成了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且又成为他人的榜样,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动。

为进一步优化教风师风,泸州市教育局还制定了《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五项纪律规定》等,严禁散布、传播反动或黄色言论;严禁体罚、变相体罚、歧视、侮辱、性侵学生;严禁向学生及家长推销学习资料、用品;严禁组织或参与针对学生的有偿补课和托管;严禁上课使用手机等。各规定执行以来,全市教师从教行为更加规范,敬业和责任意识也得到强化。

当教师的职业认同、成就动机、专业精神、专业知能都逐步上升或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也日益强大时,便形成一种良好格局。它们相互作用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种主观方面的良性循环。良性循环本身即可算是对生态发展观的一种注解。它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充满健康活力。

(四)体验卓越和幸福

教师的卓越和幸福体验从哪里来?

途径之一:允许适当的功利。教师的成就动机各种各样。把适当的功利性目的作为动机,满足自己小小的利益性的愿望,只要合理合法,也是人之常情。管理者要在评价激励机制上下功夫,该给名则给名,该奖励则奖励,该补偿则补偿,该报销则报销。就是要让努力的教师有甜头、有干头,就是要让大家都想争着上、争着干,就是要让落后的教师感到后悔、遗憾,就是要做到奖惩分明,干好、干坏不一样。充分调动教师研修的积极性,促进形成强大的内驱力。

途径之二:弘扬闪光的精神。幸福是一种感觉,更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和快乐往往都来自于精神。仅仅停留在物质层次的动机显然是不够的。弗洛伊德[3]说,人的与生俱来的需求之一,就是他人对自己成就的重视。自我认同、自我效能感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核心理念。管理者要努力使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到“我能行”的快乐,使他们体会到自我价值得以体现的成就感,帮助树立远大人生目标,使之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激活创造能力。教师首先是普通人,但教师又不仅仅是普通人。作为研修主体的教师更要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只有努力追求优秀和卓越,才能在工作和研修中获得一种成就感,才能把教育变成一场心灵盛宴,享受到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幸福。

人之所以成为社会的人,自然需要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和认可。优秀与否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标准,所谓卓越与成功,也是相对而言的,但相对于结果,积极的态度和追求最为重要。来看看教师在研修路上快乐成长的例子吧。

例2-5 幸福之光,伴随立体研修降临

我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痴心不改,不仅仅因为喜欢语文,还因为崇拜我学生时代的中学语文教师张守愚先生。他娴熟的教学技能,灵活的教学机制,严谨的教学风格,幽默的教学语言,美观的教学板书,让我惊叹语文的内涵如此丰富,语文教师的职业如此美丽!今生也让我做个这样的语文教师吧!成了我最美好的愿望。

来到梓橦路小学,成为江阳区的骨干教师,接受了教培中心“立体式”研修打磨,终于体会到做一名语文教师的幸福感。

“语文教育是个无底洞,一旦钻进去就永远没有尽头。”我无怨无悔地钻进了这个无底洞,并在这里发现了无限美好的风光,留恋其中,不愿离去。在这条路上,我与名师对话,在《支玉恒老师教语文》《窦桂梅课堂捉虫记》《诗意语文——王崧舟》《名师精彩片段集萃》中汲取我所需要的养料。我读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个新建议》《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更懂得了教育的快乐。我读于丹的《论语心得》,钱文忠的《解读三字经》,跟孩子们一起诵读《唐诗》《宋词》,徜徉在中国经典文化的海洋里,我丰富了自己的视野,文学素养不断提高,更有了底气。

就这样,我感受到了“走向立体式研修”的美好,我对做一名优秀而幸福的语文老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我懂得了“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改变,因行动而改变”的道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育这条路有多漫长,我只有用生命去丈量,做一个有良知的幸福的语文教师是我今生不变的追求。我一定会向着我的目标,努力前进!(梓橦路小学 严捷)

途径之三:培养和发展爱好。有益的兴趣爱好,对教师教学和研修来说都是“如虎添翼”,更能增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爱好写作的教师,通过参加文学社团活动、发表文章、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征文赛,既促进自己的发展,又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水平;爱好体育运动的教师,可通过骑行之旅开阔视野,增长地理知识,增加见识体会,收获人生感悟;爱好科技发明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爱好上网的教师,可经常在各教育、教学和新闻网站吐故纳新、吸收借鉴,和同行交流。所以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喜欢书法的,班上学生的书写兴趣和能力更强;老师喜欢歌舞的,学生的艺术特长也较突出;老师喜欢阅读写作的,学生的阅读面相应更广博,写作兴趣和能力也更高……这是“上行下效”,在学生身上产生的积极影响。而有所长的教师,更容易得到来自各方的认同和赞赏,更能够形成较好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因此,通过引导和扶持教师有益的兴趣爱好,使之有阵地,有市场,有效应,可以创造奇迹。学校管理者应加强引导,大力支持,解放思想,不宜以“不务正业”简单对待。可积极引导,创建条件,争取经费,丰富教师生活,加强友谊和学术的交流,充分发挥兴趣爱好对教师研修成长的助推作用。教师自身也要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的同时,就减少了打麻将、玩扑克等其他不良爱好,并且教师的素质修养也更高,教学技能得到弥补、促进和提升,教学成效也自然相应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途径之四:积极地调适心理。从近几年教师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来看,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令人担忧。2011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抽样结果显示[4]:有50.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5.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属于心理疾病。另外,某报纸[5]对教师心理健康调查显示:29.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9.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3.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58.1%的教师感到压力巨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有八成老师感到压力不轻。多数教师在心理压力之下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焦虑、烦躁、抑郁等,这直接影响教师研修成长的态度和质量。

对于那些总是缺乏工作幸福感的教师来说,首先要调整心态,客观看待教师职业。不过于夸大自己的付出和作用,面对得到的报酬时,也不要产生不平衡心态。其实,很多职业和教师职业一样,劳动强度大,但是得到的并不多。如果只把眼光盯着那些报酬优厚的职业去比较,无异于自己扼杀自己的快乐幸福,与自己过不去。同时也要明白,教育活动是一项高投入、见效慢的工作,要以平和心态正确对待。许多老师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后,发现学生的进步不大,渐渐地对职业本身心灰意冷。有的班级后进生多,行为规范不好的学生多,教师在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生上更是费时、费力,有时家长不配合,刚刚收到的一点效果又化为泡影,所以有些教师体验不到事业上的成就感,从而渐失对工作的兴趣。这其实需要教师做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当然是教学方法上的研究改进,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心理上的调适。教学活动本来就是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表象上没有变化并不代表学生的心灵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当教育到一定的程度和一定的量时,自然会产生效果。同时教师应该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多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为他们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高兴。在促进学生一点一滴成功的同时,使自己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自身效能感,帮助提升信心和职业兴趣。要善于在广泛的学习探究中用各种有益的知识信息和先进的思想观念武装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进步的乐趣,在新知识的充盈中找到自信,从而重新激发起对工作的热情。

就教师而言,要积极对待各方面压力,避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一方面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职业安全感。另一方面,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和健康观念,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如人意之处,减少焦虑和挫折感。

就管理者而言,要积极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切实减少教师压力和后顾之忧。比如“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学校和管理者就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条件,解决困难,在时间安排、工作调整上以一盘棋的全局意识,主动关心和协助教师参加研修,完成任务,而不是只通知一句就甩手不管。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培训组织者,都不能只看到工作或学习,而是要给予教师生活和心理上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关注心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例2-6 教师成长,从心开始

刘老师是四川广元人,2009年经招考到我校工作。刚走出象牙塔的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可当他长途跋涉、舟车劳顿来到偏远山区的这所学校时,他被现实给惊住了:学校教学设备落后,学生学习基础很差,方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寝室是一间发霉、潮湿、老鼠横行的老瓦房,还恰好接手一个非常落后的班级。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令他几乎绝望了。

刚到校的那段时间,他郁郁寡欢,除了上课几乎不出门,也不怎么和师生交流。学校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好不容易招来一个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就这么毁了?校长到刘老师的宿舍看望他,对他进行心理疏导,用自己的经历以及学校一些优秀教师的事例来鼓励他。

为了让刘老师尽快走出心理的“雾霾”,校长安排物理教研组长税老师专门指导他的工作,结对帮扶。税老师把他请到家里吃饭,从学校悠久的历史到取得的光荣,从多年来艰难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一点一滴的辉煌成果,从积极上进的教师到活泼可爱的学生,从教师们的团结互助到学校人性化的管理,都一一介绍。刘老师逐渐对这里产生了亲切感,多了一分理解和融合。紧接着,学校工会又开展“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主题交流活动,对教师们进行心理知识培训和心理疏导。

在学校领导、教师们的关心下,刘老师渐渐“苏醒”起来,常常和大家交流,一帮年轻人经常快乐共度闲暇时间。后来,在学习和工作上,刘老师成长很快,迅速成了我校教学骨干。(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校 陈晓斌)

从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心”开始,一切更加美好。但是目前在教师心理方面的辅导培训和引导举措仍然是较薄弱的。有的学校领导对此缺乏认识,并未在这方面有所深入。或许,我们对教师心理的关注也需要从“心”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