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的含义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含义和心理健康的标准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像生理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精确、绝对。因为心理健康与否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判断心理是否健康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内涵的发展

人类对健康概念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的。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们只关注如何适应和征服自然,维护自身的生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关心身体健康,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应运而生。历史发展到现代,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又发生了飞跃,不再满足于生理机能的正常和疾病的减少,开始关注心理的健康,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般地说,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经历了如下发展历程:神灵主义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1)神灵主义模式。健康是相对于疾病而言的,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那时的人们生病后并不了解确切的原因,因此把疾病看做是神灵的惩罚,魔鬼附体,只有通过祈求和驱邪来保佑健康。

(2)生物——医学模式。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西方医学开始摆脱宗教的禁锢,人们对生命活动本质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始用偏离正常的生物学变化来解释人类的一切疾病现象,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学原因,试图根据躯体过程的紊乱来解释人的健康问题。

(3)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人除了具有生物学属性之外,还有丰富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功能,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0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的本质是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组成的,与人的健康有关的因素也应由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组成。因此,医学界开始重新思考健康的问题,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针对身体无病就是健康的片面观点,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从而形成了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曾就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多方面的阐述与探索,但至今尚未有公认的定义。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为最佳状态。”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上的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日本学者松田岩男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定义。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乂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像生理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精确、绝对。

()心理健康的等级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轻度失调、严重病态三个等级。

一般常态: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轻度失调: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和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可恢复常态。

严重病态: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二)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同一性

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要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无明显的差异。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形式或内容与客观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特别是后者)保持一致。否则,就难于为人理解。

2.心理过程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人的心理活动中,认识、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内容要完整、协调一致。这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基础。比如,遇到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在感知的同时应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相应的表情,并以欢快的语调和行为来表达。如果一个人以低沉不快的语气来诉说一件愉快的事,或对痛苦的事情做出欢快的反应,就是心理不健康的异常状态了。

3.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没有外部环境重大改变的前提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行为应表现出一贯性。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说明他的心理和行为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这就要考虑他是否出现了异常。

由此可见,在界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一般应从环境适应能力、挫折耐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意识水平等方面提出明确的标准。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个人的心理怎样才算健康?标准是什么?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心理健康与否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判断心理是否健康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和提高。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的标准: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基本的需求。

崇德教授的观点“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我们赞同这一说法并提出以下10条标准。

(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2)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

(3)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4)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5)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作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改变和调整;

(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7)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

(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

(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的综合。小学生的年龄处于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智力与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是小学生就学阶段的重要心理条件,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衡量小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关键在于看其能否正常发挥出效能。主要标准为: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对新问题、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表现出能动性;智力各因素在活动中能有机结合、积极协调,正常发挥作用。

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小学生情绪健康的内容主要有: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反应适度,有适当的引发原因,反应强度与引发情绪相符;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质、量、度,使其能在适当的时间、场合恰如其分地表达,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

3.意志健全,有较强的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

意志是人们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主要表现为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即在生活中有自觉的目的,而不是缺乏主见或盲目决定,一意孤行;执行决定中能及时决断,并根据变化的外界环境随时调整决定;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既定的目标;能有效地控制、调节自身的心理和活动,使之符合实现目标的要求。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成人意义上的意志品质。

4.自我观念正确,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

自我观念是人对自身环境以及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个人总是在与现实环境、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只有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才能形成健全统一的个性。其一致的标准为: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能愉快地接受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现状和未来有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和发展感;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个性的核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5.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个体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离不开群体背景,受认识倾向调节,并且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广泛的一般朋友,又有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在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个性;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和发展自己。

6.较强的适应能力

这里的适应能力包括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等。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具有一种积极的适应机制,积极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变化。当环境发生变化,个人就要作出行为上的变化,以调整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使之和谐。这种适应能力的标准是:能和集体保持良好的接触和同步关系,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的要求、集体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能迅速自我调节,谋求与社会协调一致,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学会调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式与策略,能够优化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开发潜能,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