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体育教育理念

现代体育教育理念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现代体育教育必须重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人本主义体育强调体能发展与情感发展的一致性,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人格。

一、现代体育教育理念

(一)现代体育教育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以人为本,即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健康认识的逐步深入,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体育的教育价值取向便凸显出来,人们对自身的发育、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健康教育也从生物学意义向社会意义上转变,使其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重属性。因此,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现代体育教育的永恒主题。

1.健康第一

体育教育是以健康为目标的。一方面,它是通过运动技术演练来对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以人先天的身心素质为基础,通过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使机体和心理获得良好的自然生长,也有利于后天素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这两个方面的意义上讲,体育是指向健康的。这里指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既能促进生理上的生长发育,也能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因为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为什么有的学生酷爱体育课、有的却厌烦体育课?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过多注重学生生理素质的培养,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学生碍于教师的权威,不得不练习教师所规定的内容,经受无趣的体验。为此,现代体育教育必须重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发展。但体育的健康作用不是绝对的,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科学的方法,采用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

2.突出个性

个性化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每个学生身体发育水平、心理素质及学习目的是不同的,体育教育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育,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也是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身体条件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使教学内容及要求尽量符合学生个人的需要。其次,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但是,在突出个性化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集体意识的培养,只有将个性发展与集体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每个人都能在运动中增长才智。

3.全面发展

体育教育可以让人感悟到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也就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集体项目的比赛,既要有每个人的努力,又要有大家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胜利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比赛,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默契协作的真谛。完善的社会化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体育学习中就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过去体育教学中“一元化”的课程体制、“一刀切”的作业要求显然不利于体育教育的发展,因此,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都大力倡导快乐体育教育,增设选修课程,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使体育教育对身体机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人的社会化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学校体育教育是阶段性的,学生只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远远满足不了未来体育的需求,只有通过现代体育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其具备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现代体育教育是开放性的教育过程[1]

1.体育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优化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只有在学生主体性教育思想指导下,才能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过程。

首先,优化教学内容。优选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重要的是应使教学内容本身的知识价值作为引发学习动机的内部诱因。精选生动有趣的、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的内容,从而产生强烈的自觉性和更持久的积极性。

其次,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特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体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健康、美好、愉快的气氛与情调,使学生在和谐、融洽、宽松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审美意向和创造性给予鼓励,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体育教育是使人本精神确立、人格培养价值升华的过程

体育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卓越、超越人类极限的精神,正是这种富有理性的精神驱使,人类的体育得以运用到完美的程度,试图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现代体育教育价值存在于每一个教育环节中,虽然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但贯穿着精神和人格的教育会使教学效果得到升华。

培养能力、完善人格是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体育训练把学生自觉的情绪提升为情感情操,把人们的自然属性提升为人性、灵性,把人的野性转化为意志品德,进而使人的身心产生蜕变,这不仅仅是体质的发展,更是人格的完善。由此可以说,体育教育是通过“身”而及“心”的过程。体育就是人对自己身体的自我培养,显然,这是有意识地优化自我身体的活动。在体育教育中确立主体性意识,让学生在运动中把握感受,在运动中体会人际的互动、协作创造成绩的团队意识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超越和人肯定超越的能力,使人类不但能创造运动项目,丰富运动内容,而且能随时改造运动环境,使运动适应人自身,而不是让人去适应运动。人本主义的体育教育思想强调,在体育过程中,除了教授动作技术和各种体育知识以及发展学生体能和技能以外,还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情感、理想、意志力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人本主义体育强调体能发展与情感发展的一致性,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人格。我们知道,越是趋向于现代化的社会,其价值标准越是促使体育运动超越世俗的偏见,进入到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社会关系之中,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现代化需要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则需要从德、智、体等几方面来对受教育者进行高水平的主体培养。这就促使总体教育观和每一学科的教育思想应不断有所更新和进步。体育教育应有利于学生的身体美、技能美和人格美,使学生从外在的身体到内在的人格,都能在朝向美的境界的追求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现代科技的发展加速了人对自身的认识,加速了人对自身需求的研究。正是在这种大趋势的影响下,体育教育的价值将获得高度的评价,因为它最直接、最系统地关系到人的身体的、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三)面向未来的体育教育应是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环境,使其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

体育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是建立终身体育观念,因为学校教育是阶段性的,而所要具备的体育意识是终身性的。人的健康发展是长期的过程,要主动、自觉地坚持锻炼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借助体育所进行的素质教育,需要通过运动练习,促进心智与身体运动交互,产生运动的体验,使人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对体育的感性认识,进而建立终身体育价值认知体系。

素质教育要为人的整体素质服务,培养学生的各种意识。首先,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人的公正精神和竞争意识。人们可以通过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而养成公平竞争意识,进而潜移默化地将之体现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及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的生活方式。其次,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体育运动中的各种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可以培养参加者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种长期、系统的不懈追求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正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体育素质教育借助于体育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们情感的交流,使体育运动对人类情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这是任何其他社会活动所无法比拟的。

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实现教学目标,就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除了传授动作技术和各种体育知识以及发展学生体能和技能以外,还应把培养学生的情感、理想、意志力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