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世界一流大学的奥秘——以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四所大学为例
单中惠
尽管美国知名高等教育家菲利普·G·阿尔特巴赫(Philip G.A ltbach)曾指出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困惑,即“每个国家都希望拥有世界一流大学,但并不知道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是什么,也不了解如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1]但是,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无疑能够消除这个困惑。当学人在思考世界大学发展史和探讨世界一流大学时,往往都会不约而同地率先提到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因为这四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学术声誉的大学已成为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之所以每个时期都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精英人才,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成为世界顶尖大学和知名高等学府的楷模,正是因为它们都表现出悠久的历史传承、执著的大学理念、稳固的学术自治、持续的创新发展以及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世界一流大学典范的卓越影响
作为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杰出典范,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的卓越影响,不仅在于其崇高的学术声誉和顶级的国际知名度,而且在于其悠久的学术传统和不断的创新力。
1.崇高的学术声誉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崇高的学术声誉,在学术上不断取得极其辉煌的成就。这既反映了这四所大学的学术水平,也反映了这四所大学的创新研究。在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2011年9月5日公布的2011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剑桥大学第一,哈佛大学第二,耶鲁大学第四,牛津大学第五;[2]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2011年10月6日公布的2011~2012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哈佛大学第二,牛津大学第四,剑桥大学第六,耶鲁大学第十一;[3]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2011年10月18日公布的2011年度全球大学排行榜中,剑桥大学第一,哈佛大学第二,耶鲁大学第三,牛津大学第五。[4]
牛津大学作为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从12世纪至今经历80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享誉全球,其辉煌的学术成就举世瞩目。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牛津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显赫的历史地位,成为英国乃至世界所有高等学府的楷模。
剑桥大学经过800多年的发展,通过自身的不断探索和努力,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誉满全世界,不仅在英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迄今为止,剑桥大学是世界高等学府中获得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大学,共有88人获得诺贝尔奖,仅三一学院就有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涉及各个学科领域。
哈佛大学经历370多年,从一所殖民地的小学院发展到今天拥有2万多名学生、30多万校友,以及学生遍及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一流大学,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作为名牌大学中的佼佼者,哈佛大学在影响社会发展方面的教育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其所培养的许多学生都成了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2007年在哈佛大学开学典礼演讲时曾这样指出:“哈佛是一个大家庭,这个院子里在场的人们都是全世界最有智力的人类群体之一……毫无疑问,哈佛的老师、校友、学生和资助者已经用他们的能力改变了全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5]
耶鲁大学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一所教会小学院发展成为拥有3 000多名教师、1万多名学生和400多座建筑的世界一流大学。在第四个百年之际,耶鲁大学的目标是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大学,不仅为美国和世界培养领袖人才,而且推进知识的开拓和发展。
2.顶级的国际知名度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都具有顶级的国际知名度,成为世界学术的神圣殿堂。尤其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更是以“牛桥”(Oxbridge)模式而享誉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界。“在世界学府里,牛津与剑桥是13世纪以来最能保有古典神貌与传统的中古大学;在英语世界的大学中,它们是历史最悠久、声光最焕发、性格最特殊的大学;而在英国,它们更是学术界的重镇,决定教育动向的至宝双尊。”[6]
牛津大学自形成以后,以其独特的大学理念和办学传统,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从一个地区性的、单一学科的古老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世界一流的、文理学科并重的研究型大学。德国历史学家扎格尔(Peter Sager)这样指出:“牛津大学是缪斯的故乡,教育的奥林匹斯山!”[7]在某种意义上,牛津大学发展史既是英国国家发展史的一部分,也是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部分。它的毕业生在各个时期不同社会的精英阶层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牛津大学也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剑桥大学建立至今,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而且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之一。在办学理念、学术发展和科学研究上,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相比,其办学特色更是闪烁着高等学府智慧的光辉。现今,设在剑桥大学的英国主要学会机构就有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British Academy)、皇家工程学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医学科学院(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哈佛大学的国际知名度使它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象征和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杰出代表,具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国”的特殊地位。甚至可以说,哈佛大学已成为事实上的美国国家大学。作为世界大学精英教育的典范,哈佛大学是培养工商精英、政坛领袖、科学巨人和文化名人的摇篮。无论是世界大学排名,还是美国国内大学排名,哈佛大学一直处于前列。在哈佛大学中,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和政府学院尤为有名。
耶鲁大学拥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它是美国第一所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拥有全美大学中最早的博物馆、最古老的艺术馆和最大的图书馆,被誉为“学院之母”。作为世界一流大学,耶鲁大学为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培养了众多的政治精英、工商精英、科技精英以及文化精英。
3.悠久的学术传统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并成为它们不断进取和发展的重要支柱。这种悠久的学术传统,无疑是吸引全世界学者和学生的魅力所在。
牛津大学在秉承学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革,走在英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前列。继承学术传统对于牛津大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没有这个学术传统,学院制的牛津大学今天也就不存在了。当然,牛津大学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非革命式的,这也反映了英国国家历史发展的特点。牛津大学最独特的传统就是学院制,而学院制的传统则在于学院制、寄宿制和导师制的有机构成,这成为牛津大学的灵魂。尽管它也有不少弊端,但牛津大学却从中找到了其存在的价值和优势,并且一直传承至今,成为牛津大学屹立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的法宝之一。
剑桥大学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学术传统。至今,它仍然实行独特的学院制。剑桥大学尤其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早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就获得了重要地位,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后获得了更大发展。剑桥大学的学术活动,包括全校性的教学和研究,都由作为大学行政机构的学院来组织。剑桥大学在授课教学和学术研究上有着许多独特的地方,同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也造就了它独特的学风。
哈佛大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哈佛特色。应该说,这些特色的形成与哈佛大学重视和保持自己优良的学术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学术传统主要体现在哈佛大学的教育目标、课程发展和科学研究上,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发展需要的精英人才。因此,哈佛大学通常被看做是世界高等学问和知识的宝库,以及美国社会和经济实力的源泉。
耶鲁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传统。在科技唯上的美国,它始终坚持人文主义方向,以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立于世界高等学府之林。在耶鲁大学,具有悠久传统的是本科生教育,因此,本科生学院是整个大学的重心,最知名的教授也要给本科生授课,本科生也可以使用研究生院的资源。此外,追求卓越也是耶鲁大学的一个学术传统,把培养领袖人才作为其另一个重心,使领导教育成为它的一个鲜明特色。
4.不断的创新力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在它们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表现出不断的创新力。它们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各个方面作出了相应的变革,从而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而能与时俱进,并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
牛津大学往往被看成是以人文学科见长的世界知名高等学府,但实际上自二战以来它已成为一所文理并重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学科范围不仅仅限于传统的人文学科领域,而开始拓展到现代人文学科和现代科学领域。同时,其学生的构成逐步趋于多元化,使它从以往凸现贵族特色的英国大学转变成为平民化的世界一流大学。在这一点上,牛津大学甚至比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都做得出色,这充分反映了牛津大学自我调整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正如曾任牛津大学副校长(1969~1973)的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布洛克(Alan Bullock)所指出的:“正是这种不断更新的新旧结合——变革和连续性的结合——使牛津大学始终处于大学队伍的前列。”[8]
剑桥大学虽然历史悠久,但以传统和创新闻名于世,提倡创新精神和鼓励创新研究,不断开发出新的课程,不断涌现出新的发明。它的教育指导原则是鼓励质问和创新思维,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正如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盖茨剑桥基金会主席约翰逊(Gordon Johnson)所指出的:“剑桥能吸引最好的学者,因为他们发现剑桥大学和所属学院能激发其创造力,让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充满乐趣。”[9]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剑桥大学创立了“大学+企业”的教学新模式,一方面使研究所走出校园、教学逐渐走向社会,另一方面让企业走进校园。例如,剑桥大学与以美国微软公司为首的一大批高科技跨国企业建立了商务教学合作伙伴关系。这必将会对剑桥大学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哈佛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也是不断创新的。尽管哈佛大学在成立之初是以英国学院,尤其是剑桥学院的制度为模型的,但它制定了许多改革方针和实施了许多新的制度,设计出更加适合哈佛师生需求的学院蓝图。无论是办学理念改革、专业学院改革、课程改革方面,还是开创知识市场化先例、建立管理捐赠基金的商业公司、任命女性校长方面,都显示出这所拥有370多年历史的大学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进入20世纪以后,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每隔25~30年都会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需要。
耶鲁大学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私立大学之一,虽然以保守而著称,但也具有教育创新的优良传统。例如,任命北美的第一位理科教授,第一个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第一个设立林学院,第一个设立专门研究生部并最先授予博士学位,最先授予中国人学士学位和授予日本人研究生学位,等等。在社会需求日益更新和理念趋于多元的环境下,耶鲁大学又表现出较强的兼容性和适应性,以开放的姿态改变自我和接纳新鲜事物,并在纳新的过程中进行创新,以高瞻远瞩的眼光站在社会时代发展的前列,引领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学术发展方向。
二、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根本条件
在论及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特征时,英国高等教育学者奥尔登(J.Alden)和林(G.Lin)这样指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有享誉全球的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具有若干学术大师和国际学术领袖、具有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领域、拥有被同行或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开创性成果、吸引最有才华的学生和培养出最优秀的学生、从海外吸引大量的留学生、能够吸引并留住最优秀的教师、在全球舞台上竞争以及其他诸多方面都非常国际化、经费充足和获得大量的捐赠、具有一流的管理队伍以及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对社会和时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等。[10]剑桥大学首位女校长艾莉森·理查德(Alison Richard)更是明确指出:“任何一所世界著名大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都是如何保持其卓越的地位。”[11]美国知名高等教育家阿尔特巴赫也指出,一所好的大学不外乎这样几个要素:①一流教师及一流待遇、工作环境和工作保障;②杰出的研究;③充分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主;④先进设备。[12]
就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来说,它们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其主要原因是它们在办学理念、学科发展、师资生源、教育资源、大学治理、校长职能、国际化以及悠久历史等八个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应该说,这些方面正是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根本条件所在。
1.执著的大学理念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都确立并坚持自己的大学理念。这种大学理念正是它们不断地寻求发展和执著地追求理想的精神动力。
牛津大学自成立起一直是自由教育思想传统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并延续至今。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大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但是,牛津大学始终坚守着自由教育思想,并丰富和发展了其深刻的内涵。当然,现今依然主导着牛津大学的自由教育思想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自由教育思想对牛津大学的影响来说,主要体现在心智的训练、德性的养成以及精英式的培养上。
剑桥大学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沉淀以及对学术自由的信仰和追求真理的原则,形成了它在办学上的基本准则,并成为它的特色。对于学术自由的信仰和对真理的追求,是剑桥大学的根本理念。在剑桥大学,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被当做最根本的学术价值观,在学术领域内始终按照学术自由的信仰和原则进行探索和研究。剑桥大学的管理者“崇尚学术自由并且把官僚作风减到最低……给剑桥大学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良好竞争的工作环境”。[13]一直沿用至今的剑桥大学校训“此乃启智与求知之地”,更是直接而鲜明地道出了剑桥大学办学理念之所在。
哈佛大学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和铸就辉煌的学术成就,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坚持追求真理的大学理念,把大学看做是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殿堂,以及培养各界精英领袖和全面发展人才摇篮的机构。围绕追求真理这一核心理念,哈佛大学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而审时度势,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进行创新。虽然哈佛大学自建校以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几经变化,但培养全面发展的精英领袖人才一直是其为之奋斗的目标。
耶鲁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历经了多次主动和被动的变革,但其确立的大学理念却始终不变,并使它发扬下去。因此,它逐渐形成了具有耶鲁特质和时代特征的大学理念,其中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信奉知识价值、维护学术自由、注重人的发展和强调社会责任等,是耶鲁大学理念的精髓和本质所在。美国知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宾(James Tobin)就指出:“耶鲁的使命是保护、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14]
2.不断的学科发展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都重视重点学科的发展,并带动不同学科的全面发展。应该说,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知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例如,牛津大学的法学和政治学、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耶鲁大学的法学和人文学科。
牛津大学的学科发展是以传统的人文学科起家的。无论外界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它始终保持传统学科发展的连续性,并使其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学科特色。二战后,牛津大学成为文理学科并重的现代化大学,教学和科研得到了均衡发展。由于牛津人不很重视甚至排斥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冲破传统的羁绊,开始对产学研一体化进行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学研一体化道路,进一步推动了牛津大学的学科发展。
剑桥大学在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的推动下,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继承发展大学理念和学术精神的原则下,形成了学术性学科和实用性学科的结合,兼顾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剑桥大学具有深厚的综合学科背景,其学科发展涉及文理学科,学科范围领域宽泛,使它成为一个学科均衡发展的高等学府。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剑桥大学尤以数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地质学和天文学为代表,取得了很多创新的研究成果。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剑桥大学以考古学、人类学和经济学为代表。同时,剑桥大学注重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使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和繁荣起来。
哈佛大学在课程方面的改革持续不断,而且每次改革的侧重点不同,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这一原则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中,本科生学科课程作为培养领袖型人才的基础,大致经历了古典必修课程、自由选修课程、集中分配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核心课程和课程国际化几个阶段。哈佛大学的科学研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科学研究理念,制定和实施了良好的科学研究制度。无论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人文学科,还是实力强大的自然科学,抑或是新兴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其都有顶尖的科学研究成果。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融合,哈佛大学开发了很多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建立了研究中心,以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开展。正如美国高等教育学者莫顿·凯勒(Morton Keller)和菲利斯·凯勒(Phillis Keller)所指出的:在哈佛大学,“所有这些学院都拥有一个共同的专业教育培训目标。正是这样的目标,使它们互相促进、不断发展,有别于一般的专科学院,越来越接近……‘精英化’大学的办学宗旨”。[15]
耶鲁大学一贯注重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共同发展。其课程从以古典课程为主扩大到涵盖多学科的开放课程,科学研究从重视人文学科逐步成为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共同发展。耶鲁大学的课程是开放的,课程设置采用学分制管理,课程组织形式灵活多样,通识课课程内容覆盖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所有学科领域。在科学研究上,耶鲁大学建立了多种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先进的科学实验室,创办了许多跨学科研究项目,在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孕育了诸多世界知名的学者和科学家。
3.优秀的师资生源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优秀的师资和生源,这是它们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必备条件。哈佛大学第二十二任校长洛厄尔(Abbott Lawrence Lowell)曾这样指出:“大学就是大师云集之地。如果学校终身教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最优秀的大学。”[16]前英国林肯大学副校长罗杰·金(Roger King)也指出:“一流大学继续努力地采用各种基本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些方法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格——这些品格和精英的身份与‘有进取心的’领导人的身份是相称的。”[17]
牛津大学作为一个精英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拥有一流学术水平的学者,而且招收最优秀的学生,从而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质量的精英人才。正是制定和实行了这种发展策略,才使得牛津大学具有世界一流的学科水平,并不断涌现出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牛津大学副校长卢卡斯(Colin Lucas)2002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就谈到:“最好的学生和最好的教授来到这里,这是牛津可以经历这么多年生存下来的原因。”[18]因此,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谈及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时曾这样指出:“这是一个整齐划一的精英群,它们特别适合一流人才。”[19]
剑桥大学作为一所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在精英人才的培养中,拥有杰出的学者教授和优秀的学生群体。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剑桥大学吸引了很有魅力并且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才,接纳世界上最好的学者和学生,并为最优秀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剑桥大学涌现许多学术大师和科学巨人,并在许多学科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剑桥大学第三百四十四任校长(2003~2009)、首位女校长艾莉森·理查德就指出:为了面临最大的挑战和保持卓越的地位,“对于剑桥大学而言,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继续吸引世界上最好的学者和学生,并且创造一种鼓励科研的好的学习工作环境”。[20]
哈佛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学生,他们都分散在各个学科和院系中。在校长的卓越领导下,哈佛学者作为知识界精华的标准在美国以及世界研究型大学中愈来愈受到推崇。1951年被任命为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首任主席的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在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第一份年度报告中曾这样写道:“在科学的进步以及科学用于解决众多实际问题的应用当中,第一流人才是不可替代的。十个二流的科学家或工程师,做不了一个一流科学家的工作。”[21]美国高等教育家、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盖格(Roger L.Geiger)在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中也指出:“从20世纪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佛在全国拥有卓越的大学教师,在这一点上几乎是无可争议的。”[22]
耶鲁大学不仅拥有许多杰出的教授,使得它的学术生活充满活力,而且拥有不可缺少的优秀生源,使得它的校园文化生气勃勃。正如从1993年起至今一直担任耶鲁大学校长的雷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所指出的:“如果说我们的教职员工是一个充满创造天才的无穷宝库,那么我们的学生则是一座蕴藏着无限潜力的大水库。”[23]在199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雷文曾对即将离开耶鲁大学的学生这样说:“你们和美国最好的一些教师共坐一堂,被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热情所激动。你们学会了批判性推理,严密审视各种观念、信仰和经历,为自己而思考。你们有塑造自己生活、确定方向和迎接生活挑战的手段,你们充满活力和热情。”[24]
4.丰富的教育资源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图书馆、实验室等方面。应该说,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柱以及一流的教学和科技工作不可或缺的条件。
牛津大学之所以能培养一批又一批精英人才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与其所拥有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分不开的。这些教育资源既是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又是它的各种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在800多年发展的过程中,牛津大学始终重视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以及其他办学设施,教育资源日趋丰富。在牛津大学,现有173个图书馆,即除中心图书馆外,每个学院、学部、专业系部也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从而构成了庞大的大学图书馆服务系统。这不仅为牛津大学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沃土,而且为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发展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剑桥大学也十分注重实验室和图书馆的建设,以便构建良好的教学、学习和实验环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卡文迪什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实验室,它们不仅为物理学和生物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和成就,而且广泛接纳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和学者。正是由于实验室提供了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实施专家管理的体制,以及图书馆的丰富藏书,才使得有才华的学者在剑桥大学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并不断推动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问世。因此,作为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场所的剑桥大学实验室,不仅在英国大学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各国大学中处于引领的地位。
哈佛大学现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学之一,其资产比有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还要多,因此,有人戏称它为“哈佛帝国”(Harvard Empire)。建于1638年的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图书馆,其藏书量为世界大学图书馆之最,有1 300万册以上,分布在90多个分馆或阅览室中。哈佛大学的筹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慈善捐赠、开展有组织的捐赠运动、政府拨款、学费以及哈佛大学投资经营的基金收入。特别是哈佛大学善于管理自己的捐赠基金,并积极接受政府和工商界的各种资助,这使得它能在稳定的经济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壮大。例如,“到2000年,哈佛所获的捐赠资金收益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192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所大学”。[25]
耶鲁大学拥有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学习与探究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其庞大的图书馆系统是美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每一个院系和研究中心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此外,它还拥有众多覆盖各种自然学科研究的实验室,实验室装备也是世界先进的。进入21世纪以后,耶鲁大学还实施了校园重建计划、设施扩充计划、环境复兴计划和师生资助计划等。例如,计划在新购买的西校园建立更多的实验室,以满足师生和科研人员不断探求新知识的需求。美国高等教育家、宾夕法尼亚州立学院教授盖格曾这样指出:“在确定财政指标、制定明晰计划、设定建筑和捐赠目标、广泛游说等方面,耶鲁200周年校庆资金可以说是20世纪大学筹款的一个典范……从1905年到1910年,耶鲁每年的基金都增长了100万美元。耶鲁所接受的捐赠的加速是从1905年开始的。”[26]
5.独特的大学治理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在大学治理上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制度。众多西方高等教育学者认为,大学治理通常是指大学内部决策权力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及权力行使问题,规定具有法定决策权力的机构和职位,以及这些机构和职位的职责范围和权力关系。因此,对于世界一流大学来说,有特色的大学治理是十分重要的。
牛津大学实行学院制和导师制,这是实现其办学理念的最理想途径。学院制为导师制的教学营造了一个理想育人的环境和师生互动的平台;导师制是在学院制中孕育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传统,从而为牛津大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知识素养的精英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应该说,它既是牛津大学办学传统中最具特色的地方,也是牛津大学辉煌成功的根本。虽然在牛津大学的历史长河中,学院制和导师制几经波折和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组织结构、蕴含的价值和理念传承至今。牛津大学的大学和学院管理结构虽然非常复杂,但其蕴含的理念和表现出的特点清晰可见,那就是,民主管理、精英管理和学术本位管理以及管理的交叉和重叠。这在治理上保证了分权制牛津大学的有效运作。
剑桥大学作为一所学院制大学,实行独立学院制,在学校体制上实行多级管理。独立学院制具有综合性,每个学院学科齐全,文、理、工科均有开设,并且保持学生人数的相对稳定,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培养优秀的人才。剑桥大学格顿学院院长斯特拉森(Marilyn Strathern)这样指出:“剑桥的学院是实施小组教学的独特资源,为师生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独特的模式。”[27]正是学院制的完整性、综合性和独立性,使得剑桥大学的学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使剑桥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独特而富有成效。剑桥大学也实行导师制,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而且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因此,每一位导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加以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剑桥大学的行政管理体制也不断地有所变革和更新,最终确立了以副校长为首的多级管理体制。针对大学的学术发展,专门设有总学科理事会,负责协调和制定大学的教育政策;针对大学的财政管理,专门设立财务委员会,负责大学的预算和收支。
哈佛大学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治理的独特的双会制治理机构。董事会拥有大学的所有校产、负责招聘校长和任命专业学院的院长等几乎有关哈佛大学的所有权力。监事会是哈佛大学建立的一个监督管理机构,随着历史的发展,其由原来的全权管理哈佛大学发展到现今的例行公事的角色。但是,作为校友代表的监督者角色,监事会随时可以建立委员会对学校内部的事务进行调查。哈佛大学双会制的特点,既保证了大学不能过于封闭也不能由于外部干涉过于对社会作出亦步亦趋的回应,也保证了监事会能够行使监督功能,更好地实现大学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使命。在哈佛大学,教授会是治理机构中成立较晚的一个,是随着知识的专业化和教师任职的职业化而出现的。现今哈佛大学教授会掌握着教授晋升、学位授予、课程设置、招生等有关学术事务的权力。总之,哈佛大学所建立的法人制度是实现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重要的制度保障。这样可以在哈佛大学外部建立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缓冲地带,避免不必要的干涉和影响,保证了在大学内部实现学术自由。
耶鲁大学首创的单院制外行董事会制度,可以说是美国大学治理模式的鼻祖。开始以纯粹公理会牧师构成的董事会拥有最高的权力,后来校长成为董事会的法定领导人,从而奠定了耶鲁大学董事会和校长掌控权力的基本治理模式。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耶鲁大学自身发展的需求,耶鲁大学的权力执行机构也形成了校、院、系三级行政系统,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权力的掌控从董事会独裁模式逐步演变为各个机构互相监督制约的平衡模式。政府的干预、市场的影响和学术权力的作用,构成了耶鲁大学治理结构权力制衡的合力,导致耶鲁大学多层级现代治理结构的形成,其特点表现为民主式的集权管理、决策中心的多元化和权力机构的相互制约。此外,耶鲁大学的学生社团众多,因其对美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巨大影响力而声名远扬。耶鲁大学领导精英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种多样的社团组织和活动。应该说,治理制度上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形成了耶鲁大学民主治校的体制,不仅保障了自由学术研究氛围的稳定性,而且使教师和学生都有权利按照法律程序直接参与大学事务的决策。
6.卓越的校长职能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都拥有卓越的校长。这些校长不仅是各个学科的著名学者和教授,而且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根据社会时代和大学的需要,确定大学发展的方向,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使得大学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牛津大学的执行校长是副校长,任期4年。除颁发荣誉学位时由校长主持外,其他情况下均由副校长主持全校教职人员大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担任牛津大学副校长职位的人选都是教授学者级的管理精英,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很好的管理经验。任职前,他们都曾在不同国家的高等院校任教或任职,有的还在政府部门工作过。为了能够招聘到优秀的大学管理人才,牛津大学还到海外招聘副校长。
剑桥大学的发展历程表明,校长的职能和作用以及历史使命感对其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应该说,校长职能的实现是保证剑桥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对剑桥大学目标的实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剑桥大学历史上共有300多位校长,其中不少校长是剑桥大学改革进取和创新发展的积极呼吁者,是推动剑桥大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J·费舍尔(John Fisher)、本特利(Richard Bentley)、休厄尔(William Whewell)、阿什比(Eric Ashby)等校长。剑桥大学之所以发展成为英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的楷模,显然是与这些杰出的校长所做出的努力和功绩分不开的。在某种意义上,卓越的校长就是剑桥大学的灵魂。
哈佛大学的历史上共有28位校长,他们的职责是全面负责整个大学的行政管理。其中,有一些校长对其走向学术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埃利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洛厄尔、科南特、博克(Derek Bok)等校长。就科南特校长而言,他“在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远见卓识,确切地说就是回答了: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28]哈佛大学校长的任期没有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保持学校政策的稳定性以及校长作用的充分发挥。
耶鲁大学历史上每一位校长,都是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都是其前进中重要的助推器,为耶鲁大学走向学术辉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斯泰尔斯(Ezra Stiles)、德怀特(Timothy Dwight)、哈德利(Qrthur Twining Hadley)、安吉尔(James Rowland Angel)、格里斯沃尔德(Alfred Whitney Griswold)、雷文等校长。1950年成为耶鲁大学第十六任校长的格里斯沃尔德曾强调指出:领导耶鲁大学意味着,既要为学术上的显赫而努力,也要为重要的校友和本科生支持者服务。[29]现任耶鲁大学校长雷文明确说:“对任何一所大学的校长来说,压倒一切的目标是:吸引和培养第一流的师生,以及保持图书收藏和其他研究资源的优势。对历任耶鲁大学的校长来说,还有另外两个与此并列的目标,即致力于优异的本科生教育,以及培养在学术、专业和公众生活中的领袖人物。”[30]正是在一代又一代卓越校长的领导下,耶鲁大学才一步步走向学术辉煌。
7.明显的国际化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都表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它们具有以培养世界级领导者和不断发展人类知识为己任的使命感,在招生、课程、教授招聘等方面进行国际化,以顺应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经济和文化联系不断紧密的时代潮流。
牛津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在国际化上表现十分明显,并处在世界大学的前列。其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以及学校管理等多个层面。牛津大学每年都面向全球招聘世界一流的教师和管理人才、招收世界各国最优秀的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跨国研究以及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精英人才。现今,牛津大学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比例、跨国科研合作项目以及研究全球性问题的研究中心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指标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今来自全世界130多个国家的约1.8万名学生聚集在牛津大学,其中海外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5%。
剑桥大学的精英人才培养使其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拥有大批世界知名学者,而且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高素质的学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剑桥大学实验室,更成为世界各国一流大学实验室建设的典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就指出:在剑桥大学的国际化中,“最明显的一点是我们竭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的学生和学者,这是剑桥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元素之一”。[31]
哈佛大学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不断扩大国际交流范围,并提供优厚的奖学金招收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2004年,哈佛大学有3 000多名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留学生比例超过学生总数的16%。哈佛大学在国际化方面顺应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导向,建立了完整的国际化的组织机构和国际化的策略,其中包括课程的国际化。哈佛大学21世纪初进行的课程改革就是一次以国际化为宗旨的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具有全球眼光的、全面发展的精英领袖人才。在研究生招生方面,有的专业学院的外国留学生比例已经达到20%以上,国际化趋势非常明显。此外,哈佛大学的教授与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因此,哈佛大学第二十六任校长陆登庭(Neil L.Rudenstine)早在2001年就指出:“哈佛早已对这个世界开放,与外界环境接轨……哈佛胸怀远大的抱负与企图心,跨越校园界线,与外面宽广的世界产生脉动。”[32]
耶鲁大学是一所美国的全国性大学,也是一所国际化大学。它把培养世界公民与领袖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特别注重在世界范围内广纳贤才,要求把全球优秀学生汇聚到一起,并在教学和科研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1992年后近十年中,国际学生的人数增加了25%以上。2002~2003学年,有来自101个国家的1 775名国际学生在耶鲁大学学习。因此,现任耶鲁大学校长雷文指出:“在21世纪,几乎每行每业的领袖人物都将在全球化环境中工作。为了让学生成为领袖人物做好准备,我们的课程需更聚焦于国际问题;我们学生群体的组成必须具有很鲜明的国际代表性,我们的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机会去海外学习。”[33]耶鲁大学还创建了“世界伙伴计划”,每年招收15~20名在世界各地区各领域崭露头角的领导代表,汇聚和培养正在崛起的世界领导者,在最杰出的教授指导下学习研究全球问题。
8.悠久的发展历史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长的牛津大学拥有8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最短的耶鲁大学也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四所大学之所以能培养出众多的精英人才、取得辉煌的学术成就以及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无疑是与它们悠久的发展历史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这样说,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那它就很难成为一所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牛津大学是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拥有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12世纪至今,牛津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文理并重的学科特色、精英人才的培养、卓越的科研成果而处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牛津大学既是政治精英的摇篮,又是知识精英的摇篮。作为一所国际化大学,其辉煌的学术成就为世人所瞩目,其独特的教育模式为世界各国的大学所仿效,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显赫的历史地位成为英国乃至世界所有高等学府的楷模。
剑桥大学有着8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诞生之日起,它就通过自身的不断探索和努力,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在英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政治和经济上,还是在科学和文化上,剑桥大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传统的象征。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曾这样指出:“剑桥大学的悠久历史和优美环境,毫无疑问是吸引全世界学生和学者的魅力所在。”[34]正是在800多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剑桥大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并确立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地位,对英国和世界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哈佛大学自建立至今经过370多年的发展,坚持以“与真理为友”的精神,逐步发展成为以研究为主的、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期间,哈佛大学既有几乎倒闭的厄运,也有极其辉煌的时代,但是,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治理结构、不断变革的课程、知名的教授和优秀的学生、校友的鼎力支持、丰裕的财政资金基础,使得哈佛大学最终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
耶鲁大学走过了300多年的发展历程,最后成为国际化大学,成为走在世界高等教育前列的世界一流大学。在保持传统的同时,耶鲁大学又以开放的姿态进行不断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并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正是执著追寻“光明与真知”的精神,使得耶鲁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应对不同时期的挑战,最终引领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学术发展。应该说,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耶鲁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耶鲁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历程的深刻启迪
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我国适时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继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这标志着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国家的战略。因此,认真借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典范的丰富经验,对于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西方高等教育学者都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学,也是全世界最卓越的大学。面对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必将能克服各自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并将有更加辉煌灿烂的发展。但是,应该看到,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虽然时间和特色上不尽相同,但在许多方面却有着不少共性,从而给人们提供深刻的启迪。
1.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历史的积淀
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需要有长期的积累,因此,大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之后才逐步形成的。只有当一所大学拥有历史的积淀之后,才能将这种历史积淀转化为熏陶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无形动力,成为推动大学发展长盛不衰以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支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最少拥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育人环境都是在它们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的。它们之所以能培养出众多精英人才,取得辉煌的学术成就,以及奠定现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地位,显然是与它们悠久的历史传统分不开的。它们铸就其辉煌的历程,正是一个历史传承、发扬优势、不断改革和放眼未来的历史过程,需要长期的学术积淀。但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也表明,一所大学只要抓住机遇也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它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有可能缩短。例如,19世纪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真正从中世纪发轫走向全盛时期的起点,它们在19世纪后的改革和发展速度实际上超过了前面的600年。
2.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秉承传统并形成发展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需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而言,在办学上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教育资源和育人环境不仅为它们的精英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也为它们的高水平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正是具有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教育氛围,使得这四所大学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并成为推动它们在发展上长盛不衰的物质和精神动力。例如,牛津大学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传统的优势学科、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优质的育人环境上,这为它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剑桥大学之所以始终处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除了悠久的历史和不断的创新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无疑是剑桥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自建立之后,历经几百年风雨,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坚持秉承传统和保持目标始终如一,从而激发了各自的卓越活力。
3.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确立学术自治地位
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不仅需要有学术自治的传统,而且其学术自治地位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法律的保障。大学作为一个不断追求真理和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学术自治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保证学术自治,大学内部还应该建立了一种不断完善和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体制。因为只有在学术自治下,学术自由才成为可能,新思想和新成果才能层出不穷,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才能获得长足进步。所以,一所大学应该是孕育自由思想并能最终表达思想的最理想的场所。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而言,稳固的学术自治地位和充分的学术自由环境无疑是它们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备条件之一。学术自由是追求客观真理的前提和基础,是学术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是大学独特的学术精神。正是这种学术精神,使大学成为人类知识的源泉。例如,牛津大学作为一所学院制大学,由38所独立自治的学院构成,无论大学还是学院,都享有法人团体的地位,其自治的地位都受法律保护,因此,牛津大学作为一个学术自治实体的根基从来就没有动摇过。在学术自治下,学术自由在牛津大学成为可能,新思想和新成果才能层出不穷,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才能获得不断进步。又如,耶鲁大学始终主张学术自由以及对智力的不可动摇的信奉,并把它们作为追求真理不可缺少的条件。
4.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跟随时代不断创新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在各方面不断地创新。因为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动力,一所大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它自己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应该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四所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无论在学科建设上,还是在人才培养上,它们都在不断地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始终强调创新的思想和理念,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同时,在教学管理上,它们都依据精英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需要,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例如,19世纪70年代,剑桥大学在人文传统之外又加上了科学传统,这是它真正走向全盛时期的起点。因此,德国历史学家扎格尔指出:现今“剑桥大学以研究自然科学为主,但也没有丢弃它在社会科学各学科中的传统优势”。[35]剑桥大学首位女校长艾莉森·理查德2003年曾指出:剑桥大学的繁荣昌盛“得益于它始终恪守某些价值观,并能不断促成并适应周围世界的变化……现代剑桥依然繁荣昌盛,既永恒又入时,这令我们充满信心……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我们剑桥师生员工必须坚定不移地与时俱进,而且要加快步伐。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也一定会做到这一点,那么剑桥肯定会让它的旗帜在未来永远飘扬”。[36]
5.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具有国际化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具有国际化的特征。前英国莱斯特大学副校长、欧洲大学联合会主席(1998~2001)肯尼思·爱德华兹(Kenneth Edwards)强调指出:“大学一直持有一种基本看法,即大学在本质上是国际性的机构……所以,国际化就是大学的一个目标,因为对于学术成就的基本价值来说,国际化确是必不可少的。”[37]因此,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和教师来自全世界,从而确保它们能够吸引全世界最有天赋的人才,不断分享最新的观点和方法;同时,能够成功地调动国内和国际学术人员资源,使学校知识网络实现最大化。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而言,它们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以及学校管理等多个层面。它们面向全球招聘世界一流的教师和管理人才、招收国内和世界各地最优秀的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跨国研究以及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同时,它们在世界范围开展合作和研发,扩大了在全球的学术影响力和声誉。
【注释】
[1]Philip G.Altbach.The Cost and Benefits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J].Academe(retrieved),2006(April):10.
[2]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1.[OL].[2012-05-23]
[3]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1-2012/top-400.html[OL].[2012-05-23]
[4]http://www.usnews.com/education/world-best-universities-rankings/2011/top-400-universities-in-the-world[OL].[2012-05-23]
[5]http://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07/06/remarks-of-bill-gates-harvard-commencement-2007[OL].
[6]金耀基.剑桥语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34.
[7][德]彼得·扎格尔.牛津历史和文化[M].朱刘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22.
[8]裘克安.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
[9][英]P·帕格纳门塔.剑桥大学:800周年肖像[M].陈国华,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
[10]J.Alden and G.Lin.“Benchmark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a World-Class Univeristy:Developing and International Strategy at University Level”[A].London:The UK Highter Education Leadership Foundation,May 2004.//刘念才,Jan Sadlak.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创新·改革[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7.
[11][英]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访谈录[A].//李清川,于丹.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访谈录[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7.
[12]P.G.Altabach.The Cost and Benefits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J].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2003(33):5.
[13][英]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访谈录[A].//李清川,于丹.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访谈录[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8.
[14][美]理查德·雷文.大学工作[C].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7.
[15][美]莫顿·凯勒,菲利斯·凯勒.哈佛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M].史静寰,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9.
[16]M.Lipset and D.Riesman.Education and Polities at Harvard[M].New York:Mc Graw-Hill Book Company,1975: 154-155.
[17][英]罗杰·金.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赵卫平,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6.
[18]水均益.牛津大学副校长考林·卢卡斯专访[A].//林湘北.游学牛津[C].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286.
[19][德]彼得·扎格尔.牛津历史和文化[M].朱刘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V III.
[20][英]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访谈录[A].//李清川,于丹.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访谈录[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7.
[21]First Annual Report of the National Sciene Foundation(1950~1951)[R].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1:VII.
[22][美]盖格.研究与相关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研究型大学[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186.
[23][美]理查德·雷文.大学工作[C].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IX.
[24]陈越.世界名校开学毕业典礼演讲精选[C].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47.
[25][美]莫顿·凯勒,菲利斯·凯勒.哈佛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M].史静寰,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29.
[26][美]盖格.增进知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48.
[27][英]P·帕格纳门塔.剑桥大学:800周年肖像[M].陈国华,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2.
[28][美]莫顿·凯勒,菲利斯·凯勒.哈佛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M].史静寰,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9.
[29][美]盖格.研究与相关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研究型大学[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89.
[30][美]理查德·雷文.大学工作[C].绪论.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XIII.
[31][英]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访谈录[A].//李清川,于丹.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访谈录[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11.
[32][美]陆登庭.校长序[A].//[美]道格拉斯·山得-图奇.哈佛大学人文建筑之旅[M].陈家桢,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3][美]理查德·雷文.大学工作[C].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90.
[34][英]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访谈录[A].//李清川,于丹.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访谈录[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8.
[35][德]彼得·扎格尔.剑桥历史和文化[M].朱刘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20.
[36][英]P·帕格纳门塔.剑桥大学:800周年肖像[M].陈国华,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89,394.
[37][英]罗杰·金.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赵卫平,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1—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