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界一流大学产学研工作的启示

世界一流大学产学研工作的启示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转移等产学研工作就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与UCLA、UCBerkeley两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部门负责人的交流中,笔者进一步认识到技术转移工作在大学全局工作的重要性。由于近年来美国遭受经济危机影响,给大学科研经费的支持一直在下降。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过度商业化而影响大学自身的科学研究。

姚卫浩[1]

一、背景情况

2014年1月8—27日,在学校党委组织部、国际合作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本人随团参加2013年北京大学干部境外培训活动,先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Angele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学习交流各一周,期间还参访了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等著名高校。

按照学校要求,本次学习交流活动出发前,全体团员都已结合各自岗位和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考察计划,并且对拟参访的国外大学也作了相应的背景资料准备。因此本次考察活动目的比较明确、计划基本周密、准备相对充分,实现了预期的效果。

本人工作职责是负责北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产学研工作。在学习交流期间,围绕工作内容,我与UCLA、UCBerkeley两所大学有关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管理、校企合作、初创企业孵化器等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重点的交流和沟通。此外,还访问了部分校、院、系负责人,以此来进一步了解学校院系、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机制。

二、UCLA与UCBerkeley的产学研工作

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技术转移等产学研工作就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通过技术转移和专利授权等,将大学的科技成果商业化,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技术新动力,为社会提供新产品新服务;另一方面,大学也因此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经费,以此来更好地推进大学的科研进步和全面发展。

而美国大学之所以可以通过技术转移来获取相应的经费,要归功于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拜杜法案》(Bayh-Dole Act)。该法案由美国国会参议员Birch Bayh和Robert Dole提出,1984年又进行了修改。

《拜杜法案》改变了美国大学受政府资助研发项目产生的成果专利的权属性,明确了大学可自行处置成果的权利,解决了技术转移过程繁琐的手续和流程问题,为成果转化减少了制度障碍,提供了法律保障。法案的实施使得美国社会个人和企业可以按照市场规则自由使用大学中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成果,这样促使大学和产业界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并且通过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不断提升美国科研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与UCLA、UCBerkeley两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部门负责人的交流中,笔者进一步认识到技术转移工作在大学全局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UCLA负责大学技术转移和专利工作的机构名称为:专利和工业支持研究办公室(Offi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 Industry Sponsored Research,OIP-ISR),主要职责任务和目标为:

1.大学知识产权的商业化;

2.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推进新一代科研突破;

3.提升大学的创业研究;

4.通过管理风险来保护大学的利益;

5.促进加州经济的增长。

具体的工作范围包括:

1.用商业化手段评估大学新技术;

2.决定其专利性和商业价值;

3.专利诉讼;

4.推销和授权发明;

5.指导大学教授的初创企业;

6.签订大学与企业界的合作协议;

7.负责授权合同的谈判;

8.负责在大学、发明者、院系之间分配大学获取的专利授权收益经费。通常经费的50%给大学,15%给院系,35%给发明者本人。

OIP-ISR为UCLA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以2013年数据为例:

1.大学共披露406项新发明;

2.总共有效发明达到了2083项;

3.95项美国专利获得授权;

4.成立了17家初创企业;

5.有82项发明专利授权给企业;

6.总收入达到了23.6百万美元。

在获取企业支持研究的经费方面,UCLA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大学的任务在于教学研究、公共服务和推动经济发展。企业的目标在于盈利以及产品的研发。两者之间的重合部分即是大学和企业开展共同研究。对于大学而言,校企的合作可以支持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推进新的研究进展,提升学生就业机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可以提升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拓展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可以作为招收潜在雇员的有效途径。

UCLA的校企支持研究合作过程通常如下安排:OIP-ISR负责将企业的需求与大学的研究进行对接,寻找共同的兴趣点,经过双方协商形成共同的研发目标,最后签署合作协议。

由于近年来美国遭受经济危机影响,给大学科研经费的支持一直在下降。因此,大学寻找来自产业界的科研支持经费变得尤为重要。UCLA在2013年一共签署了1329个校企合作协议,总共获取科研经费超过3900万美元。

在商业开发和初创企业孵化方面,UCLA的工作也很有成效。比如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培训,定期举行论坛和沙龙,邀请有20年以上丰富产业化经验的企业高管来校指导初创企业。在识别商业机会、撰写商业计划书、组建公司团队、讨论公司结构、专利保护培训、寻找风险基金、建立退出机制等方面给参与初创企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的培训。OIP-ISR组织开展的这一系列工作为初创企业的建立和运行,特别是在规避风险方面,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师生利用其新发明在学校提供的孵化器里创办初创企业,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在商业开发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从而使得UCLA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加州具有很高的显示度。

总之,OIP-ISR拥有高素质的工作团队,规范的工作制度,专业的工作能力,勤奋的工作激情,在推动UCLA技术转移、专利授权、校企合作、商业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令人印象深刻。

(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UCBerkeley负责技术转移等工作的办公室是:技术授权和工业研究联盟办公室(Offi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dustry Research Alliances,IPIRA)。该办公室由科研副校长分管,主要为学校和企业合作、专利授权等提供服务。办公室分为两个组,一组是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OTL),另一组是the Industry Alliances Office(IAO)。

UCBerkeley的IPIRA与UCLA的OIP-ISR的工作职能与范围基本一致。2013年的有关数据如下:

1.OTL在专利授权方面收入500万美元;

2.总的有效发明达到了1501项;

3.签署了有效授权协议388项;

4.获得561项有效美国专利;

5.获得582项有效国外专利;

6.签署了294项工业赞助研究。

与UCLA相比,UCBerkeley与工业界的联络相对更加广泛、合作更加密切,这种情况与其学科结构有关。具体的校企合作方式包括:企业赞助研究、技术开发与授权、互派人员到企业担任研究人员等。

事实上,Berkeley关于校企合作的理念非常谨慎,一方面要积极寻找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寻求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过度商业化而影响大学自身的科学研究。

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表9.1)来看,以来自工业界的科研经费占大学总研究经费的比例为指标,Berkeley在UC系统大学中排名最靠前,工业赞助研究经费总量仅次于MIT,显示其强大的工程学科和研究能力。

表9.1 美国部分大学工业赞助研究经费占学校总研究经费比例(2011年统计数据)

续表

在初创企业孵化方面,Berkeley 的加速器(Skydeck Business Accelarator)会聘请包括校友在内的企业界人士为每一个初创企业提供咨询和辅导,为其创业之路减少犯错几率。在孵化器里,每一个桌子旁就坐着一个创业团队,创办一个创业公司。团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困难,共同成长。孵化器对每一个项目都给一定的扶持时期,通常为两年。两年后,如果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具有生存能力,企业则会搬离孵化器,开始下一阶段的运营。如果两年后企业没有进展,创业团队则会考虑解散,继续回到实验室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与论证。总之,孵化器为有创业梦想的师生提供了很好的软硬件方面的支持,使得他们可以得到最宝贵的资源和最有效的帮助,创业之路也会更加顺利。

三、思考与建议

为期三周的学习交流活动虽然比较短暂,难以对几所大学的全面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索,但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对自己扩展国际视野、增强业务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尽管由于国情校情的差别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我们不能照搬照抄海外高校的做法和经验,但是在许多方面,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从本职岗位出发,结合单位实际工作,笔者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要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北京大学的产学研工作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北京大学的产学研工作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逐渐走出实验室,通过规范的产业化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医药医疗等为主的具有相当规模效益的高科技产业格局,涌现出了北大方正、北大未名、北大维信、北大先锋等一大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企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北大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2014年9月底举行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因此,北大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北大汇聚了我国宝贵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技术创新和成果产出的源头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北大应切实按照学校关于产学研工作的总体部署,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扎实、相互交叉融合的优势,借鉴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工作的先进经验,在技术转移转化、专利运营、校企合作等领域探索实践做出新贡献。

当前,美国高校正遭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科研支持经费下降幅度较大,部分教授甚至已经没有经费支撑。而中国政府关于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正在持续加大。因此,中国高校包括产业界要抓住时机,积极与海外一流大学开展密切合作,围绕重点领域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努力增强科研和创新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产学研管理体制机制

当前我们国家和高校的产学研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梳理,相关管理规章制度需要进行新的修订和完善。从国家层面看,应该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的改革,减少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制度羁绊,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从高校来看,教师开办公司、横向科研经费管理、院系与校外机构的合作行为还缺乏规范,高校参股企业的深度服务和管理、科技成果孵化器体系建设等还有待于加强。

在和美国几所大学的交流中了解到,UC系统要求每个雇员在聘用期间有披露专利发明构思的义务,同时还要将在聘用期间产生的专利发明的拥有权转让给学校。个人未经学校许可不能对外授权任何发明专利或技术,否则将受到法律方面的制裁。因此,北大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制定相关规定,对教授关于成果披露和授权使用的行为进行规范。

UCLA、UCBerkeley两所大学的孵化器建设非常成功,位置居于大学附近,空间宽裕、设施齐全、服务专业,积极为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孵化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全面支持。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北大也应该进一步推进孵化器体系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和金融资本的深度对接。

(三)进一步提升产学研管理机构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产学研工作是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商业化的过程,而且又有很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对产学研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在产业方面,还要具备对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规律要有很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同时还要具有企业治理、工商管理、法律方面的知识储备。

以UCLA、UCBerkeley两所大学的对应机构为例:UCLA负责技术转移、专利管理等工作在内的专业人员共有45人(包括10个Ph.D、4个MBA、8个JD)。UCBerkeley的IPIRA管理人员共有22人(包括3个Ph.D、3个MBA、4个JD)。两所大学人员配备齐全,大部分人员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同时还有许多MBA、JD等专业背景的人员。这些人员以非常专业的素养、非常尽职的态度为大学的成果转化提供非常高效的服务,有力地提升了工作水平。

与其相比,包括北大在内的国内高校科技开发部门,在人员配备、专业素养等多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提升的空间。目前,北大科技开发部、产业技术研究院两块牌子合署办公,现有在编人员9人,合同制人员7人,与日渐增加的工作量相比,人手显得相对紧张。另外,随着国际技术转移等多项新工作的开展,对我部门管理人员的语言、法律、企管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应结合目前管理队伍的现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扩展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经验,加强培训和引导,采取多种措施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四)进一步在校园内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美国大学的校园和硅谷一样,充满了创新氛围和创业激情。Google、Facebook的故事激励着校园里的所有人。伯克利大学孵化器机构的负责人谈到,在加州特别是湾区,只要你有好的Idea,就会有专业的人来支持你、投资你的项目,帮助你创立和管理公司直到成功。公司创办人在获取收益后,再投资和指导新的初创企业负责人。如此循环,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社会环境。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高科技公司会在硅谷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

中国政府也逐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方面的问题,教育部2012年专门发文要求各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北大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实质性的工作,开设创业基础课(大课)和模拟创业课(小班课),吸引了众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在产研院主办的首届模拟创业大赛中产生了多个富有创意的创业项目。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了解商业运作规律,熟悉企业管理流程,提升就业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建议学校整合资源,加强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扶持。

另一方面,建议学校完善大学教师和科技人员评价机制,将产学研工作成效逐步纳入大学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大学普遍注重论文的发表,科技成果转化业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应该优化教师和科技人员的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在科研评价体系上由过去的重论文、轻科技成果转化向论文与产学研业绩并重转变,给更多地在产学研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技人员以鼓励和肯定。2013年,北大开展了首届产学研工作奖的评审和奖励活动,得到了相关院系教师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激励效果。

另外,大学还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新技术难度越大,成功的风险就越高。因此,大学一方面要鼓励科技人员不断开展技术前沿探索与创新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宽容失败,理解失败,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取得新的成功。这种文化的营造,对于大学发展乃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1]作者为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常务副部长、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