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针对性,增强感召力创造性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针对性,增强感召力创造性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2-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加强针对性,着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进一步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

提高针对性 增强感召力创造性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我们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学校党委中心组的学习。中央16号文件下发后,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立即组织专题研讨学习,在学习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并结合我校学生工作实际,专题研讨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重点和难点。在中心组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党委还专门召开全委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是抓中层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干部的学习。党委书记朱玉泉同志在中层干部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上作了学习、贯彻16号文件精神的专题报告,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在教育部党建会议上的讲话,并对学校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此外,学校还邀请刘献君教授等专家为全校的宣传思想干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干部作辅导报告,进一步帮助他们领会文件精神,把握实质,明确方向。

三是抓宣传发动。学校党委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全体干部、教师认真学习16号文件,并结合院(系)工作实际,牢固树立起“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我校还通过校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16号文件,努力营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氛围。《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在头版头条位置介绍了我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党建工作经验;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有关宣传计划中将我校列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十大典型之一。

二、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坚持“支部建在班上”,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党建为核心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实施“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中,我们注意从制度建设入手,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学生骨干在学生自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握好三个环节:重视早期培养、重视组织发展、重视入党后教育。目前,我校已在456个学生班建立了党支部,全校80%以上的同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计算机学院注重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三个一”活动:每一位学生党员都必须联系一名学习、生活等有困难的同学,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与支部其他党员一道建设一个优良学风班;建规学院实行党员学导(学生导师)制,通过由高年级的学生党员指导一个低年级学生班级,促进班风的转变,营造了进取的氛围。

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将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范围,争取用2~3年时间,将2~3门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校级优质课程、精品课程;每年按生均不低于20元的标准作为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专项经费;坚持以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加强师德建设;启动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培养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学校要求广大教师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有课程都贯穿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切实使全体干部和教师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建立20个左右与专业教学相渗透、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社会实践基地。

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每年选派3名左右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出国考察,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辅导员的经济待遇,确保他们与本单位同等职称的专业教师具有相同的收入;合理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科目,列入预算,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经费学校每年按每生70元下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经费学校每年按每生100元下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针对性,着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通过建立大学生网络电视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学生党支部网页等,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实施即时反馈,建立处理网络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用客观、正面的舆论引导学生,用及时、有效的服务帮助学生。

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健全的监控和支持网络。

继续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创造性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支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举办讲座、开设选修课、举办经典学习班等工作的开展。积极开展学生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建立全新的机制。

进一步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按照教育部要求足额到位资助资金。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拓宽勤工俭学途径;以党支部、课题组、教研室以及公司或部门等为单位,以爱心基金等形式,给予特困学生以资助;将爱国主义、诚信意识、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与资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奖贷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

1.重心下移,创新模式,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在实处

我们认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心在院(系)基层单位,在广大教师和干部,学校党委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思想教育活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在实处。

2.坚持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全员育人、润物无声的校园氛围

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我们十分注重通过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激励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学校就“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进行了专题讨论,并组织研究生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采访,汇集了60多位教师的心得体会编成了《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一书,在全国高校引起较好的反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电信系刘玉教授既教书又育人,她组织的学生科研团队声名远扬;机械学院举办“岁月留声”访谈活动,邀请杨叔子等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讲述人生历程,交流人生理想,使青年学生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增强了前进的动力;能源学院举办“教授党员网上行”活动,让教授党员和青年学生通过互联网交流思想,探讨发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3.弘扬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我校注重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强烈地感受和体验到浓厚的文化熏陶,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塑造品格,为校园营造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氛围,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化学系创办了“周末十八分”活动,这项以寝室为单位的比赛包括问答、表演、游戏等环节,让同学们在快乐参与的同时增长了知识和才干,促进了良好的班风、校风建设;电气学院率先创办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通过开展各种课外科技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电气学院0405班学生在特色团日活动中利用数码摄像机自拍、自导、自演电影《地雷战》,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起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省委宣传部还向全省推介了这一经验。

4.开展生动活泼的亲情教育,促使大学生养成基本的道德规范

目前,大学生思想中普遍存在索取意识强,奉献意识薄,追求权利多,付出义务少,对家庭和社会缺乏责任感。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我校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亲情教育,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去年放寒假前,我校能源学院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回家后,亲手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通过这项作业的完成,不少学生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和父母进一步拉近了距离,他们的成人意识和责任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该院几位师生还成为特邀嘉宾做客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讲述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一做法被《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亲情教育中,该院还要求学生亲笔给家长写信,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家长收到信后非常感动。今年寒假,该院还给家长布置“亲情作业”,希望家长按照学校的要求与孩子沟通,让学校与家庭互为补充,共同搭建起教育的“桥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