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贫困大学生成才体系的构建

高校贫困大学生成才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贫困大学生成才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各种新闻媒体要发挥宣传作用,鼓励社会各界主动关注高校贫困生群体。因此,贫困生数据库内容应包括贫困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在校期间获得的资助状况﹑学习成绩及心理状态﹑品行及诚信记录等。

高校贫困大学生成才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如果能把贫困大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知识全面﹑能很好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不仅他们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将会改变,还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3]。因此,要培养贫困大学生成才,必须以经济资助为主体,以育人成才为目标,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不仅要为其成才提供物质保障,而且还要为其成才提供智力支持﹑心理扶助和良好的环境。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建立健全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障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2005年颁布了《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2007年又颁布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可见,政府十分重视贫困生扶助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但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仍显力度不足。一是当前各级政府出台的资助政策不完善,各项政策往往政出多门,缺乏统筹,应当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各级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统筹,明确政府﹑学校﹑社会等方面的责任义务;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激励引导政策,如减免税务优惠﹑捐资助学条例等,鼓励社会各方投入到助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

(二)确立不同高校合理收费标准,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目前,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随着教育的市场化与产业化,高等学校学费已达生均5000元左右,再加上物价的上涨,学生生活费用的提高,一个大学生每年在学期间花费的费用达10000元左右,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在增加。和讯网的调查显示:64%的居民认为目前的高校学费太高,33%的家庭认为负担太重,无法承受现有的收费标准。因此,对于高等学校收费问题,政府应当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国民现有的承受能力及教育发展规律等,制定一个科学的标准,限制学费的不断上涨。政府还应当继续扩大免费师范生的招生规模并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对特殊专业学生的学费减免及补助措施,让贫困生有免费﹑低收费的高校可选择。

(三)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缩小城乡、东西差距,以减少贫困家庭的方式减少贫困生数量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分析,自1989年至今,中国大学的学费至少增长了25倍,培养一个大学生对于城镇家庭来说需要4.2年的纯收入,对于农村家庭来说需要13.6年的纯收入[5]。《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一书中提到,中国城乡差距按国际标准是巨大的。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至3季度监测公报显示,上海作为东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最高地区,其收入是西部贵州的5.46倍。[6]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制度杠杆,使纯农民群体﹑失地农民﹑农民工﹑失业下岗职工﹑退休职工等弱势贫困群体在政府主导的再分配中获得社会公平,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减少贫困生的诞生土壤。

二、社会助学力量是贫困生救助工作的重要补充

(一)助学要有政策、舆论支持

在社会资助方面,主要资助主体是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个人。国家应制订相关政策,如减免捐赠企业税收﹑提升企业社会评级等手段,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舆论方面也应加强对社会参与助学的认可与宣传,广泛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助学,积极引导慈善基金﹑民间社团﹑企业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资助,不断构建多元化助学体系。各种新闻媒体要发挥宣传作用,鼓励社会各界主动关注高校贫困生群体。

(二)助学要有平台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均有义务参与社会助学,整个社会应大力拓宽社会助学渠道,为社会助学提供平台保障。应形成政府﹑社会﹑学校一体化的助学体系,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把勤工助学与社会服务相连接,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专业技能服务,提高社会回报率,也使贫困生获得相应的报酬。助学单位应结合自身情况,为在校贫困大学生提供工作时间相对灵活的工作岗位,高校应根据资助者需求及学生特长认真遴选资助对象。近几年来,还出现了企业向高等学校提供资助或捐赠,接受投资的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企业﹑社会群体结合自身的工作需要,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并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帮助,实现从经济支持到能力提升的一体化帮扶。

(三)回馈社会有能力

高校利用大学资源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科技支持,为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培训﹑技术合作﹑科技咨询等。贫困生也可以入职后回报企业和社会,特别是加强对优秀贫困毕业生先进典型的宣传,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受助贫困大学生回馈社会和资助者,鼓励爱心接力,充分展现社会的温暖。

三、发挥高校在贫困大学生成才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贫困生成才是各项工作的最终指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者,在贫困大学生成才体系构建中应发挥关键作用。

(一)建立贫困生数据库,实现对贫困生的精准帮扶

高校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数据库,全面﹑准确﹑动态地记录贫困生个人及家庭状况,实现对贫困生的精准帮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和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2007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以及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人民币,每年有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获得资助[7]

因此,准确掌握贫困生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帮扶,才能有效地将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因此,贫困生数据库内容应包括贫困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在校期间获得的资助状况﹑学习成绩及心理状态﹑品行及诚信记录等。数据库应进行动态管理,定时更新,客观真实地反映贫困生的成长变化及其家庭境况的改变。

(二)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引导

互联网时代信息多元化加剧了贫困生思想上的困扰,攀比之风﹑歧视弱者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引发了贫困学生思想上﹑情感上的波动和冲突。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其正确看待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其理性分辨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通过个人谈心或正面教育,让他们正确看待贫困,帮助他们认识到贫困只是暂时性的,而且是最终可以战胜的,鼓励他们乐观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

首先,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和诚信教育。高校要对贫困大学生加强感恩和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知恩图报﹑诚信做人的人生态度。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他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回报社会﹑关爱他人的家国情怀,使贫困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心理学研究发现,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更容易在别人的帮助中衍生出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感觉,也会具有更强的责任意识,更容易获得学习和前行的动力。感恩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它的形成需要教育和引导。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唤起学生感恩之心;还可以将感恩教育制度化,举办“感恩教育活动月”“感恩主题演讲”等活动。对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一是有利于其进入社会后诚信做人﹑做事;二是避免其进入社会后发生失信行为。随着信用评价体系﹑诚信档案的建立,失信对个人发展造成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远。因此,高校应灵活多样地开展诚信意识教育,如召开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教育引导学生诚信做人。

其次,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相比之下,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经常找他们谈心,在生活中关心﹑呵护贫困生群体并准确掌握其心理状态。高校要针对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情感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或讲座,使贫困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引导贫困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剧会演﹑心理网站建设等,使贫困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在遇到困难时,能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同时,引导贫困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并接受自我,让他们看到经济贫困只是自己外在的劣势。教育工作者对有自卑感﹑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应予以特别关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育工作者还要认真学习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调节并消除心理障碍。

最后,运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走进学生心里。信息化交流平台的运用为贫困生帮扶工作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直接面对面的交流谈心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对于贫困生来说,通过网络平台交流有时能实现更好的沟通效果。贫困生的成长背景往往使他们习惯独自背负巨大的压力而不愿与人分享,作为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手机平台等也可以实现师生间的零距离交流,打开学生心门,及时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思想引导,帮助其解决现实问题。

(三)营造积极校园文化,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学校环境对贫困大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仅能让贫困生得到生活上的温暖,更能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要营造适合贫困大学生成才的校园环境,就需要引导师生多关注和关心贫困大学生,以平等的心态看待他们,减轻贫困生的自卑感。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和同学们交流的机会,活跃人际关系,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提升贫困生的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让他们在学生社团及各种活动中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不断提升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接触社会,培养能力﹑完善知识﹑磨炼意志。

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相比其他同学,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工作中面临的困境更为突出,就业压力更大。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就业信息的获取相对单一,因此,高校要与用人单位﹑人才市场等保持密切联系,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还要积极指导贫困生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帮助他们进行职业拓展训练。

四、发挥家庭对贫困生成才的积极作用

家庭是贫困大学生成才的力量源泉,他们应多关心﹑鼓励孩子。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家庭成员共同面临着困难和压力,来自于家庭的支持,是最温暖的。因此,贫困生工作必须重视家庭的参与,构建家校合作模式,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家庭经济状况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来自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相比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在社会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差异,贫困学生在成长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许多研究都显示了家庭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因素在贫困生人格的形成中起到了突出作用,贫困生总体人格特征为自卑和成就动机强,贫困生人格大体分为自励奋进型﹑自信上进型﹑自卑拼搏型﹑自卑挣扎型﹑自轻自弃型五种类型[8]。同时研究发现,健全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良好的作用。

(二)家庭的关爱和期望对贫困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贫困家庭为了孩子求学,几乎倾尽全力。因此,贫困生身上一般都寄托着整个家庭的巨大希望。这种期望既是贫困学生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也是他们表现不够优秀时的巨大压力。在对贫困大学生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减小家庭带给他们的压力。

贫困家庭的大学生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关爱。家人的耳边叮咛﹑温情陪伴,都能安抚他们的心灵。对于在外求学的贫困大学生来讲,家人应该多打电话,通过聊天﹑谈心,掌握其在校状况。家人与贫困大学生的沟通,会使他们更有家庭归属感,并把这种良性情绪带入到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对大学生理性期待

贫困生读大学之前,父母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对子女读大学的期望很高,而贫困生读大学后,家庭应当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心态,理性看待知识对大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的改变。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往往比一般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一些贫困生因为忙于兼职补贴生活而影响学业,一些贫困生可能因对自己提出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而对前途过分担忧。另外,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积累,贫困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渴望与父母平等相处,互相理解,然而有些贫困生父母的观念比较陈旧,使有的贫困生感到与父母的隔阂,这同样会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学业压力,家庭应该给予子女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应理性看待大学生的未来。

五、发挥贫困生个人的主体作用

解困成才还有一个重要层面,即贫困生个人。贫困生个人应正确对待贫困,自尊﹑自立﹑自强,在大学期间提高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9]

首先,正视贫困。物质上的贫困并不是永久的,它是可以通过努力转化的,贫穷不是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贫困而把自己完全当成一个弱者,自暴自弃﹑不思进取。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和贫富差距,贫困生要正确对待金钱,金钱不是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知识上﹑精神上和人格上的富有更是财富。贫穷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经历﹑一种财富,要摆脱暂时的贫困,必须把逆境变为动力,用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才能铸造自己灿烂的人生。

其次,以勤补贫。《宋史·岳飞传》中记载,岳飞幼时家贫,但他勤奋刻苦,“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成了名垂千古的爱国将领。贫困生也应做到不等不靠,通过勤奋学习,争取获得奖助学金,或者通过勤工助学等,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在艰苦环境中,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同时,还要饮水思源,坚持助己助人,在接受资助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传递正能量。

最后,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信念,积极面对人生。人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家庭,但能选择自己的人生。贫困生要多参加各类活动,在参与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感受成功,积极乐观地看待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增强自信心,拒绝自卑。

总之,深入挖掘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各自在贫困生成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下,吸引更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多渠道筹集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高校进一步加强对贫困生问题的研究,科学有效地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再加上家庭的关心,贫困大学生的个人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注释】

[1]王昌松《高校贫困生工作》,泰山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2][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崭新的文明》,陈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1页。

[3]王珺《贫困大学生成才现状与对策研究》,西南大学学位论文,2010年11月。

[4]于建霞《构建与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6月。

[5]王廷中《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6]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版。

[7]于建霞《构建与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6月。

[8]吴永祥《高校贫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5年6月。

[9]华丽﹑胡良玉《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及解困对策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