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的几点思考

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已经很紧迫。笔者认为,强调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及其价值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高校贫困生工作自身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贫困生资助工作重新思考的定位的结果。其一,在学校贫困生资助管理者层面贯彻人文关怀理念。事实证明,贫困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倡导,本身就是要落实在具体的资助实践过程之中,要通过具体地资助措施来获得实效。

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的几点思考

王胡英

一、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人文关怀?从哲学意义上说,“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对人类发展前景和历史命运的思考。具体地说,也即是对人的现实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的解放与自由,特别是对人的精神解放、心灵解放、精神自由、心灵自由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对人自身的命运与价值高度关注的精神体现。“它是一个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为前提,以肯定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为基础的概念。它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因此,人文关怀作为一种对于人的全面关怀,它是以人为对象,把人作为主体存在,关注人性的提升,注重生命意义和价值,引导人们在自由创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逐渐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一现实进程中,显然,高校贫困生的成长与成才乃是首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基本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但贫困生问题还很凸显,让人揪心的事件屡有发生,甚至影响恶劣。在此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已经很紧迫。

(一)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加强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经济、社会蓝皮书》显示,现在上学“贵”已成为新的民生问题。另一个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字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相关人员开展的“2005年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表明,近八成公众对教育的总体情况“不满意”。高校中数字庞大的贫困生,都涉及每个贫困生家庭,这是构成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理性观之,许多高校的资助工作还局限在物质层面而精神层面的关怀较少,解决好高校的贫困生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贯彻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合力作用”。

(二)和谐校园创建迫切需要构建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

近几年校园里因贫困生引发的矛盾和恶性事件,屡有发生,甚至引发杀人事件的严重后果,高校贫困生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高校贫困生工作是否到位,是否“以人为本”,已经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在资助工作和校园氛围的创建上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在资助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是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

(三)高校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迫切需要人文关怀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进而帮助他们在学习、心理上脱困,特别是贫困生心灵的茁壮更需要人文关怀的滋养。所以要以人文关怀的理念,把他们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相结合,使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懂得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使他们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笔者认为,强调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及其价值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高校贫困生工作自身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贫困生资助工作重新思考的定位的结果。重视贫困生人文关怀及其价值的建构,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新时期贫困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资助工作“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

二、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的构建

确立贫困生的人文关怀的目标、理念、内容,是贫困生人文关怀价值实现的重要步骤,“以人为本”是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贫困生的“主体构建”是它的目标理念,以解决实践问题与思想问题相结合是它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一是从观念形态上来构建;二是从实践系统上来构建。

(一)从观念形态上来探寻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的建构

这种建构思路主要依据“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直到与之相关联的体系建构,使之具有观念形态的主导功能、制约功能,能够服从于“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具体地说,这种体系建构的特点是:以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来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构一种新的贫困生资助模式。在这里“以人为本”不只是一种口号,或是一种策略,而是一种价值理念、指导思想,是在贫困生资助工作过程中有效地贯彻落实人文关怀精神的关键。“以人文本”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其宗旨是:在贫困生资助模式结构中,强调人文关怀对贫困生资助实践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贫困生资助新模式,使整个贫困生工作中能够贯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其一,在学校贫困生资助管理者层面贯彻人文关怀理念。思想上,要求我们教育者应有平等意识,注重言传身教,善待每一个贫困生,充分考虑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特殊需求,用真情和关爱化解彼此之间的隔阂;政策上,做到资助工作公平、公正,使广大贫困生都能享受到资助政策的“阳光普照”;在具体操作上,要重视个体需求的差异,特别是在生理、心理上关怀他们的不同需求,不要搞一刀切;在宣传上,开展感恩教育,同时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给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其二,在学生层面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引导,创建平等、友爱、互助的和谐氛围。学生层面要注意两个群体的引导,使贫富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贫困生之间建立友爱互助的氛围。当前,在高校中学生贫富分化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严重障碍。这里,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合法的财富都是依靠自己的拼搏获得的,因此,现在没钱的大学生不等于将来没钱,而现在有钱的学生,如果不是靠自己能力获得也不值得骄傲。高尔基曾说:苦难是一所大学。俗话也说,贫穷是暂时的。所以,一方面可以树立贫困生自立、自强,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心,另一方面,让“富”学生真实感受贫困生的现实生活,并学习优秀贫困生的事迹和聆听他们的心声,来改变对贫困学生的看法,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二)从实践系统上来探寻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的建构

这种建构思路主要强调建构“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使贫困生资助工作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事实证明,贫困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倡导,本身就是要落实在具体的资助实践过程之中,要通过具体地资助措施来获得实效。从贫困生人文关怀的实践上来看,所构建的模式在三方面显示出成效。

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贫困生的个体差异,更具体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高校贫困生群体有其共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理念要求我们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根据他们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从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给予资助。对于学习、心理、能力各方面发展均衡、表现优秀的贫困生,除在经济方面给予适当的资助外,在人文关怀方面只需“锦上添花”即可;对于在表面上看起来很优秀,但事实上,心理上存在薄弱环节的贫困学生,需要循循善诱,帮助他克服心理上脆弱的一面,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养成乐观的处世态度;对于能正视自己的经济困难,但学习上基础确实比较差的同学,需要给他配一些学习上的优秀同学,多给予指导,基础扎实了,成绩上来了,其余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对于能正视困难,但学习主观不努力的这类同学,资助工作中要“以情感人”,过多的批评不会产生效果,而用父母的艰辛、生活的压力、成才的需要等方面的道理来感化他,效果会非常好;还有经济上、学习上、心理上都困难的“三困生”,对于这部分同学,思政工作者需要花大力气,定期沟通,鼓励信心,分析道理,并可以聘请教师担任“困难学生导师”,增强工作力度。总之,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掌握每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使贫困生在资助过程中得以全面的关怀,并健康成长、成才。

其二,着手于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其全面、协调的发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和“授之以鱼”的区别在于:“授之以渔”是要教会学生“捕鱼”的技巧,注重能力的培养;而“授之以鱼”则是不断地给学生现成的“鱼”。笔者认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理念要求高校资助贫困生工作要逐渐改变以往单纯“授之以鱼”的途径,紧密结合“授之以渔”,从而使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就业能力得到提升。“授之以渔”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的途径,比如担任社会工作、参加集体活动或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等等,对此,高校要特别探索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和新途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他们特别设计一些培训课程或培训项目,比如:在素质提升方面的沟通能力训练班、素质拓展训练,在技能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的特点,如电脑维修、小电器维修等。

其三,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使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每个贫困生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辛酸与艰辛。一般他们更懂得自尊自爱,比同龄人更早的感悟了自立、自强的深层内涵;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自主性、适应能力方面都略显优势;他们有着强烈的逆境成才愿望,然而他们的思想却往往处于矛盾之中,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独立意识和依附心理的冲突、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等等,不断地影响着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善于引导,他们会成为良性发展群体;如果疏于引导,缺少人文关怀,他们可能成为高校稳定和谐发展的阻力。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情感投入,在一切工作中充满爱心,加强与贫困生的情感沟通。具体地讲:创造一个温馨的育人环境,让贫困生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感受到平等的待遇和人格的尊严,激发起奋发学习、全面发展的愿望;平时要在真诚的沟通中善于发现每一个贫困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因材施教,使他们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还要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同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而使他们产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以及为将来的良好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高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高校贫困生群体不仅需要在物质层面给予资助,而且需要重视精神层面的资助,并以人文关怀理念对贫困生资助工作重新思考定位。所以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更能使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只有利用体系去指导工作,才能使工作更好的落实,贫困生更好的发展,学校更加和谐,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本文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讲师)

参 考 文 献

[1] 王东莉著. 德育人文关怀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 陈龙春主编. 高校贫困生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晓霞,李莉. 对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4] 许浩. 大学生贫富分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中州学刊,2006(4)

[5] 齐平. 分层助困:关于扶助贫困大学生工作的新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200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