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高校“三育人”工作中人文关怀的意蕴

解读高校“三育人”工作中人文关怀的意蕴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高校的“三育人”工作中的各种价值取向推至终极,也就是人文关怀。

解读高校“三育人”工作中人文关怀的意蕴

殷开达 王明霞

文化多元化的时空背景下,在“三育人”工作实效性面临挑战时,加强人文关怀,创建一个有利于沟通和共鸣的人性化环境,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是高校“三育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其工作水平和成效的重要手段。

一、人文关怀,高校“三育人”工作的基本维度和终极目标

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人文关怀是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个性及其社会特征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前提,对人的价值、人格尊严的尊重,对人的解放、自由、发展的追求。人文关怀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人”,即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二是“人为”,即通过个人从自我意志出发的活动而实现。因此,人文关怀的内容是具体的、多维敞开的、可持续创生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的社会形式。”“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出马克思哲学关于人的终极关怀的理念。高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就是通过施教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学生个体接受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现有的政治秩序,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促进和实现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成为对社会有益,能为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的人。

高校的“三育人”工作,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如何“为人”,促进大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全面发展,进而追求“人为”境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因此,高校的“三育人”工作中的各种价值取向推至终极,也就是人文关怀。教育是人类社会最神圣、最纯洁、最高尚的事业,也是人文关怀最浓厚的地方。人文关怀不同于以追求知识为目的的知识关怀,它以人为本,体现的是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提倡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人格、诚信、善与爱等品质的肯定。

人是共时态意义上的类存在,社会存在和个体存在的统一体,是历时态意义上的过去(历史)的人,现在(现实)的人,未来(后代)的人的统一,是人的内在结构意义上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的统一,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历史过程意义上的现实的人和理想的人的统一。存在论认为:人的存在根本性的存在,是决定一切存在意义的存在。价值论认为:人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最终的根据和目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置换、不可替代的。每个人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人格上同等的价值与尊严,每个人的生命存在都弥足珍贵,自成目的,需要被尊重。可见,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需要,给予人文关怀,决定“三育人”工作存在和发展,是决定“三育人”工作价值的最终的根据和目的。因此,缺失人文关怀的“三育人”工作就如无根之树,无法开花结果,因而得不到受教育者的认同和接受,所以其价值就无法实现,其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人文关怀,当前高校“三育人”工作的软肋

目前,高校“三育人”工作正朝着“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方向发生重心转移,但并没有完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格局,缺少应有的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滞后于实践的发展

教育理念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教育价值和方法论,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落后于整个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步伐,教育远离社会、生活、个性,依然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统一的培养方案、相似的课程设置、一样的教科书、类似的教学过程,教学时间、地点、方法等都有严格规定,最后,还有形式大于实质的考试。教育理念的滞后阻碍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使教育成为一个标准化的生产流水线教师创新和独特教学方法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和表现。尽管各种人才培养的新教育方法不断出现,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有效的保障机制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常常如流星一样匆匆而来、匆匆而去。面对时代和世界的挑战,原有的高等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教育理念的定位和原则需要进一步明确。

(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是高校教育存在的重大弊端之一。教师向学生灌输既成的书本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单一、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作为教育对象和中心的广大学生则处于学校教育的从属角色,缺乏应有的主体地位。学生不被看做发展中的独立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的积极性受到压制,不能充分享受他们应有的权利,更无权参与选择学习方式、课程内容,除了模式化学习,他们的日常生活、思想动态也时刻受到各种规定的约束。课堂的中心是教师的权威,家长式的严厉管理,师生之间缺乏信任,没有亲和力与亲切感。智育挂帅的旗帜下,忽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缺乏时代与实践的精神,导致“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形成了被罗马俱乐部称之为维持性学习的教育模式。

(三)育人手段僵化单一

高校教育手段较为单一,教育活动的空间局限在课堂、局限在教师、局限在书本,形成高校学生教室、图书馆、食堂、寝室四点一线的生活。大学教育内部德育工作者、业务课教师、管理工作者、教育服务人员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极大地制约了教育效果的实现。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社会教育缺乏有效、协调的内外互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高校培养的学生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专业学校没有,学生理论一大套、事情不会做、眼高手低的现象。此外,教育评价重智轻德、重分轻能,致使“教育与精神建构的分裂、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冲突、全面发展和专业训练的分裂……”

三、人文关怀,高校“三育人”改革的切入口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对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采取切实手段推进“三育人”的贯彻落实,真正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促进整个教育事业跟社会接轨、与时俱进。

(一)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主体角色

教育活动的中心、过程和内容都是围绕受教育者展开,以培养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和归宿的,因此,作为受教育者个体的“人”的预设是教育的元理论,也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和决定因素。

所谓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指确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受教育者扮演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角色。主要表现在明确意识到活动目标和方向的自为性,以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出发改造主体的自主性。主体性的获得不是自然的行为,必须在观念转变基础上,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才能逐步建立起来。首先,平衡教师和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关系,教师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学习主体,教育的实质是受教育者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的过程,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活动民主化,尊重受教育者独立人格,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其次,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重视受教育者自身成长的需要、动机和兴趣,遵循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规律,引导受教育者正确面对挫折,克服和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来转移、升华由挫折导致的需要受阻。最后,发挥受教育者主动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必须完成四个转变:即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以受教育者“学会”为主转向受教育者“会学”为主,以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以注入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发挥受教育者个性特色。提倡并开展探索式、研究式和批判式的学习方法。

(二)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科学知识和思想文化的传递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建设者、塑造者。

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需要追求,了解并尊重他们的不同个性,如强烈的独立意识、略带偏激的批判性思维、丰富充沛的创造力等,从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心理出发,正确对待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上的差异,启发、强化他们不断成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细致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道德、行为、能力、爱好等,促进个体在群体中相互接纳、相互融合、相互陶冶;激励学生自强、自尊、自立、自信,帮助学生确立发展目标、找到前进动力、开辟发展途径、探索前进方法。特别是在社会开放和观念激荡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教师更要承担起社会变动的思想疏导和指导责任,培养社会主义的公民观念、法治思想,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行为,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利益观,并给予学生思想和行动上的正确引导,心理上的合理疏导,避免人际冲突,养成完整的人格精神。

(三)在人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创造性)实践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

所谓创新,就是开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制度和观念。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托兰斯将其定义为对问题、缺陷、知识上的空白、失落的要素和不协调变得敏感起来,认识困难,寻求解法,提出猜想或假设,反复检验或修改这些假设,最后将结果表达出来。在科技已经成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不仅是高校教育的历史使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国际竞争中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品质。人本主义“三育人”模式就是调动教育的各种能量,根据创新的形成机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为取向,培养追求真理、不断超越的进取意识,主动、好奇、敏锐的个性品质,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态度品质以及良好的修养、自信心和危机感。

(四)理解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自然需要解释,而人需要理解”(狄尔泰)。教育活动本质上是生命与生命、心灵与心灵相互影响、交流的精神活动过程,无论是学生主体还是教师主体,都是主体间的关系互动,带有明显的主观成分。因此,人本主义教育的实施方式在于倡导一种理解式的启发教育。

理解的前提是沟通和了解。在教师为中心的关系中,学生和教师相对于对方都是它者,二者建立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成为纯粹的知识获得者。学生主体指导下建立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即我—你关系。……师生各方并不把对方看做是一个对象,而是看做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者,……在这个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相遇,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经验和知识等都时时展现在对方面前,……双方都在理解中获得了沟通和共享。”教师真诚地与学生交往、双方平等地了解和沟通,正确理解大学生的思想、宽容大学生的行为。面对飞速发展变化的外部世界,青年学生不时会陷入困境而无所适从,人格发展中形成激烈震荡。对此,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意向,不武断和专横,也不对学生放任自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思自己的生活、展望自己的未来,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加强人文关怀,培养大学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人文精神,是高校“三育人”工作的终极取向,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倡导、实践人文关怀,要创新观念,创新机制,提高教师和管理者的人文素质,变“为学表率”为“为人表率”,强调教师和管理者的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淳化师德、学风与校风,增强教师和管理者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意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帮助学生立人达人,怡性养性,塑造人格,形成具有互动机制和弹性空间的生态环境,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本文第一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辅导员、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