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青少年的人文关怀

关于青少年的人文关怀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前,虽然经历了“文革”,社会的文化体系、教育体系比较薄弱,但青少年的思想是相当单纯的。文明古国成为文化荒原。中国传统文化是偏重于说教的,是给学生指正路、明路,而对于探险性思维似乎是不提倡的,这样似乎是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但久而久之就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人性、个性的关怀与保护太少,也就是缺少人文知识、人文教育、人文关怀,就造成了教育培养中的同化作用,这或许就是C.P.斯诺所说的社会的损失吧。

关于青少年人文关怀

改革开放以前,虽然经历了“文革”,社会文化体系、教育体系比较薄弱,但青少年的思想是相当单纯的。学校的教育按部就班,在人文方面,没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宗教文化教育、没有西方文化教育,有的只是接受着同样的要求不算高的文化课,进行一些爱国主义教育,你可以感受到若干榜样的力量,学校里也强调实践,经常会有课外劳动、实践活动或文体活动。城里的学生有上山下乡的问题,农村的学生没说的,毕业后回乡务农。绝大多数人也没有什么非分的想法,鉴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父母也没有太大的压力,自然,对子女的要求就不高。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一般独生子女也较少,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都是成群结队的,虽然生活上有些清贫,但青少年的内心也算充实、也算快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祖国、为四化作贡献,不需太多的考虑。所以,至今许多人回忆起来,还觉得很Happy,但是它确实是以低档次的物质水平与生活水平为代价的,学生的内心当然不会满足,只是社会环境就是这样。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以及1978年的改革开放都是历史的必然,但其来势之迅速还是令一般的人始料未及。教育界立刻就持一切听从高考的指挥的态度,学校的教务、教师、学生一切都以高考为目的,社会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里更多的人关心下岗、下海、自谋职业的问题,农村包干到户,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且一般人无法理解的问题,令学生甚至是成年人也非常困惑。

应该说改革开放前入学的非独生子女的学生,一般平日生活比较简朴,且经常劳动,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当高考来临之时能够迅速跟上节奏,参与竞争。而在这个时候,独生子女们才陆陆续续踏进校园,他们先天就有两个弱点:一是在家受溺爱,吃苦耐劳能力差;二是个性强(当然也是优点),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形式。即便不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矛盾,父母对他们所能负起的责任越来越少,因而留给孩子的是一个不堪应对的局面,这也就造成了幼小的心灵在不堪重负之下的心理畸变风险,而社会对他们能负起什么责任呢?看看学校,单一的高考目标教学,让大部分学生无力承受。

这种社会转型、变革时期,前后的差距反映在教育上确实有些太大,让幼小的孩子去承受确实有些困难。问题是如何减轻这种困难呢?

周有光先生在其博文《百岁学人的世纪思考:文化三变》中,指出中国文化经历的三次变革:1.文化转轨(1949—1965)不要儒学,不要西学,向苏联一边倒,全盘苏化。大学仿照苏联进行院系调整。教科书几乎全都采用俄文译本。俄语代替英语。米丘林胜过摩尔根。马列主义成为国定意识形态。政治学习,改造思想;翻天覆地,文化转轨。2.文化沉沦(1966—1976)“文化大革命”,“史无前例”。打倒一切,不要儒学,不要西学,也丢掉了苏学。大学关门,中小学砸碎桌椅和门窗。毁灭文物,鄙视礼仪。“知识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动”。焚琴煮鹤,万马齐喑。文明古国成为文化荒原。经济破产,文化沉沦。3.文化复兴(1977—现在)。“一举粉碎‘四人帮’”(1976),中国又一次解放。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结束封闭,进入世界。引进科技,欢迎外资。大学重开,文化复兴。先生的话有高度、有深度,但是似乎文化复兴阶段更多地受高考的影响,受商业社会、经济大潮的影响,延缓了复兴的步伐,甚至让人感到任重而道远。

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文化、生活、思维习惯立即涌入,加上经济、商业大潮的迅猛,使得国人很难适应,文化体系、教育体系的变革,更是让青少年不适应,回忆以往的美好时代,现在突然需要开始努力学习,同时面对多种文化交融的时代,有太多的疑惑,却又不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头悬梁,锥刺骨”式的学习管束,不得不面对人性解放、个性解放所带来的困惑,不得不面对因为社会转型而带来的各种的复杂人际关系,因此有太多的看不懂和不理解。青少年本质天真,看不懂就无法接受,学校、老师、家长更不给解释,其实也解释不了。疑惑总是问题,对青少年来说,这些疑惑不解决,就限制了其思维、限制了其天真与好奇心,限制了其创造性。

现在,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当初有没有想到会对青少年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应对?恐怕问答是否定的。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复兴?如何面对改革开放所要面对的多种文化的交融?单单攀登科学、科学教育,缺少真正的非说教式的人文关怀可行吗?很清楚地记得1978年的科学技术大会召开时的一句令人兴奋的感慨:“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只可惜,文化的春天似乎没来!

C.P.斯诺是一位英国小说家,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研究员并担任教学和行政工作。斯诺领悟到研究人和社会较之研究科学更为重要,便放弃科学研究而从事文学创作。他认为:“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它们彼此的分裂造成了社会的损失。”我们不用上升到这个高度,在转型期,文化本就浅薄的基础上,又要面对多种文化的诱惑,总感觉我们的教育该有的文化启蒙没有,而一味追求升学率,学生便带着诸多的困惑与不解而学习,独生子女们的思想状况,也就可以理解。老一代的大学老师一直对77、78、79级大学生的学习精神与80后、90后大学生进行比较,并且表示不解,其实,应该理解。

我们应该给予当代学生充分的理解,反思我们教育的不当之处,立即补救或许就不会出现分歧。

中国传统文化是偏重于说教的,是给学生指正路、明路,而对于探险性思维似乎是不提倡的,这样似乎是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但久而久之就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人性、个性的关怀与保护太少,也就是缺少人文知识、人文教育、人文关怀,就造成了教育培养中的同化作用,这或许就是C.P.斯诺所说的社会的损失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