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邻里关系的理论研究

关于邻里关系的理论研究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滕尼斯看出共同体向社会转化的趋势,表现出对共同体的向往,包括邻里关系。而初级群体在城市社会中的功能已经出现了危机。从西方学者涉及邻里关系的研究中,我们能够感觉到城市社会和现代社区中,邻里关系所面临的危机。很多学者的经验研究显示: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一种淡化和世俗化的特点。
关于邻里关系的理论研究_城市角落与记忆Ⅱ———社会更替视角

一、关于邻里关系的理论研究

有很多西方学者都论述过邻里关系。滕尼斯在《共同体和社会》中提出了具有“理想类型”性质的概念性工具:共同体和社会,并用这两个概念来表示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形式。在共同体里,人们之间建立亲密、不可分割的私人关系,在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以自由、契约、理性为基础,聚结性程度低。邻里和亲情、友谊共同构成共同体,它以感情团结为纽带,聚结性程度高,整体的统一是有机的。滕尼斯看出共同体向社会转化的趋势,表现出对共同体的向往,包括邻里关系。

涂尔干和滕尼斯并无学术上的交流,但是其提出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概念恰好和滕尼斯的共同体和社会形成一种相对应的范畴,并用这一对范畴来说明个人和社会是如何结合到一起的。他认为机械团结是依靠集体意识将人们紧密联系起来,而有机团结是依靠现代社会分工使人们之间相互倚赖。农村社会和传统社会是机械团结,城市社会和现代社会是有机团结。自然,现代社会中的集体意识要比传统社会淡薄很多,邻里关系也随之淡漠。

库利在《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中提出了初级群体的概念,邻里之间属于初级群体。初级群体是人们最初进入、影响最早、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家庭、邻里、同龄群体都属于初级群体。三者共同为群体成员的成长提供外在环境,并对个人发生重大影响。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的亲密且熟悉的关系、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支持以及面对面的互动行为,构成了小范围内的秩序。初级群体内的秩序对个人秩序意识的形成以及社会互动的基本规则的习得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个人在初级群体中所接受的秩序意识的影响,为后来的社会互动或合作奠定了基础。而初级群体在城市社会中的功能已经出现了危机。芝加哥学派沃斯曾经指出,城市不是以基本关系而是以次属关系为特征,城市人彼此是以高度分化的角色出现的,城市居民是以他所起的作用和他能为达到自我目的做些什么来认识对方,因此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是肤浅的、短暂的、支离破碎的、非人格的。这种特征在公共领域表现尤其明显,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城市中初级群体的邻里关系。

从西方学者涉及邻里关系的研究中,我们能够感觉到城市社会和现代社区中,邻里关系所面临的危机。中国也在经历现代化的历程,人际关系的淡漠也有所表现,但是对于曾经标榜“远亲不如近邻”的中国人来讲,邻里关系的危机将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冲击。很多学者的经验研究显示: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一种淡化和世俗化的特点。邻里关系也表现出和总体人际关系相似的特点。

很多对于城市现代社区的研究都以城市中的传统社区为比照(2),得出城市社区中人际关系淡漠化的结论,表现出对传统社区中浓厚的人际关系的向往。城市中的现代社区和传统社区的对比似乎如西方研究中的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对比。

1994年南方某市对市区1 000户居民进行的一次公众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认识你的邻居吗?”一栏里,有68.15%的人答与邻居关系一般,偶尔有往来;12.13%的人知道对方是邻居,但没有往来;4.15%的人答互不相识,没有往来;只有14.17%的人回答与邻居关系密切,来往频繁。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在1996年6月初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在北京35岁以下的青年人中,“熟悉自己所有的邻居”的只占18%;“只熟悉个别人,和其他人只是点头之交”的占41.12%;“都认识,但都只属点头之交”的占20.18%;“只大概认识几个”的占18%;“一个也不认识”的为2%。(3)从总体环境来讲,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居住结构的变化、公共空间的减少等都在压缩着邻里关系,社会流动加快,邻里人际关系日渐疏远。在新型社区中,由于居民异质性大、居住结构相对封闭、生活方式差异等而表现出邻里之间缺乏互动,邻里关系淡漠的特点。即使是在同一个社区中,不同的人对社区邻里关系的满意程度也不相同。吴圣苓、胡申生的上海社区调查结果显示:中老年人对邻里关系改善感觉良好,29岁以下人口感觉最不好。

我同意传统型社区邻里关系确实比新型社区中邻里关系更加繁荣,但对同一社区中不同年龄居民对社区满意度迥异这个事实,我们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谁在参与传统型社区的邻里关系的建构?这种构建主题在性别和年龄上是如何分布的?年轻人对社区邻里关系是怎样的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和心理的变化?如果在一个由传统社区搬出来的年轻人组成的新型社区中,邻里关系是淡漠的,那么年轻人在原先居住的社区中表现出怎样的邻里互动?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对M小区的考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