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城镇与区域关系理论

小城镇与区域关系理论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中国而言,作为大区域经济的大都市处在中心地的最高层,这个层级向下延伸到农村的集镇,集市体系以这些集镇为中心,一般包括15~20个村庄。“作为稳定的空间体系的中国基层市场区域的模型是一个六边形的市场区域,集镇位于中央,周围有一个由6个村庄组成的内环和一个由12个村庄组成的外环。这个模型要求从集镇辐射出6条小路。这些小路立刻成为一个经济体系的动脉和静脉,这一体系的心脏则是在它中心的集镇上的市场”。
小城镇与区域关系理论_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

10.1.1 小城镇与区域关系理论

1)国外有关小城镇和区域关系的理论观点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在其经典的中心地理论中认为:在全国范围内,由不同规模和功能的城镇及乡村组成的一体化的聚落系统是一个国家广泛取得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且只有通过这个聚落系统里的小城镇在整个市场网络中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效联结并提供有效的经济活动,才能有效地将乡村与城市地区的生产品与各自提供的服务实现交换,才能保证国家(区域)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没有小城镇在整个大的区域市场网络中的相互有效连接,整个区域市场体系就无法正常运行。

纽约州立大学的Obudho通过考察非洲后提出只有将农村发展计划与国家在农村地区不断出现的中心地联系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联结城市与乡村系统的作用,才能使农村发展计划取得好的效果,才能最终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有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市场建设是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潜力的观点。由弗里德曼与道格拉斯共同提出的农业城镇发展模式,是一种构造国家宏观城乡联系方式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强调通过合理的城乡联系在全国范围建立起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格局。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他们提出在农村区一级的行政管理层次(District,拥有5万~15万人口,行政层次上相当于我国县级但人口却比我国的县人口少得多)集中地发展农业城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直接分散过分集中于大城市的规划与权力机构,另一方面可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场所。他们指出,实施这一发展模式应注意以下4个要点:①满足人类所需要的社会发展而不是经济增长是这一战略的基础;②把农业经济放在首位的经济发展政策让位于农村综合发展计划;③发展规划要与一国、本地的环境状况相一致,注意生态制约的影响;④农村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有赖于农村地区人民的广泛参与。

Rondinelli和Ruddle所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中的城市功能”(Urban Function in Rural Development,简称UFRD)的理论。这个理论强调将中心地与城市及其周围农村聚落紧密联系起来,保证各类中心设施能在整个区域系统内得到最合理、最有效地配置与利用,提高整个区域的总体经济效益,最终减少乃至消除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UFRD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主要市场中心”是指联结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形式——各类小城镇,并指出小城镇是城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及市场)的联结点。因此,UFRD表面上看起来与传统的中心——外围理论很相似,但实际上它更强调通过发展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在谈及小城镇与区域关系的理论时,“施坚雅模式”或者叫区域体系理论是我们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的,该模式揭示了以镇和市为连接点的本地和区域体系的结构。就中国而言,作为大区域经济的大都市处在中心地的最高层,这个层级向下延伸到农村的集镇,集市体系以这些集镇为中心,一般包括15~20个村庄。“作为稳定的空间体系的中国基层市场区域的模型是一个六边形的市场区域,集镇位于中央,周围有一个由6个村庄组成的内环和一个由12个村庄组成的外环。这个模型要求从集镇辐射出6条小路。这些小路立刻成为一个经济体系的动脉和静脉,这一体系的心脏则是在它中心的集镇上的市场”。

2)国内研究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小城镇与区域关系上基本形成了以下理论观点:①小城镇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小城镇作为区域贸易、加工和服务业的中心,推动了乡村工业的发展,成为了带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有利于减少农村人口,促进以农业为基础的非农产业的发展,能够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区域的共同发展。②小城镇是区域(城市和农村社区)作用最激烈和关系最密切的地方,是城市文明、新技术、现代化向农村传播的桥梁和集散地,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节点和重要枢纽。③小城镇是城市经济发展体系的组成部分。随着区域中心城市的快速崛起,城市区域化步伐加速,小城镇逐步纳入城市区域化空间范畴。同时,随着小城镇的逐步发展,整个区域也逐步跨入到城市化时代。因此,小城镇已经成为整个城市区域系统运动不可分割的部分。小城镇作为联系城乡的纽带,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及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其问题不是一个城市化的问题,而是区域协调发展即区域一体化的问题,小城镇的发展将直接有利于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3)小城镇的区域根植性

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区域。离开区域背景,不可能科学地讨论小城镇的发展问题。区域的历史背景、地形、水文、交通网络等对小城镇有深刻的影响。不论是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如何,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扎根于自己特定的社会、经济、历史环境之中的。

(1)小城镇与其区域密不可分

小城镇与其一定的区域具有密不可分性,这和大中城市及其区域关系有显著不同(表10.1)。首先,大中城市的影响区域大。国家的重要项目、资金等分布于此,它们的发展不仅仅由其周围区域的发展决定;虽然它们对周围区域有较强的辐射影响力,但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因此大中城市与其周围区域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可分性、层次性、不紧密性。而小城镇的影响区域相对较小。目前国家资金、外资不能或很少在小城镇投入,小城镇多是依靠自己经济力量的增长来发展的,它们发展的快慢强弱主要由周围区域的发展力量来决定,因此小城镇与其周围辐射影响区域的关系具有密不可分性。

其次,在辐射影响内容上,大中城市与其区域的影响关系不仅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关系,也包括第二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具有内容的可分性和层次性;而小城镇与周围农村区域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区域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人口、技术、资金、文化等条件,小城镇为区域提供服务和产业协作条件,具有内容的简单性和不可分性。

表10.1 小城镇、大中城市与其区域关系比较

img49

(2)小城镇形成与发展受区域的约束

城镇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历史的角度看,城镇是一个区域内第二、三产业分化、独立发展,并在空间上趋于集中而形成的,其形成的前提是农业的发展达到相对高的水平,能够提供剩余的农产品和劳动力,使手工业、商业和贸易活动能够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选择交通方便、区位适中的聚落集中居住,从事生产和交换活动。这样的聚落与周围地区交往密切,人员和财富的聚集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发展为城镇。

小城镇的发展根植于其区域结构。区域从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经济基础支撑、市场需求、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小城镇的发展产生多种约束。在一般情况下,区域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供给种类、供给能力,区域市场的需求结构和潜力,制约着小城镇的经济结构类型及发展前景;区域的经济基础一方面通过影响区域对小城镇发展的投入而影响小城镇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上产生新的需求而影响小城镇发展经济及开展行政服务的机遇;区域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计划等也能够影响小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小城镇社会事业发展的机会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区域的环境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则限制小城镇发展可能达到的最大规模。区域对小城镇在所有这些方面的影响直接制约着小城镇的职能、性质的形成与变化,制约着小城镇规模的增长与变迁,最终制约着小城镇的发展速度。

此外,区域原有的产业基础和生产传统,也影响着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如乡镇企业是小城镇经济中最活跃的成分,其大多是从区域历史上的产业演化过来的,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原有产业结构的烙印,而区域中存在的某种生产传统,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其对小城镇产业结构的影响更为深远。

总之,小城镇生存在它所在的区域之中,受区域的滋养,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自然环境有着复杂多样的联系,与其区域密不可分。区域的结构决定着小城镇的职能、性质,区域发展和环境变迁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小城镇发展的轨迹。小城镇的兴衰、发展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的变迁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区域大、经济水平高、社会文化基础好,则小城镇规模、级别、层次、地位就高;反之,则低。有怎样的区域,就有怎样的小城镇。

(3)小城镇与周围农村发展息息相关

小城镇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它既得力于农村的繁荣,又以为农村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小城镇与农村密切相关,这是优于城市之所在。

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镇化道路,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诱导的自发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小城镇的发展,得益于农村的发展,其投资主体主要是农民、乡镇企业、社区等。而在动力机制上,小城镇的发展是由于数量庞大的劳动力、资本和农产品等的农业剩余以及农民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调节机制上,是由于农民获得一定的自由度后(包括时间的安排和经营活动的自由),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从农村第一产业向非产业和城镇转移的结果。小城镇的发展,可以说是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主要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促成的。

小城镇是以自发型的农村社区工业和农民私营工业为基本动力的。小城镇的发展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密切相关。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和“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框架下进行的农村工业化使位于城乡接壤地的小城镇,理所当然地成为众多乡镇企业发展的空间载体。而乡镇企业的乡土化特征和地缘性,以及乡镇企业家的乡土观念,使乡镇企业很难离开自己的小城镇到别的小城镇或大中城市发展。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主要来源于其区域内乡镇企业的支撑。

小城镇人口主要来自于周围农村。一般来说,小城镇的民族与宗教色彩、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与其周围农村保持着极大的相似性。农民传统意识、观念、素质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小城镇人口的数量,尽管小城镇人口的数量不是绝对地决定于该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但却与其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人口密度越大,而人口素质是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反映,决定着小城镇周围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影响着小城镇的聚集能力。农民的观念意识,特别是商品意识和接受新事物的思辨能力,更是乡村经济建设的关键。反过来,小城镇也主要为周围农村服务,其市场、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主要是面对周围乡村的农民。

总之,小城镇作为周围一定农村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信息中心,与农村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上,乡镇企业、商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正是农村分流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而农副产品的集散流通第一个中转站也是小城镇;文化上,小城镇的文娱、教卫设施无不要为农民服务。离开小城镇周围的农村,很难谈小城镇本身的任何基本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