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每个城镇来说,影响其人口规模的地理条件既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也有历史背景。②城镇化的过程决定城镇规模有它发展的阶段性。按这一理论,在一个城镇体系中,各城镇的规模与其在体系中的位序有关,即PR= PO/Rα式中:PR为位序为R的城镇规模;PO为首位城市规模。
城镇规模体系理论_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

8.1.2 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城镇是有规模差异的,这种规模差异性导致了一个城镇体系中存在复杂的层次、等级关系或联系,形成城镇体系内部递阶的基础。实际上规模差异往往非常大,从几千人的居民点到上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主要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在生产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地理条件的差异就显得非常重要。对每个城镇来说,影响其人口规模的地理条件既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也有历史背景。

1)小城镇为什么会存在

①集中交易可以改进交易效率。假设每个人的居住地点不变,每一对贸易伙伴都到他们之间的中点进行交易,那么当分工水平提高而要求交易的网络扩大时,总的交易旅行距离和相关的费用就会成超比例地扩大;而如果所有人都将交易集中到一个中心地点,则会大大缩减总的交易旅行距离,从而极大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②城镇化的过程决定城镇规模有它发展的阶段性。开始阶段的生产要素,如人口、企业、市场、基础设施等在地理上的集中,是小规模的,形成的是小集镇,小集镇再发展成小城镇。③一些专业化程度很高,或者资源垄断的地域中心也会形成特色化的小城镇,如一个风景点的旅游胜地、一个小的交通枢纽地、一个口岸、一个小范围的农产品集散地等等。

2)位序—规模理论

位序—规模法则是由齐普夫(K.G.Zipf)提出的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的一种理论。按这一理论,在一个城镇体系中,各城镇的规模与其在体系中的位序有关,即

PR= PO/Rα

式中:PR为位序为R的城镇规模;PO为首位城市规模。艾丁(Etting)和阿彻(Archer)对世界大城市统计发现,α取值约在0.6~0.7之间,近0.68。通常人们认为,Zipf理论对发达市场经济的城镇体系是比较适用的。

许学强等曾对我国前100位城市规模作统计,并对1953、1963、1973和1978年4个时段作比较发现,我国城市规模呈序列大小分布(α≤1,且α有减小趋势),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有人发现,可能表明序列的中下部城市规模增长较快,城市递阶体系逐趋完善。

3)城市结构层次及其形成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城市的出现和分工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层级结构模型成功揭示了城市规模和分工水平之间的联系。该理论认为城市并不是越大越好,市场会自发地形成最优的分层城市结构。在分工很发达时,城乡之间的分层结构就存在一个选多少个层次的问题。若一个社区只有一个超级城市,则此社区所有的交易都在这个城市进行。但是,如果分工水平很高,贸易品大大增加,则对有些贸易品而言,人们同邻居进行直接交易反而会比都到大城市更加便利,交易费用也更低。如果无论什么交易都要到很远的大城市进行,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交易费用。把所有交易集中在大城市进行的好处是人们可以利用更多交易中的专业化经济,使交易效率改进。这种集中交易的好处与坏处折中的结果是,人们不会把所有交易只集中在一个大城市,也不会把所有的交易分散进行。若城市能够划分为几个层次,最大的城市在上层,中等城市在中层,小城镇在底层,则在分工很发达时,与临近的贸易伙伴会在附近的小镇进行交易,与邻省的贸易伙伴在中等城市贸易,而与邻国的贸易伙伴在大城市进行贸易。这种金字塔式的城市分层结构是集中交易两难冲突折中的最优结果,也是市场选择的最优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