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镇体系发展方面

城镇体系发展方面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1 城镇体系发展方面从整体上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国内领先,但是与国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本报告推测,该区域乡镇工业发达,许多农民已经“离土离乡”,实际城市化水平应更高。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江苏的江阴、靖江和张家港三市则有可能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的3级都市经济圈。城市的各项事业也均得益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3.2.1 城镇体系发展方面

从整体上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国内领先,但是与国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城市化发展中的“一多三高

“一多”是城市数量多。截至2009年末,该区域共有大、中、小城市53个,建制镇1006个。就行政级别而言,长江三角洲地区53个城市中共有直辖市1个(上海),省会城市2个(南京、杭州),国家计划单列市1个(宁波),以及12个地级市和37个县级市

“三高”是城市化水平高和城镇密度高、城市连绵程度高。2009年末全地区户籍非农业人口已达到5444.23万人,占总人口(8450.7万人)的64.42%,城市化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6.60%)17.82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88.60%,南京市达到86.70%。据本报告推测,该区域乡镇工业发达,许多农民已经“离土离乡”,实际城市化水平应更高。全地区平均每2077.6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城市,平均每109.46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城镇,城市密度和城镇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6倍和4.54倍,已基本成为我国最具规模的都市连绵区(见表3-2)。但相对于发达国家85%以上的平均城市化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

(二)“多心组团”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现已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相应的次级城镇群共同组成的多中心空间格局;各大中心城市之间、各城镇群之间以及城镇群内部联系比较密切,区域一体化的城镇网络基本形成[128]。从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圈层分布情况看,可以分为三级都市经济圈。第一级都市经济圈即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第二级都市经济圈目前由5个都市经济圈组成:由中心城、辅城、卫星城和外围小城镇4个层次组成的上海大都市区(包括1个辅城、9个卫星城、109个建制镇);以南京为中心的宁镇扬都市经济圈(包括南京、镇江和扬州,以及丹阳、扬中、句容、仪征、高邮、江都等6个县级市);以苏州和无锡为中心的苏锡常都市经济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以及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江阴、宜兴溧阳、金坛、武进等10个县级市);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嘉湖都市经济圈(包括杭州、嘉兴、湖州,以及富阳、临安、海宁、平湖、桐乡等5个县级市,原萧山、建德两市已撤市成为杭州市的2个区);以宁波为中心的绍甬舟都市经济圈(包括宁波、绍兴、舟山,以及余姚、慈溪、奉化、诸暨、上虞嵊州等6个县级市)。目前,上海大都市区和苏锡常都市经济圈已经出现城市化连片趋势,南京及其邻近的镇江、扬州和杭州及其邻近的嘉兴、绍兴也将开始形成连片城市带。第三级都市经济圈或以11个地级市为中心展开,或以2个相邻地级市为中心展开(如通泰都市经济圈)。此外,通泰城镇群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镇联系将更加密切,是未来潜在的二级都市经济圈。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江苏的江阴、靖江和张家港三市则有可能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的3级都市经济圈。考虑未来长江三角洲扩容到苏浙沪三地,徐州和连云港、金华和衢州以及台州、温州则有可能成为新的三级都市经济圈(见图3-2)。

表3-2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汇总表(2009年)

(续表)

注:表中的建成区面积为市辖区建成面积;城市化率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城市个数按县级市及以上城市计算;城镇个数=城市个数+建制镇个数。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江苏、浙江2010区年统计年鉴整理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从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规模分级情况看(见表3-3),一是在2008年末的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地级市中,非农人口超过200万人的超大城市有4座,100万—200万人的特大城市3座,50万—100万人的大城市4座,20万—50万人的中城市5座,城市等级齐全、类型多样,各类城市的数量比分别为4∶3∶4∶5,长江三角洲地区53座城市已形成了由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组成的六级城镇体系,呈现出鲜明的“宝塔形”结构特征。二是非农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4座超大城市和3座特大城市近年来仍在继续膨胀,从而有力地带动了该区域非农人口集聚程度的进一步增强。目前,上海行政上为中央直辖市,实际上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大都市区,即由中心城、辅城、卫星城和建制镇组成的组合型城市,其辅城松江和若干卫星城如吴淞宝钢地区、闵行、金山石化地区和嘉定的非农人口均已达到10万以上,达到了设市标准。三是非农人口规模在20万—100万人之间的大中城市近年来发展异常迅猛,其城市数量已达28座,超过本区城市总数的1/2,其中计划单列市宁波和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地级市相继跨入大城市行列,泰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地级市和江阴、宜兴、溧阳、常熟等25个地、县级市则相继跨入了中城市行列,从而促使本区的城市等级序列更加完善,城市能级规模跃上更高台阶。四是非农人口在20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在城镇数量和城镇规模上仍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道路既不同于辽中南和京津唐等工矿地区“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模式,也有别于国外大城市带主要依赖少数几个大城市的做法,而是充分依托崛起迅猛并不断发达的乡镇工业,从“离土不离乡”就地发展乡镇、村镇,到“离土又离乡”集资建设小城镇,再到撤县建市、改“城”(县城)为“市”(小城市),走的是大中小城市并举,适度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城市、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该区域的18个小城市及部分中城市中,大部分都是1978年以后新设立的县级市且无一不是乡镇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以苏锡常地区为例,“三分天下有其二”是其乡镇工业发达程度的生动写照,“苏南模式”的成功直接导致了众多小城镇的兴起。至1995年底,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原先所属的12个县均已撤县建市。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极为雄厚,皆处于全国百强县(市)的前列。城市的各项事业也均得益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图3-2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空间格局

表3-3 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规模等级(2008年)

注:地级市人口为市辖区非农业人口。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城市年鉴2009》,中国城市年鉴社2009年版。

(三)沿交通干线和环太湖的空间分布

由于地处江南水乡,地势平坦,河湖众多,该区域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半里一村,三里一镇”的集镇均匀分布格局,居民点大都利用靠河的优势,临河而建集镇。铁路出现以后,该区域的大中城市更是主要沿着铁路分布,形成一种“交通走廊式”的城市发展格局并不断得以强化。如在总长660公里的沪宁—沪杭—杭甬铁路沿线就密布着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座县级市,占区内城市总数的34.0%,平均每隔37公里便有一座城市,并由此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城市带的倒“Z”形发展主轴;其余6个地级市中沿海1座、沿长江3座、海岛上1座、滨太湖1座,其余29座县级市中沿长江14座、滨太湖2座、临海4座、钱塘江沿岸2座、靠浙赣铁路线1座、内陆6座;上述53座城市中的绝大部分都同时分布于铁路、高等级公路、长江、大运河以及环太湖之间,构成四通八达、错综复杂的城市交通、信息网络系统。

尽管长江三角洲是一个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然而区内城市化的发展并不均衡,总的特点是苏南(含苏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于浙北(含浙东地区)(见表3-3)。反映在城镇数量上,前者目前共有城市31个、建制镇465个,分别占长江三角洲的58.49%和51.84%;后者目前仅有21个城市和432个建制镇。反映在城市规模等级上,苏南和浙北各有3个特大城市,但苏南有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12个,而浙北则仅有中等城市12个。在城市经济实力方面,浙北城市亦相形见绌。如2009年苏南有5个地级市的GDP超过2000亿元,而浙北仅有3个,5个城市按GDP排名依次为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和宁波(见表3-4)。反映在空间分布形态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城市带完整的发展主轴线应呈横“W”形,上海则位于两个“V”形的交汇处。但囿于苏北地区相对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及陆路交通条件,目前从南通—泰州—扬州—南京这一城市发展主轴线尚不够清晰,有待于进一步发育。

表3-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国民经济综合指标比较(2009年)

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统计年鉴整理。

将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与新加入的6个城市发展情况相比(见表3-4),可以明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新加入的6个地级市面积广阔,但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下等水平,人均GPD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值相对较低。它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抓住长江三角洲地区良好的发展机遇,努力缩小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力争实现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首位度与城际关联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2009年末总人口已达1400.70万人,其中市镇人口达到1236.16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88.60%(此处以户籍人口计算)。将上海市镇人口与区内第二大城市南京相比,该区域的城市首位度S=2.24[1],远高于全国1.02的水平。

地理学家常用牛顿力学引力模型,对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研究。其公式如下:

img23

式中,P、V分别为本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国内生产总产值(亿元),Pi、Vi分别为城市i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国内生产总产值(亿元),D为上海市距i城市中心的距离(以公路里程计,单位:公里)。

计算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2008年上海与各城市的经济关联情况比2000年有了明显增强,这是各城市GDP总量增长和城际交通状况改善的必然表现。具体而言,上海与苏州表现出最强的经济联系,其次为无锡和嘉兴,再次为杭州和常州,最弱的为泰州、舟山和台州;上海与杭州间的经济关联要明显强于上海与南京(见表3-5)。南京对苏州、常州和无锡的经济联系强度要远远小于上海,而对镇江、扬州、泰州和南通的经济联系强度则远高于上海。同样,杭州对嘉兴的经济联系强度要弱于上海,但对绍兴、舟山、湖州、台州和宁波的经济联系强度则强于上海(见表3-6)。据此,可将长江三角洲城市带进一步细分为由上海与苏州、无锡、常州、嘉兴组成的核心城市经济圈,由南京与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组成的北翼城市经济圈,以及由杭州与绍兴、湖州、宁波、舟山组成的南翼城市经济圈。

表3-5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

注:舟山距离为上海至宁波公路里程加上宁波至舟山海上距离乘2.0。

表3-6 南京与江苏各城市、杭州与浙江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2008年)

img25

注:舟山距离为杭州到宁波的公路里程加上宁波距舟山海上距离乘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