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语教学与人文关怀

外语教学与人文关怀

时间:2022-1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10月30日上午,外国语学院揭牌仪式暨外语系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八号楼报告厅举行,杨叔子院士应邀出席并做了精彩演讲。针对信息网络时代的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外国语学院成立了,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点,外国语学院的成立,我们的任务是面对生动活泼的学生。

外语教学人文关怀——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揭牌仪式暨外语系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致辞

2005年10月30日上午,外国语学院揭牌仪式暨外语系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八号楼报告厅举行,杨叔子院士应邀出席并做了精彩演讲。杨院士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阐述了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并就其即兴题词的“语数外,三分天下有其一”展开阐述,对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们以及广大外语学习者提出了殷切希望。杨叔子院士通过自己自学俄语、德语的经验,提出了“外语教学要生动活泼”、“掌握外语不仅是当其为工具,更要学习其文化”、“外语学习在于实践”、“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四个办学理念并作了详细阐述。他强调,学习外语首先需要提高对人性和做人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注重人性,学会了做人,才能够做好学问,才能学好外语。其次,他指出学习外语决不仅仅是掌握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接受外国文化的熏陶,学习人文关怀。再次,他特别强调实践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语言只有通过实践、运用才能加强记忆,才能真正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最后,杨院士指出,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共和国旗帜下、依靠自己力量成长起来的新中国高校建设与发展的缩影,主要依靠的是搞好内部关系,正确把握发展方向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踏实工作。他相信,外国语学院只要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走下去,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以下是这次演讲的主要内容。

过去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要改为,“学好语数外,走到哪里也自在”。一个中国人连中国语文都弄不好,严格讲,那就不能算是中国人,而只能算是长于外国的外籍华人。而数学则是一种哲理、一种思维,数学弄不清楚,思维就可能比较混乱,缺乏严密的逻辑。至于外语,当然很重要。2000年7、8月的时候,美国摩托罗拉总公司的一位马来西亚籍华人副总裁赖炳荣先生来我校访问。他说,在今天我们所处的信息和网络时代,培养学生有三件事情最重要:第一件是学好外语,第二件是学好计算机,只有学好外语和计算机才能上网;第三件就是要有人性。谈到人性,有一位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20世纪90年代初写过一本书《大趋势》,这本畅销书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举成名;到了1999年,他又写了一本书《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的追求》。这本书讲的是科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发展引起的对人类命运的忧虑。2000年,约翰·奈斯比特先生在其书中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科技给人类送来神奇的创新,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毁灭性的后果。怎么办呢?他呼吁:要有人性。因此,人性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信息网络时代的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外国语学院成立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是10月30日,是个很好的日子。这个月国家发生了几件重大的事情: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十一五规划”公布,神六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十届全运会胜利举行,以及青藏铁路铺轨全线贯通。我认为,我校今天外国语学院的成立,正是对过去外语系建设与发展的总结和对未来外国语学院建设与发展的规划。我们应该以更快的速度、更强大的力量,达到更高的水平,更快、更强、更高,我相信外国语学院能够在建设与发展中体现出当代奥林匹克的精神。

下面,我想讲四点内容。

第一点,外国语学院的成立,我们的任务是面对生动活泼的学生。今年上半年我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去上海参加一个我国高等医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研讨会,很受启发。会上谈到这样一件事情:广东省有个省立中医医院,原先门可罗雀,面临关闭,后来经过整顿,面貌焕然一新,每天的门诊量达10000人以上,甚至超过了北京的协和医院每天8000人以上的水平。这家医院之所以有这么大转变,原因之一就在于医护人员对待病人亲切温暖,尊敬礼貌,充分调动了人的精神力量、人的内在潜力。这个医院治疗癌症非常有效,例如,有5位得了胰头癌的病人,经过治疗,活了5年以上,还在活着。为什么如此有效呢?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医术高,而更是因为他们将病人看成生动活泼的人,他们是病人,而非仅仅就病看病,看有了“病”的“人”。如果只是就病看病,可能看得很精确,似乎很科学,但往往不正确,因为忘记了“人”,忘记了人的精神因素,忘记了由此而产生的巨大潜力。因此可见,“以人为本”非常重要,不但要看“病”,更要看到“人”,不但要看到生理层面,更要看到心理层面、精神层面,这样看,不但精确,而且正确。我们应该爱护生命,尊重人格,关心人的成长,激发人的潜能。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生动活泼的学生,是人,是朝气蓬勃成长的青年一代。不管是学生自己,还是我们的教师和职工,都要记住这一点。所以我经常讲,我们的教育是育人,不是制器。不是制造工具,而是培育人才。关键在育,培育;不是制,制造。培育要充分看到人,要看到人的人性,要看到人的灵性,要看到人性、灵性交融的精神境界。如果丢掉这些,轻则扼杀灵性,重则异化灵性;培养出来的要么是块木头,是台灵巧的计算机,要么是没有人性的人,是爱因斯坦讲的具有反社会的、具有破坏性的人。

我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大家知道“深蓝”机器人是很不错的,在与国际象棋大师的第一次比赛中取得了胜利,但在第二次比赛中却输了。为什么?据别人告诉我,因为国际象棋大师在第二次比赛中走了没有人会使用的最蹩脚的一步棋,“深蓝”头脑中,即所存储的程序中却无此程序,“深蓝”就宣布:查无此程序。所以失败了!机器人毕竟是机器人,它没有灵性,即没有原创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为万物之灵”,有人性,有灵性;因此我们如果不把学生当成人,不发展他们的灵性,不启迪他们的灵性,那么教育就失败了。中国有个非常优良的传统,叫“因材施教”。武汉生物工程技术学院的邓校长讲过四句话,我觉得非常好,它们是: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承认差异,发扬特点。我们承认人肯定是有差异的,但是只要调动人的潜力,因材施教,他肯定会在某个方面某种程度上取得可喜的成就。所以如何面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环境中,激发潜力,既有人性,又有灵性,既能热爱祖国,又能自主创新,我认为这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努力去做的。

第二点,外语绝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是武器。马克思曾说过,多学一种语言即多掌握一种武器。德语是我自学的。在学习德语期间,我读过一本中篇德文小说,叫做《Der Erst Schritt》(第一步),讲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德国青年如何走上反对德国法西斯的道路。我看了很感动。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习了德语,同时还得到了很多启示,我不禁思考自己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我的“第一步”在什么地方?列宁讲得对,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最近一位同志写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奔向北回归线》,我看了感触很深,文章写的是一批爱国华侨解放初期从东南亚满怀豪情回到祖国参加建设,后来在“反右”、“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很多乃至极大的冤屈。之后有人问,你生命中最无悔的是什么?这批华侨却说,是选择回国!不管受到多少委屈和挫折,我们都要回国;祖国的强大有我们的一份贡献!这是多么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啊!

因此,外语固然是一种工具,但绝不仅仅应该作为一门工具来学习,关键是要从外语学习中得到很好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教育。所以,我相信我们的外语教育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人文性;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有哲理性。外语的确是要掌握的一种工具,但我们也必须在外语学习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并深刻体味其中的人文精神,这一点非常重要。知识是文化的载体;不学习相关的知识,就不可能学习相关的文化;然而,只限制于知识层面,不深入领悟知识的内涵,就不可能学习到相关的文化。

第三点,要学好外语,关键在实践。语言就是这样的,我们从小没有人教说话,但我们天天和父母在一起,自然就会讲话了。为什么?实践!所以学习语言一定要实践,不实践绝对不行;要想学好语言,就一定要实践。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我讲过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1956年春天,原华中理工大学的前身华中工学院要我提前留校,送我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一年。在当时,哈工大是苏联援建中国的重点理工科院校,很多苏联专家云集在哈工大,我国有关高校派了很多人前去学习。当时哈工大本科学习6年:1年预科,俄文过关;5年本科。教材全部都是俄文的。当时我是华中工学院我们年级俄文学得最好的一个,可说基本靠自学。但到了哈工大就不行了,与别人大有差距,别人一小时看一二十面,二三十面,我呢?一小时看几行,十几行。到哈工大的三个月后,由于我下了苦功,每天浸在俄文中,上课念俄文,下课念俄文,走路念俄文,睡觉念俄文,吃饭念俄文,连上卫生间都在念俄文,我完全把心都放在了俄文中。三个月中,我每天最少记一百多个单词,最多记六七百个单词;三个月后,俄国专家在工厂说的一些专业词汇,翻译不知道的,字典没有的,我几乎都知道。不仅如此,之后我一直都抓紧学习俄文,凡是能用俄文的,我绝不用中文,刚开始很困难,十多年坚持下去也就不难了,这就是实践。实践中,当然要讲究方法,比如,反复记忆,联想对比,等等;不讲究方法不好,效率低下。

在我们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了保证教师健康,学校规定,一般晚上9点睡觉,早上7点起床。为了抓紧时间学德文,我每天晚上快12点才睡,早上5点起来,读德文,中午休息前还读一二十分钟德文。从1960年到1964年,我一直坚持学习德文,阅读了大量的德文书籍。当时有人要我讲学外语的经验,我讲了这样几句话:事多少干,事少多干,假期大干,病了也要干。也就是说,事情多的时候还要用少量时间学外语,事情少的时候就要多些时间学外语,假期要大学,即使病了还要学。这就是坚持,没有坚持是绝对不行的。

学习外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去讲求方法,没有实践是绝对不行的。我学习俄文、德文等就是坚持实践,天天学习、复习,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习惯了就深刻了。所谓方法,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没有实践,没有坚持的实践、决心的实践,是不可能克服困难的。克服困难就是取得胜利,困难越大,胜利越大。因此,我很高兴碰到困难。一个人要想成才,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个人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其他困难。所以,我希望我们同学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能够坚持实践下去,这样我们的外语肯定能学好。

最后一点,我希望我们外国语学院能够创造美好未来。我是看着我们的学校成长的,华中科技大学建校于1953年,是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成长的。在1998年湖北省抗洪期间,我去抗洪一线慰问,战胜洪水后,他们要我总结胜利经验。我讲了三条:第一条,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第二条,方向正确,指挥得当;第三条,严肃认真,巡堤查险,毫不马虎,工作扎实。后来,我认为,这三条也是对我们学校发展的原则上的经验。

第一条说的是关系问题,我们学校上上下下的关系的确很好,团结一致。这里我谈一件事,我们学校最好的住房是院士楼,周济同志当校长初学校为院士盖的,院士楼是给院士住的,没有给校领导住,周济当选了院士,在任校长期间,也没有搬进院士楼;我们的现任校长李培根院士当选了院士,也没有搬进院士楼。因此,华中科技大学能够取得今天成就的重要原因就是领导能够以身作则。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南三楼的校长办公室可能还不如不少院系办公室。是因为没有钱?当然不是!这是一种姿态,一种思想,一种信念,一种作风!因为我们学校上下关系很好,所以大家才能集中力量去干事业,而不是挖空心思,钩心斗角,搞“窝里斗”,打“内耗仗”。

第二条说的是方向问题,方向不对,决策就不会对,华中工学院建校初期只有几个专业。到了“文革”以前,专业有所发展,初步成为多学科的工科大学,“文革”后期已经建立了很多工科前沿专业。20世纪80年代左右又建立了文科和理科,初具了综合性大学雏形。80年代中期发展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多种基地。90年代初期提出了文化素质教育,90年代后期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学校的整个发展方向清晰明确,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路钢同志对省领导说,解放后有3所新建的大学发展最快最好,他们是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有人讲,这三所大学中只有华中科技大学没有什么后台,是靠自己的力量干出来的。

第三点说的就是扎扎实实干事的问题。关系再好,方向再对,而不干事是绝对不行的。成绩不是讲出来的、写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因此我希望外国语学院能够继承并发扬我们学校的经验:关系好、方向对、工作实。我相信外国语学院能够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我讲了四句话:第一,我们的任务是面对生动活泼的学生;第二,学习外语不仅仅是学习使用工具,而应深深体味其中的人文精神;第三,要学好外语,关键在坚持实践;第四,我希望外国语学院团结起来,把准方向,扎实工作,创造更美好的明天!郑板桥讲得好:“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谢谢大家!

2006年1月4日

(熊斯琼整理,经杨院士修改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