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建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正、客观地评价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于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清华大学2006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行的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新方案中,最大特点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重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清华大学理工类各专业本科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要修满13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必须包含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
构建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_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公正、客观地评价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于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理工类高校要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评估标准,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要通过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提高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一、开展学生素质调研

组织开展对历届学生的素质调研工作,制作专门的问卷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获取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和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与专业有关的能力信息,并建立个人基本素质档案。专业导师和教学导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选修指导、专业培训、心理咨询、活动规划等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二、完善课程管理制度

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管理、教师业绩评定管理系统之中,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课任课教师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质量、成绩登记等的监督与指导。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评估标准,如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核制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考核制度、文化竞赛证书制度等,不断提高教育实效。

三、实施学分制管理

实施学分制改革,不仅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而且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实行学分制的基本原则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地结合,既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要兼顾必修与选修、基础与专业等方面的平衡,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的自主性与选择性,根据个人需求、就业需求来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

首先,科学规划学分结构,在必修、限选及任选学分中规定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最低学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创校初期,就拟定了培养实用工程技术人员的目标,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作为理工类学生的第二主修课列入必修课,规定总共要修满不少于8门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学分。其他世界名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加州理工等,都规定理工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人文类课程,以提高人文素养。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在推行学分制改革,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在清华大学2006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行的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新方案中,最大特点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重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清华大学理工类各专业本科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要修满13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必须包含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北京大学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0个学分以上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南京大学规定理科学生必须修完14个学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才能毕业。

理工类高校为了使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应该借助这一契机将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和学分比例进行设计和规定。如在学籍管理中明确规定理工类专业学生在人文课程方面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使人文素质教育从制度上有一定的保证。同时,在选课范围和比例上应出台指导性政策,防止课程设置和学生选修上的随意性。

其次,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将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纳入学生课外学分管理,将学生在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艺术竞赛、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人文素质的评价依据,计入相应学分。课外学分的实施对学生良好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将起到很好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成为动态评价的重要方面。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方法

理工类高校现行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注重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考核,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实际情况,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反映形式。

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等特点,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评价应根据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多元评价方法要考虑到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加强生活体验和感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表演、专题论文、读后感、案例分析、调查报告、学生讲课、试卷考查等多元化方式进行评价,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构建现代人文教育教学模式,搭建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的新型课程体系,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43.

[2]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书出版社,1990:235.

[3]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226.

[4]孙疏影周敦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之比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5]刘献君.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0(2):3.

[6]季诚钧.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5.

[7]③胡弼成.国外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S3).

[8]胡弼成.国外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S3).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

[10]李曼丽等.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11]伊丽莎白·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