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高校党外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党外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工作是加强和改善高校党的领导的客观需要。《意见》的制定为高校统战工作指明了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工作是推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工作是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各高校民主党派成员人数较多,层次较高。特别是部分高校经历了合并重组,干部“超员”现象更加突出,造成了党外干部的安排“不能为”情况。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密集,党外人才资源丰富,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外干部工作的文件精神,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对高校推进民主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高校党外干部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工作是加强和改善高校党的领导的客观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意见》提出,各级党委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和改善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意见》的制定为高校统战工作指明了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高校党外干部工作是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党外干部工作,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加强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贯彻《意见》的重要举措,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学校大局稳定,调动高校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工作是推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把党外人士的代表人物和优秀分子选拔到学校各级班子中来,一方面可以保证民主党派活力,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加速高校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步伐,有利于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使领导班子工作更有效率,更富有代表性。

(3)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工作是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各高校民主党派成员人数较多,层次较高。以上海水产大学为例,学校高职称、高学历的党外人士数量较多,增长较快。学校涉及民主党派5个,成员190人,其中在职91名,退休99名,有3个民主党派建立了基层组织。在专业技术方面,一些民主党派成员已经成为本单位教学与科研前沿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约占总数的98%。

同时,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联系面广、社会影响大。他们中有的担任着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务,有的则成为各党派开展工作和参政议政社会活动的主要力量,社会影响力往往超出了校园。以上海水产大学为例,学校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市人大代表2人,市政协委员1人,区人大代表2人,区政协委员3人。民主党派成员中有学校领导1名,中层干部6名(另有无党派人士3名),还有很多是学校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室负责人等。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中党外人士的比例达到了40%。学校民主党派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既拓宽了党外人才工程的内容,又给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工作就成为摆在高校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政治任务。

二、准确把握高校党外干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党外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改革与发展的骨干力量。当前,在高校党外干部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主要包括在党外干部选拔过程中、任用过程中以及从事党外干部工作人员自身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这中间既有高校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的共性问题,也有党外干部工作中的个性问题。

1.在党外干部选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面临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和科研,他们虽然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但或者因为要承担国家和省市科研教学重点项目,教学科研任务较重,或者出于对业务偏好的价值取向,造成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干部工作的“不愿为”情况。

二是高校经过管理体制改革后,机构精简,领导干部职位减少。特别是部分高校经历了合并重组,干部“超员”现象更加突出,造成了党外干部的安排“不能为”情况。

三是党外知识分子自身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党外干部的安排“不可为”情况。目前,中青年教师在高校民主党派中发展很快,但中青年教师党外代表人士的影响力与老一辈代表人士相差甚远。老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在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与共产党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共同经历艰难困苦,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往往缺少艰苦环境和复杂条件下的工作锻炼,社会影响力有限,与共产党风雨同舟的坚定性有待提高。部分新生代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虽然是高校的科研、教学、管理骨干,但对民主党派工作的特殊性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加上大量的业务工作和繁忙的社会工作,很难对民主党派的工作特点和方法投入思考,在工作中往往还不能达到得心应手的理想程度。新一代民主党派要真正继承老一辈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与党同心同德的高尚风尚,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价值取向走向多元化和功利化,个别党外知识分子集体意识、奉献意识淡薄,甚至还受到西方政治思潮的影响,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脱离中国国情,思想认识上也产生偏差,也不可能胜任干部工作。

2.在党外干部任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在处理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关系过程中出现矛盾。教学科研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高校教师的主业,民主党派成员如果不能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突出成就,很难成为培养选拔的对象;优秀的党外人士,又很难为了管理工作而放弃业务工作。从事管理工作和从事业务工作在时间与精力的分配上往往会产生矛盾。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学习、刻苦的钻研,才能保持业务工作的先进,在高校担任干部管理工作,就意味着在时间和精力上比一般教师要付出更多。

二是在处理业务工作和参政议政工作关系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在高校,做好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工作是基础,是本职工作,在实践中参政议政是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基本职责。本职业务工作是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经常性工作,只有本职业务工作成就突出才能充分显示知识分子的特性;只有参政议政工作成绩显著,才能充分体现代表性。因此,党外代表人物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参政议政工作与本职业务工作的关系。对与本职业务工作相关问题越深入研究,就越能提出高质量的提案,越能充分发挥自己参政议政的潜能,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如果被推荐为党外代表人物后,仅热衷于出头露面,从而荒疏业务工作,或仅热衷于社会事务活动而很少或不参与学术活动,久而久之必将失去代表性。

三是在处理党外干部和党委(组织)的关系过程中出现矛盾。在高校,学校层面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院层面实行的是院长负责制。如何做到既实现党委领导,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堡垒作用,又尊重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参与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的智慧,也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一个新的课题。

3.从事党外干部工作人员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民主党派党外干部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针、政策和特殊的工作规律和工作方法,政治性、政策性很强。近年来,部分高校统战部门和组织部门等其他部门合并,高校从事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干部和统战干部流动很快,一些新的统战工作人员往往缺乏对民主党派工作特殊性的了解,缺乏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事的经验,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领会中央有关民主党派工作的新精神,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文件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抓手,切实推进本单位的党外干部工作。

三、切实加强党委对党外干部工作的领导

加强高校党委对党外干部工作的领导,既是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暂行条例》规定,高校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同时,《条例》还规定高校党委对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要经常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发挥他们在学校工作中的民主参政和民主监督作用;要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充分说明,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加强高校党委对党外干部工作的领导,关键在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党委书记作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第一责任人,要形成党委书记亲自过问,党委副书记直接抓,组织部、统战部协调配合,基层党组织积极支持的工作机制。要不断增强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和中共党员干部工作一样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研究,统一部署;要把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纳入人才计划和干部培养计划,经常分析研究,掌握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结合实际制定有关政策,为党外人才的成长提供适宜的环境,针对人才的特点,营造一种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良好环境。

加强高校党委对党外干部工作的领导,要强化组织部、统战部作为学校党委工作部门的职能,统筹做好党外人事安排。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中,组织部作为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与统战部加强联系,做好综合协调工作;统战部作为党委分管统战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联系党外人士,比较熟悉党外人士的情况,要积极主动向组织部提出建议,推荐人选。另一方面两个部门要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问题上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加强沟通和交流,这样,有利于工作的落实。特别是要做到在目标上有机衔接,政策上统筹考虑,责任上同步落实,工作上协调推进。同时,组织部、统战部要加强与宣传部的协调,加强对党外人士进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开展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加强与纪监审的协调,对党外人士出任干部的也要加强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加强协调,要掌握民主党派成员的情况,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要与基层单位联系,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实职安排,除了要和组织部协调外,也要与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联系,要和相关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沟通情况,通报信息,征求意见。当党外代表人物在处理参政议政工作与本职业务工作的关系出现矛盾时,统战部要协调好各级党组织,为党外代表人物的参政议政活动创造条件,配备助手,协助做好资料查询等工作,为党外代表人物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等。

加强高校党委对党外干部工作的领导,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党外干部队伍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六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党员干部要善于同党外干部合作共事,尊重他们,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党的各级组织要善于发现和推荐有真才实学的党外干部担任领导工作,保证他们有职有权,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党外干部工作中,在干部任命前党委要加强党外人士优秀人才的考察力度,在干部任命后,要大胆任用,关心帮助。对担任副职的党外干部,党员干部要充分尊重,积极支持,对担任正职的党外干部,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配合。同时,在工作中,对党外干部也要严格要求,帮助他们实现共同提高,把学校党委对党外干部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为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物质条件保障。

上海水产大学坚持党外人士干部工作党委领导制度,统战工作按需要列入常委会议题,常委会每年听取统战部门工作汇报,确定部署全校统战工作。建立民主党派成员参加重要会议制度,向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以及党外中层干部、专家教授及时传达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及时通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如“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各级领导班子座谈会、新校区规划建设,重要外宾接待等。建立联系交友制度,校院党政主要领导都与相对固定的党外代表人士保持经常联系,听取意见,商讨问题,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坚持在节日、春节期间走访和看望党外代表人士,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积极推进高校党外干部工作机制建设

《意见》提出:“要改进和完善选拔任用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各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使高校成为培养党外代表人士重要基地,成为输送党外干部的人才资源库。

健全教育培养机制。首先,要梳理学校党外人士的基本状况,建立党外后备干部数据库。要通过基层党组织推荐和组织考察等形式遴选一批在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突出,在群众中影响力强的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代表人士,将他们的政治表现、业务成就、特殊身份等基本情况上报党委,组建数据库,掌握一批需要重点培养的党外干部名单。其次,要明确党外干部教育培养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规划。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对学校干部职数、部门岗位进行核定,确定在哪些岗位配备党外干部、什么时候配备,哪些可安排到各级人大、政协以及政府部门等。这样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近期和远期的培养规划,使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做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再次,做好教育培养工作。在培训的形式上要实现多样化,做到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学校党校办班,通过分期分批选送党外干部参加省市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加大对党外干部的培训力度。在培训的内容上要着重政治理论培训。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统一战线理论、方针和政策、学习多党合作的历史及其优良传统,学习市场经济、依法行政、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做到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为党外干部的成长搭建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锻炼提高等。上海水产大学在党外干部培训上进行了有益探索,每两年举办一次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每年都协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成员参加校青年干部培训班,每年都按上级要求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党外干部培训班等。

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在选拔任用党外干部工作上,既要参照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又要充分考虑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和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的需要,在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注重灵活性,通过规范选拔条件、推荐途径、考察内容和任用方式,选拔那些在政治上与党同心同德,品行端正,业务突出,学术造诣比较深,有本事的优秀党外干部。针对在处理业务发展和学校管理工作、参政议政关系中出现的矛盾,做好分层次培养、分阶段选拔,把业务成绩突出、管理能力强的人才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对业务负担重,承担大项目较多的教师,即便管理能力较强,也暂时列入第二梯队,避免因为过多从事管理和参政议政影响了教学科研。

严格监督检查机制。对选拔任用党外干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保证选拔任用的党外干部政治坚定、业务突出、品行端正、群众公认;保证选拔任用的党外干部的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严格检查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上下联动,层层落实,保证党中央关于党外干部工作的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

*本文系2007年市科教党委党建课题“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研究”的结题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