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非物质困扰

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非物质困扰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贫困大学生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匮乏而言,是指贫困大学生的非物质方面的困扰。另外,在目前的研究中还经常出现一个与精神贫困相类似的概念——心理贫困。所谓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因此,在救助他们经济贫困的同时,更要救助他们的“心理贫困”。

(一)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非物质困扰

1. 精神贫困

现在贫困大学生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这一概念,认为在满足他们经济物质方面的需求的同时还应注意满足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的,是指面对来自诸方面的压力和各方面的困扰,由于人生观、价值观、意志品质、挫折感等的不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空虚等现象。精神贫困源于物质贫困,是物质贫困的直接后果和人文表现。贫困大学生在物质上的贫困,不但使其生活清苦,也使他们产生多种形式的心理负荷与思想包袱,从而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消极因素(3)

对于什么是精神贫困,并没有比较确定的定义。吴稼稷认为,精神贫困是指人类存在着的由于精神文化不能满足基本需要而导致的意识行为状况。它表现为缺乏主动意识、迷失生活目标、情感枯竭、价值观陈旧、文化娱乐低级趣味、沉湎旧习俗,一切率由旧章,等等(4)。苏云升认为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5)。这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匮乏或滞后,反过来会影响到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6)

在当前的语境下使用精神贫困这一概念,主要还是用以反映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运作绩效的评价。一个普遍的观点是,除了经济资助自身存在的不足外,精神救助严重缺位(7)。这一群体不但无力承受高昂的学费,生活窘迫,还同时承受着心灵与精神的贫困。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匮乏而言,是指贫困大学生的非物质方面的困扰。

另外,在目前的研究中还经常出现一个与精神贫困相类似的概念——心理贫困。邓建壮认为,部分贫困生由于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则往往容易出现心理贫困。所谓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这种心理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迷茫心理、自卑心理、自我封闭心理、人格缺陷。因此,在救助他们经济贫困的同时,更要救助他们的“心理贫困”。

2.心理问题

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承受的变化更多(8)

有调查研究显示:25.1%的贫困生常常感到焦虑、自卑; 52%的贫困生偶尔会自卑。特困生忧郁症检出率高达51 %, 其中轻度忧郁者占35.34 %、中度者占12.7 %、重度者占3 %, 远远高出其他人群。既为生活所困又为学习所迫, 这使得他们思想压力大, 紧张情绪不断增强,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 精神上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9)

吴滇等人的研究认为,相当数量的贫困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如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自卑心理、忧郁和焦虑心理、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内向、嫉妒心理、过度的敏感、虚荣心及悲观心理等(10)。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双困生”的概念。他们认为,贫困大学生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由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双困生”(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